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卫星的解锁低能耗陶瓷热切割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7352发布日期:2021-06-01 13:5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卫星的解锁低能耗陶瓷热切割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热切割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卫星的解锁低能耗陶瓷热切割元件。



背景技术:

卫星的解锁组件中具有装订锁,现有对装订锁进行解锁时,一般是通过热切割对装订锁进行切割,从而实现解锁;在热切割完成后需要使用冷水或冷却液对切割处进行降温,但是现有设备在冷却时很容易将切割时产生的废屑带回到存储水或冷却液的位置,导致水或冷却液很难清理干净,进而减少了水或冷却液的循环使用次数,同时在部分具有过滤网的设备中,过滤网难以进行更换,导致了过滤网的过滤效果变差,提高了水源或冷却液的总体用量,增加了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能耗、方便更换过滤件的用于卫星的解锁低能耗陶瓷热切割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卫星的解锁低能耗陶瓷热切割元件,包括热切割头、冷却头、用于连接所述热切割头和所述冷却头的连接架、设于所述冷却头上的冷却管道、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上的转换装置、设于所述冷却头一侧的清理装置、设于所述冷却头一侧的取料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上的多个通槽、设于所述冷却头上的多个转动辊、套设于所述多个转动辊上的多个过滤件、用于连接所述多个过滤件的多个连接板、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转动辊上的多个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架可相对于所述热切割头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架可相对于所述冷却头进行转动,所述多个转动辊和所述多个通槽呈对应设置,所述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冷却头进行转动,所述过滤件可相对于所述通槽进行移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呈配合设置。

本发明通过转动辊的设置,当冷却头喷出冷却液对切割处进行冷却时,冷却液沿着冷却管道进行流动,同时冷却液经过过滤件时通过过滤件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当需要对过滤件进行更换时,转动转动辊带动多个过滤件进行转动,使得冷却管道内部的过滤件向外侧移动,进而方便了对过滤件的清理和过滤操作,同时避免了过滤件更换过程中冷却液没有经过过滤就直接流出的情况,增加了冷却液的过滤效果,增加了过滤件更换时的便捷性;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大,那个转动辊转动并带动过滤件进行移动时,连接板会经过转动辊的位置,此时连接板会压到第一弹性件上的位置,使得连接板陷入到转动辊内,避免了连接板和转动辊之间产生干涉而导致的转动辊无法带动过滤件进行移动的情况,增加了过滤件移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转换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一侧的多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两个夹板、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夹板上的两个固定孔、设于所述通槽上的第一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的压板、设于所述压板两侧的两个压块、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压块上的两个固定轴、设于所述通槽上的第一移动槽、用于连接所述移动槽和所述压板的第一移动板、设于所述通槽上的密封槽、设于所述密封槽上的密封块、用于连接所述密封块和所述密封槽的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通槽上的第二移动槽、用于连接所述密封块和所述第二移动槽的第二移动板、设于所述通槽上的排水槽、设于所述排水槽上的套环、设于所述套环内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块上的套轴、设于所述套环上的多个第一排水孔、设于所述套轴上的多个第二排水孔、设于所述密封槽上的转动卡板;所述多个固定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固定孔呈配合设置,所述压板可相对于所述通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密封块可相对于所述密封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套轴可相对于所述套环进行移动,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二排水孔呈对应设置,所述转动卡板可相对于所述密封槽进行转动,所述转动卡板一端呈尖角设置;通过压板的设置,当过滤件更换完成后,伸长第一伸缩杆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并对过滤件进行挤压固定,同时对过滤件的边缘位置进行密封,同时固定轴随着压块向下移动并扣入到固定孔内对连接板进行固定限位,当压板对过滤件进行挤压时,会通过过滤件对密封块进行按动,使得密封块向下移动并带动转动卡板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转动卡板的尖角端向上抬起并抵住过滤件的下表面,避免了过滤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向冷却管道内进行滑移的情况,增加了过滤件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一移动板的设置,当压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移动板和第一移动槽的配合对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液进行密封遮挡,避免了冷却液从压板处流出的情况;通过套环和套轴的设置,当密封块向下移动时,套轴会沿着套环进行移动,随后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相互接通,使得密封块在移动时进入到密封槽内的冷却液会通过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进入到排水槽内,同时在密封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对残留在密封槽内的冷却液进行推动,增加了冷却液排水时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冷却液残留在密封槽内而导致的冷却液向外渗漏的情况;通过第二移动板的设置,当密封块移动时,可以通过第二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槽之间的配合,增加密封槽的密封性,避免了冷却液向密封槽外侧流动的情况。

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上的多个清理部件;所述清理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一侧的驱动辊、设于所述驱动辊一侧的顶板、用于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冷却头的多个第二伸缩杆、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第二伸缩杆内的多个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顶板上的多个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顶板上的清理件、设于所述顶板一侧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导向套、设于所述导向套一侧的导向部、设于所述导向套另一侧的刮环;所述多个清理部件结构相同,所述驱动辊两端的纵截面呈凸轮结构,所述多个清理部件中的多个驱动辊的初始转动角度不同,所述驱动辊可相对于所述冷却头进行转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顶板呈配合设置,所述多个清理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清理件和所述导向套呈配合设置,所述清理件可相对于所述顶板进行转动;通过驱动辊的设置,当转动辊带动过滤件进行更换时,转动驱动辊使得驱动辊突出的一端接触到顶板一侧,并通过驱动辊带动顶板进行移动,使得顶板带动清理件向固定板的位置进行移动,随后清理件接触到导向套,并在导向套以及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向过滤件处进行移动,随后通过清理件对过滤件的过滤孔进行清理,增加了过滤件的清理效果,随后在驱动辊继续转动的过程中驱动辊突出的一端逐渐脱离顶板的位置,使得顶板在第三弹性件的带动下进行复位,进而通过顶板带动清理件进行复位,同时在清理件复位的过程中清理件会沿着刮环进行移动,并通过刮环对清理件的外表面进行刮除,增加了清理件自身的清洁程度,保证了清理件对过滤孔的清理效果。

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板上的两个引导槽、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引导槽上的两个引导块、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两个引导块和所述两个引导槽的两个第四弹性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两个引导块和所述清理件的两个引导杆、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环槽、用于连接所述环槽和所述导向套的移动环;所述引导块可相对于所述引导槽进行移动,所述引导杆可相对于所述引导块进行转动,所述引导杆可相对于所述清理件进行转动,所述移动环可相对于所述环槽进行移动;通过引导杆的设置,当过滤件移动过快或清理件与过滤孔之间卡住时,清理件会相对于顶板进行转动,此时可以通过两个引导杆对清理件进行支撑和限位,同时引导块会沿着引导槽进行移动,增加了引导杆的稳定性,避免了清理件转动后无法复位而导致的清理件产生歪斜以及清理效果变差的情况;通过环槽和移动环的设置,当清理件产生转动时,导向套可以随着清理件一同进行移动,避免了导向套和清理件之间产生干涉而导致的清理件损坏的情况,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所述清理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清理部件和所述转动辊的两个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转动辊和所述多个清理部件中最上方的驱动辊的第一传动带、用于连接所述多个驱动辊的第二传动带;通过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的设置,当转动辊转动时,可以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驱动辊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带带动其余的驱动辊进行转动,增加了转动辊和多个驱动辊之间的同步性,使得转动辊带动过滤件进行更换时,清理装置会同步运行并对更换出来的过滤件进行清理,增加了过滤件的清理效果和效率。

所述取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内部两侧的多个轮齿、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上的取料口、设于所述取料口上的挡板、设于所述挡板一侧的取料盒、设于所述取料盒一侧的把手;所述挡板可相对于所述取料口进行移动,所述取料盒和所述取料口呈配合设置;通过取料盒的设置,当过滤件使用了一端时间后,将挡板向上抬起并露出取料口,随后抓住把手并带动取料盒向冷却管道内进行移动,并将堆积在过滤件上的废屑清理到取料盒内,随后将取料盒取出,方便了过滤件上方的废屑的清理,增加了过滤件的使用时间,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取料盒两侧的两个扫除部件;所述扫除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取料盒上的固定杆、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一齿轮、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第二齿轮上的传动辊、设于所述取料盒上的防撞槽、设于所述防撞槽一端的档杆、设于所述传动辊上的多个扫除组件;所述扫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传动辊上的连接块、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支撑块、设于所述支撑块两侧的两个清扫件、设于所述支撑块上的凹槽、用于连接所述两个清扫件的连接线;所述两个扫除部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轮齿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轮齿呈配合设置,所述档杆和所述连接线呈配合设置,所述多个扫除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块可相对于所述连接块进行转动,所述支撑块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块,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清扫件可相对于所述支撑块进行转动,所述档杆和所述凹槽呈配合设置,所述清扫件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清扫件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块上;通过清扫件的设置,当取料盒向冷却管道内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齿轮会接触轮齿并通过轮齿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随后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使得传动辊进行转动并带动多个连接块以及支撑块进行转动,在支撑块转动的过程中清扫件会随着支撑块同步进行转动,并通过清扫件对过滤件与冷却管道侧壁之间的角落处的废屑进行扫除,随后通过清扫件将废屑扫除至取料盒内,避免了角落处的废屑难以清理而导致的过滤件清理效果变差的情况;通过档杆的设置,当清扫件将废屑扫除到取料盒内之后,在支撑块继续转动的过程中,档杆会穿过凹槽并接触到连接线的位置,随后通过档杆的阻挡对连接线进行拉动,进而带动两个清扫件相对于支撑件进行翻转,并在清扫件翻转的状态下进入到防撞槽内,避免了支撑块和清扫件碰撞到冷却管道侧壁而导致的清扫件出现破损的情况,同时避免了清扫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废屑重新扫除至角落内的情况,增加了过滤件的清理效果。

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取料盒上的倾斜块、设于所述取料盒一侧的铲料板、设于所述铲料板一侧的转动挡板、设于所述铲料板一端的限位板、设于所述取料盒两侧的两个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取料盒上的穿杆、设于所述穿杆一端的第三齿轮、设于所述穿杆另一端的驱动盘、设于所述驱动盘上的驱动杆、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杆和所述铲料板的推杆、套设于所述推杆上且一侧连接于所述取料盒上的限位套、设于所述限位套上的限位杆;所述铲料板呈梯形结构设置,所述转动挡板可相对于所述铲料板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挡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挡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铲料板上,所述两个推动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穿杆可相对于所述取料盒进行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轮齿呈配合设置,所述驱动杆和所述驱动盘呈铰接连接,所述推杆和所述驱动杆呈铰接连接,所述限位杆和所述转动挡板呈配合设置;通过铲料板的设置,当取料盒向冷却管道内部进行移动时,第三齿轮会接触到轮齿并通过轮齿带动第三齿轮进行转动,使得驱动盘进行转动,随后在驱动盘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驱动杆带动推杆相对于限位套进行往复移动,使得铲料板在推杆的带动下进行往复移动,并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对过滤件上的废屑进行铲料操作并将废屑铲到铲料板与转动挡板之间的位置,随后铲料板在推杆的带动下向斜上方移动时,转动挡板会接触到限位杆的位置,同时转动挡板在限位杆的阻挡作用下产生翻转,随后废屑从转动挡板的位置掉落至倾斜块上,使得废屑沿着倾斜块滑落至取料盒内,增加了取料盒对废屑的清理效果,同时通过倾斜块的设置,避免了废屑从取料盒中漏出到过滤件上的情况;通过限位板的设置,使得转动挡板翻转时,可以通过限位板对转动挡板进行限位,避免了转动挡板翻转角度过大而导致的废屑掉落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减少能耗、方便更换过滤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图3沿b-b线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1沿a-a线的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热切割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13所示,一种用于卫星的解锁低能耗陶瓷热切割元件,包括热切割头1、冷却头11、用于连接所述热切割头和所述冷却头的连接架12、设于所述冷却头上的冷却管道13、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上的转换装置2、设于所述冷却头一侧的清理装置3、设于所述冷却头一侧的取料装置4;所述热切割头、冷却头均为市场上购买得到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连接架可相对于所述热切割头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架可相对于所述冷却头进行转动。

所述转换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上的多个通槽21、设于所述冷却头上的多个转动辊22、套设于所述多个转动辊上的多个过滤件23、用于连接所述多个过滤件的多个连接板24、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转动辊上的多个第一弹性件25;所述多个转动辊和所述多个通槽呈对应设置,所述转动辊可相对于所述冷却头进行转动,所述过滤件可相对于所述通槽进行移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呈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橡胶制成,所述过滤件为过滤网。

所述转换装置2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一侧的多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两个夹板26、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夹板上的两个固定孔27、设于所述通槽上的第一伸缩杆28、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的压板29、设于所述压板两侧的两个压块20、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压块上的两个固定轴201、设于所述通槽上的第一移动槽202、用于连接所述移动槽和所述压板的第一移动板203、设于所述通槽上的密封槽204、设于所述密封槽上的密封块205、用于连接所述密封块和所述密封槽的第二弹性件206、设于所述通槽上的第二移动槽207、用于连接所述密封块和所述第二移动槽的第二移动板208、设于所述通槽上的排水槽209、设于所述排水槽上的套环210、设于所述套环内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块上的套轴211、设于所述套环上的多个第一排水孔212、设于所述套轴上的多个第二排水孔213、设于所述密封槽上的转动卡板214;所述多个固定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轴可扣入到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压板可相对于所述通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密封块可相对于所述密封槽进行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槽进行移动,所述套轴可相对于所述套环进行移动,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二排水孔呈对应设置,所述转动卡板可相对于所述密封槽进行转动,所述转动卡板一端呈尖角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为气泵带动的气杆,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清理装置3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上的多个清理部件;所述清理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一侧的驱动辊31、设于所述驱动辊一侧的顶板32、用于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冷却头的多个第二伸缩杆33、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第二伸缩杆内的多个第三弹性件34、设于所述顶板上的多个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顶板上的清理件35、设于所述顶板一侧的固定板36、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导向套37、设于所述导向套一侧的导向部38、设于所述导向套另一侧的刮环39;所述多个清理部件结构相同,所述驱动辊两端的纵截面呈凸轮结构,所述多个清理部件中的多个驱动辊的初始转动角度不同,所述驱动辊可相对于所述冷却头进行转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顶板呈配合设置,所述多个清理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清理件可穿入所述导向套内,所述清理件可相对于所述顶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清理件为钢针。

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板上的两个引导槽30、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引导槽上的两个引导块301、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两个引导块和所述两个引导槽的两个第四弹性件302、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两个引导块和所述清理件的两个引导杆303、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环槽304、用于连接所述环槽和所述导向套的移动环305;所述引导块可相对于所述引导槽进行移动,所述引导杆可相对于所述引导块进行转动,所述引导杆可相对于所述清理件进行转动,所述移动环可相对于所述环槽进行移动;所述第四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清理装置3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清理部件和所述转动辊的两个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转动辊和所述多个清理部件中最上方的驱动辊的第一传动带306、用于连接所述多个驱动辊的第二传动带307。

所述取料装置4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管道内部两侧的多个轮齿41、设于所述冷却管道上的取料口42、设于所述取料口上的挡板43、设于所述挡板一侧的取料盒44、设于所述取料盒一侧的把手45;所述挡板可相对于所述取料口进行移动,所述取料盒可穿入所述取料口。

所述取料装置4还包括设于所述取料盒两侧的两个扫除部件;所述扫除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取料盒上的固定杆46、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一齿轮47、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二齿轮48、设于所述第二齿轮上的传动辊49、设于所述取料盒上的防撞槽40、设于所述防撞槽一端的档杆401、设于所述传动辊上的多个扫除组件;所述扫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传动辊上的连接块402、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支撑块403、设于所述支撑块两侧的两个清扫件404、设于所述支撑块上的凹槽405、用于连接所述两个清扫件的连接线406;所述两个扫除部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轮齿可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轮齿可相互啮合,所述档杆可拉动所述连接线,所述多个扫除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块可相对于所述连接块进行转动,所述支撑块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块,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清扫件可相对于所述支撑块进行转动,所述档杆和所述凹槽呈配合设置,所述清扫件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清扫件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清扫件为毛刷,所述连接线为钢丝。

所述取料装置4还包括设于所述取料盒上的倾斜块407、设于所述取料盒一侧的铲料板408、设于所述铲料板一侧的转动挡板409、设于所述铲料板一端的限位板410、设于所述取料盒两侧的两个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取料盒上的穿杆411、设于所述穿杆一端的第三齿轮412、设于所述穿杆另一端的驱动盘413、设于所述驱动盘上的驱动杆414、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杆和所述铲料板的推杆415、套设于所述推杆上且一侧连接于所述取料盒上的限位套416、设于所述限位套上的限位杆417;所述铲料板呈梯形结构设置,所述转动挡板可相对于所述铲料板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挡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挡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铲料板上,所述两个推动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穿杆可相对于所述取料盒进行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轮齿可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杆和所述驱动盘呈铰接连接,所述推杆和所述驱动杆呈铰接连接,所述限位杆和所述转动挡板呈配合设置。

所述热切割头内设有热切割元件,所述热切割元件包括陶瓷加热片91、冷端帽92、底座93、支撑柱94、导线、固定护套95;其中陶瓷加热片由氧化铝陶瓷作为发热体,通过以高热导率氧化铝瓷为基体,耐热难熔金属作为内电极形成发热电路,通过加工工艺在1600℃高温下共烧而成的一种高新高热节能的发热体;然后通过与其余五部分的焊接、封装组合成一体。

其中热切割元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氧化铝生坯裁切需要尺寸;

b)丝网印刷钨浆到生坯上;

c)生坯叠层;

d)生坯等静压;

e)裁切烧结尺寸;

f)烧结;

g)铅焊镍丝;

h)上镍套;

i)检查产品性能;

j)冷端帽底座与支撑柱焊接;

k)陶瓷加热片与固定护套焊接;

l)支撑柱与陶瓷加热片的固定封装;

m)陶瓷加热片与导线的焊接;

n)冷端帽与冷端帽底座、陶瓷加热片之间的封装;

o)产品基本性能检测。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热切割头1对卫星的解锁组件切割完成后,启动冷却头11喷出冷却液对切割处进行冷却,冷却液沿着冷却管道13进行流动,同时冷却液经过过滤件23时通过过滤件23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当需要对过滤件23进行更换时,转动转动辊22带动多个过滤件23进行转动,使得冷却管道13内部的过滤件23向外侧移动;当转动辊22带动过滤件23进行更换时,通过第一传动带306和第二传动带307带动多个驱动辊31转动使得驱动辊31突出的一端接触到顶板32一侧,并通过驱动辊31带动顶板32进行移动,使得顶板32带动清理件35向固定板36的位置进行移动,随后清理件35接触到导向套37,并在导向套37以及导向部38的导向作用下向过滤件23处进行移动,随后通过清理件35对过滤件23的过滤孔进行清理;当取料盒44向冷却管道13内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齿轮47会接触轮齿41并通过轮齿带动第一齿轮47进行转动,随后通过第一齿轮47带动第二齿轮48进行转动,使得传动辊49进行转动并带动多个连接块402以及支撑块403进行转动,在支撑块403转动的过程中清扫件404会随着支撑块403同步进行转动,并通过清扫件404对过滤件23与冷却管道13侧壁之间的角落处的废屑进行扫除,随后通过清扫件404将废屑扫除至取料盒44内;同时当取料盒44向冷却管道13内部进行移动时,第三齿轮412会接触到轮齿41并通过轮齿带动第三齿轮412进行转动,使得驱动盘413进行转动,随后在驱动盘413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驱动杆414带动推杆415相对于限位套416进行往复移动,使得铲料板408在推杆415的带动下进行往复移动,并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对过滤件23上的废屑进行铲料操作并将废屑铲到铲料板408与转动挡板409之间的位置,随后铲料板408在推杆415的带动下向斜上方移动时,转动挡板409会接触到限位杆417的位置,同时转动挡板409在限位杆417的阻挡作用下产生翻转,随后废屑从转动挡板409的位置掉落至倾斜块407上,使得废屑沿着倾斜块407滑落至取料盒44内。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