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具、锁具组合及司机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5457发布日期:2020-01-07 09:3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锁具、锁具组合及司机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驾驶领域,特别是涉及锁具、锁具组合及司机防护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乘客干扰司机驾驶的情况常有发生,这极大的影响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为降低事故发生率与财产损失率,各地客车公司有意向在司机座位旁加装防护门的装置。因此,司机包围的市场由此展开。

目前,市场上司机包围的技术已趋于成熟,有司机半包围与司机全包围。门锁的开关方式是由外进入司机驾驶区域时,只需通过手动旋转锁柄即可,而进入驾驶区里面后,通过锁上自带的插销反锁而不让乘客轻易打开司机包围的门。但现在使用的这种锁具存在一些弊端,即当司机有危险时,乘客或救护人员等不便打开门抢救,错过抢救时间;或司机暂时离开位置时,乘客很容易进入驾驶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司机包围外的人员很难打开反锁后的门,司机有危险时未能及时抢救,且司机离开驾驶区域时,乘客或不法分子很容易进入驾驶区域的问题,提供一种锁具、锁具组合及司机防护门。

一种锁具,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覆板、第二覆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覆板和所述第二覆板的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覆板和所述第二覆板之间的锁芯,与所述锁芯配合的锁舌,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锁芯两端的插匙端和执手端;所述锁舌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覆板或所述第二覆板上;所述插匙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覆板上且与所述第一覆板转动连接,所述执手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覆板上,且与所述第二覆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覆板与所述插匙端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与所述执手端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

本技术方案的锁具的开关方式为,当由外进入司机驾驶区域时,通过配套钥匙与插匙端配合打开;当从司机驾驶区域出去时,只需旋转执手端即可,无需钥匙。本技术方案中可多备一把钥匙,与应急救生锤相似的方法置于车上或置于司机包围即司机防护门外的应急箱内,平时乘客或不法分子无钥匙无法用手打开司机防护门,而当司机有危险时,乘客可从外部车上取下钥匙开门抢救,可避免平时乘客开门与司机接触或发生争执或消除司机短暂离开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又可缩短司机有危险时乘客或救护人员等对司机的抢救时间,此设计方案简单便捷,可降低成本,外观平整美观,体积较小的插匙端与执手端相比较,可节省了乘客区域的空间,乘客也不会撞到凸起的执手端,安全性更好。

具体地,本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插匙端或者执手端,从而带动锁芯转动,锁芯拨动设于第一覆板或者第二覆板上的锁舌,使得锁舌缩回,锁具打开。另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覆板与所述插匙端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与所述执手端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使得锁芯、插匙端以及执手端不会相对于第一覆板和第二覆板发生轴向窜动,又保证了锁芯、插匙端以及执手端相对于第一覆板和第二覆板之间的周向转动不受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插匙端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覆板;所述执手端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第二覆板。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卡簧。

进一步地,所述锁芯与所述插匙端通过花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舌上设有槽孔,所述锁芯活动插设于所述槽孔内;所述锁芯包括用于拨动所述锁舌的拨动结构,所述锁舌上设有与所述拨动结构配合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结构和所述凸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凸块分别设于所述槽孔的两相对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凸块导向的导向槽;或者,所述第二覆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凸块导向的导向槽。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锁具组合,包括锁止板和如上所述的锁具,所述锁止板包括安装部和与所述锁舌配合的卡槽部。当安装使用时,将锁具设于门体本体一侧,锁止板设于与所述门体本体配合的门框上,使得锁舌弹出时与锁止板配合,完成门体锁紧。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司机防护门,包括门体和如所述的锁具组合,所述锁具组合设于所述门体上。所述门体包括门体本体和门框,安装使用时,将锁具设于门体本体一侧,锁止板设于与所述门体本体配合的门框上,使得锁舌弹出时与锁止板配合,完成门体锁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锁止板的结构示意图。

10、第一覆板;20、第二覆板;21、开口部;22、导向槽;23、弧形槽;30、支架;40、锁芯;41、拨动结构;42、中心柱;50、锁舌;51、槽孔;52、凸块;60、插匙端;61、匙槽;70、执手端;80、限位件;90、复位件;100、锁止板;101、安装部;102、卡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锁具,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覆板10、第二覆板20,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覆板10和所述第二覆板20的支架30,设于所述第一覆板10和所述第二覆板20之间的锁芯40,与所述锁芯40配合的锁舌50,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锁芯40两端的插匙端60和执手端70;所述锁舌50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覆板10或所述第二覆板20上;所述插匙端60穿设于所述第一覆板10上且与所述第一覆板10转动连接,所述执手端70穿设于所述第二覆板20上,且与所述第二覆板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覆板10与所述插匙端60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20与所述执手端70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80。

本实施方式的锁具的开关方式为,当由外进入司机驾驶区域时,通过配套钥匙与插匙端60配合打开;当从司机驾驶区域出去时,只需旋转执手端70即可,无需钥匙。本实施方式中可多备一把钥匙,与应急救生锤相似的方法置于车上或置于司机包围即司机防护门外的应急箱内,平时乘客或不法分子无钥匙无法用手打开司机防护门,而当司机有危险时,乘客可从外部车上取下钥匙开门抢救,可避免平时乘客开门与司机接触或发生争执或消除司机短暂离开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又可缩短司机有危险时乘客或救护人员等对司机的抢救时间,此实施方式简单便捷,可降低成本,外观平整美观,体积较小的插匙端60与执手端70相比较,可节省了乘客区域的空间,乘客也不会撞到凸起的执手端70,安全性更好。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通过转动插匙端60或者执手端70,从而带动锁芯40转动,锁芯40拨动设于第一覆板10或者第二覆板20上的锁舌50,使得锁舌50缩回,锁具打开。另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覆板10与所述插匙端60的配合面及所述第二覆板20与所述执手端70的配合面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相对轴向窜动的限位件80,使得锁芯40、插匙端60以及执手端70不会相对于第一覆板10和第二覆板20发生轴向窜动,又保证了锁芯40、插匙端60以及执手端70相对于第一覆板10和第二覆板20之间的周向转动不受影响。

所述支架30为设于所述第一覆板10和所述第二覆板20之间的支柱,所述支柱与第一覆板10、第二覆板20通过螺纹、螺栓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覆板10和第二覆板20的形状尺寸相同,均为矩形板,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支柱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覆板10和第二覆板20的四个角。

如图1结合图3所示,所述插匙端60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覆板10;所述执手端70的自由端延伸出所述第二覆板20。即所述插匙端60延伸出所述第一覆板10远离所述第二覆板20一侧,所述执手端70延伸出所述第二覆板20远离所述第一覆板10一侧,方便锁具安装后,在门体内或门体外的区域打开锁具。所述的插匙端60的端部设有匙槽61,钥匙与匙槽61配合实现锁具的打开。本实施方式所述匙槽61为三角形匙槽,加工方便,且操作灵敏。

所述限位件80为卡簧,所述卡簧为圈状卡簧,套设于所述插匙端60和所述执手端70的外壁并与第一覆板10、第二覆板20配合。既保证所述插匙端60和所述执手端70的周向转动,又防止发生轴向窜动。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锁舌50活动设于所述第二覆板20上,具体地,所述第二覆板20具有中空部和与所述中空部连通的开口部21,所述锁舌50设于所述中空部内,且所述锁舌50可伸出所述开口部21或缩回所述开口部21,所述锁舌50远离所述开口部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覆板20的内壁之间设有复位件90。具体地,所述复位件90为复位弹簧,当通过插匙端60或执手端70的操作使得锁舌50缩回开口部21使得锁舌50完全位于中空部内时,所述锁具打开,复位弹簧压缩;当无外力时,即松开对插匙端60或执手端70的操作,此时复位弹簧复位,锁舌50弹出开口部21,锁具锁紧。

由于所述锁舌50设于所述第二覆板20,故为了更好地传递来自插匙端60的力,所述锁芯40与所述插匙端60通过花键连接,使得插匙端60转动时,连接处受力均匀,可承受较大载荷,更好地将力传递至锁芯40,使之拨动锁舌50,开启锁具。

所述执手端70与所述锁芯40既可通过螺纹连接也可通过花键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匙端60、执手端70与锁芯40也可按需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述锁舌50上设有槽孔51,且所述槽孔51位于所述锁舌50的中间位置,所述锁芯40活动插设于所述槽孔51内;所述槽孔51的尺寸大小满足套设于所述锁芯40上后,所述锁舌50可伸出或缩回所述开口部21。所述槽孔51可对锁舌50的弹出和缩回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所述锁芯40包括中心柱42以及用于拨动所述锁舌50的拨动结构41,所述拨动结构41设于所述中心柱42的外壁,所述锁舌50上设有与所述拨动结构41配合的凸块52。所述拨动结构41呈爪钩状,便于拨动凸块52,通过拨动结构41拨动凸块52,使锁舌50缩回至中空部。

具体地,所述拨动结构41和所述凸块5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凸块52分别设于所述槽孔51的两相对侧,所述拨动结构41的位置与所述凸块的位置一一匹配,从而当左转或右转所述插匙端60以及所述执手端70时,均能打开锁具,方便快捷。

为了进一步限制所述锁舌50弹出和缩回的路径,所述第一覆板10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凸块52导向的导向槽22;或者,所述第二覆板20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凸块52导向的导向槽22。由于本实施方式所述锁舌50设于所述第二覆板20,故仅在所述第二覆板20上设置导向槽22。由于本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凸块52分别设于槽孔51两侧,且所述锁舌50弹出和缩回时的路径为直线运动,故将导向槽2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槽22平行间隔设置,分别与两个所述凸块52一一对应。另外,为了使得所述拨动结构41顺利转动,所述导向槽22靠近所述拨动结构41一端通过弧形槽23连接,从而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槽22与弧形槽23形成u型槽结构与凸块52及拨动结构41配合。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锁具组合,包括锁止板100和如上所述的锁具,所述锁止板100包括安装部101和与所述锁舌50配合的卡槽部102。当安装使用时,将锁具设于门体本体一侧,锁止板100设于与所述门体本体配合的门框上,使得锁舌50弹出时与锁止板100配合,完成门体锁紧。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司机防护门,包括门体和如上述的锁具组合,所述锁具组合设于所述门体上。所述门体包括门体本体和门框,安装使用时,将锁具设于门体本体一侧,锁止板100通过安装部101设于与所述门体本体配合的门框上,使得锁舌50弹出时与锁止板100的卡槽部102配合,完成门体锁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