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弹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8373发布日期:2020-01-21 23:4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把手弹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弹回装置,属于保险柜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台保险柜最重要、最复杂的结构都在门板上,一扇门板关系着整台保险柜的安全系数、防御能力。所以在设计一台保险柜时,门板结构的设计是重中之重,是整个设计工作中的精华。门板结构不仅要满足客户需求,还要达到安全要求,其中手柄传动结构是门板最基本的结构,它关系着保险柜的开关。传统结构中,闸板锁上时,手柄自然下垂,手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闸板开启,即可打开门,但有时关闭后自然下垂的手柄会与门板外部的其他装配件产生干涉,手柄需设计成关闭后横向放置,向下转动手柄开启闸板,门打开。但在这种设计结构下,若门板上没有装配锁具将闸板锁死,关紧门、转动手柄关上闸板后,手柄横向状态下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使得手柄向下转动,自行将闸板打开,从而使门打开。

手柄与手柄转轴固定在一起,手柄转轴跟随手柄的转动而转动,转轴再与连接板相连接,并带动连接板的运动,连接板再与闸板连接,从而带动闸板的运动形成一个传动结构。如果在门板上安装好锁具,关好锁具后,闸板被限制住,导致手柄无法转动。如果不进行锁具的安装,整个传动结构可任意滑动。有时锁具的安装,由客户自行安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闸板关闭后,手柄为横向状态,手柄受自身重力作用,可自行向下转动,打开闸板,导致门板打开。在客户收到保险柜安装锁具之前,这种自行打开门板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是具有安全隐患的。如果门板自行打开,很容易撞坏油漆。如果保险柜在铲车运输过程中门板打开了,严重的可能造成重大生产事故,甚至造成人员受伤。

为了解决手柄横向状态下自行转动的问题,消除门板自行打开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保险柜的传动结构的改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的把手弹回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把手回弹装置,包括手柄和手柄转轴,所述手柄转轴的一端连接手柄,所述手柄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互成角度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连接有闸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通过扭簧安装架固定在门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扭簧的一端扣进至安装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扭簧安装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扭簧的一端扣进至连接孔中。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在保险柜柜门不改变的情况下,使手柄关闭后不再因自身的重力而发生转动,消除了由于手柄自行转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手柄1、手柄转轴2、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闸板4、扭簧安装架5、扭簧6、门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把手回弹装置,包括手柄1和手柄转轴2,手柄转轴2的一端连接手柄1,手柄转轴2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包括互成角度的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第一连接板3-1的端部连接有闸板4,第二连接板3-2的端部连接有扭簧6,扭簧6通过扭簧安装架5固定在门板7上,第二连接板3-2上设置有安装孔,扭簧6的一端扣进至安装孔中,扭簧安装架5上设置有连接孔,扭簧6的一端扣进至连接孔中。

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在门板7合适位置安装一个扭簧安装架5,扭簧安装架5与连接板3上分别钻一个小孔,扭簧6的一端扣进扭簧安装架5上,扭簧6另一端扣进连接板3上。闸板4关闭后受扭簧6的弹力作用,使得手柄1始终保持横向状态而不会向下旋转,而想要开启闸板4时,只需稍微加大转动手柄1的力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