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交通工具主体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1895发布日期:2021-02-02 17:4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动交通工具主体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用于移动交通工具主体的设备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交通工具主体的进入点和离开点之间顺序运输交通工具主体的设备。具体来说,设备在进入点处顺序接收交通工具主体、抬升交通工具主体并举升交通工具主体直至离开点,在该离开点处,该设备根据需要再次降低交通工具主体。沿着举升部分,主体的底部部分保持有足够的空隙,以便允许需要在主体下面操作的人员进入。
[0002]
已知的是,在交通工具加工设备中存在这样的需要,即还必须在交通工具主体的下侧进行工作,例如为了执行喷漆、密封、检查、组装或其他类型的操作。
[0003]
因此,通常提供设备部分,在该设备部分中,主体被高架输送机(overhead conveyors)拾取,主体从高架输送机悬挂,以便向下吊挂到一定高度,从而允许从下面接近主体。
[0004]
然而,高架输送机成本高、体积大且占地面积大,并因此既需要用于运输主体的特殊平台,又需要相对复杂的执行将主体从普通地面输送机转移到高架输送机的装置,且还需要将主体从高架输送机转移到普通地面输送机的装置。
[0005]
将主体连同其可能具有的任何支撑系统从地面设备转移到高架输送机以及从高架输送机转移到地面设备,也需要相对长的时间且这降低了设备的效率。
[0006]
此外,考虑到转移的复杂性,转移操作期间系统的故障或出问题结果导致生产线停止的风险很高。
[0007]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占地面积小并且允许容易地接近主体的下侧,并且该设备简单且有效,并且降低了故障、问题和非程序化的停止的风险。
[0008]
鉴于该目的,根据本发明,已经出现的想法是提供一种用于顺序运输交通工具主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0009]-用于主体的顺序进入的区域;
[0010]-用于主体的顺序离开的区域;
[0011]-在进入区域和离开区域之间的用于主体的运输路径;
[0012]-支撑装置,其用于将主体支撑在至少预定高度处,该支撑装置被布置在路径的两侧上,以便沿着进入区域和离开区域之间的路径行进,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主体的支撑臂;
[0013]-至少第一装置,其用于主体的竖直移动,该第一装置被放置在进入区域中,并被布置成将到达进入区域中的主体从低于所述预定高度的第一高度抬升到所述预定高度,并且将主体释放到在进入区域中经过的支撑装置的臂上。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创新性原理及其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下面将在随附附图的帮助下描述应用这些原理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
[0015]-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所设计的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0016]-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设备的示意性平面视图;
[0017]-图3、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在其操作的三个阶段期间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0018]-图6和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打开移动期间支撑设备中的主体的可能的
可旋转机构的示意性的和局部的视图,分别为横截面视图和俯视图;
[0019]-图8和图9示出了图6和图7中示出的机构在闭合移动期间的示意性的和局部的视图,分别为横截面视图和俯视图。
[0020]
参照附图,图1示出了总体由10表示的设备,该设备根据本发明被设计用于主体11沿着运输路径的竖直移动和举升运输,该运输路径在用于主体的顺序到达的进入区域12和用于主体的顺序释放的离开区域13之间。该设备可以包括框架结构(例如沿着路径间隔的拱形件(arch)和水平连接横梁)。
[0021]
主体的进入发生在较低的高度处,通常基本上接近地面,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低于操作高度,在该操作高度处主体需要穿过位于进入区域和离开区域之间的设备的至少一部分28。设备中的操作高度尤其是适合于允许操作者或自动装置在主体的底部上进行工作的高度,如例如在区域28中所示出的。
[0022]
用于将主体支撑在至少预定高度处的支撑装置16在运输路径的两侧行进,并沿着进入区域12和离开区域13之间的路径移动。
[0023]
支撑装置16包括支撑臂25,该支撑臂25用于在沿着进入点和离开点之间的路径运输期间支撑主体。有利地,支撑臂可以具有布置在自由端处的销34,并且能够竖直地插入主体下面的特殊的座内部。支撑臂从侧面朝向主体沿着设备所遵循的路径的纵向中央轴线有利地被引导。
[0024]
至少在进入区域12中,存在第一装置26,该第一装置26用于主体的例如通过常规的地面输送线(未示出)到达进入区域12中的竖直移动。
[0025]
竖直移动装置26被布置成以便将主体从到达高度(该到达高度低于用于沿着设备10运输的预定高度)抬升到预定高度,并且在那个时刻将主体释放到在进入区域12中经过的支撑装置16的臂25上。
[0026]
然后,装置16与主体一起以一定的速度沿着运输路径行进,并且在必要时,根据要在主体下面执行的操作而停止和再次开始。例如,装置16可以移动,在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28中停止,以便允许由存在于这些区域中的人员在主体下面执行预定的操作,并且然后再次开始朝向出口点移动。
[0027]
有利地,在离开区域13中可以存在用于主体的竖直移动的第二装置27,该第二装置27被布置成从在离开区域13中经过的支撑装置16的臂上举起(pick up)主体,并将主体从预定高度降低到第二较低的离开高度。在离开点处可以提供已知的用于将主体远离装置27输送的系统。例如,可以设置常规的地面输送线(未示出),装置27将主体放置在该地面输送线上。
[0028]
如图中所示出的,第一竖直移动装置和第二竖直移动装置(如果存在的话)可以各自包括就其本身而言是已知的伸缩式竖直移动平台(pantograph-type vertical movement platform)。
[0029]
根据设备10的优选实施例,在运输路径的两侧上存在轨道14和15,支撑装置16沿着轨道14和15行进。这种移动有利地通过沿着轨道运输支撑装置16的机动运输环17和18获得。
[0030]
横向支撑件29也可以设置在两个轨道14和15下面,以便更好地承受由主体的重量施加到支撑装置16的倾覆扭矩。
[0031]
机动运输环17、18可以在布置在进入点12和离开点13之间的设备的两端处的机动致动轮19、20和传动轮21、22之间行进。环17、18可以例如由合适的运输链形成。
[0032]
环17和18的返回部分可以有利地与轨道14、15平行地沿着对应的另外的轨道23、24行进,运输环17、18的向外部分沿着轨道14、15行进。
[0033]
优选地,环17和18布置在同一水平平面内,如图中作为示例示出的。可替代地,环17和18也可以各自布置在竖直平面或倾斜平面内。
[0034]
优选地,支撑装置16可以成对地布置在每个运输环上,使得每对支撑装置相距一定距离,该距离适合于在一侧支撑在进入点12和离开点13之间运输的主体。此外,与一个轨道上的每一对装置16相对,在另一个轨道上有对应的面对的一对装置16,使得至少四个支撑装置形成一组支撑装置以用于稳定地支撑主体11,如在图2中的中央区域14中以示意性形式所示出的。彼此相关联的四个支撑装置可以有利地布置在矩形的拐角处,以便从下面稳定地支撑主体,如图2中清楚示出的。
[0035]
由于环17和18的同步的行进移动,成对的装置16有利地保持面对彼此,以便用一组四个装置16形成稳定的支撑。这种同步的行进移动可以,通过同步控制用于驱动每个环的单独的马达来电动地获得,或者通过用于执行两个环的行进移动的机械互连部以及例如单个驱动马达来机械地获得。这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想到,并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示出或描述。
[0036]
面对的支撑臂25可以有利地设计成具有这样的尺寸,即,使得它们的自由端(主体搁置在该自由端上)留下足够的中央空间,以允许抬升装置26和27竖直地穿过。反过来,抬升装置可以足够窄,使得它们可以在面对的臂25之间穿过。
[0037]
竖直移动装置26因此可以接收进来的主体(图3),并且例如在支撑臂在装置26的两侧上就位之前,将主体抬升到略高于支撑臂的高度。支撑臂然后可以由于相应环的行进移动而进入该进入区域中,并在主体下面经过,如同样可以在图4中看到的。然后,装置26可以再次下降,以便将主体放置在支撑装置16的臂上,支撑装置16因此可以将主体沿着设备运送并运送到工作区中,如例如可以在图5中看到的。
[0038]
如果在离开区域13中设置第二竖直移动装置,则在该离开区域中可以以与在进入区域12中执行的方式相反的方式执行操作。具体而言,装置16与主体一起进入到与竖直移动装置27竖直对准的状态,竖直移动装置27被举升,以便从支撑装置16从下面抬升主体(如图4中对于装置26所示出的)。因此,支撑装置可以移出与主体竖直对准的状态,并且主体可以被降低(以与在进入期间的图3中示出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并且然后被输送出离开区域。
[0039]
如可以在图2中看到的,支撑装置16可以有利地沿着设备彼此间隔开,使得当一组四个支撑件在进入区域中时,另一组四个支撑件在离开区域中,并且另外的一组四个支撑件在至少一个工作区域28中。以这种方式,进入操作、离开操作和工作操作可以并行执行。
[0040]
每组四个支撑件和随后的一组四个支撑件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是这样的:使得存在中间空间,该中间空间适合于允许主体在进入区域中(并且必要时在离开区域中)的竖直移动装置上的竖直经过移动(vertical passing movement)。
[0041]
支撑装置可以间歇地移动,以便在主体到达进入区域之前使支撑件停止移动,并且然后一旦抬升装置已经将主体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就开始再次移动。类似地,可以执行同步移动,以便在离开区域中卸载主体。
[0042]
可替代地,支撑装置在进入区域和/或离开区域中的移动可以是连续的,与对应的抬升动作一起,该抬升动作使被举升的主体稍微向前移动,以便补偿经过的装置的移动,并且在支撑装置继续移动时,将主体以基本上为零的相对速度放置在支撑装置上。因此,主体可以在抬升装置上向前移动足够的量,以保持与支撑装置同步,直到抬升装置将主体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或从支撑装置上抬升主体。
[0043]
为了获得主体的移动,抬升装置可以例如完全交替地向前和向后移位,同时进行与支撑装置的经过同步的向前移动,或者只有支撑主体的抬升装置的顶部部分或工作台可以交替地向前和向后移位,或者抬升装置的顶部部分或工作台也可以设置有用于主体向前移位的系统,例如包括机动滚筒(motorized roller)或类似物。抬升装置的移动也可以是被动的(例如,在用于支撑主体的抬升装置上具有空转滚筒(idle roller)),并且直接由支撑装置的平移移动来执行,如现在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想到的。
[0044]
除了由于装置沿着设备的简单行进移动而将支撑装置带到臂在主体下方的位置中之外,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提供装置的臂在操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的主动移动。这例如减少了由装置沿着其朝向进入区域的返回路径所占据的空间。
[0045]
有利地,支撑装置的臂可以被设计成以便可通过移动装置在支撑操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控地移动,该移动装置被设计成在到达进入区域或位于进入区域本身中之前(例如在即将进入区域之前)将臂从缩回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并且在离开区域中或在离开区域之后(例如在即将离开区域之后)将臂从操作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
[0046]
可以想象用于在两个位置之间使装置的臂移位的各种系统。例如,支撑装置的臂25可以通过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而在操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0047]
图6和图7以更大的比例示出了具有可移动臂的支撑装置的可能的有利实施例的两个视图。
[0048]
在该实施例中,由30表示的旋转轴线优选地是竖直的。
[0049]
移动装置可以有利地包括凸轮31,该凸轮31用于使臂在操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这些凸轮可以一体地固定到旋转轴线,并且通过由于装置16沿着其运输路径的所述平移移动所导致的与合适的致动表面的干涉作用(interference)而旋转。
[0050]
因此,可以避免使用主动装置(active means)(例如马达或线性致动器),尽管如果需要的话,通常可以提供主动装置。
[0051]
从图6和图7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凸轮可以例如具有瓣状形式(petal-like form),其中瓣部(petal)围绕旋转轴线30相对于彼此以90
°
布置,以便在进入区域12中与固定在合适位置中的合适的栓32相干涉,在进入区域12中(从图7中清楚地看到),要求装置的臂应当从缩回位置(以实线示出)行进到操作位置(以虚线示出),以用于随后支撑主体。
[0052]
类似地,在离开区域13附近,在主体已经被举升并从装置16的支撑臂移除之后,可以在要求装置16的臂应当从操作位置(以实线示出)行进到缩回位置(以虚线示出)的位置中设置第二栓33,如从图9中清楚示出的。
[0053]
以这种方式,臂可以沿着返回路径(例如环的返回路径)移动,并且被布置成处于缩回位置,并且然后当这些臂到达进入区域附近时返回到操作位置,如也从图1中清楚地示出的,以便然后沿着向外的路径行进,从而运输主体。
[0054]
此时,如何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是清楚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是简单、可靠且快速
的,此外,该设备允许完全且容易地接近主体下面。
[0055]
明显的是,应用本发明的创新原理的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是仅通过对这些创新原理的示例的方式进行提供的,且因此不应被视为是对本文所要求保护的权利的范围的限制。
[0056]
例如,如图中所示出的,主体的进入点和离开点之间的路径可以是直线的,或者根据需要可以是变化的曲线。此外,主体沿路径的高度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可以取决于具体要求而变化。通过适当设计行进轨道和运输环的形式,可以容易地实现设备中路径的高度和/或方向的变化。
[0057]
支撑装置或四个支撑装置的组的数量可以不同于图中所示出的数量,例如为了获得沿着设备的几个同时工作的区域28和/或在设备中同时存在的更多数量的主体和/或设备的更大长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