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关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6128发布日期:2020-09-01 17:2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关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关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智能生活的不断追求,智能家居概念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智能产品,比如智能手机等,现代的人们出门一般都会携带手机出门,另一方面,由于内蒙古、新疆等地区长年风沙较大,人们出门前一旦忘记关窗,则容易导致大风将沙尘带入室内,造成经济损失,但是现如今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窗户依然是传统的手动开关控制的窗户,无法帮助出门在外的人们及时关闭家中的窗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关窗系统,以达到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窗户开关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关窗系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安装有窗架,所述窗架上安装有固定窗体和活动窗体,所述固定窗体固定安装在窗架内,所述活动窗体滑移安装在窗架内,所述窗架上安装有丝杆、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所述丝杆安装在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上,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第二轴座伸出并套有从动轮,所述第二轴座的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所述墙体上还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电机电联,所述丝杆上套有螺母,所述活动窗体与螺母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活动窗体通过连接组件与螺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座、l型连接杆、以及插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活动窗体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其匹配的滑座,所述插座固定安装在螺母上,所述插座内设有插孔,所述l型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滑座连接,另一端伸入至插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有燕尾槽,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与燕尾槽适配的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窗架的侧边安装有缓震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控制盒内设有中央控制器和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信号接收器与手持智能终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墙体上安装有红外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与控制盒电联。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使用者通过手机输入开关窗指令,手机通过网络数据将指令传递出去,控制盒内的信号接收器收到手机发出指令后,控制电机工作,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转动随之带动丝杆转动,套在丝杆上的螺母随着丝杆的转动进行左右移动,完成开关窗操作。本实用新型将无线通信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相结合,使用者通过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控制窗户的开闭,避免了刮风忘关窗户的尴尬。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也可以作为室内遥控开关窗系统使用,方便一些腿脚不便的人开关窗户。

2、独特的可拆卸式结构,有时遭遇停电或者其他情况需要手动开关窗时,人们可以将l型连接杆的一端可以从插孔内抽出,另一端便顺势从安装槽内滑出,这种可拆卸结构与市面上大部分的连接结构相比,具有更实用、方便的特点。

3、顶盖的存在可以防止l型连接杆的脱落,通过顶盖下表面上的滑块与燕尾槽配合,使得顶盖安装更加牢固,拆卸更加方便。

4、缓震胶条的存在可以减少关闭窗户时活动窗体碰撞窗架产生噪音,更加具有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墙体;2、窗架;3、固定窗体;4、活动窗体;5、丝杆;6、第一轴座;7、第二轴座;8、从动轮;9、电机;10、主动轮;11、传动皮带;12、控制盒;13、螺母;14、安装座;15、安装槽;16、滑座;17、l型连接杆;18、插座;19、插孔;20、燕尾槽;21、顶盖;22、滑块;23、红外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关窗系统,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关窗系统,包括墙体1,墙体1上安装有窗架2,窗架2上安装有固定窗体3和活动窗体4,固定窗体3固定安装在窗架2内,活动窗体4滑移安装在窗架2内,窗架2上安装有丝杆5、第一轴座6和第二轴座7,丝杆5安装在第一轴座6和第二轴座7上,丝杆5的一端穿过第二轴座7伸出并套有从动轮8,第二轴座7的下方设有电机9,电机9固定安装在墙体1上,电机9的输出轴上套有主动轮10,主动轮10通过传动皮带11带动从动轮8转动,墙体1上还安装有控制盒12,控制盒12与电机9电联,丝杆5上套有螺母13,活动窗体4与螺母13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活动窗体4通过连接组件与螺母13连接。控制盒12内设有中央控制器和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信号接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信号接收器与手持智能终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使用者通过手机输入开关窗指令,手机通过网络数据将指令传递出去,控制盒12内的信号接收器收到手机发出指令后,控制电机9工作,电机9工作带动主动轮10转动,主动轮10通过传动皮带11带动从动轮8转动,从动轮8转动随之带动丝杆5转动,套在丝杆5上的螺母13随着丝杆5的转动进行左右移动,完成开关窗操作。本实用新型将无线通信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相结合,使用者通过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控制窗户的开闭,避免了刮风忘关窗户的尴尬。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也可以作为室内遥控开关窗系统使用,方便一些腿脚不便的人开关窗户。

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座14、l型连接杆17、以及插座18,安装座14固定安装在活动窗体4上,安装座14上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内设有与其匹配的滑座16,插座18固定安装在螺母13上,插座18内设有插孔19,l型连接杆17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滑座16连接,另一端伸入至插孔19内。

有时遭遇停电或者其他情况需要手动开关窗时,人们可以将l型连接杆17的一端可以从插孔19内抽出,另一端便顺势从安装槽15内滑出,这种可拆卸结构与市面上大部分的连接结构相比,具有更实用、方便的特点。

安装座14的顶部设有燕尾槽20,安装座14的上端设有顶盖21,顶盖21的下表面上设有与燕尾槽20适配的滑块22。顶盖21的存在可以防止l型连接杆17的脱落,通过顶盖21下表面上的滑块22与燕尾槽20配合,使得顶盖21安装更加牢固,拆卸更加方便。

窗架2的侧边安装有缓震胶条(图中未示出),缓震胶条的存在可以减少关闭窗户时活动窗体4碰撞窗架2产生噪音,更加具有人性化。

墙体1上安装有红外摄像头23,红外摄像头23与控制盒12电联,红外摄像头23可以监控窗户的实时情况并通过网络将画面传输给手机,人们在手机上即可以看到窗户开闭的情况。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