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4712发布日期:2020-07-10 16:0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传统的机器人在移动的过程中采用滑轮移动,在遇到地面不平整的时候容易产生抖动,当运输一些不易定型的诸如液体时,容易造成运输物体形状的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能够使得物体运输更加的平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底端安装有四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由轮圈和轮毂组成,所述轮圈与所述轮毂不相连接,所述轮毂内安装有陀螺仪,所述轮毂外侧与所述轮圈内侧分别设有一层电磁感应层;

所述机器人主体上安装有处理芯片、第一电源盒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源盒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陀螺仪、所述轮毂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所述处理芯片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轮毂相连接;

所述轮圈上安装有第二电源盒,所述第二电源盒通过电线与所述轮圈内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轮毂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与所述轮圈内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相互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陀螺仪和所述轮毂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芯片内安装有无线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模块与外部终端通过无线信号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信号的种类包括5g和wifi。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终端的种类包括手机和移动电脑。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轮圈外部包裹有一层外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缓震的功能,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运输一些不易定型的诸如液体时能够使得物体更加的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机器人主体;2、轮圈;3、轮毂;4、外胎;5、电磁感应层;6、第一电源盒;7、第二电源盒;8、处理芯片;9、驱动电机;10、陀螺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所述机器人主体1底端安装有四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由轮圈2和轮毂3组成,所述轮圈2与所述轮毂3不相连接,所述轮圈2外部包裹有一层外胎4,所述外胎4不仅可以增加一定的缓震功能,同时可以提供良好的摩擦力。

所述轮毂3内安装有陀螺仪10,所述陀螺仪10用于检测所述轮毂3的平衡度,所述轮毂3外侧与所述轮圈2内侧分别设有一层电磁感应层5,所述轮毂3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5与所述轮圈2内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5相互配合,不仅可以使得所述轮毂3位于所述轮圈2的中心,同时使得所述轮圈2可以随着所述轮毂3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安装有处理芯片8、第一电源盒6和驱动电机9,所述第一电源盒6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陀螺仪10、所述轮毂3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5、所述处理芯片8和所述驱动电机9,所的第一电源盒6为所述陀螺仪10、所述轮毂3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5、所述处理芯片8和所述驱动电机9提供电能。

所述处理芯片8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陀螺仪10和所述轮毂3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5,所述处理芯片8用于对所述陀螺仪10和所述轮毂3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5各个部位的电磁感应进行控制。

所述驱动电机9与所述轮毂3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9用于带动所述轮毂3转动。

所述轮圈2上安装有第二电源盒7,所述第二电源盒7通过电线与所述轮圈2内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5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盒7用于所述轮圈2内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5提供电能。

所述处理芯片8内安装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与外部终端通过无线信号相连接,通过外部终端对该机器人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该机器人可以进行直线移动,若需要转向,则需要操作人员通过外部工具进行对机器人进行引导转向。

所述外部终端的种类包括手机和移动电脑。

所述无线信号的种类包括5g和wifi,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信号的种类为5g,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最高可达10gbit/s,比当前的有线互联网要快,比先前的4glte蜂窝网络快100倍,另一个优势是较低的网络延迟(更快的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

使用时,当所述驱动轮碰到凸出的石子时,所述驱动轮升起,此时所述陀螺仪10监测到所述轮毂3的位置发生改变,则将数据发送至所述处理芯片8,所述处理芯片8控制所述轮毂3上的所述电磁感应层5上的电磁力发生变化,使得下端的电磁力变小,所述轮毂3下端与所述轮圈2靠近,保持所述轮毂3的位置不变,只是所述轮圈2进行上下的移动,从而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运输一些不易定型的诸如液体时能够使得物体更加的平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缓震的功能,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运输一些不易定型的诸如液体时能够使得物体更加的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底端安装有四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由轮圈和轮毂组成,所述轮圈与所述轮毂不相连接,所述轮毂内安装有陀螺仪,所述轮毂外侧与所述轮圈内侧分别设有一层电磁感应层;

所述机器人主体上安装有处理芯片、第一电源盒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源盒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陀螺仪、所述轮毂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所述处理芯片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轮毂相连接;

所述轮圈上安装有第二电源盒,所述第二电源盒通过电线与所述轮圈内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与所述轮圈内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陀螺仪和所述轮毂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内安装有无线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与外部终端通过无线信号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的种类包括5g和wifi。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终端的种类包括手机和移动电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外部包裹有一层外胎。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底端安装有四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由轮圈和轮毂组成,所述轮毂内安装有陀螺仪,所述轮毂外侧与所述轮圈内侧分别设有一层电磁感应层;所述机器人主体上安装有处理芯片、第一电源盒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源盒通过电线连接所述陀螺仪、所述轮毂外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所述处理芯片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轮毂相连接;所述轮圈上安装有第二电源盒,所述第二电源盒通过电线与所述轮圈内侧的所述电磁感应层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运输一些不易定型的诸如液体时能够使得物体更加的平稳。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斯锐奇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