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8696发布日期:2021-03-30 20:1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离合的电动执手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



背景技术:

内开内倒是一种窗型,它借助五金实现两种开启方式:内平开和内倒。传统的内开内倒窗户是手动式,随着科技进步逐渐有厂家研发出电动式窗户。

目前高档的内开内倒窗一般是装配传动锁盒来实现开启或关闭的,其使用的传动锁盒如果为单向传动锁盒,由于单向传动锁盒在使用过程中,其在垂直方向上受力不均匀,会导致窗扇自由端下垂严重,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窗扇无法正常的开启;其使用的传动锁盒如果为双向传动锁盒,可实现传动机构的双向传动,减小不均匀的传动受力,但是一般的双向传动锁盒是通过大齿轮带动一侧主动齿条,主动齿条带动从动小齿轮,从动小齿轮带动另一侧从动齿条的双向传动结构,从动小齿轮卡在两齿条之间,时间久了,小齿轮受力容易磨损,双向传动锁盒传动受力一样不均匀;此外,门窗执手如果直接锁在传动锁盒上,容易把传动锁盒拉斜变形,使用时间长了,门窗开启量大了,把手容易松动,而且会导致传动锁盒使用寿命下降,功能丧失,门窗无法开启或锁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包括壳体,该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装配执手的执手安装位,于执手安装位的两侧设置防拉斜安装位,该防拉斜安装位上装配有用于定位执手的防拉斜件;一内开内倒传动装置,内置于该壳体,该内开内倒传动机构包括对开机构、齿轮组和驱动器;由驱动器带动该齿轮组使对开机构相对运动而开锁和落锁,同时驱动执手在0度~90度~180度的范围内转动;三位感应装置,是由位置开关和触碰件组成,该触碰件设于对开机构,当执手位于0度、90度和180度时,触碰件随对开机构同步滑动而分别被位置开关的三位感应点感应。

优选的,所述防拉斜件为t型插入结构,上部为圆角梯形结构,下部为圆角矩形柱状结构,所述防拉斜件同时设置有紧固孔,该紧固孔与壳体通过螺丝进行紧固。

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第四齿轮组、第五齿轮组、第六齿轮组、第七齿轮组、第八齿轮组;所述驱动器为落锁电机;电动驱动状态下,落锁电机上的涡杆将动力依次从第一齿轮组传动至第八齿轮组,输出至对开机构和执手。

优选的,所述齿轮组上的第三齿轮组为离合装置,执手锁电动控制时该离合装置为“合”状态,手动控制时该合离装置为“离”状态。

优选的,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上齿轮、离合下齿轮、离合传动件、磁石、钢珠;

所述离合传动件位于该离合上齿轮和离合下齿轮之间,所述离合上齿轮上设有第一槽,离合传动件上安装所述磁石和设有第二槽,该钢珠在该第二槽径向活动且可以被磁石吸附;所述离合下齿轮设有钢珠拨动结构;

当离合下齿轮旋转带动该钢珠拨动结构推动该钢珠沿第二槽向外行走而卡入第一槽时,该离合装置处于“合”状态;当钢珠拨动结构松开钢珠时,钢珠被磁石吸引沿第二槽向内行走而脱离第一槽,此时离合装置处于“离”状态。

优选的,所述位置开关上有三位感应点,当执手位于0度时,对开机构上的触碰件与位置开关上的第一感应点相应;当执手位于90度时,该对开机构上的触碰件与位置开关上的第二感应点相应;当执手位于180度时,该对开机构上的触碰件与位置开关上的第三感应点相应。

优选的,所述对开机构包括有第一传动齿条、第二传动齿条、对开齿轮,该第一传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条均与对开齿轮啮合,所述触碰件设置于第一传动齿条上,第一传动齿条由齿轮组带动。

优选的,所述对开机构的对开齿轮的下端与第一传动齿条啮合,上端与第二传动齿条啮合,所述第八齿轮组在电动状态下带动第一传动齿条向左或者右运动,同时第一传动齿条带动对开齿轮转转动,进而第二传动齿条在对开齿轮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传动齿条反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对开机构的第一传动齿条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齿,下端与第八齿轮组啮合,上端与对开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八齿轮组上设置有一执手安装孔,该执手安装孔为矩形结构,执手安装于所述执手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由于壳体上安装了防拉斜件,进而保证所述执手锁的执手位置更加牢固,防止因执手经常操作或斜拉而松动。避免了门窗执手直接锁在外壳上把外壳拉斜变形,导致外壳使用寿命下降,功能丧失,门窗无法开启或锁闭。

齿轮组上设置的离合装置实现了手动和电动之间的切换,当需要电动转手动切换时候,只需转动执手便可以实现电动转手动或者手动转电动的切换,方便快捷。

其次,所述执手锁设置的触碰件和位置开关能监测到执手锁的开关状态,或者打开的幅度情况。

所述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各部件一体化在壳体,可直接安装在框内,直接代替传统手动执手,适用性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壳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防拉斜安装正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防拉斜安装背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传动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传动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手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电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离合装置手动转电动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手动和电动时离合装置中钢珠的位置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手动切自动时离合装置中钢珠的运动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手动切自动时离合装置中钢珠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11、防拉斜安装位

12、执手安装位20、防拉斜件

21、紧固孔30、驱动器

31、落锁电机32、涡杆

40、齿轮组41、第一齿轮组

42、第二齿轮组43、第三齿轮组

44、第四齿轮组45、第五齿轮组

46、第六齿轮组47、第七齿轮组

48、第八齿轮组49、执手安装孔

50、离合装置51、离合上齿轮

52、第一槽53、离合传动件

54、磁石55、钢珠

56、离合下齿轮57、第二槽

60、对开机构61、第一传动齿条

62、第二传动齿条63、对开齿轮

70、位置开关71、触碰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上设置有防拉斜安装位11,执手安装位12。本实施例中,防拉斜安装位11和执手安装位12例如可以为安装孔;防拉斜件20,该防拉斜件20安装于所述壳体10上的防拉斜安装位11;落锁电机31,安装于壳体10,该落锁电机31上设置有涡杆32;齿轮组40,齿轮组40与所述涡杆32啮合,该齿轮组40上设置有一离合装置50、一执手安装孔49;对开机构60,该对开机构60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条61、第二传动齿条62、对开齿轮63、触碰件71,其中触碰件71设置于第一传动齿条61一端的下方,该第一传动齿条61与齿轮组40啮合;位置开关70,该位置开关70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61的下方,第一传动齿条61运动时位置开关70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61上的触碰件71相接触。执手安装于执手安装孔49,防拉斜件20插入壳体10的防拉斜安装位1111进行安装实现对执手的固定,防止斜拉。落锁电机31转动时,落锁电机31上的涡杆32将动力传送至齿轮组40;齿轮组40将动力传送至对开机构60,对开机构60的第一传动齿条61驱动对开齿轮63,第二传动齿条62在对开齿轮63驱动下相向运动,实现所述执手锁的开或者关。第一传动齿条61上的位置开关70在运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61上的触碰件71与位置开关70触碰进而判断齿条的运动位置,从而检测到所述执手锁的开关状态。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所述防拉斜件20为t型插入结构,上部为圆角梯形结构,下部为圆角矩形柱状结构,所述防拉斜件20同时设置有紧固孔21,该紧固孔21与壳体10通过螺丝进行紧固。防拉斜件20插入壳体10上的防拉斜安装位1111,然后用螺丝紧固,从而防止了因执手运动而导致的松动,适用于无底座执手。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所述齿轮组40包括第一齿轮组41、第二齿轮组42、第三齿轮组43、第四齿轮组44、第五齿轮组45、第六齿轮组46、第七齿轮组47、第八齿轮组48;所述电动动作时落锁电机31上的涡杆32将动力依次从第一齿轮组41传动至第八齿轮组48。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所述齿轮组40上的第三齿轮组43是离合装置50,可以实现执手锁的离合切换,当执手锁电动控制时该离合装置50为“合”状态,当手动控制时该合离装置为“离”状态。

所述离合装置50设置有离合上齿轮51、离合下齿轮56、离合传动件53、磁石54、钢珠55;所述离合传动件53位于该离合上齿轮51和离合下齿轮56之间,所述离合上齿轮51上设有第一槽52,离合传动件53上安装所述磁石54和设有第二槽57,该钢珠55在该第二槽57径向活动且可以被磁石54吸附;所述离合下齿轮56设有钢珠55拨动结构。当离合下齿轮56旋转带动该钢珠55拨动结构推动该钢珠55沿第二槽57向外行走而卡入第一槽52时,该离合装置50处于“合”状态;当钢珠55拨动结构松开钢珠55时,钢珠55被磁石54吸引沿第二槽57向内行走而脱离第一槽52,此时离合装置50处于“离”状态。

更为具体的,所述离合上齿轮51为上大下小结构,上部为齿轮,下部为中空柱体,中空柱体内设置有若干内凹圆弧状传动槽,即第一槽52;离合传动件53的上部具有矩形圆弧状结构,其中离合传动件53的上部棱角为圆角,左侧和右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外凸圆弧状结构,底部设置有内凹圆弧槽,即第二槽57,离合传动件53的上部设置有磁石54安装孔,转轴安装孔,离合传动件53的下部为柱状结构,离合传动件53可转动地安装于离合下齿轮56;离合下齿轮56的上部具有圆弧梯形钢珠55拨动结构,上部棱角为圆角,中部设置有外凸圆弧结构,中间设置有供离合传动件53安装的空间,离合下齿轮56下部为齿轮;磁石54安装于磁石54安装孔,钢珠55可在该内凹圆弧槽内运动。

电动状态时:落锁电机31的涡杆32带动第一齿轮组41,动力从第一齿轮组41传递至第八齿轮组48,第八齿轮组48驱动对开机构60实现所述执手锁的开关。此时,所述第三齿轮组43上的离合装置50所设的钢珠55在磁石54的吸引下位于离合上齿轮51的传动槽内,离合下齿轮56的动力通过离合传动件53上的钢珠55传递给离合上齿轮51,进而实现电动状态操作。

手动时转动执手,动力从第八齿轮组48传递至第三齿轮组43。此时第三齿轮组43上设置的离合装置50上的离合上齿轮51、离合传动件53与执手同时运动,离合下齿轮56与离合上齿轮51、离合传动件53相对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磁石54的磁力不足以吸引钢珠55向传动槽运动,从而钢珠55自由下落,实现离合上齿轮51与离合传动件53的动力断开,实现了手动操作。当有电时离合下齿轮56开始转动,钢珠55在离合下齿轮56上部的圆弧梯形钢珠55拨动结构作用下向外运动,同时由于距离的改变,磁石54对钢珠55的吸引力不断增大,当磁力大于钢珠55重力时,钢珠55重新回到传动槽,进而实现手动到电动的切换。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所述对开机构60的对开齿轮63的下端与第一传动齿条61啮合,上端与第二传动齿条62啮合,所述第八齿轮组48在电动状态下带动第一传动齿条61向左或者右运动,同时第一传动齿条61带动对开齿轮63转转动,进而第二传动齿条62在对开齿轮63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传动齿条61反向运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所述对开机构60的第一传动齿条6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齿,下端与第八齿轮组48啮合,上端与对开齿轮63啮合。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所述第八齿轮组48上设置有一执手安装孔49,该执手安装孔49为矩形结构,执手安装于所述执手安装孔49。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位置感应开关。第一传动齿条61在行程过程中,第一传动齿条61上的触碰件71与位置开关70接触,进而判断出所述执手锁的状态。更为具体的,所述位置开关70上有三位感应点,当执手位于0度时,对开机构60上的触碰件71与位置开关70上的第一感应点相应;当执手位于90度时,该对开机构60上的触碰件71与位置开关70上的第二感应点相应;当执手位于180度时,该对开机构60上的触碰件71与位置开关70上的第三感应点相应。

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的实现原理:手动状态时手动转动执手,动力从第八齿轮组48传递至第三齿轮组43。第三齿轮组43所设置的离合装置50上的钢珠55在重力作用下从离合上齿轮51的传动槽落下,从而离合传动件53与离合上齿轮51动力分离,实现手动操作。电动状态时动力从涡杆32传送至第一齿轮组41,第二齿轮组42,第三齿轮组43,此时第三齿轮组43所设置的离合装置50上的钢珠55在离合下齿轮56上部的圆弧梯形钢珠55拨动结构作用下向外运动,同时由于距离的改变,磁石54对钢珠55的吸引力不断增大,当磁力大于钢珠55重力时,钢珠55重新回到传动槽。钢珠55回到传动槽后动力继续传递后后面的齿轮组40,进而实现手动到电动的切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所述一种通用型材内开内倒三位感应防拉斜执手锁通过设置防拉斜件20安装于壳体10,有效防止了因执手运动而导致的松动。因为在齿轮组40设置了离合装置50,因此需要电动和手动的切换时,只需要转动执手便实现,轻松、快捷的。所述执手锁各配件都安装在壳体10。所述执手锁可内置在框内,能与逐渐普及的自动开关窗器配套使用,适用性强。

此外,所述执手锁上的对开机构60设置的触碰件71和位置开关70配套使用,能检测到锁的开关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