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衣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热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衣背扣包括正面和背面,背扣的正面设置有一排或多排环扣,背扣的背面为朝向人体的贴肉面,现有的背扣在加工时利用布带将环扣直接缝制在底层布料上,因此背扣的背面会留下一排排的车缝,导致女性在穿戴内衣时其背部会出现相应的刮痕,给女性带来不适,为提高穿戴内衣的舒适度,市场上出现一种反包边背扣,现有的反包边背扣加工工序为:1、将背扣带通过超声波热切机切割成单个背扣;2、将一块布面缝制缝制在背扣的正面;3、将背扣反褶,令环扣外露,布面则反置于背扣底面形成无缝底,使得车缝隐藏于内部。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加工步骤繁琐,且需要使用两台设备才能完成反包边背扣的加工,故需要一台能够直接加工成反包边背扣的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实现背扣在热切过程中直接与反包边布面的边缘粘合的功能,减少加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包括工作台、切割装置、推料装置、导料装置、胶带传送装置、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切割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开有切割装置下方的通孔,所述通孔底部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底层限位条板、第一胶带限位条板和面层导料块,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用于限定背扣带输送方向的底层限位条板,所述第一胶带限位条板固定在工作台上,并用于限定第一胶带的一侧输送方向,所述面层导料块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位于底层限位条板的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推动背扣带移动的推料装置,所述胶带传送装置包括胶带座和拉料装置,所述胶带座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位于切割装置的前方,所述拉料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位于切割装置的后方,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在工作台上,推料装置与位置传感器碰撞时使得位置传感器触发切割信号,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超声波发生器、推料装置、切割装置、拉料装置、位置传感器连接。
其中,所述拉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气缸、滚轮、摆杆和压轮,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滚轮和压轮均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滚轮位于压轮的下方,滚轮一端连接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与摆杆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缸体与第一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伸出杆与摆杆铰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气缸连接。
其中,所述滚轮表面具有滚花。
其中,所述导料装置还包括第二胶带限位块和贴胶导料块,所述第二胶带限位块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位于底层限位条板和面层导料块之间,所述贴胶导料块固定工作台底部。
其中,所述推料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气缸、活动块和推杆,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安装座内水平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活动块与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缸体固定在第二安装座上,第二气缸的伸出杆与活动块连接,所述活动块与推杆连接,活动块还连接有撞块,撞块与位置传感器碰撞时使得位置传感器触发切割信号。
其中,所述推料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分别与第二安装座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调节杆的轴心线、第二调节杆的轴心线与第一导向杆的轴心线平行。
其中,所述底层限位条板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压板固定在第一胶带限位条板上,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用于限定背扣带的输送方向。
其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三安装座、第三气缸、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三安装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三气缸缸体固定在第三安装座上,第三气缸的伸出杆末端连接有横板,所述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均固定在横板底部,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均位于超声波发生器上方,并第一切刀板面与第二切刀板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导向杆一端与横板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安装座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通孔下方还连接有用于卸料的卸料槽。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有面层导料块,使得布面覆盖在背扣带正面,背扣带与布面切割时,可同时将布面粘合在背扣正面,相比于现有技术,减少另外缝制布面的工序;(2)设置有胶带传送装置,能够在背扣带内嵌入第一胶带以及背扣带与布面带之间嵌入第二胶带,使得背扣带切割时,该位置不发生熔合,切割后的背扣可直接与内衣后比缝合,相比于现有技术,可减少割开背扣缝合处边缘的工序;(3)采用第一气缸驱动摆杆摆动,摆杆通过单向轴承控制滚轮作单一方向转动,使得每次切割动作结束后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只移动微小距离,提高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的利用率;(4)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能够控制活动板的运动距离,适用于切割多种宽度的背扣。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扣示意图;
图2为背扣带、第一胶带、第二胶带、布面和贴胶带的堆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ⅰ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a-a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中拉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图7的b-b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中导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中底层限位条板的侧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中推料装置的后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中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仰视图。
图中:1、工作台;11、通孔;12、卸料槽;2、切割装置;21、第三安装座;22、第三气缸;23、第一切刀;24、第二切刀;25、第二导向杆;26、横板;3、推料装置;31、第二安装座;32、第二气缸;33、活动块;34、推杆;35、第一导向杆;36、撞块;37、第一调节杆;38、第二调节杆;4、导料装置;41、底层限位条板;411、第一压板;412、第二压板;42、第一胶带限位条板;43、面层导料块;44、第二胶带限位块;45、贴胶导料块;5、胶带传送装置;51、胶带座;52、拉料装置;521、第一安装座;522、第一气缸;523、滚轮;524、摆杆;525、压轮;526、单向轴承;6、位置传感器;7、控制器;8、超声波发生器;9、背扣;91、边缘;92、布面;93、第一胶带;94、第二胶带;95、贴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12,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反包边热切机,它包括工作台1、切割装置2、推料装置3、导料装置4、胶带传送装置5、位置传感器6和控制器7,所述切割装置2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上开有位于切割装置2下方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底部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8,所述导料装置4包括底层限位条板41、第一胶带限位条板42和面层导料块43,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有用于限定背扣带输送方向的底层限位条板41,所述第一胶带限位条板42固定在工作台1上,第一胶带限位条板42用于限定第一胶带93的一侧输送方向,第一胶带93的另一侧则嵌入背扣带中,所述面层导料块43固定在工作台1上并位于底层限位条板41的上方,具体地,所述面层导料块43为扁筒型,面层导料块43用于限定布面带的输送方向,面层导料块43的内宽与布面带的宽度一致,面层导料块43沿背扣带的输送方向向下倾斜,且面层导料块43的最低端贴近背扣带的正面,使得布面带贴近背扣带。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背扣带移动的推料装置3,所述胶带传送装置5包括胶带座51和拉料装置52,所述胶带座51固定在工作台1上,并位于切割装置2的前方,所述拉料装置52固定在工作台1上,并位于切割装置2的后方(此处的前方是指背扣带未切割前的一侧,后方是指背扣带切割后的一侧),所述位置传感器6固定在工作台1上,推料装置3与位置传感器6碰撞时使得位置传感器6触发切割信号,所述控制器7分别与超声波发生器8、推料装置3、切割装置2、拉料装置52、位置传感器6连接。其中第一胶带93为硅胶胶带,第一胶带93一侧嵌在背扣带内,经过切割装置2切割后,布面92与背扣边缘91粘合,通过将布面92反褶使得布面92反置于背扣9背面,即可将车缝线隐藏,第一胶带93切割后具有切口,第一胶带93所处的位置不与背扣边缘91熔合在一起,使得背扣与后比的缝合处自然张开(自然张开状态参见图1),可直接与后比缝合,避免了二次加工。控制器7控制推料装置3启动,推料装置3沿输送方向推动背扣带朝切割装置2移动,由于每次切割后,布面带与背扣带边缘91为粘合状态,故背扣带朝切割装置2移动时可带动布面带同步移动。推料装置3触发位置传感器6产生信号,控制器7接收位置传感器6发送的信号后,控制器7控制切割装置2将背扣带和布面带切断,由于第一胶带93的一侧外露于背扣带,故切割装置2只将嵌于背扣带的部分第一胶带93切除,从而第一胶带93未被完全切断然后控制器7控制拉料装置52启动,拉料装置52拉动第一胶带93。
优选地,参见图9、10,所述底层限位条板41包括第一压板411和第二压板412,所述第一压板41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压板412固定在第一胶带限位条板42上,所述第一压板411和第二压板412用于限定背扣带的输送方向。第一胶带93长边一侧嵌入背扣带中,另一侧则由第一胶带限位条板42限定位置,以保证部分第一胶带93置于背扣带中,切割时,在第一胶带93的作用下,该位置的背扣边缘不发生粘合,使得背扣在下一工序中可直接与后比缝合。
优选地,参见图3、9、10,所述导料装置4还包括第二胶带限位块44和贴胶导料块45,所述第二胶带限位块44固定在工作台1上并位于底层限位条板41和面层导料块43之间,所述第二胶带限位块44为扁筒型,第二胶带限位块44用于限定第二胶带94的输送方向,第二胶带94为硅胶胶带,第二胶带94在第二胶带限位块44的作用下其一侧嵌于背扣带与布面带之间,另一侧则外露于背扣带外,切割时,切割装置2将背扣带切断,在第二胶带94的作用,该位置的背扣边缘与布面带边缘不发生粘合,切割后的第二胶带94中嵌入背扣带的一侧具有切口,另一侧则未被切割。所述贴胶导料块45固定工作台1底部,贴胶导料块45为扁筒型,贴胶导料块44用于限定贴胶带95的输送方向,贴胶带95为百美贴胶带,贴胶带95在贴胶导料块44的作用下置于背扣带背面,背扣带切割后,贴胶带95与背扣边缘91粘合。切割前,背扣带、布面带、第一胶带93、第二胶带94和贴胶带95的堆叠结构图如图2所示,切割后的背扣9,参见图1,将布面91反褶置于背扣9的背面,然后将背扣9置于热熔胶膜贴合机,百美贴95升温熔化,将布面92与背扣9背面粘合,从而将布面92定位。
优选地,参见图4、6、7、8,所述拉料装置52包括第一安装座521、第一气缸522、滚轮523、摆杆524和压轮525,所述第一安装座521固定在工作台1上,第一胶带93和第二胶带94均固定在第一安装座521上,所述滚轮523和压轮525均与第一安装座521转动连接,所述滚轮523位于压轮525的下方,滚轮523一端连接有单向轴承526,单向轴承526与摆杆524连接,所述第一气缸522缸体与第一安装座521铰接,所述第一气缸522的伸出杆与摆杆524铰接,所述控制器7与第一气缸522连接。第一胶带93和第二胶带94均置于滚轮523与压轮525之间,控制器7控制第一气缸522伸出杆缩回(气缸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第一气缸522伸出杆带动摆杆524向下摆动,摆杆524驱动单向轴承526顺时针(以图4为参照系)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滚轮523转动相同的角度,以达到将第一胶带93和第二胶带94拉动微小距离,切口往前移动,使得完整的第一胶带93和第二胶带94位于切割工位,等待下一次切割工序;然后控制器7控制第一气缸522伸出杆伸出,第一气缸522伸出杆带动摆杆524向上摆动(即复位),在单向轴承526的作用下,滚轮523静止。
优选地,参见图7,所述滚轮523表面具有滚花,表面设有滚花,提高滚轮523与压轮525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滚轮523转动时能够拉动第一胶带93和第二胶带94。
优选地,参见图3、11,推料装置3包括第二安装座31、第二气缸32、活动块33和推杆34,所述第二安装座3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安装座31内水平设置有第一导向杆35,所述活动块33与第一导向杆3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2缸体固定在第二安装座31上,第二气缸32的伸出杆与活动块33连接,所述活动块33与推杆34连接,活动块33还连接有撞块36,撞块36与位置传感器6碰撞时使得位置传感器6触发切割信号。所述位置传感器6采用行程开关。控制器7控制第二气缸32的伸出杆伸出,第二气缸32的伸出杆驱动活动块33沿第一导向杆35往前启动,活动块33带动推杆34移动,以达到推杆34将背扣带推向切割装置2的目的,同时活动块33带动撞块36移动,撞块36触发位置传感器6产生信号,控制器7接收位置传感器6发送的信号后,控制器7控制切割单元2启动;当切割单元2切割背扣带动作完成后,控制器7控制第二气缸32伸出杆缩回,第二气缸32的伸出杆拉动活动块33复位。
优选地,参见图11,所述推料装置3还包括第一调节杆37和第二调节杆38,所述第一调节杆37和所述第二调节杆38分别与第二安装座31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37位于第二安装座31靠近切割装置2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38位于第二安装座31的另一端,第一调节杆37的轴心线、第二调节杆38的轴心线与第一导向杆35的轴心线平行。第一调节杆37旋入位置确定活动块33的停止位置,调节第一调节杆37的旋入长度,从而使得推杆34能够抵住背扣带上的金属件;调节第二调节杆38达到旋入长度,从而调节第一调节杆37与第二调节杆38之间的距离,使得推杆34每次移动的距离为切割单个背扣的宽度。
优选地,参见图6、12,所述切割装置2包括第三安装座21、第三气缸22、第一切刀23、第二切刀24和第二导向杆25,所述第三安装座2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三气缸22缸体固定在第三安装座21上,第三气缸22的伸出杆末端连接有横板26,所述第一切刀23与第二切刀24均固定在横板26底部,第一切刀23与第二切刀24均位于超声波发生器8上方,并第一切刀23板面与第二切刀24板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导向杆25一端与横板26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25的另一端与第三安装座21滑动连接。控制器7控制第三气缸22的伸出杆伸出或缩回,第三气缸22的伸出杆伸出驱动第一切刀23和第二切刀24作下降运动,第一切刀23和第二切刀24切断背扣带相邻的两边,使得切割后背扣的三个边缘(除去背扣与内衣后边连接的一边)均与布面边缘粘合,将布面反褶后,布面可通过百美贴与背扣最后一边缘粘合;切割完成后,第三气缸22的伸出杆缩回,第三气缸22的伸出杆拉动第一切刀23和第二切刀24复位。
优选地,参见图3,所述通孔11下方还连接有用于卸料的卸料槽12。设置有卸料槽12,使得切割后的背扣从卸料槽12滑落,在卸料槽12下方可放置物料存储箱,便于存储背扣成品。
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胶带93长边一侧放置与背扣带中,另一侧安装与第一胶带93限位条板42下方,背扣带放置在第一压板411和第二压板412下方,布面带放置在面层导料板43内,第二胶带94放置在第二胶带限位块44内,并长边一侧嵌于背扣带与布面带之间,另一侧则外露,贴胶带95放置于贴胶导料块45内使得贴胶带95位于背扣带背面;然后调节第一调节杆37和第二调节杆38的旋入长度,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与背扣宽度一致。启动控制器7开始切割背扣带,控制器7控制超声波发生器8产生超声波,控制器7控制第二气缸32的伸出杆伸出,第二气缸32的伸出杆将活动块33推到第一调节杆37末端,活动块33上的推杆34将背扣带推动相同距离,活动块33上的撞块36与位置传感器6碰撞,并触发位置传感器6发送信号,控制器7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三气缸22的伸出杆伸出,第三气缸22的伸出杆驱动第一切刀23和第二切刀24作下降运动从而将背扣带和布面带切断,切断后的背扣与布面粘合成一体从导料槽12离开工作台1,然后控制器7控制第一气缸522的伸出杆缩回,第一气缸522的伸出杆驱动摆杆524向下摆动,摆杆524驱动滚轮523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以使得第一胶带93和第二胶带94移动微小距离,这样,完成一次切割动作,然后控制器7控制第一气缸522的伸出杆伸出,摆杆524复位,控制器7控制第二气缸32的伸出杆缩回,活动块33及推杆34复位,控制器7第三气缸22的伸出杆缩回,切刀23复位。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背扣在热切过程中直接与反包边布面的边缘粘合的功能,减少加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