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切割实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8441发布日期:2020-10-23 19:3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米切割实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米切割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大米切割可用于实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来指导制备出不同用途的米粉制品。而大米切割过程中一般不方便将大米固定,容易发生打滑,导致装置的稳定性降低,同时大米固定的同时不方便进行切割,容易误伤工作人员,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米切割实验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米一般不方便固定稳定性较低,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米切割实验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壁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杆另一端插入箱体内部,且第一转动杆外壁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中间位置设置有切割片,所述推动机构驱动切割片将大米切割,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a,所述皮带轮a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杆外壁,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驱动调节装置进入或脱离皮带轮a内部的驱动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活动板、主动齿轮、固定杆和固定块,所述活动板靠近皮带轮a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皮带轮a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环形齿条相对应,所述主动齿轮内部卡合连接于固定杆,所述活动板套接于固定杆外壁,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杆通过卡合连接而同轴转动,所述固定杆外壁通过轴承连接于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箱体内侧壁上,所述固定块远离固定杆一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螺纹杆、上压合板和下压合板,所述箱体底端内壁固定连接于下压合板,所述下压合板与上压合板相对一侧设置有容纳大米的容纳空腔,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于固定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于上压合板,所述上压合板与所述下压合板相对应,所述上压合板通过螺纹杆转动做竖直方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皮带和皮带轮b,所述皮带轮a外壁通过皮带和皮带轮b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丝杆、两组活动套、两组铰接杆、滑动块和滑动槽,所述皮带轮b固定连接于丝杆外壁,所述丝杆两端皆通过轴承连接于箱体内壁,所述丝杆外壁设置有两组纹路相逆的外螺纹,两组所述外螺纹分别与两组活动套螺纹连接,两组所述活动套靠近大米的一侧皆通过铰接杆铰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铰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切割片,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用于滑动块水平滑动的滑动槽。

优选的,两组所述活动套远离铰接杆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限位套块,两组所述限位套块滑动套接于限位套杆外壁,所述限位套杆固定连接于箱体内壁,用以引导活动套移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卡槽和卡块,所述主动齿轮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杆靠近皮带轮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外壁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有活动板与固定块的相对一侧。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按钮、活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活动杆竖直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活动杆伸出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活动杆远离按钮一端铰接有第二转动杆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箱体内壁,所述第二转动杆另一侧铰接有活动板。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伸出箱体外部的一端外壁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于按钮、另一端连接于箱体外壁。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防护垫、缓冲垫和导向柱,所述上压合板和下压合板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上压合板靠近下压合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于导向柱,所述下压合板靠近上压合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于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内嵌于导向柱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该大米切割实验设备设置有转动电机、第一转动杆、调节装置、夹持机构和驱动装置,通过开启驱动装置,此时调节装置内部的活动板逐渐沿着固定杆外壁向上移动,此时卡块和卡槽相契合,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皮带轮a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固定杆和固定板转动,此时螺纹杆发生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上压合板向下移动,从而将大米夹持,通过上述装置整个操作使用方便,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2、该大米切割实验设备设置有传动装置和推动机构,传动电机工作时,皮带轮a工作,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皮带轮b转动,从而将丝杆带动,丝杆外壁设置了两组反向的螺纹,使两组活动套逐渐相向移动,推动两组铰接杆转动,从而将两组切割片逐渐发生水平方向移动,将大米切割成三段,实现了切割效果,上述装置与调节装置相配合,可以在大米固定结束后,将调节装置松开,此时整个装置只需要实现传动和推动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调节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调节装置正视剖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滑动块和滑动槽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箱体;2、大米;311、转动电机;312、第一转动杆;313、皮带轮a;314、皮带;315、皮带轮b;411、按钮;412、第一弹簧;413、活动杆;414、第二转动杆;511、活动板;512、主动齿轮;513、卡槽;514、卡块;515、固定杆;516、第二弹簧;517、固定块;611、螺纹杆;612、上压合板;613、下压合板;614、防护垫;615、缓冲垫;616、导向柱;617、导向杆;711、丝杆;712、活动套;713、限位套块;714、限位套杆;715、铰接杆;716、切割片;717、滑动块;718、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如图1-6所示,一种大米切割实验设备,包括箱体1和设置于箱体1内部的大米2,箱体1外壁设置有转动电机311,转动电机31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12一端,第一转动杆312另一端插入箱体1内部,且第一转动杆312外壁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推动机构,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a313、皮带314和皮带轮b315,皮带轮a313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杆312外壁,皮带轮a313外壁通过皮带314和皮带轮b315传动连接,通过转动电机311带动第一转动杆312和皮带轮a313转动,此时在皮带314的作用下驱动皮带轮b315转动从而带动推动机构工作,确保装置能够实现传动效果。

如图1所示,推动机构中间位置设置有切割片716,推动机构驱动切割片716将大米2切割,推动机构包括丝杆711、两组活动套712、限位套杆714、两组铰接杆715、滑动块717和滑动槽718,皮带轮b315固定连接于丝杆711外壁,通过传动装置内的皮带轮b315转动从而带动丝杆711转动,丝杆711两端皆通过轴承连接于箱体1内壁,丝杆711外壁设置有两组纹路相逆的外螺纹,两组外螺纹分别与两组活动套712螺纹连接,两组活动套712远离铰接杆715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限位套块713,限位套杆714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壁,两组限位套块713滑动套接于限位套杆714外壁,用以引导活动套712移动,当丝杆711转动时,在两组纹路相逆的外螺纹作用下带动两组活动套712逐渐相向移动,两组活动套712靠近大米2的一侧皆通过铰接杆715铰接有移动板,移动板远离铰接杆7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切割片716,移动板固定连接有滑动块717,箱体1侧壁开设有用于滑动块717水平滑动的滑动槽718,两组活动套712相向移动驱动两组铰接杆715发生转动,推动移动板和切割片716逐渐向靠近大米2的一侧移动,两组切割片716能够将大米2切割成三段,实现对大米2的切割,便于实验人员对大米2进行实验。

如图3和图5所示,箱体1内部设置有驱动调节装置进入或脱离皮带轮a313内部的驱动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活动板511、主动齿轮512、卡槽513、卡块514、固定杆515和固定块517,活动板511靠近皮带轮a3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12,皮带轮a313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主动齿轮512与环形齿条相对应,主动齿轮512内部卡合连接于固定杆515,主动齿轮512内部开设有卡槽513,固定杆515靠近皮带轮a3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14,活动板511套接于固定杆515外壁,卡块514与卡槽513相对应,卡槽513和卡块514形状相同为矩形,主动齿轮512与皮带轮a313内壁的环形齿轮啮合后,皮带轮a313工作能够带动主动齿轮512发生转动,同时卡槽513和卡块514的棱角相对应,活动板511与固定杆515通过卡合连接而同轴转动,固定杆515外壁通过轴承连接于固定块517,固定块517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侧壁上,固定杆515外壁套设有第二弹簧516,第二弹簧516两端分别连接有活动板511与固定块517的相对一侧,在驱动装置的工作下能够使活动板511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弹簧516压缩,主动齿轮512与皮带轮a313脱离啮合,此时转动电机311提供的转动动能无法传递到调节装置上。

如图1和图4所示,固定块517远离固定杆515一侧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螺纹杆611、上压合板612、下压合板613、防护垫614、缓冲垫615和导向柱616,箱体1底端内壁固定连接于下压合板613,下压合板613顶端设置有大米2,螺纹杆611固定连接于固定杆515,螺纹杆611外壁螺纹连接于上压合板612,上压合板612与下压合板613相对应,上压合板612通过螺纹杆611转动做竖直方向运动,上压合板612和下压合板613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614,防护垫614具体为海绵,当上压合板612和下压合板613将大米2夹持时,防护垫614能够起到防护效果,避免大米2受到刚性接触而发生损坏,保证了大米2的完整性,上压合板612靠近下压合板61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于导向柱616,下压合板613靠近上压合板6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于导向杆617,导向杆617内嵌于导向柱616内部,在导向柱616和导向杆617的作用下实现导向效果,确保了上压合板612移动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上压合板612发生偏转,导向杆617外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615,当上压合板612和下压合板613将大米2夹持固定后,导向柱616于导向杆617外壁的缓冲垫615接触,缓冲垫615具体材质为橡胶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具有材质松软的物理性质,能够起到缓冲效果。

驱动装置初始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装置包括按钮411、活动杆413和第二转动杆414,活动杆413竖直设置在箱体1内部,活动杆413伸出箱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411,活动杆413伸出箱体1外部的一端外壁缠绕有第一弹簧412,第一弹簧412一端连接于按钮411、另一端连接于箱体1外壁,活动杆413远离按钮411一端铰接有第二转动杆414一侧,第二转动杆414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箱体1内壁,第二转动杆414另一侧铰接有活动板511,通过按动按钮411带动第一弹簧412压缩,同时活动杆413向下移动,驱动第二转动杆414以转轴为圆心发生逆时针转动,推动整个调节装置向上移动,主动齿轮512与皮带轮a313内部的环形齿轮啮合,在转动电机311的工作下驱动调节装置转动,以带动夹持机构工作,当大米2固定完全后,如图1-3所示,工作人员可以松开按钮411,在第一弹簧412的弹性作用下使整个调节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主动齿轮512和皮带轮a313内部的环形齿轮脱离啮合,夹持机构和调节装置不再发生工作,转动电机311此时只驱动传动装置和推动机构运转,此时切割片716做水平方向移动,将固定后的大米2切割,上述装置紧密配合实现了大米2的固定,在大米2固定完全后夹持机构不在工作,避免大米2受到损坏,并且可以与切割作业同时进行,提升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以图4和图5中主动齿轮512和皮带轮a313内部环形齿轮脱离时为初始状态。需要将大米2夹持并切割时:如图1-3所示,首先按动按钮411,使第一弹簧412压缩,活动杆413逐渐向下移动驱动第二转动杆414以转轴为圆心发生逆时针转动,带动活动板511向上移动,第二弹簧516拉伸,此时主动齿轮512逐渐嵌入皮带轮a313内部,并与皮带轮a313内部的环形齿轮啮合,并且卡槽513沿着卡块514外壁滑动,随后开启转动电机311,转动电机311工作带动第一转动杆312和皮带轮a313转动,此时皮带轮a313带动皮带314传动,使皮带轮b315和丝杆711转动,在两组纹路相逆的外螺纹作用下使两组活动套712在限位套块713和限位套杆714的限位作用下相向移动,此时两组铰接杆715发生转动,推动移动板和切割片716在滑动块717和滑动槽718的作用下逐渐向大米2一侧移动,与此同时皮带轮a313同时驱动主动齿轮512转动,使活动板511、卡槽513、卡块514和固定杆515转动,此时螺纹杆611发生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上压合板612逐渐向下压合板613一侧移动,使大米2受到夹持固定,避免切割时发生脱落,当大米2夹持结束后,工作人员松开按钮411,在第一弹簧412和第二弹簧516的弹性复位作用下使驱动装置和调节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即,主动齿轮512脱离皮带轮a313内部不再与环形齿轮啮合,箱体1内部只有传动装置和推动机构工作,切割片716将大米2切割成三段,以用于实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