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8909发布日期:2021-07-27 14:0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罩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罩锁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其特点为高性能、智能互联,结合智能化,开发一款能够电动解锁的机罩锁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的电动解锁的机罩锁,其结构为一个分体式机(主锁钩和副锁钩分开)的机罩锁、两个执行器、两根拉索组成,两个执行器分别控制主锁钩和副锁钩,当主系统收到解锁指令,给两个执行通电,执行器通过拉索来动主副锁钩实现电动解锁。但现有的电动解锁的机罩锁处在一些不足,例如其重量大、成本高、体积大,不利于应用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罩锁结构及汽车,能在一个驱动装置下即可实现两级解锁,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罩锁结构,包括用于实现启闭锁功能的止动臂、旋转卡板、壳体和用于驱使止动臂转动的驱动装置,止动臂和旋转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止动臂与旋转卡板相对,旋转卡板包括分别用于实现两级解锁的第一锁道和第二锁道,第一锁道与第二锁道连通,第一锁道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锁道的长度方向形成夹角,驱动装置与止动臂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臂包括第一啮合凸起和第二啮合凸起,第一啮合凸起和第二啮合凸起均位于止动臂的一侧,第一啮合凸起与第二啮合凸起相互间隔设置,第一啮合凸起和第二啮合凸起均与旋转卡板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臂还包括第一减重缺口和第二减重缺口,第一减重缺口位于止动臂的另一侧,第二减重缺口靠近第二啮合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卡板还包括与第一啮合凸起配合使用的一级啮合凸起和与第二啮合凸起配合使用的二级啮合凸起,一级啮合凸起和二级啮合凸起均设置在旋转卡板的边缘上,一级啮合凸起与二级啮合凸起间隔设置,一级啮合凸起位于二级啮合凸起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卡板还包括第三减重缺口,第三减重缺口位于旋转卡板远离一级啮合凸起的一侧,第三减重缺口靠近二级啮合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卡板还包括用于防止锁环脱出的防脱凸起,防脱凸起设于第一锁道的入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罩锁结构还包括用于实现止动臂转动的第一转动元件、用于实现旋转卡板转动的第二转动元件、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二转动元件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止动臂和第一扭簧均套设在第一转动元件上,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止动臂相连,另一端与壳体相连,旋转卡板和第二扭簧均套设在第二转动元件上,第二扭簧的一端与旋转卡板相连,另一端与壳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拉线,拉线的一端与止动臂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上述的罩锁结构,壳体固定在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罩锁结构的驱动装置驱使止动臂转动,进而使旋转卡板释放第一锁道和第二锁道,实现第一道锁和第二道锁的解锁,所以只需要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实现两级解锁,罩锁结构的元件数量少,因此结构简单,利于小型化发展,也利于罩锁结构的布置,且生产成本也会降低;止动臂设有第一减重缺口和第二减重缺口,旋转卡板设有第三减重缺口,减重缺口降低了止动臂和旋转卡板的重量,因此罩锁结构的重量较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止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旋转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锁环完全卡锁在罩锁结构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在一级解锁过程中的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在一级解锁过程中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在二级解锁过程中的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在二级解锁过程中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罩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罩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罩锁结构10a包括用于实现启闭锁功能的止动臂12、旋转卡板13、用于实现止动臂12转动的第一转动元件14、用于实现旋转卡板13转动的第二转动元件15、壳体16、用于驱使止动臂12转动的驱动装置17a、第一扭簧18和第二扭簧19。止动臂12与旋转卡板13相对设置,第一转动元件14和第二转动元件15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6上,止动臂12和第一扭簧18均套设在第一转动元件14上,旋转卡板13和第二扭簧19均套设在第二转动元件15上,第一扭簧18的一端与止动臂12相连,另一端与壳体16相连,第二扭簧19的一端与旋转卡板13相连,另一端与壳体16相连。驱动装置17a设置在壳体16上,并且与止动臂12的一端相连,具体地,驱动装置17a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接的形式连接到壳体16上,但并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元件14和第二转动元件15均可具体为转动轴,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转动元件14和第二转动元件15均还可以具体为连接铆钉,而连接铆钉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图2为图1中止动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止动臂12包括第一啮合凸起121、第二啮合凸起122、第一减重缺口123和第二减重缺口124。第一啮合凸起121和第二啮合凸设置在止动臂12一侧的边缘上,并且位于止动臂12的中部,第一啮合凸起121与第二啮合凸起122相互间隔设置,第一啮合凸起121位于第二啮合凸起122上方,第一减重缺口123位于止动臂12的另一侧,第二减重缺口124靠近第二啮合凸起122,第一啮合凸起121和第二啮合凸起122均与旋转卡板13相对。

图3为图1中旋转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旋转卡板13包括分别用于实现两级解锁的第一锁道131和第二锁道132、与第一啮合凸起121配合使用的一级啮合凸起133、与第二啮合凸起122配合使用的二级啮合凸起134、第三减重缺口135以及用于防止锁环脱出的防脱凸起136。第一锁道131与第二锁道132连通,第一锁道13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锁道132的长度方向形成夹角,一级啮合凸起133和二级啮合凸起134均设置在旋转卡板13的边缘上,一级啮合凸起133与二级啮合凸起134间隔设置,一级啮合凸起133位于二级啮合凸起134上方,优选地,一级啮合凸起133设置在第一锁道131的入口处,但并不以此为限,一级啮合凸起133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第三减重缺口135位于旋转卡板13远离一级啮合凸起133的一侧,第三减重缺口135靠近二级啮合凸起134,防脱凸起136设于第一锁道131的入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7a包括可做伸缩运动的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蜗轮和可做伸缩运动的蜗杆,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蜗轮相连,蜗轮与蜗杆通过轮齿啮合连接,蜗杆的一端与止动臂12相连,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以实现蜗杆驱使止动臂12做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的的罩锁结构10a的工作原理大致为:罩锁结构10a的解锁过程包括一级解锁过程和二级解锁过程。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锁环完全卡锁在罩锁结构10a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锁环30完全卡锁在罩锁结构10a内时,第一啮合凸起121与一级啮合凸起133啮合,锁环30位于第二锁道132内。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在一级解锁过程中的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驱动装置17a推动止动臂12转动,此时,第一啮合凸起121对一级啮合凸起133施加作用力,进而推动旋转卡板13转动,当止动臂12旋转到一定角度后,第一啮合凸起121与一级啮合凸起133分离,旋转卡板13在第二扭簧19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驱动装置17a复位,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在一级解锁过程中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止动臂12旋转到原来的位置,第二啮合凸起122与二级啮合凸起134啮合,这时锁环30位于第一锁道131内,第一道锁解锁完成。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在二级解锁过程中的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驱动装置17a推动止动臂12转动,当止动臂12旋转到一定角度后,第二啮合凸起122与二级啮合凸起134分离,旋转卡板13在第二扭簧19的作用下继续向上运动,此时,驱动装置17a复位,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在二级解锁过程中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止动臂12旋转到原来的位置,第一啮合凸起121与二级啮合凸起134啮合,这时锁环30位于第一锁道131之外,锁环30被释放,第二道锁解锁完成。

本实施例的罩锁结构10a的驱动装置17a驱使止动臂12转动,进而使旋转卡板13释放第一锁道131和第二锁道132,实现第一道锁和第二道锁的解锁,所以只需要一个驱动装置17a即可实现两级解锁,罩锁结构10a的元件数量少,因此结构简单,利于小型化发展,也利于罩锁结构10a的布置,且生产成本也会降低;驱动装置17a直接驱使止动臂12转动,不需要使用拉线连接,结构形式简单,便于布置,降低了成本;止动臂12设有第一减重缺口123和第二减重缺口124,旋转卡板13设有第三减重缺口135,减重缺口降低止动臂12和旋转卡板13的重量,因此罩锁结构10a的重量较轻。

第二实施例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罩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罩锁结构10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罩锁结构10a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罩锁结构10b包括用于驱使驱使止动臂12转动的拉线结构11。

具体地,拉线结构11包括拉线111,拉线111位于止动臂12远离驱动装置17a的一侧,拉线111的一端与止动臂12相连,拉线111靠近第一减重缺口123。本实施例的的罩锁结构10b的工作原理大致为:当驱动装置17a因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止工作时,罩锁结构10b可通过拉线111结构实现机械式解锁,当罩锁结构10b为一级解锁过程时,拉线111驱使止动臂12转动,进而推动旋转卡板13转动,当止动臂12旋转到一定角度后,第一啮合凸起121与一级啮合凸起133分离,旋转卡板13在第二扭簧19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拉线111复位,止动臂12旋转到原来的位置,第二啮合凸起122与二级啮合凸起134啮合,这时锁环30位于第一锁道131内,第一道锁解锁完成;当罩锁结构10b为二级解锁过程时,拉线111驱使止动臂12转动,当止动臂12旋转到一定角度后,第二啮合凸起122与二级啮合凸起134分离,旋转卡板13在第二扭簧19的作用下继续向上运动,此时,拉线111复位,止动臂12旋转到原来的位置,第一啮合凸起121与二级啮合凸起134啮合,这时锁环30位于第一锁道131之外,锁环30被释放,第二道锁解锁完成。

第三实施例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罩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罩锁结构10c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罩锁结构10b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7b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7a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驱动装置17b包括驱动电机171和拉线172,驱动电机171和拉线172均位于止动臂12远离第一啮合凸起121的一侧,拉线17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71相连,另一端与止动臂12相连,拉线172靠近第一减重缺口123。本实施例的的罩锁结构10c的工作原理大致为:当罩锁结构10c为一级解锁过程时,驱动电机171转动,拉线172驱使止动臂12转动,进而推动旋转卡板13转动,当止动臂12旋转到一定角度后,第一啮合凸起121与一级啮合凸起133分离,旋转卡板13在第二扭簧19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拉线172复位,止动臂12旋转到原来的位置,第二啮合凸起122与二级啮合凸起134啮合,这时锁环30位于第一锁道131内,第一道锁解锁完成;当罩锁结构10c为二级解锁过程时,拉线172驱使止动臂12转动,当止动臂12旋转到一定角度后,第二啮合凸起122与二级啮合凸起134分离,旋转卡板13在第二扭簧19的作用下继续向上运动,此时,拉线172复位,止动臂12旋转到原来的位置,第一啮合凸起121与二级啮合凸起134啮合,这时锁环30位于第一锁道131之外,锁环30被释放,第二道锁解锁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罩锁结构10a、10b、10c的驱动装置17a、17b驱使止动臂12转动,进而使旋转卡板13释放第一锁道131和第二锁道132,实现第一道锁和第二道锁的解锁,所以只需要一个驱动装置17a、17b即可实现两级解锁,罩锁结构10a、10b、10c的元件数量少,因此结构简单,利于小型化发展,也利于罩锁结构10a、10b、10c的布置,且生产成本也会降低;止动臂12设有第一减重缺口123和第二减重缺口124,旋转卡板13设有第三减重缺口135,减重缺口降低了止动臂12和旋转卡板13的重量,因此罩锁结构10a、10b、10c的重量较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上述的罩锁结构10a、10b、10c,壳体16固定在车身上。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