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2756发布日期:2021-07-09 12:4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2.智能机器人具备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还具有效应器,智能机器人的形成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即感觉要素,反应要素和思考要素,以中央处理器作为核心部件的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
3.目前,市面公开的智能机器人多具有:人脸识别功能、语音对话功能、红监控摄像功能、触摸屏解答知识功能、自动导航功能和二维码或身份证读入功能等,现有的智能机器人不能有效运用在疫情高发期的楼区,没有针对战疫工作的可操作性,不能为战疫工作提供实效帮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智能机器人不能有效运用在疫情高发期的楼区,没有针对战疫工作的可操作性,不能为战疫工作提供实效帮助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智能机器人机身,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高清液晶触摸屏,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其前端上部固定安装有测温摄像头,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听筒,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前端下部固定安装有播放器,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下端固定安装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上端固定安装有天线,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后端固定安装有aed应急包,所述aed应急包下端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承载箱左右两端转动安装有滚轮。
6.优选的,所述承载箱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下端固定安装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下端固定安装有清洁海绵,所述清洁板上端固定安装有光电感应防撞条,该清洁版可以折叠收缩。
7.优选的,所述承载箱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右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贯穿承载箱与滚轮相互连接。
8.优选的,所述水箱下端与承载箱上端相互连接,所述承载箱内部固定安装有ai语音互动模块、数据处理控制器、信号接收器和锂电池。
9.优选的,所述水箱后端固定开设有注水孔,所述水箱后端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箱后端固定安装有喷头。
10.优选的,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滚轮采用麦克纳姆轮,且边缘呈波浪形结构,可实现前后、左右移动,所述清洁板左右两端面与滚轮内侧面处于同平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设置aed应急包,实现了急救功能,通过设置ai语音互动模块,实现了人机互动的功能,通过高清液晶触摸屏的设置,利于ai人机互动、公共安全知识深度学习,智能机器人通过人们的提问给予解答或指引;
13.2、该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通过单个滚轮与单个电动机的转轴相互连接的设置,实现了单个电动机带动该装置运动的效果,当电动机长时间工作时可通过天线控制另外的电动机实现该装置的运动,提高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施水箱、水泵和喷头,实现了该装置智能无死角消毒的功能;
14.3、该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设置光电感应防撞条,避免了该装置在运动至碰撞障碍物的现象,提高了对该装置的保护效果,高清液晶触摸屏的设置,实现了人机互动和监测联动报警等功能,用途多样,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智能机器人机身;2、高清液晶触摸屏;3、测温摄像头;4、听筒;5、播放器;6、承载箱;7、天线;8、aed应急包;9、水箱;10、滚轮;11、连接体;12、清洁板;13、清洁海绵;14、光电感应防撞条;15、连接柱;16、电动机;17、转轴;18、ai语音互动模块;19、数据处理控制器;20、信号接收器;21、锂电池;22、注水孔;23、水泵;24、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战疫、急救、安全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智能机器人机身1,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1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高清液晶触摸屏2,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1其前端上部固定安装有测温摄像头3,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1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听筒4,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1前端下部固定安装有播放器5,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1下端固定安装有承载箱6,所述承载箱6上端固定安装有天线7,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1后端固定安装有aed应急包8,所述aed应急包8下端固定安装有水箱9,所述承载箱6左右两端转动安装有滚轮10。
23.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箱6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体11,所述连接体11下端固定安装有清洁板12,所述清洁板12下端固定安装有清洁海绵13,所述清洁板12上端固定安装有光电感应防撞条14,光电感应防撞条14的设置提高了对该装置的保护效果。
24.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箱6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右端转动安装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右端贯穿承载箱6与滚轮
10相互连接,实现了单一电动机16带动四个滚轮10转动的效果,电动机16的更换使用利于电动机16的散热,延长了电动机16的使用寿命。
25.进一步的,所述水箱9下端与承载箱6上端相互连接,所述承载箱6内部固定安装有ai语音互动模块18、数据处理控制器19、信号接收器20和锂电池21,实现了语音互动等功能,利于防疫知识的普及。
26.进一步的,所述水箱9后端固定开设有注水孔22,所述水箱9后端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23,所述水箱9后端固定安装有喷头24,实现了该装置智能无死角消毒的效果,利于在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工作。
27.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机器人机身1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滚轮10采用麦克纳姆轮,且边缘呈波浪形结构,可实现前后、左右移动,所述清洁板12左右两端面与滚轮10内侧面处于同平面,有效避免了在该装置前进过程中小型障碍物卡入滚轮10内侧区域造成的滚轮10无法转动,提高了该装置的移动效果。
28.工作原理:首先,将智能机器人机身1放置在商场等需要进行疫情监测的场所中,通过天线7传输信号使电动机16转动,同时开启光电感应防撞条14,实现承载箱6随滚轮10运动,使清洁海绵13对地面进行清洁工作,同时启动水泵23使喷头24喷出水箱9中的消毒水,实现智能无死角消毒,在滚轮10移动过程中,光电感应防撞条14传递信号给数据处理控制器19避免智能机器人机身1在移动的过程中撞击在障碍物上,当无需使用该装置的清洁功能时,将该装置放置在商场等需要进行疫情监测的场所出入口,待测疫情人员通过与智能机器人机身1对话实现解答疑问功能,通过测温摄像头3对融人脸+体温进行自动检测,通过aed应急包8和高清液晶触摸屏2实现aed联网护送急救、gps定位,监测联动报警等功能。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