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0003发布日期:2019-12-17 22:45阅读:2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手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手的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及技术支柱,促使企业朝智能化及高集成化等的方向迈进,而机械手就是企业所研发的智能化的产品中一种。

机械手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机械手的运动包括平移、升降和翻转等,目前的机械手翻转机构结构复杂,极易造成线路磨损或损坏,安全性能低,使用寿命短,运行时稳定性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7771831u,于2018年8月28日公告的一种翻转式机械手,包括基座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组件的正向驱动机构和反向驱动机构,所述基座组件上还设置有正向翻转机构和反向翻转机构,所述正向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正向翻转机构翻转,所述反向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反向翻转机构翻转;所述正向翻转机构包括正旋齿轮、与所述正旋齿轮连接的第一翻转板安装杆以及与所述第一翻转板安装杆连接的正向翻转板;所述反向翻转机构包括反旋齿轮、与第所述反旋齿轮连接的第二翻转板安装杆以及与所述第二翻转板安装杆连接的反向翻转板。该实用新型虽然翻转角度大,但是结构较为复杂,易造成磨损,安全性低,使用寿命短,而且运行时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运行时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机械手的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械手的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基体侧板,所述的基体侧板靠近另一个基体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位于底板上的直线导轨副,其中一个基体侧板的内侧上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的基体侧板上均设置有支撑条,所述的支撑条上远离基体侧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与直线导轨副相配合的滑块连接板,所述的滑块连接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处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齿条相配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的滑块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的两侧对应支撑条均设置有滑动条,所述的滑动条上转动连接有自转夹头,所述的自转夹头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相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的自转夹头上远离滑动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块。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基体侧板,基体侧板靠近另一个基体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位于底板上的直线导轨副,其中一个基体侧板的内侧上设置有第一齿条,基体侧板上均设置有支撑条,支撑条上远离基体侧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齿条,翻转机构包括与直线导轨副相配合的滑块连接板,滑块连接板能在直线导轨副上沿直线方向滑动,滑块连接板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处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齿条相配合的第一齿轮,滑块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垂直设置在滑块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板的两侧对应支撑条均设置有滑动条,滑动条上转动连接有自转夹头,自转夹头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相配合的第二齿轮,自转夹头上远离滑动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块,两个夹块将工件夹紧,当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会沿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齿轮移动时会带动电机和滑块连装板以及整个翻转机构移动,滑块连接板在直线导轨副上移动时能够防止偏移,滑动条沿着支撑条的上表面滑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滑动条带动第二齿轮在第二齿条上移动时,第二齿轮会同时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自转夹头同时转动,自转夹头转动时能带动夹块和被夹在两个夹块之间的工件同时翻转,以此可以通过电机来控制工件的翻转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在滑块连接板上。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在滑块连接板上,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固定板,稳定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条远离夹块的一侧上设置有轴承端盖,所述的轴承端盖上连接有轴承板,所述的轴承板上设置有与自转夹头相配合的第一滚动轴承。滑动条远离夹块的一侧上设置有轴承端盖,轴承端盖上连接有轴承板,轴承板设置在轴承端盖与第二齿轮之间,轴承板上设置有与自转夹头相配合的第一滚动轴承,使得第二齿轮带动自转夹头转动时的稳定性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块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与自转夹头相配合的第二滚动轴承。夹块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与自转夹头相配合的第二滚动轴承,减小了自转夹头转动时的摩擦损耗。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手的翻转机构具备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翻转机构和支撑机构的设置使得工件在翻转时的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摩擦损耗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齿轮和自转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件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翻转机构,2-支撑机构,3-滑动条,4-安装板,5-电机固定板,6-第一齿轮,7-滑块连接板,8-电机,9-工件,10-第二齿条,11-支撑条,12-第一齿条,13-直线导轨副,14-底板,15-基体侧板,16-第二滚动轴承,17-轴承端盖,18-第一滚动轴承,19-自转夹头,20-夹块,21-轴承板,22-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手的翻转机构1,包括翻转机构1和支撑机构2,如图3所示,支撑机构2包括底板14,底板14的两侧均设置有基体侧板15,基体侧板15靠近另一个基体侧板15的内侧均设置有位于底板14上的直线导轨副13,其中一个基体侧板15的内侧上设置有第一齿条12,基体侧板15上均设置有支撑条11,支撑条11上远离基体侧板15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齿条10,如图2和6所示,翻转机构1包括与直线导轨副13相配合的滑块连接板7,滑块连接板7能在直线导轨副13上沿直线方向滑动,滑块连接板7上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处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齿条12相配合的第一齿轮6,电机8通过电机固定板5固定在滑块连接板7上,电机8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固定板5,稳定性高,滑块连接板7上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垂直设置在滑块连接板7的一侧,安装板4的两侧对应支撑条11均设置有滑动条3,滑动条3上转动连接有自转夹头19,自转夹头19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10相配合的第二齿轮22,自转夹头19上远离滑动条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9的夹块20,如图4、5和7所示,两个夹块20将工件9夹紧,当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第一齿轮6与第一齿条12相啮合,第一齿轮6转动的同时会沿第一齿条12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齿轮6移动时会带动电机和滑块连装板4以及整个翻转机构1沿f方向往复移动,滑块连接板7在直线导轨副13上移动时能够防止偏移,滑动条3沿着支撑条11的上表面滑动,第二齿轮22与第二齿条10相啮合,滑动条3带动第二齿轮22在第二齿条10上移动时,第二齿轮22会同时转动,第二齿轮22转动带动自转夹头19同时转动,自转夹头19转动时能带动夹块20和被夹在两个夹块20之间的工件9沿o方向同时翻转,以此可以通过电机来控制工件9的翻转角度。

滑动条3远离夹块20的一侧上设置有轴承端盖17,轴承端盖17上连接有轴承板21,轴承板21设置在轴承端盖17与第二齿轮22之间,轴承板21上设置有与自转夹头19相配合的第一滚动轴承18,使得第二齿轮22带动自转夹头19转动时的稳定性较高;夹块20与第二齿轮22之间设置有与自转夹头19相配合的第二滚动轴承16,减小了自转夹头19转动时的摩擦损耗。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