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龙头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6012发布日期:2021-08-03 13:2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龙头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龙头锁。



背景技术:

龙头锁作为锁具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市面上的电动车或摩托车上,因此,龙头锁的使用性能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用车体验。

目前,市面上的龙头锁一般分为手动、电动以及既能手动又能电动的结构,手动结构只能依靠人工采用钥匙解锁和锁紧,而电动结构只能通过电动机带动锁舌移动来实现解锁和锁紧,既能手动又能电动的结构不仅可通过人工采用钥匙打开,还能通过电机进行解锁和锁紧,并且随着使用需求的便捷化,既能手动又能电动的龙头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是,现有具备手动和电动双控制功能的龙头锁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寿命短、离合效果以及自锁性能差的问题,另外,手动和电动等控制进行切换时,锁芯会出现无法顺利弹出的问题,导致龙头锁的使用性能降低,影响龙头锁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新型龙头锁,以解决现有龙头锁使用寿命短,离合效果以及自锁性能差,易出现锁芯无法弹出等缺陷,提升龙头锁的使用性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龙头锁,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壳体,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上盖盖设于底座上,且上盖和底座之间形成内腔;

转轴,转轴竖直设置于内腔中并可在内腔中转动,转轴的上端连接有可插入钥匙的钥匙锁芯,并且转轴的上端和钥匙锁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转轴的下端插设于底座上,且转轴的下端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同时,转轴的中部套设有第一齿轮,并且,转轴的外壁上且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还设置有突出的锁舌拨动部和拉索拨动部,且锁舌拨动部和拉索拨动部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

锁舌组件,锁舌组件包括拨动板和锁舌,拨动板套设于转轴外且位于锁舌拨动部和第一齿轮之间,拨动板上且位于锁舌拨动部的下方开设插槽,锁舌拨动部可选择性插入插槽内,拨动板的一端设置有锁舌,且锁舌的另一端伸出壳体外;

电动解锁组件,电动解锁组件设置于内腔中,包括电动驱动器、传动齿轮组、蜗杆、拨动齿块以及扭簧,蜗杆设置于第一齿轮的旁侧并与第一齿轮啮合,电动驱动器的输出轴与传动齿轮组连接,传动齿轮组与蜗杆连接,同时,第一齿轮的旁侧还设置有拨动齿块,拨动齿块的一端铰接于壳体上,拨动齿块的另一端设置有轮齿并与第一齿轮啮合,扭簧铰接于壳体上并与拨动齿块的铰接处同轴布置,扭簧的一端连接于拨动齿块上,扭簧的另一端连接于锁舌上;其中,

第一齿轮为二级齿轮,包括上部的拨动齿轮和同轴设置的下部的传动齿轮,拨动齿轮与拨动齿块啮合,传动齿轮与蜗杆啮合,并且拨动齿轮的轮齿的上部端面以及拨动齿块的轮齿的下部端面均设置有斜倒角;

拉索组件,包括拨动滑块和第三复位弹簧,拨动滑块沿转轴的切向滑设于内腔中且位于转轴设置有拉索拨动部的一侧,拨动滑块靠近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可与拉索拨动部选着性接触的凸起,拨动滑块上沿其布置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抵靠于壳体上的第三复位弹簧。

上述的一种新型龙头锁,其中,拨动板上且位于背离设置有锁舌的一端设置有感应块,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与感应块对应的第一感应器。

上述的一种新型龙头锁,其中,底座上且位于转轴的下端开设有插孔,插孔内设置有端套,端套设置有内孔,转轴的下端插入端套的内孔中。

上述的一种新型龙头锁,其中,端套的内孔包括抵靠段和延伸段,抵靠段为圆孔,延伸段为扁孔,延伸段设置于抵靠段的底部,抵靠段的横截面的直径大于延伸段的横截面的长度尺寸,并于延伸段和抵靠段之间形成内孔限位台阶,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于内孔限位台阶上,同时,内孔限位台阶上且位于延伸段的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呈中心对称布置的缺口。

上述的一种新型龙头锁,其中,端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块,底座上且位于插孔的旁侧设置有能感应凸块的第二感应器。

上述的一种新型龙头锁,其中,转轴包括锁芯连接段、拨动段、齿轮安装段以及弹簧安装段,沿底座至上盖的方向,弹簧安装段、齿轮安装段、拨动段以及锁芯连接段依次以端对端的形式连接成一整体结构,并且弹簧安装段和锁芯连接段均为扁轴,锁芯连接段和拨动段之间设置有上限位台阶,拨动段和齿轮安装段之间设置有齿轮限位台阶,锁舌拨动部和拉索拨动部均设置于拨动段上,锁芯连接段插设于钥匙锁芯上,且锁芯连接段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上限位台阶和钥匙锁芯上,第一齿轮套设于齿轮安装段上,且第一齿轮的一端抵靠于齿轮限位台阶上,弹簧安装段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弹簧安装段背离齿轮安装段的一端插设于端套的内孔的延伸段内,且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一齿轮和内孔限位台阶上。

上述的一种新型龙头锁,其中,传动齿轮组包括输入齿轮、中间齿轮以及输出齿轮,

输入齿轮套设于电动驱动器的输出轴上并固定;

输出齿轮套设于蜗杆的一端并固定;

中间齿轮为二级齿轮,中间齿轮设置于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之间,中间齿轮包括同轴设置且形成一整体结构的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且第一中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第二中间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

上述的一种新型龙头锁,其中,锁舌拨动部包括延伸臂、套筒、封块、伸缩销以及第四复位弹簧,延伸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上,延伸臂的另一端突出于转轴外设置,套筒设置于延伸臂突出转轴的一端,套筒平行于转轴设置,套筒下端开口为缩口,套筒上端的壁体上且位于开口处设置有插槽,封块插设于插槽内并将套筒上端的开口封住,伸缩轴呈“t”字形设置,伸缩轴的大头端滑设于套筒内,伸缩轴的小头端伸出套筒下端的缩口外,第四复位弹簧设置于套筒内,且第四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伸缩轴的大头端和封块上。

上述的一种新型龙头锁,其中,锁舌上开设有连接孔,扭簧连接锁舌的一端插设于连接孔内。

上述的一种新型龙头锁,其中,拨动滑块上且位于背离凸起的一侧设置有卡孔,卡孔内卡设有一拉索的拉索头。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新型龙头锁,通过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转轴,且转轴和可插入钥匙的钥匙锁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转轴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可有效保证转轴在下压后可在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保证了龙头锁在手动和电动等控制进行切换时,锁芯能顺利弹出,保证龙头锁的正常使用,同时,在电动驱动器和蜗杆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组,实现了传动速比的增大,能避免传动部件的过度磨损,延长龙头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蜗杆和第一齿轮配合的自锁性能,另外,第一齿轮的轮齿以及拨动齿块的轮齿均设置有斜倒角,方便了手动和电动等控制进行切换时,第一齿轮和拨动齿块的啮合,离合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龙头锁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龙头锁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打开壳体后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打开壳体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转轴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锁舌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动解锁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齿轮和拨动齿块配合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拉索组件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端套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锁舌拨动部的剖视图。

附图中:1、壳体;11、底座;12、上盖;13、第一感应器;14、第二感应器;2、转轴;21、锁舌拨动部;22、拉索拨动部;23、端套;24、锁芯连接段;25、拨动段;26、齿轮安装段;27、弹簧安装段;211、延伸臂;212、套筒;213、封块;214、伸缩销;215、第四复位弹簧;231、内孔;232、凸块;233、延伸块;241、上限位台阶;251、齿轮限位台阶;2311、抵靠段;2312、延伸段;2313、内孔限位台阶;2314、缺口;3、钥匙锁芯;4、第一复位弹簧;5、第二复位弹簧;6、第一齿轮;61、拨动齿轮;62、传动齿轮;7、锁舌组件;71、拨动板;72、锁舌;711、插槽;712、感应块;721、连接孔;8、电动解锁组件;81、电动驱动器;82、传动齿轮组;83、蜗杆;84、拨动齿块;85、扭簧;821、输入齿轮;822、中间齿轮;823、输出齿轮;9、拉索组件;91、拨动滑块;911、凸起;912、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10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龙头锁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打开壳体后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打开壳体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龙头锁包括:壳体1、转轴2、锁舌组件7、电动解锁组件8以及拉索组件9,并且,转轴2上还连接有可插入钥匙的钥匙锁芯3,钥匙锁芯3通过转轴2作用于锁舌组件7,电动解锁组件8同样可通过转轴2作用于锁舌组件7上,使得龙头锁即具备手动解锁和锁紧功能,又具备电动解锁和锁紧功能,并且,钥匙锁芯3还可通过转轴2作用于拉索组件9上,使得龙头锁还可实现手动操控连接于拉索组件9上的拉索,实现拉索连接的车座等结构的开启,实现龙头锁功能的拓展。

具体的,壳体1包括底座11和上盖12,上盖12盖设于底座11上,且上盖12和底座11之间形成内腔,通过上盖12和底座11形成的内腔为转轴2、锁舌组件7、电动解锁组件8以及拉索组件9等结构提供安装空间,实现对上述结构的保护,结构设计更合理。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转轴的结构图。如图1至图4所示,转轴2竖直设置于壳体1的内腔中,且转轴2可在内腔内转动,保证了转轴2在后续的解锁和锁紧操作中能作为传动部件使用。同时,转轴2的上端连接有可插入钥匙的钥匙锁芯3,即使用者可通过将钥匙插入到钥匙锁芯3后通过钥匙锁芯3带动转轴2转动,为手动解锁和锁紧本龙头锁以及手动控制拉索提供了条件。并且转轴2的上端和钥匙锁芯3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4,使得在下压钥匙锁芯3后,钥匙锁芯3能在第一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复位,保证了钥匙锁芯3后续的正常使用,防止了钥匙锁芯3易出现在下压后无法正常复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龙头锁的使用性能。另外,转轴2的下端插设于底座11上,且转轴2的下端和底座11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5,同样的,龙头锁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钥匙锁芯3下压转轴2后,转轴2能在第二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为后续再次下压转轴2提供了条件。并且,转轴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4和第二复位弹簧5,可使得在第二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无法保证转轴2能顺利顶起钥匙锁芯3时,第二复位弹簧5能进一步促使钥匙锁芯3复位,保证了钥匙锁芯3复位的可靠性。同时,转轴2的中部套设有第一齿轮6,即通过转轴2为第一齿轮6的安装提供了安装基础,同时也为第一齿轮6后续参与电动解锁提供了结构基础。并且,转轴2的外壁上且位于第一齿轮6的上方还设置有突出的锁舌拨动部21和拉索拨动部22,且锁舌拨动部21和拉索拨动部22分别位于转轴2的两侧,为后续通过锁舌拨动部21来实现本龙头锁的手动解锁和锁定,以及后续通过拉索拨动部22驱动拉索动作提供了条件,既能避免锁舌拨动部21和拉索拨动部22两者之间相互造成干扰,还能避免分别与锁舌拨动部21和拉索拨动部22配合的结构之间出现相互干扰,保证了龙头锁各结构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构设计更合理。值得指出的是,钥匙锁芯3为市面上传统可插入钥匙的锁芯结构,并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锁舌组件的结构图。如入2、图3以及图5所示,锁舌组件7又包括拨动板71和锁舌72,拨动板71套设于转轴2外且位于锁舌拨动部21和第一齿轮6之间,此时,拨动板71上设置有一滑动槽,转轴2穿设于滑动槽内,使得拨动板71在壳体1的内腔中可相对转轴2移动,为后续锁舌72的伸出和回缩提供了条件。并且,拨动板71上且位于锁舌拨动部21的下方开设有插槽711,锁舌拨动部21可选择性插入插槽711内,即在转轴2下压时,转轴2上的锁舌拨动部21能插入到拨动板71的插槽711内,使得在转轴2转动时,转轴2能通过锁舌拨动部21带动拨动板71在壳体1的内腔中移动,并且,拨动板71的一端设置有锁舌72,且锁舌72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使得在转轴2通过锁舌拨动部21带动拨动板71在壳体1的内腔中移动时,拨动板71能带动锁舌72伸出壳体1的一端继续伸出或回缩,从而实现龙头锁的锁紧和解锁。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动解锁组件的结构图。如图2至图6所示,电动解锁组件8设置于壳体1的内腔中,通过壳体1实现对电动解锁组件8的安装和保护。此时,电动解锁组件8又包括电动驱动器81、传动齿轮组82、蜗杆83、拨动齿块84以及扭簧85,蜗杆83设置于第一齿轮6的旁侧并与第一齿轮6啮合,即通过蜗杆83能驱动第一齿轮6转动,并且,也可使得在转轴2被下压,第一齿轮6跟随转轴2下移时,蜗杆83能与第一齿轮6分离,实现电动驱动路径的中断,为电动和手动操作的切换提供了条件。并且,电动驱动器81的输出轴与传动齿轮组82连接,传动齿轮组82与蜗杆83连接,即电动驱动器81和蜗杆83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组82,并通过传动齿轮组82进行动力传动,使得电动驱动器81和蜗杆83之间设置有可增大速比的传动齿轮组82,优选的,传动齿轮组82采用减速速比,可避免高速转动的电动驱动器81直接作用于蜗杆83而导致的高速磨损问题,既能延长本龙头锁的使用寿命,还能提升蜗杆83和第一齿轮6啮合传动的自锁性能,进一步提升龙头锁的使用性能。同时,第一齿轮6的旁侧还设置有拨动齿块84,拨动齿块84的一端铰接于壳体1上,拨动齿块84的另一端设置有轮齿并与第一齿轮6啮合,即,在蜗杆83与第一齿轮6啮合,且第一齿轮6还与拨动齿块84啮合的情况下,电动驱动器81能通过传动齿轮组82带动蜗杆83转动,蜗杆83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第一齿轮6带动拨动齿块84绕其铰接处偏转。并且,扭簧85也铰接于壳体1上并与拨动齿块84的铰接处同轴布置,扭簧85的一端连接于拨动齿块84上,扭簧85的另一端连接于锁舌72上,使得在第一齿轮6带动拨动齿块84偏转时,拨动齿块84能带动扭簧85转动,使得扭簧85连接于锁舌72上的一端能驱动锁舌72伸出或回缩,实现龙头锁的电动锁紧和解锁。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齿轮和拨动齿块配合的结构图,如图2至图7所示,为了保证第一齿轮6既能与蜗杆83啮合,又能与拨动齿块84啮合,将第一齿轮6设为二级齿轮,使得第一齿轮6包括上部的拨动齿轮61和同轴设置的下部的传动齿轮62,此时,拨动齿轮61和传动齿轮62为一体式结构,保证了两齿轮转动的同步性,使得在第一齿轮6套设于转轴2上后,拨动齿轮61和传动齿轮62能呈上下层分布,另外,拨动齿轮61与拨动齿块84啮合,传动齿轮62与蜗杆83啮合,使得蜗杆83和拨动齿块84互不干扰,保证了动力传动的可靠性。另外,为了保证转轴2被下压而带动第一齿轮6下移时能使蜗杆83和传动齿轮62分离,以及使拨动齿轮61和拨动齿块84分离,而在转轴2在第二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时,转轴2带动第一齿轮6上移,将拨动齿轮61的轮齿的上部端面以及拨动齿块84的轮齿的下部端面均设置有斜倒角,可使得拨动齿块84的轮齿能快速且准确的卡入到拨动齿轮61的轮齿之间,实现拨动齿块84和拨动齿轮61的快速啮合,即使得龙头锁的离合性能更好,进一步提高了龙头锁的使用性能。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拉索组件的结构图。如图2至图4以及图8所示,拉索组件9设置于壳体1的内腔中且可在内腔中滑动,此时,拉索组件9又包括拨动滑块91和第三复位弹簧,并且,拨动滑块91沿转轴2的切向滑设于内腔中且位于转轴2设置有拉索拨动部22的一侧,使得拨动滑块91能沿转轴2的切向移动,并且,拨动滑块91靠近转轴2的一侧设置有可与拉索拨动部22选着性接触的凸起911,即在转轴2转动时,转轴2能通过其上突出的拉索拨动部22接触拨动滑块91上的凸起911,并通过拉索拨动部22推动凸起911带动拨动滑块91沿转轴2的切向移动,使得拨动滑块91可连接拉索,使得在拨动滑块91移动时,连接于拨动滑块91上的拉索可拉动该拉索连接的座椅等结构动作,从而实现对座椅等结构的开启。另外,拨动滑块91上沿其布置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抵靠于壳体1上的第三复位弹簧,使得在拨动滑块91沿转轴2的切向移动后,拨动滑块91能压缩或拉伸第三复位弹簧,使得在第三复位弹簧恢复原状时,能推动拨动滑块91复位,为下次通过转轴2驱动拨动滑块91移动提供了条件,实现了龙头锁功能的拓展。

更加具体的,拨动板71上且位于背离设置有锁舌72的一端设置有感应块712,壳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与感应块712对应的第一感应器13,同时,使得拨动板71在内腔中移动时,拨动板71能带动感应块712移动,并且第一感应器13能感应到感应块712的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感应块712能监测到拨动板71的移动,方便操作者获取到当前龙头锁的状态,结构设计更合理。值得指出的是,感应块712可以是带磁性的结构,第一感应器13可以是霍尔元器件,感应技术成熟,采购成本低,同时,感应块712和第一感应器13也可采用功能和效果相同的结构进行等效替代。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端套的结构图。如图1至图4以及图9所示,底座11上且位于转轴2的下端开设有插孔,并且,插孔内设置有端套23,使得端套23可在底座11的插孔内转动,为后续转轴2的转动提供了条件,同时,端套23设置有内孔231,转轴2的下端插入端套23的内孔231中,即通过内孔231为转轴2的下端与端套23的连接提供了结构基础,同时,也使得转轴2在底座11上的安装通过端套23实现。另外,为了防止转轴2过度转动,端套23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突出的延伸块233,同时,底座11的底壁上且位于插孔的旁侧设置有与延伸块233对应的挡块,从而使得在端套23沿一方向转动预设角度后,延伸块233能被挡块限制住,避免端套23过度转动而导致转轴2过度转动的问题,避免了龙头锁功能的失效。

更加具体的,设置于底座11的插孔内的端套23的内孔231又分为抵靠段2311和延伸段2312,抵靠段2311为圆孔,延伸段2312为扁孔,延伸段2312设置于抵靠段2311的底部,即转轴2的下端在插设于端套23上时,需要先穿过抵靠段2311,再插入延伸段2312,并且,抵靠段2311的横截面的直径大于延伸段2312的横截面的长度尺寸,保证了扁孔的横截面的最大跨度均小于抵靠段2311的直径,并于延伸段2312和抵靠段2311之间形成内孔限位台阶2313,第二复位弹簧5的一端抵靠于内孔限位台阶2313上,即通过延伸段2312和抵靠段2311之间形成的内孔限位台阶2313为第二复位弹簧5提供了抵靠基础,从而使得在转轴2被下压而下移时,转轴2的下端在延伸段2312内继续下移,第二复位弹簧5被内孔限位台阶2313限制而被压缩,为后续松开对转轴2的压力后,转轴2能在第二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上移,实现转轴2的自动复位。同时,端套23的内孔231中的内孔限位台阶2313上且位于延伸段2312的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呈中心对称布置的缺口2314,且在转轴2未被下压而下移时,转轴2的下端端面要低于内孔限位台阶2313的台阶面,同时要高于缺口2314的底面,即转轴2可在未被下压的状态下,转轴2的下端可由延伸段2312偏转至缺口2314内,使得在使用者通过钥匙插入到钥匙锁芯3内,通过钥匙锁芯3带动转轴2转动时,此时,转轴2上的拉索拨动部22能推动拉索组件9中的拨动滑块91移动,实现对车座等结构的开启,并在转轴2转动预设角度后,转轴2的下端偏转至缺口2314内并被缺口2314的侧壁限位,并且由于端套23上设置有延伸块233,且端套23上的延伸块233在沿一方向转动时能被底座11上的挡块限制,使得转轴2在未被下压的情况下只能转动较小的角度,从而防止了转轴2过度转动而导致拉索拨动部22越过拨动滑块91的凸起911的问题,避免了拉索组件9的失效,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端套23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块232,此时,底座11上且位于插孔的旁侧设置有能感应凸块232的第二感应器14,使得端套23在转动的过程中,端套23上的凸块232能被第二感应器14感应到,从而方便使用者获取龙头锁当前所处的状态,结构设计更合理。同样的,需要指出的是,凸块232可以是带磁性的结构,第二感应器14可以是霍尔元器件,感应技术成熟,采购成本低,同时凸块232和第二感应器14也可采用功能和效果相同的结构进行等效替代。

更加具体的,转轴2包括锁芯连接段24、拨动段25、齿轮安装段26以及弹簧安装段27,沿底座11至上盖12的方向,弹簧安装段27、齿轮安装段26、拨动段25以及锁芯连接段24依次以端对端的形式连接成一整体结构,即转轴2为整体加工而成,保证了转轴2的结构强度。并且弹簧安装段27和锁芯连接段24均为扁轴,锁芯连接段24和拨动段25之间设置有上限位台阶241,拨动段25和齿轮安装段26之间设置有齿轮限位台阶251,锁舌拨动部21和拉索拨动部22均设置于拨动段25上,即通过拨动段25为锁舌拨动部21和拉索拨动部22提供了安装载体。并且,锁芯连接段24插设于钥匙锁芯3上,此时,钥匙锁芯3的底部设置有与呈扁轴结构设置的锁芯连接段24配合的扁孔,从而保证了钥匙锁芯3能带动转轴2转动,防止转轴2和钥匙锁芯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而导致龙头锁无法动作的问题。并且,锁芯连接段24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第一复位弹簧4的两端分别抵靠于上限位台阶241和钥匙锁芯3上,通过上限位台阶241为第一复位弹簧4的安装提供了抵靠基础,即在使用者通过钥匙锁芯3下压转轴2后,如使用者松开对钥匙锁芯3的压力,则钥匙锁芯3能在第一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上移复位,避免了仅靠转轴2下端的第二复位弹簧5复位导致的复位可靠性差的问题,保证钥匙锁芯3能第一时间复位,结构设计更合理。另外,第一齿轮6套设于齿轮安装段26上,且第一齿轮6的一端抵靠于齿轮限位台阶251上,使得第一齿轮6能在转轴2的齿轮安装段26上自由转动,为第一齿轮6的安装提供了安装载体,同时也通过齿轮限位台阶251防止第一齿轮6在转轴2上沿转轴2的轴向移动,保证了转轴2能带动齿轮下移或上移,并且,弹簧安装段27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此时,弹簧安装段27背离齿轮安装段26的一端插设于端套23的内孔231的延伸段2312内,使得呈扁轴设置的弹簧安装段27能插入到呈扁孔设置的端套23的内孔231的延伸段2312内,且第二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一齿轮6和内孔限位台阶2313上,使得第一齿轮6能通过第二复位弹簧5和齿轮限位台阶251进行限制,保证第一齿轮6在转轴2的齿轮安装段26上安装的稳定性,并且在转轴2被下压时,第一齿轮6跟随转轴2下移,转轴2通过第一齿轮6对第二复位弹簧5施压而使第二复位弹簧5压缩,使得在松开对转轴2施加的压力时,第二复位弹簧5会通过第一齿轮6推动转轴2上移复位,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设置于电动驱动器81和蜗杆83之间的传送齿轮组又包括输入齿轮821、中间齿轮822以及输出齿轮823,并且,输入齿轮821套设于电动驱动器81的输出轴上并固定,使得电动驱动器81能带动输入齿轮821转动,同时,输出齿轮823套设于蜗杆83的一端并固定,使得输出齿轮823能带动蜗杆83转动,另外,中间齿轮822为二级齿轮,中间齿轮822设置于输入齿轮821和输出齿轮823之间,使得中间齿轮822作为输入齿轮821和输出齿轮823之间的传动结构,并且,中间齿轮822又包括同轴设置且形成一整体结构的第一中间齿轮822和第二中间齿轮822,即第一中间齿轮822和第二中间齿轮822为一整体结构,保证了中间齿轮822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使得第一中间齿轮822和第二中间齿轮822能同步运动,且第一中间齿轮822与输入齿轮821啮合,第二中间齿轮822与输出齿轮823啮合,即通过输入齿轮821、中间齿轮822以及输出齿轮823实现了速比的增大,使得电动驱动器81的高速运动可转化为低速运动后传递至蜗杆83,使得蜗杆83能平稳驱动第一齿轮6转动,实现对拨动齿块84的低速偏转,使得蜗杆83、第一齿轮6以及拨动齿块84不易磨损,有效延长了龙头锁的使用寿命,另外,也使得蜗杆83和第一齿轮6之间自锁性能更好,结构设计更合理。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锁舌拨动部的剖视图。如图2至图4以及图10所示,转轴2上伸出的锁舌拨动部21又包括延伸臂211、套筒212、封块213、伸缩销214以及第四复位弹簧215,此时,延伸臂2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2上,延伸臂211的另一端突出于转轴2外设置,并且套筒212设置于延伸臂211突出转轴2的一端,使得套筒212与转轴2之间设置有间隔,避免锁舌拨动部21的动作对转轴2的运动造成干扰。同时,套筒212平行于转轴2设置,套筒212下端开口为缩口,套筒212上端的壁体上且位于开口处设置有插槽711,封块213插设于插槽711内并将套筒212上端的开口封住,即通过封块213在插槽711内的移动可打开套筒212上端的开口以及关闭套筒212上端的开口,方便了后续伸缩销214以及第四复位弹簧215在套筒212内的拆装。并且,伸缩轴呈“t”字形设置,包括横截面大的大头端和横截面小的小头端,此时,伸缩轴的大头端滑设于套筒212内,伸缩轴的小头端伸出套筒212下端的缩口外,防止了伸缩轴从套筒212内掉落,并且,第四复位弹簧215设置于套筒212内,且第四复位弹簧215的两端分别抵靠于伸缩轴的大头端和封块213上,即第四复位弹簧215可通过其自身的形变来适应伸缩轴在套筒212内的移动,从而调节伸缩轴伸出套筒212外的一端的长度,更好的满足电动和手动操作切换的使用需求。

更加具体的,锁舌72上开设有连接孔721,扭簧85连接锁舌72的一端插设于连接孔721内,通过锁舌72上设置的连接孔721,方便了扭簧85在锁舌72上的安装连接,且加工方便,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拨动滑块91上且位于背离凸起911的一侧设置有卡孔912,卡孔912内卡设有一拉索的拉索头,方便了拉索在拨动滑块91上的安装,另外,拉索可连接车座等结构上的开关,使得在通过拨动滑块91拉动拉索移动时,拉索能打开车座等结构的开关,从而将车座等结构打开,结构设计更合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锁舌72和拨动板7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拨动板71上开设有t型孔,锁舌72的端部设置有与t型孔配合的t型头,使得锁舌72和拨动板71通过t型孔和t型头卡接,拆装方便,结构设计更合理。

当插入钥匙且未下压钥匙锁芯3时,使用者可通过钥匙锁芯3转动转轴2,此时转轴2无法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锁舌拨动部21未插入到拨动板71的插槽711内,拉索拨动部22接触拨动滑块91的凸起911,使得在转轴2转动时,拉索拨动部22能推动凸起911带动拨动滑块91移动,使得拨动滑块91拉动拉索移动,实现车座等结构的开启。

当插入钥匙且下压钥匙锁芯3时,此时,转轴2带动第一齿轮6、锁舌拨动部21以及拉索拨动部22下移,蜗杆83和拨动齿块84均与第一齿轮6分离,锁舌拨动部21插设于拨动板71的插槽711中,拉索拨动部22移动至拨动滑块91的凸起911下方,此时,使用者通过钥匙锁芯3转动转轴2时,转轴2通过锁舌拨动部21推动拨动板71移动,使得拨动板71带动锁舌72移动,实现龙头锁的手动解锁和锁紧。

当未插入钥匙时,转轴2无法下压,此时,蜗杆83和拨动齿块84均与第一齿轮6啮合,锁舌拨动部21未插入拨动板71的插槽711中,电动驱动器81通过传动齿轮组82件带动蜗杆83转动,蜗杆83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使得第一齿轮6带动拨动齿块84转动,拨动齿块84通过扭簧85带动锁舌72移动,从而实现龙头锁的电动解锁和锁紧。并且在此过程中,由于锁舌72的移动,拨动板71会在锁舌72的作用下跟随锁舌72移动,使得拨动板71上的插槽711偏离锁舌拨动部21,此时,使用者在通过钥匙插入到钥匙锁芯3内并下压钥匙锁芯3,使得钥匙锁芯3下压转轴2,使得转轴2下移,虽然锁舌拨动部21与拨动板71上的插孔出现偏移,使得锁舌拨动部21被拨动板71顶住,使得锁舌拨动部21的伸缩轴能缩回至套筒212内,保证转轴2能顺利下移,此时,蜗杆83和拨动齿块84均与第一齿轮6分离,拉索拨动部22移动至拨动滑块91的凸起911下方,使用者再通过钥匙锁芯3转动转轴2时,锁舌拨动部21的伸缩轴能在拨动板71上滑移,直至伸缩轴滑移至拨动板71的插槽711处,并且伸缩轴在第四复位弹簧215的作用下伸出套筒212外,即伸缩轴插入到拨动板71的插槽711中,通过转轴2上的锁舌拨动部21推动拨动板71移动,从而使得拨动板71带动锁舌72移动,同样可实现龙头锁的解锁和锁紧,实现在电动驱动后再切换为手动驱动的转换,结构设计更合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龙头锁,包括壳体1、转轴2、锁舌组件7、电动解锁组件8以及拉索组件9;通过在设置有内腔的壳体1中设置转轴2,且转轴2的上端与可插入钥匙的钥匙锁芯3连接并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4,转轴2的下端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5,可保证在钥匙锁芯3下压后,钥匙锁芯3能顺利弹起,保证龙头锁的正常使用,同时,于电动解锁组件8中的电动驱动器81和蜗杆83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组82,实现了传动速比的增大,避免了结构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且也提高了自锁性能,另外,还将第一齿轮6的轮齿以及与之啮合的拨动齿块84的轮齿上设置有倒斜角,方便了第一齿轮6和拨动齿块84的离合,离合过程高效且稳定,进一步提升了龙头锁的使用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