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3427发布日期:2020-05-12 18:3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纺织业是我国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业。纺织业经过不断的发展,我国纺织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纺织滚筒中,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滚筒。在初期纺织机械多采用进口机械,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进步,纺织机械开始逐步的国产化。对于纺织滚筒的定位加工是需要攻克的难题。特别是在大型的纺织机械上,纺织滚筒尺寸较大很难做到定位安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现有的方案,采用在纺织滚筒的下端安装夹块,夹块从纺织滚筒的内外两端夹住纺织滚筒。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夹块夹持纺织滚筒的力不均匀;(2)夹块对纺织滚筒的外端形成挤压,造成纺织滚筒受力变形;(3)需要将纺织滚筒放在夹块上,再拧紧夹块,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夹块夹持纺织滚筒的力不均匀、夹块对纺织滚筒的外端形成挤压造成纺织滚筒受力变形和需要将纺织滚筒放在夹块上再拧紧夹块费时费力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所述自定位装置围绕所述纺织滚筒内设置;

包括支撑板和移动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向外延伸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板沿所述移动槽向外移动,所述移动板顶住所述纺织滚筒;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支撑住所述纺织滚筒的移动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自定位装置安装于固定板的外端;所述固定板围绕底板安装;相邻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所述固定板的连接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住所述底板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通过第一螺钉围绕所述底板的下端安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向外延伸的移动通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限制所述移动板移动的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移动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动通孔为腰形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向外顶住所述纺织滚筒的张紧凸台;所述张紧凸台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靠近所述纺织滚筒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采用张紧凸台向外张紧纺织滚筒。采用移动杆支撑住纺织滚筒。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带来了如下效果:(1)自定位装置围绕纺织滚筒内设置,通过纺织滚筒的自重实现张紧,纺织滚筒均匀受力;(2)采用张紧凸台向外张紧纺织滚筒实现纺织滚筒的定位安装,避免了纺织滚筒受力挤压;(3)将纺织滚筒放在自定位装置上,纺织滚筒通过自重实现纺织滚筒的定位安装,定位安装过程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4)通过第二螺钉限制移动板的移动范围,防止移动板产生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支撑板;21、第二螺钉;22、第三螺钉;3、移动板;31、移动通孔;32、张紧凸台;33、第二贴合面;4、移动槽;41、第一贴合面;5、移动杆;6、底板;61、支撑脚;62、第一螺钉;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图中x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右端。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围绕纺织滚筒内设置。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2和移动板3。

支撑板2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向外延伸的移动槽4。移动板3沿移动槽4向外移动,移动板3顶住纺织滚筒。移动板3上设置有支撑住纺织滚筒的移动杆5。

底板6上设置有支撑住底板6的支撑脚61。支撑脚61通过第一螺钉62围绕底板6的下端安装。

优选的,支撑脚61为凸字形。支撑脚61设置于底板6的下端。支撑脚61围绕底板6的下表面设置。优选的,底板6为圆形。第一螺钉62从底板6的上端旋入底板6内。第一螺钉62的下端穿过底板6。支撑脚61的上端连接第一螺钉62的下端。第一螺钉62的下端旋入支撑脚61的上端。

通过第一螺钉62和支撑脚61对底板6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旋动第一螺钉62调节支撑脚61对底板6的支撑高度。采用凸字形的支撑脚61,支撑脚61可以稳固的支撑住底板6。

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安装于固定板1的外端。固定板1围绕底板6安装。相邻固定板1之间设置有固定住固定板1的连接板7。

优选的,固定板1为直板。固定板1安装于底板6的上端。固定板1为竖直安装。固定板1的下表面与底板6的上表面相贴合。固定板1围绕底板6的上表面安装。

优选的,连接板7为直板。连接板7为竖直安装。连接板7的左右两端连接相邻的固定板1。连接板7起到固定住固定板1的作用。

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在安装纺织滚筒时,由于纺织滚筒重量较重,固定板1会产生受力变形。连接板7对固定板1起到加固的作用,连接板7有效防止固定板1的变形。

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安装在固定板1下端的外侧。支撑板2通过第三螺钉2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上。第三螺钉22分别从支撑板2的外端和支撑板2的侧端将支撑板2固定在固定板1上。

第三螺钉22分别穿过支撑板2外端表面的上端、支撑板2外端表面的下端和支撑板2侧表面的下端。第三螺钉22旋入固定板1内。第三螺钉22通过从不同的位置固定住支撑板2,使得支撑板2可以牢靠的安装在固定板1上。

支撑板2的侧表面开设有移动槽4。移动板3移动安装在移动槽4内。移动槽4内形成有第一贴合面41。移动板3内端的外表面为第二贴合面33。第一贴合面41与第二贴合面33相贴合。移动板3沿第一贴合面41滑动。

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在安装纺织滚筒时,第一贴合面41保证了移动板3自上而下向外移动。通过第一贴合面41与第二贴合面33的贴合,使得移动板3的顺畅的移动。

移动板3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向外延伸的移动通孔31。支撑板2上设置有限制移动板3移动的第二螺钉21。第二螺钉21穿过移动通孔31。优选的,移动通孔31为腰形孔。

移动通孔31开设于移动板3的侧表面。移动通孔31与第一贴合面41相平行。第二螺钉21从支撑板2的侧端旋入支撑板2内。第二螺钉21穿过移动通孔31后旋入支撑板2的侧端。

第二螺钉21限制移动板3的移动范围。当移动板3自上而下向外移动至一定位置,第二螺钉21接触移动通孔31的上端,第二螺钉21限制移动板3继续移动。当移动板3自下而上向内移动至一定位置,第二螺钉21接触移动通孔31的下端,第二螺钉21限制移动板3继续移动。

通过限制移动板3的移动范围,对移动板3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移动板3产生碰撞。

移动板3上设置有向外顶住纺织滚筒的张紧凸台32。张紧凸台32设置于移动板3上靠近纺织滚筒的一端。

张紧凸台32设置于移动板3外端的外表面。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在安装纺织滚筒时,移动板3带动张紧凸台32自上而下向外移动。张紧凸台32的外端向外顶住纺织滚筒。张紧凸台32外端的外表面贴合纺织滚筒的内表面。

自定位装置受到纺织滚筒自重的力,张紧凸台32对纺织滚筒形成均匀的张紧力。

移动杆5设置于移动板3外端的外表面。移动杆5位于张紧凸台32的下端。优选的,移动杆5为圆柱形。移动杆5的内端连接移动板3的外端。用于纺织滚筒的自定位装置在安装纺织滚筒时,移动杆5从纺织滚筒的下端支撑住纺织滚筒。移动杆5的外圆表面接触纺织滚筒的下表面。

纺织滚筒从自定位装置的上端放置,自定位装置设置于纺织滚筒内。纺织滚筒的下端接触移动杆5,纺织滚筒由于自重对移动杆5形成向下的压力。移动杆5带动移动板3沿移动槽4内移动,移动板3沿第一贴合面41自上而下向外移动。移动板3带动张紧凸台32自上而下向外移动,张紧凸台32的外端接触纺织滚筒的内表面。张紧凸台32从纺织滚筒内,向外张紧纺织滚筒,实现纺织滚筒的定位安装。

直接将纺织滚筒放在自定位装置上,纺织滚筒通过自重实现纺织滚筒的定位安装。定位安装过程迅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固定板1为直板,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形状的固定板。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连接板7为直板,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形状的连接板。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通孔31为腰形孔,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形状的通孔。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了“圆柱形”、“凸字形”和“圆形”等词语,它们并不是精确的“圆柱形”、“凸字形”和“圆形”,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大致圆柱形”、“大致凸字形”和“大致圆形”的状态。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