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盘划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2158发布日期:2020-12-25 12:1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盘划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划线器,尤其涉及一种料盘划线器。



背景技术:

人们对料盘进行加工时,常常需要对料盘进行划线,以增加料盘的美观。

目前人们对料盘进行划线,多是直接用划线的毛笔手动画线,手动画线对人们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效率较低,而一般人手动划线容易出现画花,画错等问题,所以人们有时会借助工具进行划线,工具可以辅助人们将线条画的更标准,加快人们的速度,但缺点就是,人们的手使在划线时容易用力不均匀,使得画出的线条不标准,出现线条大小不一,拐弯处连接不恰当等现象。

因此,针对上述人们在划线时容易出现画花、容易用力不均匀和画出线条不一致的缺点,设计一种自动画线、画线标准统一和可调节料盘高度的料盘划线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们在划线时容易出现画花、容易用力不均匀和画出线条不一致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画线、画线标准统一和可调节料盘高度的料盘划线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盘划线器,包括有底座、支柱和传动机构,底座后侧顶部设有支柱,支柱上部前侧连接有传动机构。

可选地,传动机构包括有电机、外框、内框、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一传动轴、第一固定块、第二皮带轮、连接固定栓、第一连接杆、旋转块、第一固定栓、第二连接杆、第一弹簧、第二固定块、第三连接杆、第二弹簧、第二固定栓和滑动块,支柱后侧顶部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穿过支柱后侧上底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支柱上部前侧设有外框,支柱前侧设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栓,第一固定栓底部与支柱前侧顶部接触,第一传动轴中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顶部与支柱上底部接触,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第一传动轴下部转动式连接有旋转块,第一传动轴下部设有内框,第一传动轴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内框位于第一固定块外侧,旋转块顶部均匀设有连接固定栓,连接固定栓数量为4个,连接固定栓均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旋转块左侧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右侧与旋转块左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在第二连接杆外侧,第二连接杆左端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中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位于内框和外框之间,第三连接杆与内框接触,第三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栓,第二固定栓底部与第二固定块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第三连接杆上部外侧,第三连接杆下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放置笔套和笔芯的滑动块。

可选地,还包括有高度调整机构,高度调整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块、高度调节杆和支撑盘,底座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块,后侧的第三固定块位于支柱前侧,第三固定块均滑动式连接有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顶部之间连接有支撑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设有高度调整机构,使人们可以通过调整第三固定块与高度调节杆之间的位置,调整料盘的高度,进而使得本装置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料盘进行画线。

2、通过传动机构和高度调整机构的配合,使人们可以对料盘进行快速划线,同时使划线标准一致,通过更换笔套和笔芯,使人们可以对不同的料盘进行划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和支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传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柱、第一传动轴、旋转块、第一固定栓、第二连接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高度调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高度调整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1...底座,2...支柱,3...传动机构,31...电机,32...外框,33...内框,34...第一皮带轮,35...平皮带,36...第一传动轴,37...第一固定块,38...第二皮带轮,39...连接固定栓,310...第一连接杆,311...旋转块,312...第一固定栓,313...第二连接杆,314...第一弹簧,315...第二固定块,316...第三连接杆,317...第二弹簧,318...第二固定栓,319...滑动块,320...笔套,321...笔芯,4...高度调整机构,41...第三固定块,42...高度调节杆,43...支撑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料盘划线器,如图1-2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柱2和传动机构3,底座1后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2,支柱2上部前侧连接有传动机构3。

当料盘需要划线时,人们将料盘放置于底座1顶部,接着调整料盘位置使其与传动机构3底部接触,这时人们就可启动传动机构3对料盘进行快速画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7所示,传动机构3包括有电机31、外框32、内框33、第一皮带轮34、平皮带35、第一传动轴36、第一固定块37、第二皮带轮38、连接固定栓39、第一连接杆310、旋转块311、第一固定栓312、第二连接杆313、第一弹簧314、第二固定块315、第三连接杆316、第二弹簧317、第二固定栓318和滑动块319,支柱2后侧顶部设有电机31,电机31输出轴穿过支柱2后侧上底部,电机31输出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34,支柱2上部前侧设有外框32,支柱2前侧设有第一传动轴36,第一传动轴36上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栓312,第一固定栓312底部与支柱2前侧顶部接触,第一传动轴36中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38,第二皮带轮38顶部与支柱2上底部接触,第一皮带轮34与第二皮带轮38之间绕有平皮带35,第一传动轴36下部转动式连接有旋转块311,第一传动轴36下部设有内框33,第一传动轴36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37,内框33位于第一固定块37外侧,旋转块311顶部均匀设有连接固定栓39,连接固定栓39数量为4个,连接固定栓39均与第二皮带轮38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10,旋转块311左侧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13,第二连接杆313右侧与旋转块311左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14,第一弹簧314套在第二连接杆313外侧,第二连接杆313左端设有第二固定块315,第二固定块315中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316,第三连接杆316位于内框33和外框32之间,第三连接杆316与内框33接触,第三连接杆316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栓318,第二固定栓318底部与第二固定块315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17,第二弹簧317套在第三连接杆316上部外侧,第三连接杆316下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放置笔套320和笔芯321的滑动块319。

人们使用本机器时,首先在笔套320内放置好笔芯321固定,接着使料盘与笔芯321接触,然后就可启动电机31转动,电机31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34和平皮带35转动,平皮带35带动第二皮带轮38转动,第二皮带轮38带动第一连接杆310和旋转块311转动,旋转块311带动第二连接杆313、第二固定块315和第三连接杆316转动,第三连接杆316带动第二固定栓318、滑动块319、笔套320和笔芯321沿内框33上部外侧运动,使笔芯321在料盘上画线,当第三连接杆316转离内框33每一侧的中部时,第一弹簧314被拉伸,第三连接杆316转至内框33每一侧的中部时,第一弹簧314复位,同时在画线时笔芯321被挤压,使得第二弹簧317被压缩,当画线完成人们就可将料盘取下,此时第二弹簧317恢复原状态,接着关闭电机31,换上未画线的料盘,重复上述步骤再次进行画线即可。

还包括有高度调整机构4,高度调整机构4包括有第三固定块41、高度调节杆42和支撑盘43,底座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41,后侧的第三固定块41位于支柱2前侧,第三固定块41均以滑动的方式连接有高度调节杆42,高度调节杆42顶部之间连接有支撑盘43。

需要划线时,人们首先调整第三固定块41与高度调节杆42之间的位置,进而调整支撑盘43的高度,接着人们就可将料盘放置于支撑盘43上,启动电机31,对料盘进行画线,画线完毕关闭电机31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