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电动开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7075发布日期:2021-02-20 17:3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电动开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开平窗,推拉门等开合结构在目前自动化控制开合情况下会出现开窗器结构体积过大,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面很难实现布置安装的问题,同时较大的设备外观置于普通的门窗之上也缺乏感观上的美感,而且开窗结构在工作时都会出现遮挡视线的情况,这对于居住者的居住体验也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集成式电动开窗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占用空间大且遮挡视线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小,占用空间小,不遮挡视线。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式电动开窗系统,包括窗扇本体和窗框,所述窗扇本体包括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边扇,所述边扇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侧扇一和侧扇二,边扇内连接有电子锁,侧扇一上开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连接有可转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驱动杆的上部可转动地连接在上连接板上,侧扇一在左右方向上朝外的一侧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一,侧扇二在左右方向上朝外的一侧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二,所述升降板一和升降板二上均铰接有撑杆,所述撑杆远离窗扇本体的一侧与窗框铰接。
[0005]
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开合窗扇本体时,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带动升降块的移动,升降块的移动带动升降板一的移动,升降板二做同步移动,升降板一和升降板二带动对应撑杆的摆动,撑杆带动窗扇本体的摆动,实现窗扇本体的开合;在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先安装好驱动机构,将安装好的驱动机构直接插入安装腔内,当驱动机构插入安装腔内的位置位于指定的位置时,不再移动驱动机构,电机轴穿过前方固定板上开设的孔,驱动电机上的垫片连接在侧扇一在前后方向上朝外的一侧即可,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整体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不遮挡光线,同时安装时,驱动机构直接插入安装腔内,只需在固定板上开孔,使电机轴穿过固定板开设的孔后与驱动杆传动连接即可,安装方便;可应用于窗户中。
[0006]
为了实现驱动杆的转动,所述侧扇一在前后方向上朝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传动连接有驱动齿轮,向下伸出最下方支撑座的驱动杆上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0007]
为了进一步实现从动齿轮的转动,驱动机构还包括支撑套,后方的固定板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电机轴穿过前方的固定板与连接轴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连接在连接轴上,驱动齿轮相对前方的固定板设置一侧的连接轴上连接有支撑套。
[0008]
为了进一步方便驱动电机的安装,所述连接轴与电机轴的连接处开有连接槽,插进支撑套内的电机轴可刚好置于连接槽内;此设计中,安装驱动电机时,调节连接轴的位置,只需将电机轴穿过前方固定板上的孔插入支撑套内,电机轴插入支撑套内的部分刚好插入连接槽内,使用紧固件将支撑套和电机轴连接在一起,使电机轴转动时带动连接轴的转动,安装方便。
[0009]
为了进一步提高窗户的安全性,所述电子锁包括锁壳,所述锁壳上连接有可沿着边扇长度方向移动的锁舌,锁舌伸出滑动口外,所述窗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锁舌可抵触在限位挡板上。
[0010]
为了进一步实现锁舌的左右移动,所述连接座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上传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有传动杆套,连接座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法兰,所述传动杆套可转动地连接在法兰上,所述传动杆上螺纹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块,上面的边扇上开有移动口,锁壳和连接座上均开有与移动口对应的移动槽,所述锁舌依次伸进移动口和移动槽内与移动块连接。
[0011]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锁动作的可靠性,所述连接座可刚好沿着锁壳内壁滑动。
[0012]
为了进一步实现连接座的移动,所述连接座下侧设有连接耳,所述窗扇本体外侧连接有把手座,所述把手座上连接有可转动的把手,把手的一端在把手座外,把手的另一端伸进安装腔内,所述把手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周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向外伸出的一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向上伸出的一端与连接耳铰接;把手不受力时,转动部阻止连杆下移。
[0013]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动杆转动的可靠性,所述法兰上连接有法兰轴承,所述法兰轴承连接在法兰上。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一。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二。
[0016]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三。
[0018]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四。
[0020]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与电子锁连接的立体结构图一。
[0021]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锁的爆炸图。
[0022]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座的结构图。
[002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窗扇本体关闭时电子锁的结构图。
[0024]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转动使锁舌偏离限位挡板时电子锁的结构图。
[0025]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与驱动机构连接的立体结构图。
[0026]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轴的立体结构图。
[0027]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套、连接轴和电机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其中,1撑杆,2驱动电机,201垫片,3驱动机构,301驱动齿轮,302支撑套,303固定板,304上连接板,305驱动杆,306升降块,307从动齿轮,308下连接板,309连接槽,310连接
轴,311电机轴,4窗扇本体,401侧扇一,402边扇,403侧扇二,5把手座,6把手,7窗框,8限位板一,9滑动槽一,10移动槽二,11电子锁,1101锁舌,1102锁壳,1103连杆,1104转动部,1105连接套,1106法兰轴承,1107法兰,1108传动杆套,1109移动块,1110传动杆,1111传动电机,1112连接座,1113连接耳,1114腔体,1115移动槽一,1116开口12升降板一,13移动口,14限位挡板,15升降板二,16限位板二,17滑动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0]
如图1~14所示的一种集成式电动开窗系统,包括窗扇本体4和窗框7,窗扇本体4包括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边扇402,边扇40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侧扇一401和侧扇二403,上面的边扇402朝里一侧的上端开有滑动口,边扇402内连接有电子锁11,侧扇一401上开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上连接板304和下连接板308,上连接板304和下连接板308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板303,两个固定板303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座,支撑座上连接有可转动的驱动杆305,驱动杆305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306,驱动杆305的上部可转动地连接在上连接板304上,侧扇一401在左右方向上朝外的一侧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一12,侧扇二403在左右方向上朝外的一侧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二15,升降板一12和升降板二15上均铰接有撑杆1,撑杆1远离窗扇本体4的一侧与窗框7铰接。
[0031]
为了实现驱动杆305的转动,侧扇一401在前后方向上朝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上连接有电机轴311,电机轴311上传动连接有驱动齿轮301,向下伸出最下方支撑座的驱动杆305上连接有从动齿轮307,驱动齿轮301与从动齿轮307啮合。
[0032]
为了进一步实现从动齿轮307的转动,驱动机构3还包括支撑套302,后方的固定板303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轴310,电机轴311穿过前方的固定板303与连接轴310连接,驱动齿轮301连接在连接轴310上,连接轴310与电机轴311的连接处开有连接槽309,驱动齿轮301相对前方的固定板303设置一侧的连接轴310上连接有支撑套302,电机轴311插进支撑套302内,插进支撑套302内的电机轴311可刚好置于连接槽309内。
[0033]
为了进一步实现升降板一12和升降板二15的移动,侧扇一4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一8,限位板一8上开有滑动槽一9,升降板一12在滑动槽一9内滑动,侧扇一401相对限位板一8设置的一侧开有与滑动槽一9连通的移动槽二10;侧扇二4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二16,限位板二16上开有滑动槽二17,升降板二15可沿着滑动槽二17滑动。
[0034]
为了进一步提高窗户的安全性,电子锁11包括锁壳1102,锁壳1102内设有可沿着锁壳1102内壁滑动的连接座1112,锁壳1102上连接有可沿着边扇402长度方向移动的锁舌1101,锁舌1101伸出滑动口外,窗框7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14,锁舌1101可抵触在限位挡板14上;连接座上具有腔体1114,连接座1112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111,传动电机1111在腔体1114内,连接座1112上还开有与腔体1114连通的开口1116,传动电机1111上传动连接有传动杆1110,传动杆1110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有传动杆1110套1108,连接座1112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法兰1107,法兰1107上连接有法兰轴承1106,法兰轴承1106连接在法兰1107上,传动杆1110套1108经法兰轴承1106连接在法兰1107上,传动杆1110上螺纹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块1109,上面的边扇402上开有移动口13,锁壳1102和连接座1112上分别
开有与移动口13对应的移动槽一1115和移动槽二10,锁舌1101依次伸进移动口13和移动槽二10内与移动块1109连接,连接座1112可刚好沿着锁壳1102内壁滑动。
[0035]
为了进一步实现连接座1112的移动,连接座1112下侧设有连接耳1113,窗扇本体4外侧连接有把手座5,把手座5上连接有可转动的把手6,把手6的一端在把手座5外,把手6的另一端伸进安装腔内,把手6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套1105,连接套1105的外周设有转动部1104,转动部1104向外伸出的一端铰接有连杆1103,连杆1103向上伸出的一端与连接耳1113铰接;把手6不受力时,转动部1104阻止连杆1103下移。
[0036]
本实用新型中,把手6与把手座5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把手6转动至一定角度,把手6不动,需要有外力作用在把手6上,把手6才会转动;在窗扇本体4上安装玻璃,窗框7固定在建筑物上;窗扇本体4处于关闭状态时,若锁舌1101与限位挡板14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对应,锁舌1101的位置不变时,强行推开窗扇本体4时,锁舌1101抵触在限位挡板14上,窗扇本体4无法打开,力不会传输到侧扇一401上驱动窗扇本体4开合的机械结构上,驱动窗扇本体4开合的机械结构不易受到损坏,电子锁11的安装位置也不会遮挡视线,结构更加合理;需要打开窗扇本体4时,传动电机1111动作,传动杆1110转动,移动块1109在锁舌1101的作用下只能做移动,传动杆1110带动移动块1109的移动,移动块1109带动锁舌1101的移动,当锁舌1101移动至偏离限位挡板14时,传动电机1111停止动作,电子锁11解锁,解锁时,若传动电机1111堵转或者发生其它故障无法工作时,转动把手6,连接套11051105转动,转动部1104转动,转动部1104带动连杆1103的摆动,连杆1103的摆动带动连接座1112的移动,连接座1112的移动带动锁舌1101的移动,使锁舌1101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停止转动把手6,需要锁止窗扇本体4时,使锁舌1101移动至限位挡板14所在位置,需要打开窗扇本体4时,使锁舌1101移动至偏离限位挡板14的位置,驱动电机2动作,电机轴311转动,电机轴311带动连接轴310和支撑套302的转动,连接轴310带动驱动齿轮301的转动,驱动齿轮301带动从动齿轮307的转动,从动齿轮307带动驱动杆305的转动,驱动杆305带动升降块306的移动,升降块306的移动带动升降板一12的移动,升降板二15做同步移动,升降板一12和升降板二15带动对应撑杆1的摆动,撑杆1带动窗扇本体4的摆动,窗扇本体4向外打开,当打开至需要的角度时,控制驱动电机2停止动作;本实用新型中窗扇本体4处于关闭状态时,若锁舌1101与限位挡板14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对应,锁舌1101的位置不变时,强行推开窗扇本体4时,锁舌1101抵触在限位挡板14上,窗扇本体4无法打开,力不会传输到侧扇一401上驱动窗扇本体4开合的机械结构上,驱动窗扇本体4开合的机械结构不易受到损坏,电子锁11的安装位置也不会遮挡视线,更加安全可靠,驱动窗扇本体4开合的结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不遮挡视线;在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先安装好驱动机构3,使用紧固件将支撑套302和连接轴310连接在一起,使用紧固件将从动齿轮307和连接轴310连接在一起(紧固件可为紧固螺栓、紧固螺钉等起到紧固作用的连接件),将安装好的驱动机构3直接插入安装腔内,当驱动机构3插入安装腔内的位置位于指定的位置时,不再移动驱动机构3,只需将电机轴311穿过前方固定板303上的孔插入支撑套302内,再将传动电机1111的侧板固定连接在侧扇一401上,驱动电机上的垫片201连接在侧扇一401在前后方向上朝外的一侧即可,电机轴311插入支撑套302内的部分刚好插入连接槽309内,使电机轴311转动时带动连接轴310的转动,安装方便;可作为窗户使用。
[0037]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