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及其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4755发布日期:2020-05-20 00:3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车及其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电吸门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机动车门锁基本上都是手动的机械锁,关闭车门都需要比较大的力气,会产生噪音,难于实现优雅关门。现在生活中人们对车辆都非常爱惜,特别是豪车,电吸门能很好地实现优雅关门,是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

当前,各厂家生产的车辆电吸门门锁一般都是采用霍尔开关检测车门的开锁、半锁、全锁三种状态,但霍尔开关有一定的缺点,会受到感应距离、磁通量强弱、磁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可能出现检测盲区,导致车门锁关不上,或者不能解锁,严重时可能会将人锁在车内,给人们带来安全上的隐患。

另外,常见的车门锁基本都是使用拉索来实现门锁的半锁、全锁、解锁动作,拉索的行程、曲率半径、线绳强度、疲劳折断等因素会影响门锁的工作,给开门、关门会带来不确定的后果,严重时会关不了门或车门打不开。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车电吸门门锁,包括锁头装置、行程开关和拉索驱动装置,所述锁头装置包括锁止舌、机架、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锁止舌上设有锁止挡轴,所述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均与所述锁止挡轴相配合,所述全锁机构与所述拉索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行程开关与解锁机构相配合、且与所述拉索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锁止舌、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均装设于机架上。

具体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支架,所述锁止挡轴与所述解锁支架的一端相配合,所述解锁支架的一端呈弯条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解锁支架设有半锁检测臂,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半锁检测臂相配合。

具体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全锁机构包括全锁推板,所述全锁推板呈条形、并设有镂空的滑槽,所述全锁推板的一端与锁止挡轴相配合,所述解锁支架上设有滑轴,所述滑轴装设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全锁机构还包括全锁拉钩,所述全锁推板的另一端与全锁拉钩的尾端铰接,所述全锁拉钩的中部设有轴孔、并枢接于固定板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拉索驱动装置包括马达箱、拉线和拉索固定套,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于马达箱上、且由马达箱驱动,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全锁机构连接,所述拉索固定套套设于拉线上、且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全锁机构还包括自锁挡块、全锁挡板、用于限制自锁挡块旋转的自锁挡轴和用于限制全锁挡板旋转的全锁挡轴,所述自锁挡块具有凸部,所述全锁挡板的一端具有弯角部、且与所述自锁挡块的凸部和锁止舌接触配合,所述自锁挡轴和全锁挡轴设置于机架上,所述自锁挡块和全锁挡板装设于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全锁挡块的另一端设有全锁检测臂,所述全锁检测臂与所述解锁支架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锁止舌上设有锁止扭簧,所述解锁支架上设有解锁扭簧。

一种机动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机动车电吸门门锁装设于车身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及其机动车电吸门门锁,其中,所述机动车电吸门门锁包括锁头装置、行程开关和拉索驱动装置,所述锁头装置包括锁止舌、机架、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锁止舌上设有锁止挡轴,所述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均与所述锁止挡轴相配合,所述全锁机构与所述拉索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行程开关与解锁机构相配合、且与所述拉索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锁止舌、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均装设于机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行程开关感应半锁状态,使拉索驱动机构驱动全锁机构带动锁止舌旋转,使门锁进入全锁状态,而且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与锁止舌及锁止舌上的锁止挡轴相配合,采用刚性接触,通过机械传动精确控制锁止舌的旋转角度,其运动精准,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锁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锁头装置开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锁头装置半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锁头装置全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拉索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锁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拉索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拉索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锁头装置全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的锁头装置解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动车电吸门门锁,包括锁头装置、行程开关和拉索驱动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锁头装置包括锁止舌101、机架100、全锁机构(图中未标号)和解锁机构(图中未标号),所述锁止舌101上设有锁止挡轴102,所述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均与所述锁止挡轴102相配合,所述全锁机构与所述拉索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行程开关与解锁机构相配合、且与所述拉索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锁止舌101、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均装设于机架100上。

本实用新型从开锁状态进入上半锁状态时,锁止舌101逆时针转动,锁止挡轴102触动解锁机构发生位置变化,在行程开关感应到位置变化后,使拉索驱动机构驱动全锁机构带动锁止舌101继续旋转,使门锁进入全锁状态,而且全锁机构和解锁机构与锁止舌101及锁止舌101上的锁止挡轴102相配合,并采用刚性接触的方式,通过机械传动精确控制锁止舌101的旋转角度,其运动精准,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请一并参阅图3,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中,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支架110,所述锁止挡轴102与所述解锁支架110的一端相配合,所述解锁支架110的一端呈弯条形。

在车门关闭时,门锁的锁止舌101接触车身上的锁钩,锁止舌101会产生逆时针转动,此时,解锁支架110在锁止挡轴102的推动下顺时针摆动,当锁止舌101旋转过临界点时,解锁支架110会逆时针摆动,锁止挡轴102就会被所述解锁支架110的一端的端面挡住,此时锁止舌101不能顺时针反转,门锁进入半锁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解锁支架110上设有半锁检测臂111,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半锁检测臂111相配合。

在门锁进入半锁状态的同时,半锁检测臂111与行程开关接触并触发,行程开关便会将信号传递给拉索驱动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4,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中,所述全锁机构包括全锁推板103,所述全锁推板103呈条形、并设有镂空的滑槽,所述全锁推板103的一端与锁止挡轴102相配合,所述解锁支架110上设有滑轴112,所述滑轴112装设于所述滑槽内,可在滑槽中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中,所述机架100包括固定板131,所述全锁机构还包括全锁拉钩104,所述全锁推板103的另一端与全锁拉钩104的尾端铰接,所述全锁拉钩104的中部设有轴孔、并枢接于固定板131上。

当拉索驱动装置收到来自行程开关的信号,便驱动全锁拉钩104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全锁推板103摆动,所述全锁推板103会沿着滑轴112朝着锁止挡轴102推动,驱使锁止舌101旋转至全锁位置,完成整个全锁动作,从而达到关门的目的。

请一并参阅图5、图6,较佳的,在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中,所述拉索驱动装置包括马达箱210、拉线201和拉索固定套202,所述拉线201的一端固定于马达箱210上、且由马达箱210驱动,所述拉线201的另一端与所述全锁机构连接,所述拉索固定套202套设于拉线201上、且与所述机架10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00包括拉索固定架130,所述拉索固定套202装设于拉索固定架130上,所述拉索驱动装置还包括拉索扣203,所述拉索扣203设于拉线201的另一端、且装设于全锁拉钩104的钩部,所述马达箱210驱动拉线201伸缩运动,在半锁状态时拉动全锁拉钩104顺时针旋转,而且,所述拉索驱动装置在全锁动作完毕后自动回到初始状态,以便重复下一个全锁动作。

请继续一并参阅图7、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马达箱210包括拉索电机211、第一蜗杆212、蜗轮213和第二蜗杆214,所述第一蜗杆212装设于拉索电机211上、且与拉索电机211同轴转动,所述第一蜗杆212和第二蜗杆214均与蜗轮213啮合,所述第二蜗杆214的一端与所述拉线201的一端固定连接。当拉索电机211工作时带动第一蜗杆212转动,第一蜗杆212带动蜗轮213转动,蜗轮213再将转动副转变成第二蜗杆214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蜗杆214上的拉线201进行伸缩运动。

请参阅图1、图2和图9,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中,所述全锁机构还包括自锁挡块105、全锁挡块106、用于限制自锁挡块105旋转的自锁挡轴107和用于限制全锁挡块106旋转的全锁挡轴108,所述自锁挡块105具有凸部,所述全锁挡块106的一端具有弯角部、且与所述自锁挡块105的凸部和锁止舌101接触配合,所述自锁挡轴107和全锁挡轴108设置于机架100上,所述自锁挡块105和全锁挡块106装设于机架100上。

当锁止舌101进入全锁位置,全锁挡块106的一端的弯角部的一侧会挡住锁止舌101的回转,同时所述全锁挡轴108限制全锁挡块106的逆时针转动,而自锁挡块105的凸部顶住全锁挡块106的弯角部的尖端,限制了全锁挡块106的顺时针转动,并使自锁挡块105趋于顺时针转动,而此时所述自锁挡轴107限制了自锁挡块105的顺时针转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锁装置,防止了锁止舌101全锁状态下的回转,保证了关门的有效性,有效地避免了车门被无故打开而导致安全事故或车内财物的丢失。

请继续一并参阅图2、图9和图10,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中,所述全锁挡块106的另一端设有全锁检测臂109,所述全锁检测臂109与所述解锁支架110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中,所述锁止舌101的上设有锁止扭簧114,所述锁止扭簧114装设于锁止舌101的转轴上,以便锁止舌101可以自动恢复到开锁位置;所述解锁支架110上设有解锁扭簧116,所述解锁扭簧116装设于解锁支架110的转轴上,所述解锁扭簧116用于使解锁支架110复位;所述机架100上设有使自锁挡块105复位的自锁扭簧115,以便形成自锁。

当通过外拉锁、内拉锁解锁时,其作用在半锁检测臂111上,使解锁支架110顺时针转动,所述自锁挡块105上设有突轴113,所述突轴113与所述解锁支架110相配合,所述解锁支架110推动突轴113带动自锁挡块105逆时针转动,自锁挡块105就会和全锁挡块106分离,解除自锁;当解锁支架110继续运动到一定角度时,会触碰到全锁检测臂109,从而带动全锁挡块106顺时针转动,全锁挡块106就会与锁止舌101分离,不再阻挡锁止舌101的回转,此时,锁止舌101就会在锁止扭簧114的作用力下顺时针转动,回转至开锁位置,从而完成解锁,最终开门,满足驾驶人员或乘坐人员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运用行程开关配合锁头装置的机械传动,精准地把控了机动车电吸门开锁、半锁、全锁三种状态,一方面,相比于采用现有的采用霍尔开关感应机动车电吸门的上锁状态,避免了霍尔开关会产生检测盲区的风险,消除了门锁失灵导致电吸门无法关闭或开启给人们带来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门锁使用拉索来实现门锁的半锁、全锁、解锁动作,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对拉索行程、曲率半径、线绳强度、疲劳折断等易导致门锁失效的因素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门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了不良故障的发生,保证了门锁的有效性,有利于保障用户的安全使用,在用户使用电吸门优雅关门带来舒心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电吸门门锁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动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机动车电吸门门锁,所述机动车电吸门门锁装设于车身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由于其机动车电吸门门锁运行精准可靠,进一步提高了机动车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运用行程开关配合锁头装置的机械传动,精准地把控了机动车电吸门开锁、半锁、全锁三种状态,一方面,相比于采用现有的采用霍尔开关感应机动车电吸门的上锁状态,避免了霍尔开关会产生检测盲区的风险,消除了门锁失灵导致电吸门无法关闭或开启给人们带来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门锁使用拉索来实现门锁的半锁、全锁、解锁动作,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对拉索行程、曲率半径、线绳强度、疲劳折断等易导致门锁失效的因素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门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了不良故障的发生,保证了门锁的有效性,有利于保障用户的安全使用,在用户使用电吸门优雅关门带来舒心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电吸门门锁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