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4257发布日期:2020-06-09 19:1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锁部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锁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锁普遍包括锁壳和锁头,锁壳上开设有供锁头穿过的锁孔,锁头后侧连接锁体,锁体上设置有控制锁头进出锁孔的启动和制动装置,现有的锁头普遍是采用铝型材或铝合金材料直接压铸弯折形成,并通过铆钉等固定在锁体上,生产制造时对铝合金材料直接弯折压铸,需要控制好力度,否则容易造成角度偏差或由于产生撞击导致铝合金直接断裂,致使产品报废,因此加工难度较高;同时,铝型材的熔点较低,在高温下易熔化变形,若在恶劣环境下,如遭遇火灾等情况,产品往往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熔化变形导致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面板上设置有凹槽,方便弯折加工成型的锁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锁头,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第二面板与第三面板之间开设有可弯折的凹槽,凹槽截面为“v”形,包括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为由不锈钢制成的平面结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三面板边侧开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槽或固定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相互垂直,凹槽弯折后,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垂直,第三面板与第二面板垂直,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弯折处以及第三面板与第二面板的弯折处形成直线折痕。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相互连接围成用于安装锁体的容置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面板上开设有供锁体制动机构的滚轮穿过的槽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体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上设置有安装凸条,安装凸条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凸块,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三面板边侧开设有与所述凸块相互配合的固定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凸条相互配合的滑槽,滑槽外端与所述固定槽相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的上侧或下侧或上下两侧焊接有第四面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第二面板与第三面板之间开设有可弯折的凹槽,通过凹槽进行弯折,当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相互贴合便可形成锁头,加工简单且精准,不易产生偏差;锁头套设在锁体的外侧,由凹槽弯折后形成的锁头边侧呈现一条直线,外表美观;同时由于有凹槽的设置,弯折后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相互贴合,弯折处不会变形,结构更加稳定,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并且整个锁头由不锈钢材料直接裁剪压合成型,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粉末冶炼或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要更加环保,成本低廉,不锈钢的熔点相对较高,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弯折后形成的锁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弯折后形成的锁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弯折后形成的锁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固定件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

一种锁头,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第三面板3,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之间、第二面板2与第三面板3之间开设有可弯折的凹槽4,凹槽4截面为“v”形,凹槽4包括第一凹面41和第二凹面42,所述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第三面板3为由不锈钢制成的平面结构,凹槽4弯折后,第一凹面41和第二凹面42两个凹面相互紧贴,从而形成锁头(如图2所示)。

所述第一凹面41和第二凹面42相互垂直,凹槽4弯折后,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垂直,第三面板3与第二面板2垂直,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的弯折处以及第三面板3与第二面板2的弯折处形成直线折痕6,所述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第三面板3相互连接围成用于安装锁体的容置槽7。

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三面板3边侧开设有用于与锁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槽5或固定孔,方便锁头与锁体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工艺如下:

首先将不锈钢片裁剪成所需要的尺寸大小,然后按照尺寸在不锈钢片上开槽打孔,然后将开好槽的不锈钢片沿着所述凹槽4部分进行弯折压制,弯折后,将第一凹面41和第二凹面42紧密贴合,从而制成锁头。

实施例2(参见图3):

基于上述实施例1,所述第二面板2上开设有供锁体制动机构的滚轮穿过的槽孔21。现有技术中,有些自动门锁普遍包括锁壳和锁头,锁壳上开设有供锁头穿过的锁孔,锁头后侧连接锁体,锁体内设置有控制锁头进出的制动机构,制动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在锁头内的触杆,触杆前端设置有滚轮。为了方便此种锁结构的滚轮进出,本实施例在所述第二面板2上开设有所述槽孔21。

实施例3(参见图4和图5):

通常,门锁的锁体包括与锁头连接的固定件8,锁头的容置槽便是安装该固定件的,固定件8上设置有安装凸条81,安装凸条81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凸块82,基于上述实施例1或2,为了便于固定件的安装,在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三面板3边侧开设有与所述凸块82相互配合的固定槽5,固定槽5与凸块82相互卡接,安装时,只需要将固定件的凸条插入锁头围成的容置槽内,凸块正好卡入固定槽,两者过盈配合,连接稳定。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铆钉固定更加节省材料与安装工序;同时,在所述容置槽7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凸条81相互配合的滑槽71,滑槽71外端与所述固定槽5相通,滑槽71的设置不仅能够加强了固定件与锁头之间的连接准确性也能加强连接的稳固性。

实施例4(参见图6):

基于上述三种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容置槽7的上侧或下侧或上下两侧通过焊接有第四面板9,对于部分锁头,当其位于锁体的上下端时,需要进行封口,故本实施例在锁头的上下两侧通过焊接有第四面板9,可以加强锁头的稳定性同时也能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锁头内部导致卡住,第四面板9也是不锈钢材料制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第三面板(3),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之间、第二面板(2)与第三面板(3)之间开设有可弯折的凹槽(4),凹槽(4)截面为“v”形,包括第一凹面(41)和第二凹面(42),所述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第三面板(3)为由不锈钢制成的平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三面板(3)边侧开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槽(5)或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41)和第二凹面(42)相互垂直,凹槽(4)弯折后,第一凹面(41)和第二凹面(42)相互贴合,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垂直,第三面板(3)与第二面板(2)垂直,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的弯折处以及第三面板(3)与第二面板(2)的弯折处形成直线折痕(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和第三面板(3)相互连接围成用于安装锁体的容置槽(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2)上开设有供锁体制动机构的滚轮穿过的槽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固定件(8),固定件(8)上设置有安装凸条(81),安装凸条(81)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凸块(82),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三面板(3)边侧开设有与所述凸块(82)相互配合的固定槽(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7)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凸条(81)相互配合的滑槽(71),滑槽(71)外端与所述固定槽(5)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7)的上侧或下侧或上下两侧焊接有第四面板(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锁部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锁头,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第二面板与第三面板之间开设有可弯折的凹槽,凹槽截面为“V”形,包括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为由不锈钢制成的平面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第二面板与第三面板之间开设有可弯折的凹槽,通过凹槽进行弯折,当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相互贴合便可形成锁头,加工简单且精准,不易产生偏差。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斌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