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9603发布日期:2019-12-06 21:14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窗帘加工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窗帘圈孔打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窗帘罗马圈孔开孔机压盘的下压机构。



背景技术:

窗帘加工时,通常需要先在窗帘布上打好圈孔,然后在打好圈孔的窗帘布上压合罗马圈才能做成成品窗帘。长期以来,在窗帘布上打孔都是使用剪刀手工操作,先在窗帘布上计算开孔尺寸和大小,再在开孔的相应位置上画圆,对折后剪裁下半圆,展开后便是圆孔,这种方法操作繁琐、工作较率低,同时也容易出现个别圆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规则平整的质量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世面上出现了一些手压式窗帘打孔机,这些手压式窗帘打孔机利用固定杠杆原理,通过手压柄将压盘下压,但其杠杆比为固定值或是简单的硬性结构变化值,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够满足将压盘下压的功能,对下压驱动力和下压行程并未做更好的优化,操作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该下压机构的杠杆受力点在下压过程中为可变的,可实现杠杆比随下压行程的变化而变化,下压时需要施加的力逐渐减小,操作省力,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包括支撑臂、下压机构和下压驱动机构;所述支撑臂为中空结构,支撑臂包括立柱和垂直连接在立柱上端的悬臂;

所述悬臂两侧的侧壁对称开有导向竖槽、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所述导向竖槽沿垂直方向设置,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分别设置在导向竖槽两侧,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呈圆弧状,其由上向下逐渐远离导向竖槽后再逐渐靠近导向竖槽;所述第二导向滑槽由上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二导向滑槽的下端逐渐靠近导向竖槽的下端;

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滑杆、下压横杆、复位弹簧和两个下压臂,所述下压滑杆沿竖直方向滑动定位在悬臂的空腔中,且下压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悬臂的上下端面,所述下压滑杆的下端还连接有压盘;所述下压横杆垂直连接在下压滑杆的中部,且下压横杆的两端分别定位在导向竖槽中并延伸至悬臂外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下压滑杆外侧并位于下压横杆与悬臂底部的内壁之间;所述下压臂中部开有下压滑槽,两个下压臂分别对称设置在悬臂外侧,两个下压臂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滑动定位在第一导向滑槽中,第二转轴滑动定位在第二导向滑槽中,下压横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定位在对应的下压臂的下压滑槽中;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与下压驱动机构连接,通过下压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转轴向下运动,下压横杆在下压臂的杠杆作用下沿导向竖槽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下压滑杆向下运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与第一导向滑槽的滑动连接处、第二转轴的外侧与第二导向滑槽的滑动连接处以及下压横杆的外侧与下压滑槽的滑动连接处分别设有滚动轴承。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下压驱动机构为手动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手柄、驱动转轴、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驱动转轴水平穿过悬臂的侧壁,下压手柄与驱动转轴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一端与驱动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联动杆远离驱动转轴的一端与第二联动杆铰接,所述第二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中部铰接;按压下压手柄可以带动驱动转轴旋转,驱动转轴通过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带动第一转轴向下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下压驱动机构为脚踏下压机构,包括脚踏装置、拉索组件和滚轮,所述滚轮通过定位转轴定位在支撑臂的内腔中,且滚轮位于第一导向滑槽远离导向竖槽一侧的下方;所述拉索组件一端与脚踏装置连接,拉索组件远离脚踏装置一端的拉索护套与立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拉索组件远离脚踏装置一端的拉索索芯绕过滚轮的下侧并向上延伸后与第一转轴的中部连接,通过脚踏装置拉动拉索索芯可带动第一转轴向下运动。

本发明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设计巧妙,当第一转轴沿第一导向滑槽带动下压臂向下运动时,下压臂另一端以第二转轴为中心旋转,定位在下压滑槽中的下压横杆在下压臂的杠杆作用下沿导向竖槽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下压滑杆以及压盘向下压移动;在第一转轴沿第一导向滑槽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转轴是逐渐远离下压横杆的,而第二转轴则是沿第二导向滑槽向下压横杆一侧滑动,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中,下压臂的杠杆比是急剧增大,因此下压驱动机构在驱动下压滑杆以及压盘向下压的时候需要施加的力是逐渐减小的,可以有效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2.本发明通过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下压横杆的滑动连接处设置滚动轴承,使得在各滑动部件在相对运动过程中起步平顺、阻力小,操作设备时更省力;

3.本发明的结构并不复杂,因此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较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悬臂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主视图;

图8是下压滑杆压到底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支撑臂,11-立柱,12-悬臂,121-导向竖槽,122-第二导向滑槽,123-第一导向滑槽,21-下压滑杆,22-下压横杆,23-下压臂,231-下压滑槽,24-第二转轴,25-第一转轴,26-复位弹簧,3-压盘,41-下压手柄,42-驱动转轴,43-第一联动杆,44-第二联动杆,51-脚踏装置,52-拉索组件,521-拉索护套,522-拉索索芯,53-定位转轴,54-滚轮,6-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可变受力点的下压机构,包括支撑臂1、下压机构和下压驱动机构;所述支撑臂1为中空结构,支撑臂1包括立柱11和垂直连接在立柱11上端的悬臂12。

所述悬臂12两侧的侧壁对称开有导向竖槽121、第一导向滑槽123和第二导向滑槽122,所述导向竖槽121沿垂直方向设置,第一导向滑槽123和第二导向滑槽122分别设置在导向竖槽121两侧,所述第一导向滑槽123呈圆弧状,其由上向下逐渐远离导向竖槽121后再逐渐靠近导向竖槽121;所述第二导向滑槽122由上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二导向滑槽122的下端逐渐靠近导向竖槽121的下端。

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滑杆21、下压横杆22、复位弹簧26和两个下压臂23,所述下压滑杆21沿竖直方向滑动定位在悬臂12的空腔中,且下压滑杆21的两端分别穿过悬臂12的上下端面,所述下压滑杆21的下端还连接有压盘3;所述下压横杆22垂直连接在下压滑杆21的中部,且下压横杆22的两端分别定位在导向竖槽121中并延伸至悬臂12外侧;所述复位弹簧26套设在下压滑杆21外侧并位于下压横杆22与悬臂12底部的内壁之间;所述下压臂23中部开有下压滑槽231,两个下压臂23分别对称设置在悬臂12外侧,两个下压臂2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转轴25和第二转轴24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5滑动定位在第一导向滑槽123中,第二转轴24滑动定位在第二导向滑槽122中,下压横杆22的两端分别滑动定位在对应的下压臂23的下压滑槽231中,所述第一转轴25的中部与下压驱动机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驱动机构为手动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手柄41、驱动转轴42、第一联动杆43和第二联动杆44,所述驱动转轴42水平穿过悬臂12的侧壁,下压手柄41与驱动转轴42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43一端与驱动转轴42固定连接,第一联动杆43远离驱动转轴42的一端与第二联动杆44铰接,所述第二联动杆44远离第一联动杆43的一端与第一转轴25的中部铰接;按压下压手柄41可以带动驱动转轴42旋转,驱动转轴42通过第一联动杆43和第二联动杆44带动第一转轴25向下运动,下压横杆22在下压臂23的杠杆作用下沿导向竖槽12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下压滑杆21向下运动。

实施例二:

如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压驱动机构为脚踏下压机构,包括脚踏装置51、拉索组件52和滚轮54,所述滚轮54通过定位转轴53定位在支撑臂1的内腔中,且滚轮54位于第一导向滑槽123远离导向竖槽121一侧的下方;所述拉索组件52一端与脚踏装置51连接,拉索组件52远离脚踏装置51一端的拉索护套521与立柱11的侧壁固定连接,拉索组件52远离脚踏装置51一端的拉索索芯522绕过滚轮54的下侧并向上延伸后与第一转轴25的中部连接,通过脚踏装置51拉动拉索索芯522可带动第一转轴25向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踏装置5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说明;并且,本实施例中,除了下压驱动机构与实施例一不同,其他部分均与实施例一一致,在此不做重复说明。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当下压手柄41或脚踏装置51通过相应的连接部件带动第一转轴25向下运动时,在第一转轴25向下运动的前期,下压臂23以第二转轴24为中心旋转,定位在下压臂23的下压滑槽231中的下压横杆22在下压臂23的杠杆作用下沿导向竖槽121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下压滑杆21以及压盘3向下压移动;在第一转轴25沿第一导向滑槽123继续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转轴24同样沿第二导向滑槽122下滑,下压横杆22作为杠杆的受力点,该受力点是随着第一转轴25的下移而在下压滑槽231中移动的,由附图8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转轴25是逐渐远离下压横杆22的,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中,下压臂23的杠杆比是逐渐增大,随着第二转轴24沿第二导向滑槽122向下压横杆22一侧滑动,其杠杆比增大得更加明显,因此下压驱动机构在驱动下压滑杆21以及压盘3向下压的时候需要施加的力是逐渐减小的,整个过程操作得到平缓过度,既确保了有效运功距离,又做到了受力时的省力效果,可以有效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转轴25的外侧与第一导向滑槽123的滑动连接处、第二转轴24的外侧与第二导向滑槽122的滑动连接处以及下压横杆22的外侧与下压滑槽231的滑动连接处分别设有滚动轴承6,通过在各滑动连接处设置滚动轴承6,使得在各滑动部件在相对运动过程中起步平顺、阻力小,操作设备时更省力。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