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上的大张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326发布日期:2019-06-11 23:1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印刷机上的大张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上的大张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厂在订购印刷设备时,通常是根据生产的产品工艺需求来确定,有的印刷设备功能齐全,自带烫金、压凸模切、大张裁切等功能,能够白纸进去,成品出来,但是造价昂贵,要肆仟多万元,主要适合产量大的长线产品的生产。有的印刷设备功能单一,造价便宜,但是产品工艺发生改变时,该印刷设备就不能适应新的产品工艺要求,购买新印刷设备投入资金大。

法国小森上邦公司生产的凹版印刷机功能较全,印刷后联机烫金、压凸、模切一次性完成,即从白纸进去到成品出来是一次性完成,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凹印机,主要适合产量较大的长线产品。近几年包装市场变化较大,新品推出较多,而且新品的生产量又不确定,每一个产品都要配上相应的烫金工位、压凸工位及模切工位,每一组工位的制造成本较高,进口的要一百二十多万,国产的也要八十多万,有的生产几次后市场反应不好就停产,给印刷厂造成极大的浪费,最好的办法就是印刷后裁切成大张转序平压平烫金机完成后工序。

现有的同功能的设备上只有一个圆辊,圆辊固定安装在印刷机相应工位处,圆辊上装有一把刀,底座上再装一把相同的刀,上、下刀都是一把较规则的长方形刀块,下刀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不转动,上刀块安装在一个会转动的圆辊上,上、下刀都是一整块,没有锐利的刀锋,工作时上辊转动到与下辊接触时,纸张被上下刀块如剪刀一样从一边裁切到另外一边,实现裁大张目的,裁切方式是剪切式裁切。如果刀有损伤,必须整把刀都换掉,成本高,安装、调试难度大。

小森上邦印刷机不具备大张裁切功能,新购买一台带大张裁切设备的印刷机国产的一般都要一千多万元。如果能制作一种简易大张裁切装置,安装在小森上邦印刷机上,将印刷后的产品裁切成大张转序平压平完成后工序,就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不需要花费上千万元去购买新的印刷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印刷机上的大张裁切装置,以解决目前小森上邦印刷机不具备大张裁切功能的不足,为印刷企业提供一种方便使用且经济的大张裁切装置。

技术方案:

印刷机上的大张裁切装置,包括机座、上刀辊和下刀辊,机座有左右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间通过下部的连接块和顶部的盖板固接为一体;在两部分间的中部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上刀辊和下刀辊;上刀辊上的上刀块由多段镶嵌构成;下刀辊上的下刀块也由多段镶嵌构成;上刀块制成横截面呈上部角形、下部方形结合一体的形状;下刀块制成横截面上部呈圆弧形、下部长方形结合一体的形状;在机座的一个端面外的上下刀辊轴头部安装有驱动上、下刀辊运转的齿轮组;即制成所述印刷机上的大张裁切装置。

机座左右两部分呈直立方体,在上部中间部位开有u形槽,槽底至机座下端开有通孔式的顶杆腔;在顶杆腔中安装有圆形顶杆,与顶杆腔滑动配合。

在机座的u形槽中卡装上刀辊轴承座和下刀辊轴承座。

机座底部制作有用于整个大张裁切装置在工作位置上固定的底槽;有一个长方形的铁块卡在槽里,通过气压将整个装置压紧固定在工作位置上。

在上下两根刀辊上制作有刀块安装卡槽;上下两根刀辊两端部的上垫肩和下垫肩的高度以保证运行时,安装在两刀辊上的刀块间的接触刚好切断纸张而不伤及上刀块的刀锋或划伤下刀块的圆弧面为标准确定。

所述齿轮组由上刀辊齿轮和下刀辊齿轮及斜齿轮组成,其中上刀辊齿轮和下刀辊齿轮分别固接在所对应的刀辊轴的轴头部,斜齿轮安装在上刀辊轴上,且位于上刀辊齿轮的外侧。

圆形顶杆上端制作有圆形的顶杆帽,它的直径比顶杆腔的直径大,使顶杆不会从顶杆腔中滑落。

上刀辊轴承座的两侧面和下刀辊轴承座的两侧面均制成有卡边的槽面。

把上述各部件制作好后,通过连接块螺孔把连接块与机座的左右两直立方体固接成一体,再把上、下刀辊通过各自的轴承座安装在机座上,在机座的一个外端安装与两刀辊连接的刀辊齿轮组。这样即制成印刷机上的大张裁切装置,用于安装在小森上邦公司生产的凹版印刷机上,就解决了此种印刷机不能裁切大张印刷纸张的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装置的刀块安装在两个转动的刀辊上,上、下刀块分成4块,上刀块有锋利的刀口,下刀块是半圆形刀块,安装调试都方便,使用中可按要求变换上刀块与下刀块的接触位置;不必全部拆下来整条刀块即可方便的更换有问题的刀块;使用成本低,裁切时是上刀切的刀锋与下刀块接近,裁切方式是压切式裁切,整张纸同时裁切断,改变了传统的裁切装置那种从纸张的一边裁切到另外一边的剪刀裁切纸的工作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两者的结构不同,裁切原理也不同。解决了小森印刷机卷筒纸印刷后不能裁切成大张的问题。此大张裁切装置费用大约为40万元,可以把小森凹版印刷机印后的产品裁切成大张,再转序平压平烫金模切机完成其他工艺,平压平设备的烫金版、压凸版、模切版造价低,大约为圆压圆的五分之一。为印刷企业应对产品量小,更换产品品种频繁的业务,增加了灵活机动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印刷机的大张裁切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座一侧的结构形状示意图。

图3是上刀辊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刀辊轴承座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是下刀辊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刀辊轴承座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是上刀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上刀块横截面图。

图9是下刀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下刀块横截面图。

图11是顶杆形状示意图。

图12是刀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为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和11,机座4由左右两个直立方体通过连接块14把二者固定连接成一体,具体是用螺钉通过机座4下部的连接块螺孔4.1固接。在每个直立方体的上部的中间开u型槽4.2,用于安装上刀辊6和下刀辊15的轴承座;在u型槽底部开有安装顶杆4.6的顶杆腔4.5,顶杆4.6的上端是一个直径尺寸大于顶杆腔4.5内径的顶杆帽4.4。在直立方体的顶面上位于u型槽的两侧各开有安装盖板7的盖板螺孔4.3;直立方体的下部内侧面开两个连接块螺孔4.1;直立方体的底部制作底槽9。u型槽底部的顶杆腔4.5是直通到底槽9内的腔体,用于顶杆4.6的安装,与顶杆4.6是滑动配合。机座4下端的底槽9,用于整个大张裁切装置在工作位置上的固定,工作时有一个长方形的铁块卡在槽里,通过气压将整个装置压紧固定在工作位置上。

顶杆4.6是圆形的,与顶杆腔4.5是滑动配合;顶杆上端制成圆形的顶杆帽4.4,直径比顶杆腔4.5的直径大,保证顶杆不会从腔中滑出来。

参照图1、3、4,上刀辊轴承座11制成长方体形,在其顶面上开两个连接螺孔11.1,用于与盖板7固接;在其内侧面的下部制作轴孔11.2,为了安装时轴承座能卡在u型槽4.2的边沿外的机座内外两个侧面的壁上,把上刀辊轴承座11与u型槽的接触面两边沿制成卡边11.4,使两侧面形成凹槽11.3,这样轴承座11只能在u型槽4.2内上下移动。

参照图1、5、6,下刀辊轴承座10制成比上刀辊轴承座稍短的长方体形,在其内侧面的中部开轴孔10.2,在其与u型槽4.2接触面的外边沿制成凸边10.3,使轴承座两侧面形成凹槽10.1;用于轴承座装在u型槽内时,凸边10.3卡在机座4的内外两个侧面上,这样此轴承座只能在u型槽内上下移动。

上述上刀辊轴承座11和下刀辊轴承座10的轴孔中均制作有卡环槽,使轴承固定在轴承孔内不会出现轴向移动,从而保证刀辊轴向稳定。

参照图1、7、8、12,本实施例的上刀块8由四段镶嵌在上刀辊上构成,每个上刀块的横截面上部呈三角形,下部方形;角尖为刀锋8.2;在斜面上开有四个上刀沉头螺孔8.1,下部方形用于卡入在刀辊上的卡槽6.3中,用螺钉紧固。

参照图1、9、10,本实例的下刀块13也由四段镶嵌在下刀辊上构成,做成横截面的上部圆弧形13.2、下部方形的形状;圆弧部用于与上刀块的刀锋接触,方形部用于卡入在下刀辊的卡槽中。并在圆弧面上开凿有四个下刀沉头螺孔13.1,用于把下刀块13牢固的螺接在下刀辊的卡槽中。

参照图12,上刀辊6做成圆柱形,辊面上开安装上刀块8的卡槽6.3;上刀辊的两端附近制作了上辊垫肩5,用于把刀辊在工作时与下辊垫肩12的接触限定在设计要求的位置。刀辊的两头部分均有轴承6.1,轴承6.1的两侧有固定轴承的内卡环6.1b和外卡环6.1a。轴承6.1安装在上刀辊轴承座11的轴孔11.2中;它左侧的轴头上制作有安装齿轮的键槽6.4.

下刀辊15的结构与上刀辊6主体相同,只是安装下刀块13的卡槽的尺寸不相同;下刀辊两端附近制作了下辊垫肩12,用于同上辊垫肩5配合,在设备运行时,上下两垫肩接触,使的上刀块上的刀锋与下刀块上的圆弧面间保持有能切断纸张而不伤及刀锋的间隙要求。

参照图1,连接块14制成长方体,长度适应在两直立方体间安装上下两根刀辊的要求,在连接块14的两个端面上开螺孔,此螺孔与机座下部的连接块螺孔4.1位置配合、大小一致。

参照图1,盖板7做成长方体,宽度与机座4的直立方体宽度尺寸一致,在盖板7上开四个连接孔3;靠两边沿的两个用于安装固接机座4,中部的两个用于与上刀辊轴承座11上的连接螺孔11.1配合,用螺钉固接安装盖板。

以下是各组件的安装方式:

1、把两根刀辊上的各四条刀块先用螺钉固定到刀辊的卡槽6.3中,使刀块牢固地定位在槽腔内。

2、用螺钉把连接块14与构成机座4的左右两直立方体固接在左右各2个连接块螺孔4.1处;形成支撑架。

3、先把下刀辊15通过其轴承座10卡装到u型槽4.2的底部;再把上刀辊6通过其轴承座11卡装到u型槽4.2的中上部,使上刀辊上的上辊垫肩5与下刀辊上的下辊垫肩12靠近。

4、接下来用8颗螺钉,通过接连孔3把盖板7与机座4左右两部分及上刀辊轴承座11固接一体。

5、在上刀辊6的转轴的左侧有键槽6.4的轴头上安装上辊齿轮2,在下刀辊15的转轴左侧的有键槽的轴头安装下刀辊齿轮2.1,上齿轮2和下齿轮2.1相互齿合,斜齿轮1固定在上刀辊6左端的轴头上并处于上辊齿轮2的外侧;下刀辊齿轮2.1和上辊齿轮2结构完全一致。斜齿轮1工作时,它与凹印机传动轴上的齿轮相连接,它的转动带动上下刀辊一起转动,转到上刀与下刀接触时便将纸张切断,从而达到裁切大张的目的。

按照上述方式即做成印刷机的大张裁切装置,使用时与目前市售的法国小森上邦公司生产的凹版印刷机配合,使此种凹版印刷机有了大张裁切的功能,从而解决了印刷企业在使用此类型印刷机时,能适应用户对不同规格尺寸印刷产品的更换,从而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这样做成的凹印机大张裁切装置,解决了法国小森上邦公司凹版印刷机不能裁切大张的问题。

本发明的裁切装置的刀块安装在两个转动的刀辊上,上、下刀块均由4段组成,便于安装调试,更换有问题的刀块即可,避免全部更换;成本低。裁切时是上刀切在下刀块上,整张纸同时切断,裁切方式是压切式裁切,与现有设备的裁切方式不同。

另外,上刀的尖锋与下刀的圆弧面的任意部位接触都可以起到裁切作用,下刀的圆弧面受损时,可以将上、下刀辊的齿轮分离开不要紧压在一起,让二个齿轮有足够的距离,然后转动其中一个齿轮,与另外一个齿轮相错一个齿的位置,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这样上刀就切在下刀的圆弧面的新确定的位置上,继续工作,因而适应性强。上、下刀块如有损伤均可以拆卸下来,反复多次打磨使用,而不废弃。

使用方法:

按照结构图所示安装完成后,把大张裁切装置放置在专用的调试液压车上进行刀压调试,工作时的最大压力为4bar,调试时把压力设置在2bar进行调整,用气压装置把图2中的顶杠4.6向上顶起,使上下刀辊的垫肩紧密的压在一起,用80克/平米的铜板纸进行试切,若切不断可以在上刀下面用0.01—0.05mm的专用垫片进行垫刀,上刀与下刀工作时不能直接接触,要保持0.02mm的间隙,这样才不会伤着上下刀,有效保证刀的使用寿命。反复进行调试,直到把80克/平米的铜板纸完全裁切断才可以。调试好后把大张裁切装置安装在印刷机相应的位置上,打开气压装置将图2中的顶杠向上顶起,就可以印刷裁切大张了。

该装置解决了小森印刷机卷筒纸印刷后不能裁切成大张的问题。原来是卷筒纸印刷后还得收成卷筒纸,再转序圆压圆烫金模切机完成其他工艺,圆压圆烫金模切机生产成本较高,一组烫金或者模切工位进口的要花120多万元,国产的也要80多万元。本发明的大张裁切装置费用大约40万元,可以把小森凹版印刷机印后的产品裁切成大张,再转序平压平烫金模切机完成其他工艺,平压平设备的烫金版、压凸版、模切版造价低,大约为圆压圆的五分之一。

还解决了目前产品种类更新快、工艺变化快、工艺改版频繁,造成原来的圆压圆版不能用,浪费大的问题。现在采用大张裁切刀裁切成大张转序平压平完成其他工艺,成本低,工艺改版造成的损失也较小。适应产量不大,售价低的印刷产品。

有效的适应了目前包装市场工艺结构变化快,新品多,打样多造成的浪费,这是因为“新产品开发打样,每一种新产品在确定前从设计到打样都要经过反复修改,打样造成的浪费就大”,印刷后裁切成大张转序平压平完成剩余工艺,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现有的圆压圆的烫金版、压凸版、刀版的成本都比较高,而且加工周期长,更换比较耗时,主要适应长线产品。平压平的烫金版、压凸版、刀版成本大约为圆压圆的五分之一,加工周期短,更换简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