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5183发布日期:2020-03-31 16:3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护套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护套锁。



背景技术:

参考图1-2,一种现有技术的护套锁具有锁壳10’,锁壳10’的一个端面上加工形成锁套安装孔12’,锁套22’从锁壳10’的外部插入该锁套安装孔12’内,然后锁芯24’再置入锁套22’内,最后将封边盖26’套在锁芯24’上。通过在内壁14’上开设通孔,借助螺钉将上述锁套22’固定在锁壳10’内,并且通过在锁壳10’的与内壁14’相对的外壁上开设通孔,借助螺钉将封边盖26’固定在锁壳10’上。后壁16’上横向开设锁舌孔(图未示),当将钥匙36’插入锁芯24’并且旋转一定角度后,将锁杆40’与位于锁舌孔内的锁舌互相卡住,进而实现锁固目的。同时,上述封边盖26’上开设防钻孔(未标号),以防止不法人员直接借助电钻等工具对锁芯进行破坏,实现暴力开锁。

同时,制造商在借助螺钉将封边盖26’穿过外壁而固定在锁壳10’之后,会将该外壁上用于让所述螺钉穿过的通孔焊接堵死,并且对该外壁进行打磨,从而尽可能消除焊接痕迹,防止不法人员将堵死的通孔借助工具钻开,然后借助螺丝刀将螺钉拆下,进而轻易将封边盖从锁套安装孔内取下,最终借助电钻等工具将锁芯破坏掉,而实现暴力开锁的目的。

然而,上述护套锁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由于封边盖是直接从锁壳的外部安装到锁套安装孔内,并且是借助螺钉穿过锁壳的一个外壁而固定到锁壳上,因此,即使制造商对该外壁进行了打磨,其打磨部位的颜色始终与其余不问略有不同,就算是对锁壳整体外部进行电镀喷漆,不法人员依然可以轻易找到打磨部位,进而将通孔钻开,实现暴力开锁,因此现有护套锁具的安全性差。

其次,现有的护套锁是在内壁上开通孔,借助螺钉将锁套固定在锁壳上。由于是从锁壳的内壁上对螺钉进行旋紧操作,其操作空间非常狭窄,操作过程只能手工借助工具进行作业。这大大降低了护套锁的组装效率,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升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护套锁,以克服上述缺陷,增强安全性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护套锁,其大大增加了暴力开锁的难度,增强了安全性,并且组装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套锁,包括:锁壳,其具有底壁及环绕所述底壁的周缘依次设置的左侧壁、前壁、右侧壁及后壁,所述底壁上进一步形成限位壁,所述右侧壁上开设第一锁杆穿孔,所述限位壁上开设第二锁杆穿孔,所述底壁上在对应右侧壁与限位壁之间并且靠近后壁的部位开设防钻孔;锁胆,其设置在所述锁壳的右侧壁与限位壁与底壁所限定的空间内,所述锁胆在对应上述防钻孔的部位并且从靠近所述底壁的端面上纵向开设锁芯安装孔,同时,所述锁胆在对应右侧壁的第一锁杆穿孔的部位开设锁杆固定孔,并且所述锁胆的内部横向开设同时与所述锁芯安装孔及锁杆固定导通的锁舌滑孔;锁芯,其设置在所述锁胆的锁芯安装孔内,所述锁芯的圆周表面上开设凹坑;锁杆,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锁杆穿孔、锁杆锁固孔及第二锁杆穿孔,所述锁杆的圆周表面上开设环形锁槽;及锁舌,其设置在所述锁舌滑孔内,并且一端设置在所述凹坑内,并且设置成当锁芯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锁舌脱离凹坑而与锁芯的圆周表面接触,并且在该圆周表面的推动下,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杆的环形锁槽相抵靠。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锁中,所述锁胆的作用类似于现有技术护套锁的锁套的作用,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护套锁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杆同时穿过锁壳的右侧壁上的第一锁杆穿孔、锁胆上的锁杆锁固孔及锁壳的限位壁上的第二锁杆穿孔,因此锁壳、锁胆及锁杆共同形成了一个自锁结构,因此,在将锁胆设置在锁壳内后,上述自锁结构本身就将锁胆固定在了锁壳内,因此不需要在锁壳上开孔来固定锁胆。

其次,在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在锁壳的底壁上开设防钻孔,换句话说,将现有技术的封边盖与锁壳一体成型,因此不需要在锁壳上开孔来固定封边盖,因此不法人员很难将一体成型的防钻孔破坏掉,进而进一步通过电钻等工具破坏锁芯,实现暴力开锁。

同时,由于不需要在锁壳上开孔,因此大大提高了护套锁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护套锁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护套锁的锁壳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套锁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套锁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护套锁的锁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护套锁的立体装配图,其中部分部件被移除,以清楚展示部件之间的详细配合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护套锁的立体装配图,其中部分部件被移除,以清楚展示部件之间的详细配合结构;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护套锁的立体装配图,其中部分部件被移除,以清楚展示部件之间的详细配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图3-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护套锁100包括:

锁壳10,其具有底壁12及环绕所述底壁12的周缘依次设置的左侧壁14、前壁18、右侧壁11及后壁16,所述底壁12上进一步形成限位壁122,所述右侧壁11上开设第一锁杆穿孔112,对应地,所述限位壁122上开设第二锁杆穿孔1222,此外,所述底壁12上在对应右侧壁11与限位壁122之间并且靠近后壁16的部位开设防钻孔124;

锁胆20,其设置在所述锁壳10的右侧壁11与限位壁122与底壁12所限定的空间内,所述锁胆20在对应上述防钻孔124的部位并且从靠近所述底壁12的端面上纵向开设锁芯安装孔22,同时,所述锁胆20在对应右侧壁11的第一锁杆穿孔112的部位开设锁杆固定孔24,并且所述锁胆20的内部横向开设同时与所述锁芯安装孔22及锁杆固定24导通的锁舌滑孔28(参见图3、6);

锁芯30,其设置在所述锁胆20的锁芯安装孔22内,所述锁芯30内开设锁芯孔32,用于将钥匙50插入,实现打开或锁定功能,同时锁芯30的圆周表面上开设凹坑36;

锁杆40,其设置成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锁杆穿孔112、锁胆20上的锁杆锁固孔24及所述锁壳10的限位壁122上的第二锁杆穿孔1222而被锁胆20固定,所述锁杆40的圆周表面上开设环形锁槽42;及

锁舌60,其设置在所述锁胆20的锁舌滑孔28内,并且一端设置在所述锁芯30的凹坑36内,当锁芯30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锁舌60脱离凹坑36而与锁芯30的圆周表面接触,并且在该圆周表面的推动下,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杆40的环形锁槽42相抵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护套锁100处于开锁状态时,所述锁舌60的一端伸入所述锁芯30的圆周表面上的凹坑36内,此时,锁舌60的另一端并未与锁杆40的环形锁槽42接触,因此可以自由将锁杆40从锁胆20抽出来;当将钥匙50插入锁芯30的锁芯孔32内并且将锁芯30相对于锁胆20旋转一定角度后,锁舌60脱离凹坑36,并且在锁芯30的圆周表面的推动下,锁舌60在所述锁舌滑孔28内朝着锁杆40移动到使得锁舌60的另一端与环形锁槽42接触,从而实现锁固功能。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锁100中,所述锁胆20的作用类似于现有技术护套锁的锁套的作用,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护套锁100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杆40同时穿过锁壳10的右侧壁11上的第一锁杆穿孔112、锁胆20上的锁杆锁固孔24及锁壳10的限位壁122上的第二锁杆穿孔1222,因此锁壳10、锁胆20及锁杆40共同形成了一个自锁结构,因此,在将锁胆20设置在锁壳10内后,上述自锁结构本身就将锁胆20固定在了锁壳10内,因此不需要在锁壳10上开孔来固定锁胆20。

其次,在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在锁壳10的底壁12上开设防钻孔124,换句话说,将现有技术的封边盖与锁壳一体成型,因此不需要在锁壳10上开孔来固定封边盖,因此不法人员很难将一体成型的防钻孔破坏掉,进而进一步通过电钻等工具破坏锁芯,实现暴力开锁。

同时,由于不需要在锁壳上开孔,因此大大提高了护套锁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锁胆20上在所述锁芯安装孔22的圆周部位上横向开设与该锁芯安装孔22导通的限位槽26;所述锁芯3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限位销34;所述限位销34设置成被限制在所述限位槽26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锁胆20的居中部位并且从靠近所述锁壳10的底壁12的端面纵向开设与所述锁杆锁固孔24导通的锁杆防脱孔21,所述锁杆防脱孔21内依次设置防脱销钉29,压簧27及将压簧27限制在所述锁杆防脱孔21内的封口盖25;所述锁杆40在其末端上进一步设置环形防脱槽44;所述防脱销钉29在所述压簧27的压力作用下紧紧抵靠在所述锁杆40的环形防脱槽44内。

优选地,所述锁壳10的左侧壁141的内侧面开设锁杆定位孔142;用于在整个护套锁处于锁定状态时,将所述锁杆40的末端插入锁杆定位孔142内。

优选地,所述底壁12上对应于右侧壁11与限位壁122之间的区域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1224;所述锁胆20上进一步纵向开设锁胆安装孔23;在将所述锁胆20放置到右侧壁11与限位壁122之间时,借助螺钉70穿过锁胆20上的锁胆安装孔23及螺纹孔1224而将锁胆20固定在锁壳10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