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65252发布日期:2021-01-29 20:0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器人可以与人直接进行简单交流,在特殊设置位置,为人类服务,这其中就有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在医院大厅内服务于医患人员,及时进行医疗知识普及、信息指导以及地址引导等。
[0003]
根据cn205193585u一种医疗引导服务机器人,通过人机交互装置与患者进行互动,让患者咨询及为患者提供引导服务,患者通过在人机交互装置上输入相应信息,则可进行信息咨询,在不清楚路径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选择引导服务,所述的医疗引导服务机器人通过红外感应器和驱动装置驱动机器人行进,引导患者进行就诊,所述的医疗引导服务机器人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又有一定的美观性。
[0004]
现有技术中,由于该机器人服务过程中需要分析与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耗电量较高,同时机器人的体积有限,电池容量无法满足机器人长时间可持续的工作,现有的机器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工作人员辅助将机器人的充电插头插接于插板内,以对机器人进行充电,充电时机器人的位置长时间受限,并且需要根据插板位置来确认充电位置,插板位置往往设置于墙面的隐蔽角落,这样充电时,机器人难以很好的进行持续信息引导服务等问题。
[0005]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该机器人服务过程中需要分析与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耗电量较高,同时机器人的体积有限,电池容量无法满足机器人长时间可持续的工作,现有的机器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工作人员辅助将机器人的充电插头插接于插板内,以对机器人进行充电,充电时机器人的位置长时间受限,并且需要根据插板位置来确认充电位置,插板位置往往设置于墙面的隐蔽角落,这样充电时,机器人难以很好的进行持续信息引导服务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充电基座和升降板;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支座;所述转动支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固连有充电杆;所述充电杆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充电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导槽的槽底开设有动力槽;所述动力槽的内部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靠近转动柱的下表面位置固连有齿轮;所述导槽的内部于齿轮位置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齿环,且内齿环与齿轮之间啮
合连接;所述内齿环的下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导杆;所述升降板的表面于导杆位置均开设有导孔,且导杆均上下滑动连接于对应导孔的内部;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固连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四,且以充电杆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均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靠近转动杆的左右端面位置均固连有转动滚轮;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靠近转动支座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限位导杆;所述机器人本体下方的地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内部均固连有充电基座;所述充电基座的上表面于限位导杆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导杆均插接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充电基座的上表面于充电杆位置均开设有导电槽,充电杆插接于充电槽的内部;
[0008]
工作时,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器人可以与人直接进行简单交流,在特殊设置位置,为人类服务,这其中就有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在医院大厅内服务于医患人员,及时进行医疗知识普及、信息指导以及地址引导等,现有技术中,由于该机器人服务过程中需要分析与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耗电量较高,同时机器人的体积有限,电池容量无法满足机器人长时间可持续的工作,现有的机器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工作人员辅助将机器人的充电插头插接于插板内,以对机器人进行充电,充电时机器人的位置长时间受限,并且需要根据插板位置来确认充电位置,插板位置往往设置于墙面的隐蔽角落,这样充电时,机器人难以很好的进行持续信息引导服务等问题,通过本发明的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当使用该机器人进行医疗服务时,首先在使用该机器人之前,需要在工作的位置区域地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充电基座,要求该充电基座与地面平齐,保证行人的行走安全,当机器人电量不足时,机器人移动于就近的充电基座正上方位置,然后电机转动,电机会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进而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啮合方式带动内齿环在环形槽的内部转动,通过内齿环下方均匀布置的导杆,带动升降板转动,通过升降板与充电杆之间螺纹连接,升降板转动时,升降板会在充电杆的表面上下移动,升降板进而带动支撑块上下移动,通过支撑块最终带动转动滚轮上下移动,实现转动滚轮内收入导槽的内部,此时限位导杆直接会插接入限位槽的内部,同时充电杆会插接于充电槽的内部,实现了对机器人的自动充电,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机器人的自动充电,通过在地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充电基座,机器人可以在服务状态时,保持持续充电状态,需要移动服务时,可随时结束充电,充电限制较低,可以满足连续的智能服务。
[0009]
优选的,每个充电基座上表面的所述限位槽数量均为四,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均固连有第一伸缩杆;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于第一伸缩杆的上方位置均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于对应第一压块的上方位置均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的下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且第一压块均上下滑动连接于对应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的槽底与对应第一压块之间均固连有第二伸缩杆;所述充电基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控制槽;所述第一控制槽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均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均固连有第三伸缩杆,且第三伸缩杆与对应的第二伸缩杆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控制槽的右侧侧面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内部固连有第一通气管,且第一通气管与第一伸缩杆之间均相互连通;
[0010]
工作时,当限位块顶压第二压块时,第二压块会在限位槽的内部小幅上下滑动,第二压块进而压缩对应的第二伸缩杆,使得第二伸缩杆内部的气体进入到对应的第三伸缩杆的内部,进而控制第三伸缩杆的伸缩,通过第三伸缩杆会带动对应的第一隔板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槽的内部上下滑动,当四个第一隔板均打开时,第一控制槽导通,进而第一伸缩杆内部气体才可以导通,通过上述机构,单个第二压块受到向下压力时,第一伸缩杆不会进行伸缩,此时第一压块无法上下移动,避免了人为误碰条件下,第一压块和对应第二压块均不会向下划入对应限位槽的底部,保证了行人在充电基座上方行走的安全性。
[0011]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于对应第一压块的下方位置均固连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均固连有第一通电块;所述第一压块的下表面于对应第一通电块的下方位置均固连有第二通电块,第一通电块与对应第二通电块之间相互接触导通,并且导通电路为串联连接;
[0012]
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导通块和第二导通块,当第一伸缩杆向下压缩时,第一压块在对应限位槽的内部向下滑动,进而第一压块下表面的第二通电块会与固定环上表面的第一通电块之间相互接触导通,通过四组串联的接触导通接口,四个第一压块同时下压时,第一压块会使得该串联电路导通,进而使得连接充电杆的导电接口连接电路,实现对机器人的充电,避免了人误碰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0013]
优选的,所述充电槽的内部上下均滑动连接有接电块;所述充电槽的槽底均固连有第四伸缩杆;所述充电基座的内部于充电槽的左侧位置开设有第二控制槽;所述第二控制槽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均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均固连有第五伸缩杆,且第五伸缩杆与对应的第二伸缩杆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控制槽的右侧侧面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内部固连有第二通气管,且第二通气管与第四伸缩杆之间均相互连通;所述充电槽的内部于接电块的下方位置固连有第三通电块;所述接电块的下表面于第三通电块位置固连有第四通电块,第三通电块与第四通电块之间相互接触导通;
[0014]
工作时,通过设置接电块,当人误碰接电块时,接电块会直接压缩对应第四伸缩杆,由于第四伸缩杆与第二控制槽之间相互连通,直接压缩第四伸缩杆,第四伸缩杆无法正常伸缩,只有当第二伸缩杆均全部受到压缩时,会使得对应的第五伸缩杆伸缩,进而第五伸缩杆会带动对应的第二隔板上下移动,进而第二控制槽打开,第四伸缩杆此时可以正常的进行伸缩,同时当接电块在充电槽的内部压缩第四伸缩杆并向下滑动时,接电块使得第四通电块与第三通电块之间相互导通,进而实现充电块的导电,通过该结构,不仅避免了导电块在人为误碰条件下向下移动,同时也可以保证了接电块多重导电保护,防止人发生触电事故。
[0015]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靠近机器人本体的侧面位置开设有一圈安全挡槽;所述安全挡槽的内部上下滑动连接有安全挡环;所述安全挡槽的槽底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弹簧,且弹簧均与安全挡环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
[0016]
工作时,通过设置安全挡环,通过安全挡环在机器人本体下方的安全挡槽的内部上下滑动,当机器人在非充电状态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安全挡环向下滑出安全挡槽,此时机器人本体移动时,安全挡环可以对机器人本体的下方进行有效的保护。
[0017]
优选的,所述安全挡环的下表面固连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下表面为多圈环形凸台结构设计,用于多重密封;所述接电块的外弧面固连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压块的外弧面固连有第二密封环;
[0018]
工作时,通过在安全挡环的下表面固连橡胶环,通过橡胶环与充电基座的上表面之间相互接触,避免了机器人本体非充电状态时,外部环境对充电接口的影响,特别是避免了水的流入,导致短路问题的发生,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保证了充电槽以及限位槽的内部与外界有效的隔离。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通过设置机器人本体、充电基座和升降板,通过在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置升降板,且机器人服务区域内的地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充电基座,有效的实现了机器人的自动充电,通过在地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充电基座,机器人可以在服务状态时,保持持续充电状态,需要移动服务时,可随时结束充电,充电限制较低,可以满足连续的智能服务。
[0021]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通过设置安全挡环、弹簧和橡胶环,当机器人在非充电状态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安全挡环向下滑出安全挡槽,此时机器人本体移动时,安全挡环可以对机器人本体的下方进行有效的保护,通过橡胶环与充电基座的上表面之间相互接触,避免了机器人本体非充电状态时,外部环境对充电接口的影响,特别是避免了水的流入,导致短路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5]
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视图;
[0026]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7]
图5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8]
图中:机器人本体1、转动支座11、限位导杆12、第一伸缩杆13、第一压块14、第二压块15、第二伸缩杆16、第一隔板17、第三伸缩杆18、第一通气管19、充电基座2、第一通电块21、第二通电块22、第三通电块23、第四通电块24、充电杆25、升降板3、电机31、转动柱32、齿轮33、内齿环34、导杆35、转动滚轮36、接电块37、第四伸缩杆38、第二隔板39、第五伸缩杆310、第二通气管311、安全挡环312、弹簧313、橡胶环3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0]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充电基座2和升降板3;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支座11;所述转动支座11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固连有充电杆25;所述充电杆25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充电杆2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3;所述
导槽的槽底开设有动力槽;所述动力槽的内部固连有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固连有转动柱32;所述转动柱32的外表面靠近转动柱32的下表面位置固连有齿轮33;所述导槽的内部于齿轮33位置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齿环34,且内齿环34与齿轮33之间啮合连接;所述内齿环34的下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导杆35;所述升降板3的表面于导杆35位置均开设有导孔,且导杆35均上下滑动连接于对应导孔的内部;所述升降板3的下表面固连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四,且以充电杆25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均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靠近转动杆的左右端面位置均固连有转动滚轮36;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靠近转动支座11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限位导杆12;所述机器人本体1下方的地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内部均固连有充电基座2;所述充电基座2的上表面于限位导杆12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导杆12均插接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充电基座2的上表面于充电杆25位置均开设有导电槽,充电杆25插接于充电槽的内部;
[0031]
工作时,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器人可以与人直接进行简单交流,在特殊设置位置,为人类服务,这其中就有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在医院大厅内服务于医患人员,及时进行医疗知识普及、信息指导以及地址引导等,现有技术中,由于该机器人服务过程中需要分析与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耗电量较高,同时机器人的体积有限,电池容量无法满足机器人长时间可持续的工作,现有的机器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工作人员辅助将机器人的充电插头插接于插板内,以对机器人进行充电,充电时机器人的位置长时间受限,并且需要根据插板位置来确认充电位置,插板位置往往设置于墙面的隐蔽角落,这样充电时,机器人难以很好的进行持续信息引导服务等问题,通过本发明的一种医疗信息引导服务机器人,当使用该机器人进行医疗服务时,首先在使用该机器人之前,需要在工作的位置区域地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充电基座2,要求该充电基座2与地面平齐,保证行人的行走安全,当机器人电量不足时,机器人移动于就近的充电基座2正上方位置,然后电机31转动,电机31会带动转动柱32转动,转动柱32进而带动齿轮33转动,齿轮33通过啮合方式带动内齿环34在环形槽的内部转动,通过内齿环34下方均匀布置的导杆35,带动升降板3转动,通过升降板3与充电杆25之间螺纹连接,升降板3转动时,升降板3会在充电杆25的表面上下移动,升降板3进而带动支撑块上下移动,通过支撑块最终带动转动滚轮36上下移动,实现转动滚轮36内收入导槽的内部,此时限位导杆12直接会插接入限位槽的内部,同时充电杆25会插接于充电槽的内部,实现了对机器人的自动充电,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机器人的自动充电,通过在地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充电基座2,机器人可以在服务状态时,保持持续充电状态,需要移动服务时,可随时结束充电,充电限制较低,可以满足连续的智能服务。
[003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充电基座2上表面的所述限位槽数量均为四,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均固连有第一伸缩杆13;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于第一伸缩杆13的上方位置均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块14;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于对应第一压块14的上方位置均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块15;所述第二压块15的下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且第一压块14均上下滑动连接于对应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的槽底与对应第一压块14之间均固连有第二伸缩杆16;所述充电基座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控制槽;所述第一控制槽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
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均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一隔板17;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均固连有第三伸缩杆18,且第三伸缩杆18与对应的第二伸缩杆16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控制槽的右侧侧面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内部固连有第一通气管19,且第一通气管19与第一伸缩杆13之间均相互连通;
[0033]
工作时,当限位块顶压第二压块15时,第二压块15会在限位槽的内部小幅上下滑动,第二压块15进而压缩对应的第二伸缩杆16,使得第二伸缩杆16内部的气体进入到对应的第三伸缩杆18杆的内部,进而控制第三伸缩杆18的伸缩,通过第三伸缩杆18会带动对应的第一隔板17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槽的内部上下滑动,当四个第一隔板17均打开时,第一控制槽导通,进而第一伸缩杆13内部气体才可以导通,通过上述机构,单个第二压块15受到向下压力时,第一伸缩杆13不会进行伸缩,此时第一压块14无法上下移动,避免了人为误碰条件下,第一压块14和对应第二压块15均不会向下划入对应限位槽的底部,保证了行人在充电基座2上方行走的安全性。
[003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于对应第一压块14的下方位置均固连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均固连有第一通电块21;所述第一压块14的下表面于对应第一通电块21的下方位置均固连有第二通电块22,第一通电块21与对应第二通电块22之间相互接触导通,并且导通电路为串联连接;
[0035]
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导通块和第二导通块,当第一伸缩杆13向下压缩时,第一压块14在对应限位槽的内部向下滑动,进而第一压块14下表面的第二通电块22会与固定环上表面的第一通电块21之间相互接触导通,通过四组串联的接触导通接口,四个第一压块14同时下压时,第一压块14会使得该串联电路导通,进而使得连接充电杆25的导电接口连接电路,实现对机器人的充电,避免了人误碰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003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槽的内部上下均滑动连接有接电块37;所述充电槽的槽底均固连有第四伸缩杆38;所述充电基座2的内部于充电槽的左侧位置开设有第二控制槽;所述第二控制槽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均上下滑动连接有第二隔板39;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均固连有第五伸缩杆310,且第五伸缩杆310与对应的第二伸缩杆16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控制槽的右侧侧面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内部固连有第二通气管311,且第二通气管311与第四伸缩杆38之间均相互连通;所述充电槽的内部于接电块37的下方位置固连有第三通电块23;所述接电块37的下表面于第三通电块23位置固连有第四通电块24,第三通电块23与第四通电块24之间相互接触导通;
[0037]
工作时,通过设置接电块37,当人手误碰或脚踩到接电块37时,接电块37会直接压缩对应第四伸缩杆38,由于第四伸缩杆38与第二控制槽之间相互连通,直接压缩第四伸缩杆38,第四伸缩杆38无法正常伸缩,只有当第二伸缩杆16均全部受到压缩时,会使得对应的第五伸缩杆310伸缩,进而第五伸缩杆310会带动对应的第二隔板39上下移动,进而第二控制槽打开,第四伸缩杆38此时可以正常的进行伸缩,同时当接电块37在充电槽的内部压缩第四伸缩杆38并向下滑动时,接电块37使得第四通电块24与第三通电块23之间相互导通,进而实现充电块的导电,通过该结构,不仅避免了导电块在人为误碰条件下向下移动,同时也可以保证了接电块37多重导电保护,防止人发生触电事故。
[003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靠近机器人本体1的侧面
位置开设有一圈安全挡槽;所述安全挡槽的内部上下滑动连接有安全挡环312;所述安全挡槽的槽底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弹簧313,且弹簧313均与安全挡环31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
[0039]
工作时,通过设置安全挡环312,通过安全挡环312在机器人本体1下方的安全挡槽的内部上下滑动,当机器人在非充电状态时,由于弹簧313的弹力作用,安全挡环312向下滑出安全挡槽,此时机器人本体1移动时,安全挡环312可以对机器人本体1的下方进行有效的保护。
[004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全挡环312的下表面固连有橡胶环314;所述橡胶环314的下表面为多圈环形凸台结构设计,用于多重密封;所述接电块37的外弧面固连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压块15的外弧面固连有第二密封环;
[0041]
工作时,通过在安全挡环312的下表面固连橡胶环314,通过橡胶环314与充电基座2的上表面之间相互接触,避免了机器人本体1非充电状态时,外部环境对充电接口的影响,特别是避免了水的流入,导致短路问题的发生,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保证了充电槽以及限位槽的内部与外界有效的隔离。
[0042]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43]
工作时,当使用该机器人进行医疗服务时,首先在使用该机器人之前,需要在工作的位置区域地面设置均匀布置的充电基座2,要求该充电基座2与地面平齐,保证行人的行走安全,当机器人电量不足时,机器人移动于就近的充电基座2正上方位置,然后电机31转动,电机31会带动转动柱32转动,转动柱32进而带动齿轮33转动,齿轮33通过啮合方式带动内齿环34在环形槽的内部转动,通过内齿环34下方均匀布置的导杆35,带动升降板3转动,通过升降板3与充电杆25之间螺纹连接,升降板3转动时,升降板3会在充电杆25的表面上下移动,升降板3进而带动支撑块上下移动,通过支撑块最终带动转动滚轮36上下移动,实现转动滚轮36内收入导槽的内部,此时限位导杆12直接会插接入限位槽的内部,同时充电杆25会插接于充电槽的内部,实现了对机器人的自动充电;当限位块顶压第二压块15时,第二压块15会在限位槽的内部小幅上下滑动,第二压块15进而压缩对应的第二伸缩杆16,使得第二伸缩杆16内部的气体进入到对应的第三伸缩杆18杆的内部,进而控制第三伸缩杆18的伸缩,通过第三伸缩杆18会带动对应的第一隔板17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槽的内部上下滑动,当四个第一隔板17均打开时,第一控制槽导通,进而第一伸缩杆13内部气体才可以导通,通过上述机构,单个第二压块15受到向下压力时,第一伸缩杆13不会进行伸缩,此时第一压块14无法上下移动,避免了人为误碰条件下,第一压块14和对应第二压块15均不会向下划入对应限位槽的底部,保证了行人在充电基座2上方行走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第一导通块和第二导通块,当第一伸缩杆13向下压缩时,第一压块14在对应限位槽的内部向下滑动,进而第一压块14下表面的第二通电块22会与固定环上表面的第一通电块21之间相互接触导通,通过四组串联的接触导通接口,四个第一压块14同时下压时,第一压块14会使得该串联电路导通,进而使得连接充电杆25的导电接口连接电路,实现对机器人的充电,避免了人误碰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通过设置接电块37,当人手误碰或脚踩到接电块37时,接电块37会直接压缩对应第四伸缩杆38,由于第四伸缩杆38与第二控制槽之间相互连通,直接压缩第四伸缩杆38,第四伸缩杆38无法正常伸缩,只有当第二伸缩杆16均全部受到压缩时,会使得对应的第五伸缩杆310伸缩,进而第五伸缩杆310会带动对应的第二隔板39上下移动,进而第二控制槽打开,第四伸缩杆38此时可以正常的进行伸缩,同时当接电块37在充电槽的内部压
缩第四伸缩杆38并向下滑动时,接电块37使得第四通电块24与第三通电块23之间相互导通,进而实现充电块的导电,通过该结构,不仅避免了导电块在人为误碰条件下向下移动,同时也可以保证了接电块37多重导电保护,防止人发生触电事故;通过设置安全挡环312,通过安全挡环312在机器人本体1下方的安全挡槽的内部上下滑动,当机器人在非充电状态时,由于弹簧313的弹力作用,安全挡环312向下滑出安全挡槽,此时机器人本体1移动时,安全挡环312可以对机器人本体1的下方进行有效的保护;通过在安全挡环312的下表面固连橡胶环314,通过橡胶环314与充电基座2的上表面之间相互接触,避免了机器人本体1非充电状态时,外部环境对充电接口的影响,特别是避免了水的流入,导致短路问题的发生,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保证了充电槽以及限位槽的内部与外界有效的隔离。
[004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