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锁舌防敲电子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3116发布日期:2020-09-15 18:5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单锁舌防敲电子挂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锁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单锁舌防敲电子挂锁。



背景技术:

挂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挂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所。传统的机械挂锁锁具一般均配有相对应的钥匙,开锁时需要使用钥匙,但是钥匙丢失遗忘给人们带来了开锁的不便。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锁应运而生,密码锁不需要钥匙,但是容易被破解;人脸识别解锁技术投资过高,目前难以普及到大众化使用;而采用指纹解锁的锁具较为方便,一般情况下也难以破解,所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然而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指纹挂锁都是单锁舌结构,无法达到防敲击破解,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防止因敲击导致破解开锁的电子挂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锁舌防敲电子挂锁,包括壳体、柔性锁梁、电机、锁舌和控制板,所述电机、锁舌和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所述柔性锁梁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锁孔,所述柔性锁梁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锁孔,所述第一锁孔的孔壁设有锁舌开口,所述锁舌可通过所述锁舌开口进入所述第一锁孔,所述锁舌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舌锁弹簧,所述锁舌弹簧用于将锁舌推向所述第一锁孔方向,所述柔性锁梁的两端均设有与锁舌配合的卡槽,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用于将所述锁舌从所述卡槽中拨出,或抵住所述锁舌,防止锁舌从所述卡槽中脱出,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信号控制所述电机进行解锁或上锁动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tsa锁芯,所述第二锁孔的孔壁设有第二锁舌开口,所述第二锁舌的一端与所述tsa锁芯连接,所述第二锁舌通过所述tsa锁芯旋出所述第二锁孔或旋入所述第二锁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孔中设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于远离所述柔性锁梁的一端设有第一顶杆弹簧;所述第二锁孔中设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于远离所述柔性锁梁的一端设有第二顶杆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芯支架,所述控制板、电机和tsa锁芯固接于所述内芯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盖板上设有锁舌滑动槽,所述锁舌可沿所述锁舌滑动槽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销,所述柔性锁梁对应设有挡销槽,所述挡销用于防止柔性锁梁在第一顶杆和第一顶杆弹簧的作用下弹离壳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舌检测开关,所述锁舌检测开关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锁舌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舌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设有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指纹传感器设有开口,所述指纹传感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指纹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后盖,所述外壳和后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的智能挂锁,该智能挂锁无须传统钥匙,具备防敲击开锁功能,该智能挂锁通过内部的电机驱动转轴朝一个方向旋转,控制转轴上的拨块将锁舌拔出锁梁的卡槽从而实现开锁,或通过内部电机驱动转轴朝反方向旋转,控制转轴上的拨块在锁舌的另一侧抵住锁舌,有效防止敲击开锁,大大加强了智能挂锁的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锁舌防敲电子挂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锁舌防敲电子挂锁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锁舌防敲电子挂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00-外壳;101-指纹传感器开口;102-充电开口;104-导光柱;110-后盖;111-硅胶按键;112-指示灯导光柱;120-密封圈;130-橡胶塞;140-指纹电路板;141-指纹传感器;142-隔离圈;143-指纹密封圈;151-内芯支架;152-支架盖板;

200-柔性锁梁;201-卡槽;202-挡销槽;210-电机;211-转台;212-拨杆;213-锁舌;214-舌锁弹簧;220-第一顶杆;221-第一顶杆弹簧;230-tsa锁芯;231-第二锁舌;240-第二顶杆;241-第二顶杆弹簧;250-控制板;251-第二锁舌检测开关;252-电池;253-充电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单锁舌防敲电子挂锁,包括壳体、柔性锁梁200、电机210、锁舌213和控制板250,其中柔性锁梁200优选为钢丝绳梁,所述电机210、锁舌213和控制板250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所述柔性锁梁20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锁孔,所述柔性锁梁200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锁孔,所述第一锁孔的孔壁设有锁舌开口,所述锁舌213可通过所述锁舌开口进入所述第一锁孔,所述锁舌213于远离第一锁孔的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舌锁弹簧214,所述锁舌弹簧214用于将锁舌213推向所述第一锁孔方向,所述柔性锁梁200的两端均设有与锁舌配合的卡槽201。

所述电机210的转轴连接有转台211,所述转台211设有拨杆212,拨杆212与电机的转轴偏心设置,所述拨杆212用于将所述锁舌213从所述卡槽201中拨出,或抵住所述锁舌213,防止锁舌213从所述卡槽201中脱出。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机的转轴顺时针转动,带动转台上的拨杆,将所述锁舌从柔性锁梁的卡槽中拨出,锁舌移动到位后,电机停止转动,用户可将柔性锁梁从第一锁孔中拔出,实现开锁;当按下锁梁进行上锁时,锁舌在锁舌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上锁位,电机的转轴逆时针旋转将拨杆旋转至锁舌远离第一锁孔的一侧抵住锁舌,从而实现防止敲击开锁。

所述控制板250与所述电机210连接,所述控制板250用于根据信号控制所述电机旋转转台带动拨杆进行解锁或上锁动作,控制板可设有无线连接器,比如蓝牙、wifi或nfc等,通过无线信号进行匹配开锁,也可以设有键盘,通过输入预设的密码进行匹配开锁。

为了实现上述机电控制,壳体内设有电池252,可为电子挂锁的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壳体上设有充电开口102,控制板250上对应所述充电开口102设有充电插口253,为了让电子挂锁能够方便充电,充电插口253优选为microusb,壳体的充电开口102设有可拆卸的橡胶塞130,在不用充电的时候用橡胶塞130塞住充电开口102,防止潮气进入电子挂锁造成故障。

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的使用,电子挂锁还包括tsa锁芯230,所述tsa锁芯230对应所述第二锁孔设置,所述第二锁孔的孔壁设有第二锁舌开口,所述第二锁舌231的一端与所述tsa锁芯连接,所述第二锁舌通过所述tsa锁芯230旋出所述第二锁孔从而释放开锁,或旋入所述第二锁孔,将第二锁舌卡入柔性锁梁200的卡槽201中实现上锁。

所述第一锁孔中设有第一顶杆220,所述第一顶杆220于远离所述柔性锁梁的一端设有第一顶杆弹簧221;所述第二锁孔中设有第二顶杆240,所述第二顶杆240于远离所述柔性锁梁200的一端设有第二顶杆弹簧241。在开锁后,第一顶杆220或第二顶杆240可将柔性锁梁200被顶离锁定的位置,即使柔性锁梁的卡槽201移动至锁舌213在水平方向的上方,此时锁舌213抵住柔性锁梁200的外壁,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误操作再次上锁,另一方面方便用户将锁梁从锁孔中抽出。

为了进一步增加电子挂锁的结构强度,电子挂锁还包括设在壳体内的内芯支架151和支架盖板152,内芯支架151分别设置有电机固定槽、锁舌滑动槽、tsa锁芯安装位、指纹电路板安装位、控制板安装位及电池安装槽,所述锁舌213可沿所述锁舌滑动槽往复运动,所述电机210通过所述电机固定槽固接于所述内芯支架251,所述tsa锁芯230通过所述tsa锁芯安装位固接于所述内芯支架251,所述控制板250通过所述控制板安装位固接于所述内芯支架251,电池252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槽,电机210、tsa锁芯230和控制板250夹设于内芯支架151和支架盖板152之间,框架式结构能够让电子挂锁的结构强度更高,有效减少由于锁体震动导致壳体内部结构的位移或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且内芯支架的安装结构有利于电机及锁舌的安装与拆卸。

为了防止柔性锁梁的另一端未被锁舌固定的情况下开锁时,柔性锁梁在第一顶杆和第一顶杆弹簧的作用下弹离壳体,以致丢失,挂锁还包括挡销,所述柔性锁梁对应设有挡销槽202,具体的,挡销可为球状,第一锁孔的孔壁设有挡销开口,且挡销开口的直径小于球状挡销的直径,球状挡销通过挡销开口可部分伸入第一锁孔,并卡入柔性锁梁的挡销槽202中,挡销于挡销远离第一锁孔的一端与壳体之间设有挡销弹簧,挡销在挡销弹簧的作用下伸入第一锁孔内部,配合柔性锁梁的挡销槽202,即可实现卡住柔性锁梁,解锁后,柔性锁梁的卡槽移动至锁舌在水平方向的上方,此时柔性锁梁被挡销卡住从而不能被弹出第一锁孔,用户将柔性锁梁从锁孔中拔出时,柔性锁梁的外壁对挡销施力,从而压缩挡销弹簧,使挡销退出第一锁孔,从而柔性锁梁可拔出第一锁孔,拔出柔性锁梁后,挡销在挡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进入第一锁孔;上锁时,柔性锁梁的外壁对挡销施力,从而压缩挡销弹簧,使挡销退出第一锁孔,柔性锁梁顺利进入第一锁孔。

为了能够更为精准地控制电机,电子挂锁还包括锁舌检测开关,所述锁舌检测开关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锁舌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舌的位置。

具体的,设有两个锁舌检测开关,第一锁舌检测开关设置于锁舌滑槽中间,第二锁舌检测开关251设置于锁舌滑槽远离第一锁孔的一端,开锁时,电机的转轴旋转带动转台上的拨杆将所述锁舌从柔性锁梁的卡槽中拨出,第二锁舌检测开关251检测到锁舌时,第二锁舌检测开关251向控制板发送信号,控制板收到该信号后控制电机停转;当上锁时,舌锁在锁舌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上锁位,第一锁舌检测开关检测到锁舌归位后,第一锁舌检测开关向控制板发送信号,控制板收到该信号后控制电机反向旋转,带动转台上的拨杆,将拨杆旋转至锁舌远离第一锁孔的一侧,抵住锁舌,实现防止敲击开锁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解锁,提高用户体验,电子挂锁还包括指纹传感器141,所述指纹传感器141通过指纹电路板140与内芯支架151连接,所述指纹传感器141与所述控制板250设有电连接,指纹传感器141采集指纹数据,并将指纹数据发送至控制板250,控制板250通过将指纹数据与预设指纹数据对比,若比对通过,控制板250控制电机210进行开锁动作。

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指纹传感器141设有指纹传感器开口101,指纹传感器开口101设有隔离圈142,所述指纹传感器141穿过所述隔离圈142设置,所述隔离圈142与指纹电路板140之间设有指纹密封圈143,可以实现防水防尘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及拆卸,所述壳体包括外壳100和后盖110,所述外壳100和后盖110之间设有密封圈120,外壳100和后盖110通过螺丝连接,其中外壳顶部设有供柔性锁梁插入的锁梁孔,充电开口102设置于外壳的底部,指纹传感器开口101设置于外壳100正面,后盖110上设有按键开窗,按键开窗和内部的控制板之间设有硅胶按键111,外壳100上还设有导光柱104,后盖110设有指示灯导光柱112,导光柱104可以将控制板250上的指示灯导向外壳100表面供用户查看,指示灯导光柱112可以将控制板250上的指示灯导向外壳100表面供用户查看。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的智能挂锁,该智能挂锁无须传统钥匙,可通过指纹识别开锁,具备防敲击开锁、及tsa功能,该智能挂锁通过内部的电机驱动转轴朝一个方向旋转,控制转轴上的拨块将锁舌拔出锁梁的卡槽从而实现开锁,或通过内部电机驱动转轴朝反方向旋转,控制转轴上的拨块在锁舌的另一侧抵住锁舌,有效防止敲击开锁,大大加强了智能挂锁的防盗性能,配合采用指纹识别开锁及tsa锁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