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防盗门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6875发布日期:2020-11-03 23:0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防盗门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防盗门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智能锁的应用已经普遍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现有的智能锁在使用时,往往会因外界水源造成智能锁损坏,从而影响了智能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智能锁的实用性;

家用智能锁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一部分微调,就比如在按数字按钮时,容易被不轨之人有意偷看到或拍下来的问题,不方便清除密码锁表面的指纹,容易造成密码泄露,财产损失的问题,因此需要一款双重保护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家用防盗门智能门锁,以解决智能锁采用密码容易被别人偷窥,以及外人随便按智能门的密码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家用防盗门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上滑盖、下滑盖;

所述门锁本体侧壁上设有滑道,所述上滑盖从门锁本体顶部进行安装,安装在滑道内,所述下滑盖从门锁本体底部进行安装,安装在滑道内;

所述上滑盖、下滑盖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齿条,所述滑道邻近两端处分别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齿轮,所述齿条安装在套筒内与齿轮进行啮合,所述门锁本体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驱动齿轮带动上滑盖与下滑盖进行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本体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滑道,所述门锁本体邻近两端处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滑道相通,所述套筒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套筒竖直设置,所述齿轮安装在套筒的侧壁上,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套筒的厚度与滑道的深度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本体两侧侧壁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门锁本体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电机安装槽,所述双头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槽内,所述转轴孔一端与电机安装槽相通,另一端与第一凹槽相通,所述双头电机的转轴贯穿转轴孔与齿轮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滑盖与下滑盖上两侧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条,所述齿条通过固定条固定在上滑盖与下滑盖上,所述齿条的厚度与套筒厚度径相对应,所述套筒远离门锁本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固定条厚度与开口宽度相对应,所述齿条安装在套筒内,所述固定条安装在开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滑盖外端邻近顶部处设有刷卡识别器,所述上滑盖远离刷卡识别器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铁,所述下滑盖邻近上滑盖一端安装有与第一电磁铁相对应的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相吸使上滑盖与下滑盖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本体一侧设有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第一充电口、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位于第一充电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本体上还安装有密码按键、把手,所述密码按键安装在门锁本体邻近顶部处,位于上滑盖内,所述把手位于远离密码按键的一端邻近底部,位于下滑盖内。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本体的密码按键下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在第二凹槽内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橡胶盖、第二充电口、钥匙孔,所述橡胶盖通过橡胶棍与第二凹槽连接,所述第二充电口与钥匙孔位于橡胶盖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远离底部的一端上安装有指纹录入器,通过指纹将门打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用防盗门智能门锁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滑盖与下滑盖通过双头电机驱动门锁本体两侧的齿轮,所述齿轮带动齿条,从而带动上下滑盖进行开合,所述上下滑盖分别设有电磁铁,通过刷开进行控制,方便上下滑盖的开合以及保护门锁本体。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锁本体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开关,通过指纹、钥匙、密码等进行门的开关,为人们带来方便,避免了人们忘记带钥匙只能破坏门锁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家用防盗门智能门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锁本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锁本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套筒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滑盖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门锁本体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部分上滑盖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齿条与固定条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门锁本体;10-滑道;11-充电组件;12-控制组件;120-橡胶盖;121-第二充电口;122-钥匙孔;13-把手;14-密码按键;15-指纹录入器;16-套筒;160-开口;161-齿轮;17-转轴孔;18-第一凹槽;19-双头电机;190-转轴;2-上滑盖;21-刷卡识别器22-齿条;23-固定条;24-第一电磁铁;3-下滑盖。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家用防盗门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1、上滑盖2、下滑盖3;

所述门锁本体1侧壁上设有滑道10,所述上滑盖2从门锁本体1顶部进行安装,安装在滑道10内,所述下滑盖3从门锁本体1底部进行安装,安装在滑道10内;

所述上滑盖2、下滑盖3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齿条22,所述滑道10邻近两端处分别安装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上设有齿轮161,所述齿条22安装在套筒16内与齿轮161进行啮合,所述门锁本体1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双头电机19,所述双头电机19驱动齿轮161带动上滑盖2与下滑盖3进行上下滑动。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门锁本体1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滑道10,所述门锁本体1邻近两端处设有第一凹槽18,所述第一凹槽18与滑道10相通,所述套筒16安装在第一凹槽18内,所述套筒16竖直设置,所述齿轮161安装在套筒16的侧壁上,位于第一凹槽18内,所述套筒16的厚度与滑道10的深度相对应。

如图3所示,所述门锁本体1两侧侧壁设有转轴孔17,所述转轴孔17位于第一凹槽18内,所述门锁本体1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电机安装槽,所述双头电机19安装在电机安装槽内,所述转轴孔17一端与电机安装槽相通,另一端与第一凹槽18相通,所述双头电机19的转轴190贯穿转轴孔17与齿轮161进行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上滑盖2与下滑盖3上两侧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条23,所述齿条22通过固定条23固定在上滑盖2与下滑盖3上,所述齿条22的宽度与套筒16厚度相对应,所述套筒16远离门锁本体1一侧设有开口160,所述固定条23厚度与开口160宽度相对应,所述齿条23安装在套筒16内,所述固定条23安装在开口160内。

如图1所示所述上滑盖2外端邻近顶部处设有刷卡识别器21,所述上滑盖2远离刷卡识别器21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铁24,所述下滑盖3邻近上滑盖2一端安装有与第一电磁铁24相对应的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24与第二电磁铁相吸使上滑盖2与下滑盖3进行固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门锁本体1一侧设有充电组件11,所述充电组件11包括第一充电口、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位于第一充电口的上方。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门锁本体1上还安装有密码按键14、把手13,所述密码按键14安装在门锁本体1邻近顶部处,位于上滑盖2内,所述把手13位于远离密码按键14的一端邻近底部,位于下滑盖3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门锁本体1的密码按键14下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在第二凹槽内安装有控制组件12,所述控制组件12包括橡胶盖120、第二充电口121、钥匙孔122,所述橡胶盖120通过橡胶棍与第二凹槽连接,所述第二充电口121与钥匙孔122位于橡胶盖120内部。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把手13远离底部的一端上安装有指纹录入器15,通过指纹将门打开。

具体运行方式:

当开门时首先打开上下滑盖,将卡刷于上滑盖2的刷卡识别器21,此时系统接收到命令控制电磁铁24,触发电机进行转动使上滑盖2、下滑盖3打开,门锁可通过多种方式将门打开,门锁上设有密码按键14、指纹录入器15、钥匙孔122,可通过密码、指纹、或者钥匙将门打开,当人们忘带钥匙时,可通过其他方式打开门,避免忘带钥匙不能进家的问题,门锁本体1上设有充电口,当门锁没电时可通过充电宝进行充电,既方便又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