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7509发布日期:2020-06-23 22:2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圈安装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安装装置,特别是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井的上、下管路之间接头处很多,当矿井上、下管路的接头处跑风、漏水需要更换、安装密封圈时,使用螺丝刀安装密封圈易造成管路接口产生划痕,而且不易操作,费时费力,停止供风、排水的时间较长,耽误井下生产,而且停止通风的时间太长会影响井下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不会对管路接口产生划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停止供风和排水的时间,降低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包括密封圈推送机构,关键在于:所述的安装装置还包括底板、以及在底板前端面沿圆周方向排列且开口朝向内侧的至少两个圆弧板,圆弧板的后端与底板铰接,密封圈推送机构包括与底板同轴设置且螺纹连接的推杆、以及与推杆前端形成转动配合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前端为圆锥形结构,支撑柱的后端沿圆周方向固定有至少两个推板,每个推板都插装在相邻两个圆弧板之间,支撑柱和推板借助推杆的旋转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套装在所有圆弧板外侧且位于所有推板前方的密封圈借助推板的推力具有向前的移动自由度。

每个圆弧板前端的内壁上都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扇形板,所有扇形板的内端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为用来穿过支撑柱前端的过孔。

相邻两个扇形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在底板的前端面或者是后端面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螺母,推杆与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的密封圈推送机构还包括套装在所有圆弧板外侧的推动环,所有推板的前端都与推动环固定连接。

所述的圆弧板和推板的数量都为五个。

在底板上固定有门形的提手。

所述的推杆借助电动螺丝枪具有旋转自由度使支撑柱和推板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所述的圆弧板是由dn100的直管切割形成的弧形结构,圆弧板的长度为95-105mm,底板的直径是125-130mm、厚度为2-4mm,推杆的直径为18-22mm,支撑柱的直径为33-37mm、长度为75-85mm。

所述的扇形板的直径为92-96mm、厚度为2-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推杆即可使圆弧板前端向外扩张,从而使密封圈被扩大同时向前移动,最后脱离圆弧板套装到需要安装密封圈的管路接口处,这种安装装置不会对管路接口产生划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停止供风和排水的时间,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与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底板,2代表圆弧板,3代表推杆,4代表支撑柱,5代表推板,6代表扇形板,7代表复位弹簧,8代表推动环,9代表提手,10代表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包括密封圈推送机构,所述的安装装置还包括底板1、以及在底板1前端面沿圆周方向排列且开口朝向内侧的至少两个圆弧板2,圆弧板2的后端与底板1铰接,密封圈推送机构包括与底板1同轴设置且螺纹连接的推杆3、以及与推杆3前端形成转动配合的支撑柱4,支撑柱4的前端为圆锥形结构,支撑柱4的后端沿圆周方向固定有至少两个推板5,每个推板5都插装在相邻两个圆弧板2之间,支撑柱4和推板5借助推杆3的旋转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套装在所有圆弧板2外侧且位于所有推板5前方的密封圈10借助推板5的推力具有向前的移动自由度。

本实用新型中圆弧板2和推板5的数量都优选为五个,圆弧板2是由dn100的直管切割形成的弧形结构,圆弧板2的长度为95-105mm且优选为100mm,底板1的直径是125-130mm且优选为128mm、厚度为2-4mm且优选为3mm,推杆3的直径为18-22mm且优选为20mm,支撑柱4的直径为33-37mm且优选为35mm、长度为75-85mm且优选为80mm。扇形板6的直径为92-96mm且优选为94mm、厚度为2-4mm且优选为3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圆弧板2前端的内壁上都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扇形板6,所有扇形板6的内端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为用来穿过支撑柱4前端的过孔。扇形板6的设置可以减小对支撑柱4前端圆锥形结构的底面直径及其长度的要求,从而减小整体的长度。

相邻两个扇形板6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当推送密封圈10时,复位弹簧7被拉伸,所有的扇形板6相互远离,过孔的直径变大,当推送完成后,随着支撑柱4的后退,复位弹簧7逐渐收缩,所有的扇形板6相互靠近,过孔的直径减小,利用复位弹簧7和扇形板6将所有的圆弧板2连接在一起,使用时,直接将密封圈10套到圆弧板2外侧即可,更加简单方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底板1的前端面或者是后端面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螺母,推杆3与螺母螺纹连接。不用在底板1上加工内螺纹,更加简单方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密封圈推送机构还包括套装在所有圆弧板2外侧的推动环8,所有推板5的前端都与推动环8固定连接。推动环8直接与密封圈10接触,接触面积大,可以使密封圈10受力更加均衡,推送效果更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底板1上固定有门形的提手9。操作时,通过提手9将安装装置拿起,便于操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推杆3借助电动螺丝枪具有旋转自由度使支撑柱4和推板5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利用电动螺丝枪使推杆3螺旋前进或后退,半自动化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初始状态时,支撑柱4位于扇形板6后方,扇形板6之间的间距最小,将密封圈10套装到位于推动环8前方的圆弧板2上,此时密封圈10与推动环8之间留有间隙,然后利用电动螺丝枪吸附住推杆3的后端,使推杆3螺旋前进,推杆3推动支撑柱4和推板5向前移动,圆弧板2前端向外张开,扇形板6之间的间距增大,复位弹簧7被拉伸,从而将密封圈10扩大,当推动环8与密封圈10接触时,如图3所示,说明密封圈10扩张到位,然后将密封圈10对准待安装密封圈的管路,继续利用电动螺丝枪使推杆3螺旋前进推动环8使密封圈10脱离圆弧板2套装到管路接口处,然后利用电动螺丝枪使推杆3反向转动,圆弧板2、推杆3、支撑柱4、推板5、扇形板6、复位弹簧7、推动环8都恢复到初始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推杆3即可使圆弧板2前端向外扩张,从而使密封圈10被扩大同时向前移动,最后脱离圆弧板2套装到需要安装密封圈10的管路接口处,这种安装装置不会对管路接口产生划痕,半自动化操作,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停止供风和排水的时间,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包括密封圈推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装置还包括底板(1)、以及在底板(1)前端面沿圆周方向排列且开口朝向内侧的至少两个圆弧板(2),圆弧板(2)的后端与底板(1)铰接,密封圈推送机构包括与底板(1)同轴设置且螺纹连接的推杆(3)、以及与推杆(3)前端形成转动配合的支撑柱(4),支撑柱(4)的前端为圆锥形结构,支撑柱(4)的后端沿圆周方向固定有至少两个推板(5),每个推板(5)都插装在相邻两个圆弧板(2)之间,支撑柱(4)和推板(5)借助推杆(3)的旋转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套装在所有圆弧板(2)外侧且位于所有推板(5)前方的密封圈(10)借助推板(5)的推力具有向前的移动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圆弧板(2)前端的内壁上都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扇形板(6),所有扇形板(6)的内端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为用来穿过支撑柱(4)前端的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扇形板(6)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的前端面或者是后端面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螺母,推杆(3)与螺母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推送机构还包括套装在所有圆弧板(2)外侧的推动环(8),所有推板(5)的前端都与推动环(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板(2)和推板(5)的数量都为五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上固定有门形的提手(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3)借助电动螺丝枪具有旋转自由度使支撑柱(4)和推板(5)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板(2)是由dn100的直管切割形成的弧形结构,圆弧板(2)的长度为95-105mm,底板(1)的直径是125-130mm、厚度为2-4mm,推杆(3)的直径为18-22mm,支撑柱(4)的直径为33-37mm、长度为75-85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板(6)的直径为92-96mm、厚度为2-4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密封圈快速安装装置,属于密封圈安装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安装装置包括密封圈推送机构,还包括底板、以及圆弧板,圆弧板的后端与底板铰接,密封圈推送机构包括与底板同轴设置且螺纹连接的推杆、以及与推杆前端形成转动配合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前端为圆锥形结构,支撑柱的后端沿圆周方向固定有至少两个推板,每个推板都插装在相邻两个圆弧板之间,支撑柱和推板借助推杆的旋转具有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套装在所有圆弧板外侧且位于所有推板前方的密封圈借助推板的推力具有向前的移动自由度。不会对管路接口产生划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停止供风和排水的时间,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柳海波;宋玉彬;王向阳;代夫全;芈伟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