自动回位合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5147发布日期:2019-11-19 21:52阅读:1158来源:国知局
自动回位合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零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回位合页。



背景技术:

合页,又名合叶,正式名称为铰链。常组成两折式,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普通合页用于橱柜门、窗、门等。随着工业的进步及发展,为了适应人类的生活。市场上出现许多具有回位功能的合页,然而市场上出现的自动回位功能的合页普遍存在缺陷,现有的合页回位功能普遍大多弹簧回弹实现,在使用久后,弹簧老化,导致回位功能丧失,甚至导致合页损毁。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自动回位合页,包括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还包括回位组件,第一合页片通过回位组件与第二合页片连接,回位组件包括第一回位件、第二回位件、连接轴以及固定套,第一回位件固定在第一合页片内,固定套固定在第二合页片内,第二回位件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一回位件连接,第二回位件另一端套设在固定套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回位合页通过回位组件连接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实现自动回位功能。回位组件由第一回位件、第二回位件、连接轴以及固定套组成,采用金属件进行套装连接的回位组件的组成结构简单、合理。且本产品组装不带有弹簧,免除了弹压工序,解决了卡簧动用工具的麻烦,无弹簧结构提高了自动回位功能的可靠性,不会因为弹簧老化而损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回位件一端设有第一弧面,第二回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弧面,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配合。

由此,第一回位件的第一弧面与第二回位件的第二弧面配合。在外力的推动下,第二回位件转动,第一回位件与第二回位件合页处于张开状态,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存在高低差;无外力的推动下,第二回位件因自身重力旋转滑落,第二回位件回位转动,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高低差逐渐归零,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重新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轴一端与第一回位件活动连接,连接轴另一端与第二回位件固定连接。

由此,第二回位件能够随着连接轴在第一回位件上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回位件、第二回位件、连接轴以及固定套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由此,旋转过程中,第一合页片、第二合页片与回位组件的连接处始终保持同心,提高合页开合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回位件的外壁表面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回位件通过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合页片固定连接。

由此,第一固定块使得第一回位件能够固定地安装在第一合页片上,提高整体安装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套的外壁表面设有第二固定块,固定套通过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合页片固定连接。

由此,第二固定块使得固定套能够固定地安装在第二合页片上,提高整体安装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套的的内壁圆周阵列地设有限位槽,第二回位件的一端的外壁圆周阵列地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和限位齿配合。

由此,限位槽和限位齿的配合,使得第二回位件转动时能够带动固定套,从而带动第二合页片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回位件、第二回位件以及固定套的外壁均设有定位刻线。

由此,定位刻线能够方便回位组件的组装,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以及提高产品的安装定位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回位组件采用套装结构设计,提高产品组装的便捷性。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采用分离结构设计,提高产品安装的便捷性。回位组件利用重力原理,实现自动回位功能,无弹簧和其他元件进行辅助,提高回位功能的可靠性,延长回位组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而且整体结构紧凑、易于安装,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回位合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回位合页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自动回位合页中第一回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第一回位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及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自动回位合页中第二回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第二回位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自动回位合页中固定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固定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合页片、2-第二合页片、3-回位组件、31-第一回位件、311-第一弧面、312-第一固定块、32-第二回位件、321-第二弧面、322-限位齿、33-连接轴、34-固定套、341-第二固定块、342-限位槽、4-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自动回位合页,包括第一合页片1和第二合页片2,第一合页片1和第二合页片2上均设有连接孔,且第一合页片1上设有连接门板用的安装孔。自动回位合页还包括回位组件3,第一合页片1通过回位组件3与第二合页片2连接,回位组件3包括第一回位件31、第二回位件32、连接轴33以及固定套34,第一回位件31、第二回位件32以及固定套34均为粉末冶金一体成型面,成型后的第一回位件31、第二回位件32以及固定套34需要经防锈油浸泡,保证其能防锈且润滑。第一回位件31固定在第一合页片1的连接孔内,固定套34固定在第二合页片2的连接孔的连接孔内,第二回位件32的一端通过连接轴33与第一回位件31连接,第二回位件32另一端套设在固定套34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回位合页通过回位组件3连接第一合页片1和第二合页片2实现自动回位功能。回位组件3由第一回位件31、第二回位件32、连接轴33以及固定套34组成,采用金属件进行套装连接的回位组件3的组成结构简单、合理。且本产品组装不带有弹簧,免除了弹压工序,解决了卡簧动用工具的麻烦,无弹簧结构提高了自动回位功能的可靠性,不会因为弹簧老化而损毁。

结合图2-6,第一回位件31一端设有第一弧面311,第二回位件32的一端设有第二弧面321,第一弧面311和第二弧面321的最低点均设有凹口4。第一弧面311与第二弧面321配合。第一回位件31的第一弧面311与第二回位件32的第二弧面321配合。在外力的推动下,第二回位件32转动,第一回位件31与第二回位件32合页处于张开状态,第一弧面311与第二弧面321存在高低差;无外力的推动下,第二回位件32因自身重力旋转滑落,第二回位件32回位转动,第一弧面311与第二弧面321高低差逐渐归零,第一弧面311和第二弧面321重新贴合。

结合图2,第一回位件31沿轴向方向设有通孔,连接轴33一端与第一回位件31的通孔活动连接。第二回位件32沿轴向方向设有通孔,连接轴33另一端与第二回位件32的通孔固定连接。第二回位件32能够随着连接轴33在第一回位件31上进行转动。

结合图2,第一回位件31、第二回位件32、连接轴33以及固定套34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旋转过程中,第一合页片1、第二合页片2与回位组件3的连接处始终保持同心,提高合页开合的稳定性。

结合图2-4,第一回位件31的外壁表面设有第一固定块312,第一回位件31通过第一固定块312与第一合页片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312使得第一回位件31能够固定地安装在第一合页片1上,提高整体安装稳固性。

结合图2和图7-8,固定套34的外壁表面设有第二固定块341,固定套34通过第二固定块341与第二合页片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341使得固定套34能够固定地安装在第二合页片2上,提高整体安装稳固性。

结合图2和图5-8,固定套34沿轴向方向设有通孔,固定套34通孔的内壁圆周阵列地设有限位槽342,第二回位件32的一端的外壁圆周阵列地设有限位槽342,限位槽342和限位齿322配合。限位槽342和限位齿322的配合,使得第二回位件32转动时能够带动固定套34,从而带动第二合页片2进行转动。

结合图2,第一回位件31、第二回位件32以及固定套34的外壁均设有定位刻线。定位刻线能够方便回位组件3的组装,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以及提高产品的安装定位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安装方法及其回位功能步骤:

安装:将第一合页片1固定地安装在门框上,第二合页片2与门板连接,即完成安装。

回位功能:门板在外力的推动下,第二回位件32随着第二合页片2转动,此时,第一回位件31与第二回位件32合页处于张开状态,第一弧面311与第二弧面321存在高低差;外力消失,第二回位件32因重力旋转滑落,第二回位件32回位转动,第一弧面311与第二弧面321高低差逐渐归零,第一弧面311和第二弧面321重新贴合,门板随着第二回位件32自动回位,实现自动关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回位组件3采用套装结构设计,提高产品组装的便捷性。第一合页片1和第二合页片2采用分离结构设计,提高产品安装的便捷性。回位组件3利用重力原理,实现自动回位功能,无弹簧和其他元件进行辅助,提高回位功能的可靠性,延长回位组件3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而且整体结构紧凑、易于安装,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