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2910发布日期:2020-01-03 13:13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逃生窗,具体为一种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属于平移式逃生窗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公路客车和公交客车为了节约成本和增加车体美观,车窗上的钢化玻璃会直接粘结在车身上,这样的做法虽然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装配的难度和增加美观度,但是在车辆发生紧急意外情况时,车内人群在发生混乱的情况下是很难想到用逃生锤敲碎玻璃进行逃生。对于部分设有逃生窗的车,大部分都是翻转窗,需要驾驶员或者乘客走到逃生窗位置手动打开,在高速路段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打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本发明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翻转的动力来源是由叶片式气动马达提供,叶片马达质量较轻,其介质为气体,本身不会引起火灾,瞬时转速大,能在开关打开的瞬间打开逃生窗,降低故障发生率,增加了逃生的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包括窗门、驱动机构、两个平衡杆总成、锁装置总成和控制系统,所述窗门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侧设置有锁装置总成,且驱动机构一端连接有控制系统;

所述窗门包括钢化玻璃和窗框,且窗框内侧设置有凹槽,将钢化玻璃用玻璃胶粘接在窗框内侧的凹槽内;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叶片式气动马达、传动机构、转臂和传动转轴,所述叶片式气动马达设置在驱动机构一端,且叶片式气动马达一端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上方设置有转臂,且转臂一端下方设置有传动转轴,且所述叶片式气动马达由打气泵通过储气筒供气转动,并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对啮合的锥齿轮,叶片式气动马达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转轴,传动转轴转动带动转臂翻转,所述转臂与窗门通过窗门转臂连接支架连接;

两个所述平衡杆总成均包括平衡杆、气弹簧车身支座、平衡杆窗门支架和气弹簧,且两个平衡杆总成分别位于窗门的两侧,平衡杆一端的球头与气弹簧车身支架连接,平衡杆车身支架固定在车身上,平衡杆套杆上的球头与平衡杆窗门支架连接,平衡杆窗门支架固定在窗门上;

所述锁装置总成包括锁机构、气动开锁拉丝、手动开锁拉丝、拉索扣手和气解锁机构,手动开锁拉丝连接拉索扣手和锁机构,拉索扣手通过手动开锁拉丝控制锁机构,气动开锁拉丝连接锁机构和气解锁机构,锁机构总成通过手动控制和电动控制两种形式,所述控制系统包含两部分,分别为手动控制部分和电动控制部分。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气弹簧在窗门转动3°时,气弹簧杆一端弹出,通过平衡杆对窗门提供持续的支持力,所述锁装置总成在窗门闭合的时候对窗门进行锁紧,在窗门打开前,处于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模块和电动控制模块,所述手动控制模块包括手动应急阀,手动控制模块由手动应急阀控制,所述电动控制模块包括电磁阀,电动控制模块由电磁阀控制,所述手动控制模块和电动控制模块共用用一套系统部件,所述系统部件包括两位五通电磁阀、驱动机构和气解锁机构,且两位五通电磁阀设置在控制系统内部。

该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安装在公共汽车的侧围骨架上,一在紧急情况下,司机按动驾驶室紧急按钮或窗门侧手动应急阀,电磁阀通电打开,储气筒中的气体通过两位五通电磁阀将一路气输送至气解锁机构,气解锁机构打开,一路气作用于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传动转轴转动,转臂带动窗门向上平移,窗门转动的过程中激发平衡杆总成工作,平衡杆向上推动窗门,减小驱动机构的转动扭矩,窗门在3秒内开启完毕;

步骤二:当紧急按钮失灵或车内气压不足时,司机或乘客可通过拉锁扣手打开锁机构实现窗门的开启;

步骤三:当危险解除后窗门可以通过手动按压关闭,也可通过司机按动舱门关闭按钮实现窗门的关闭,关闭过程由于平衡杆的作用,关闭过程缓和,窗门闭合后,锁机构对窗门进行锁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翻转的动力来源是由叶片式气动马达提供,叶片马达质量较轻,其介质为气体,本身不会引起火灾,瞬时转速大,能在开关打开的瞬间打开逃生窗,降低故障发生率,增加了逃生的时间。

2、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的平衡杆总成是由平衡杆和气弹簧组合而成,其作用在于有效解决由于逃生窗过重,气动马达带动逃生窗翻转的过程中翻转速度减小的问题,同时也对逃生窗中部起到支撑的作用,使逃生窗两侧受力平衡,其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3、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其打开方式为平移式翻转方式,相对于普通翻转式逃生窗,其所需的打开满足的外部空间极小,所以其安全性能更加的可靠。

4、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有三处提供了打开的装置,可以通过手动应急阀、拉锁扣手手动打开,也可以通过按动驾驶室处的紧急按钮打开,增加了公共汽车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窗门开启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平衡杆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锁装置总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窗门;2、驱动机构;2a、叶片式气动马达;2b、传动机构;2c、转臂;2d、传动转轴;2e、锥齿轮;3、平衡杆总成;3a、平衡杆;3b、气弹簧车身支架;3c、平衡杆窗门支架;3d、气弹簧;4、锁装置总成;4a、锁机构;4b、气动开锁拉丝;4c、手动开锁拉丝;4d、拉索扣手;4e、气解锁机构;5、控制系统;5a、手动应急阀;5b、电磁阀;5c、两位五通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包括窗门1、驱动机构2、两个平衡杆总成3、锁装置总成4和控制系统5,窗门1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一侧设置有锁装置总成4,且驱动机构2一端连接有控制系统6;

窗门1包括钢化玻璃和窗框,且窗框内侧设置有凹槽,将钢化玻璃用玻璃胶粘接在窗框内侧的凹槽内;

驱动机构2包括叶片式气动马达2a、传动机构2b、转臂2c和传动转轴2d,叶片式气动马达2a设置在驱动机构一端,且叶片式气动马达2a一端设置有传动机构2b,传动机构2b上方设置有转臂2c,且转臂2c一端下方设置有传动转轴2d,且叶片式气动马达2a由打气泵通过储气筒供气转动,并由控制系统6进行控制,传动机构2b包括一对啮合的锥齿轮2e,叶片式气动马达2a通过传动机构2b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转轴2d,传动转轴2d转动带动转臂2c翻转,转臂2c与窗门1通过窗门转臂连接支架连接;

两个平衡杆总成3均包括平衡杆3a、气弹簧车身支座3b、平衡杆窗门支架3c和气弹簧3d,且两个平衡杆总成3分别位于窗门1的两侧,平衡杆3a一端的球头与气弹簧车身支架3b连接,平衡杆车身支架3b固定在车身上,平衡杆3a套杆上的球头与平衡杆窗门支架3c连接,平衡杆窗门支架3c固定在窗门1上;

锁装置总成4包括锁机构4a、气动开锁拉丝4b、手动开锁拉丝4c、拉索扣手4d和气解锁机构4e,手动开锁拉丝4c连接拉索扣手4d和锁机构4a,拉索扣手4d通过手动开锁拉丝4c控制锁机构4a,气动开锁拉丝4b连接锁机构4a和气解锁机构4e,锁机构总成4通过手动控制和电动控制两种形式,控制系统6包含两部分,分别为手动控制部分和电动控制部分。

气弹簧3d在窗门1转动3°时,气弹簧3d杆一端弹出,通过平衡杆3a对窗门1提供持续的支持力,锁装置总成4在窗门1闭合的时候对窗门1进行锁紧,在窗门1打开前,处于打开状态。

控制系统5包括手动控制模块和电动控制模块,手动控制模块包括手动应急阀6a,手动控制模块由手动应急阀5a控制,电动控制模块包括电磁阀5b,电动控制模块由电磁阀5b控制,手动控制模块和电动控制模块共用用一套系统部件,系统部件包括两位五通电磁阀5c、驱动机构2和气解锁机构4e,且两位五通电磁阀5c设置在控制系统5内部。

该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公共汽车平移式逃生窗安装在公共汽车的侧围骨架上,一在紧急情况下,司机按动驾驶室紧急按钮或窗门侧手动应急阀5a,电磁阀5b通电打开,储气筒中的气体通过两位五通电磁阀5c将一路气输送至气解锁机构4e,气解锁机构4e打开,一路气作用于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驱动传动转轴2d转动,转臂2c带动窗门1向上平移,窗门1转动的过程中激发平衡杆总成3工作,平衡杆3a向上推动窗门1,减小驱动机构2的转动扭矩,窗门1在3秒内开启完毕;

步骤二:当紧急按钮失灵或车内气压不足时,司机或乘客可通过拉锁扣手4d打开锁机构4a实现窗门1的开启;

步骤三:当危险解除后窗门1可以通过手动按压关闭,也可通过司机按动舱门关闭按钮实现窗门1的关闭,关闭过程由于平衡杆3a的作用,关闭过程缓和,窗门1闭合后,锁机构4a对窗门1进行锁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