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1179发布日期:2022-02-16 13:1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开关柜。


背景技术:

2.开关柜常用于户外,存在于户外就有被盗风险,柜内的金属线丝、电气元件中的金属件都属于易盗品。现有开关柜中的锁结构无论是多么复杂,均通过钥匙向一个方向转动后均能够打开,即将钥匙遗忘至开关柜时易造成开关柜被盗风险。
3.公开号cn201232439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开关柜门锁,包括安装在开关柜门上的锁体,设置在锁体内的锁芯,与锁芯连接的联动锁舌,以及用于插入锁体旋转锁芯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为方形锁芯,锁芯外侧的锁体上具有一圆形的锁芯旋转孔,所述钥匙为圆形杆,钥匙内部具有与锁芯配合的方形钥匙孔。这种锁结构即通过钥匙向一个方向转动就能够打开,防盗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开关柜,不仅锁紧效果好,而且防盗效果好,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开关柜,包括开关柜本体、柜门,柜门与开关柜本体之间转动连接,开关柜本体具有被锁件,柜门具有锁件,柜门在锁定状态下嵌设于开关柜本体的门框处,锁件具有外壳体以及置于外壳体内腔的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第三活动部,第一活动部位于外壳体的开口处,第三活动部保持在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的下方且位于两者的居中位置处,并通过自身旋转调节两者的使用位置从而实现解锁,第一活动部与第二活动部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在锁定状态下可利用自身弹性分别抵于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从而实现第一活动部与被锁件保持锁定配合,弹性件在解锁状态下可利用自身弹性使得第二活动部通过第三活动部调节后保持在解锁高度,并使得第一活动部向解锁方向转动变化位置从而实现与被锁件脱离。
6.进一步完善,第一活动部靠近被锁件的侧壁处具有多个第一卡齿,被锁件具有多个第二卡齿,在锁定状态下第一卡齿卡于第二卡齿。
7.进一步完善,第一活动部的内表面、第二活动部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凸起,两个第一凸起在锁定状态保持相对设置。
8.进一步完善,第一活动部位于其自身的第一凸起下方的固定有挡部,第一活动部通过挡部抵于外壳体的开口处。
9.进一步完善,第二活动部位于其自身的第一凸起下方的同侧壁具有空槽,空槽在第二活动部调节高度至解锁位时可供第一活动部的第一凸起存在于内。
10.进一步完善,第二活动部位于其自身的第一凸起的上方的同侧壁具有两个上下分布的插槽,弹性件具有插部,插部在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插于两个插槽的其中一个。
11.进一步完善,第三活动部具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在第三活动部旋转时可与第一
活动部、第二活动部实现联动。
12.进一步完善,开关柜本体的右侧壁还具有转动连接的定位挡条,柜门还具有供定位挡条卡入的卡块。
13.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锁件与被锁件之间不仅锁紧效果好,而且防盗效果好,对于锁件的操作在插入钥匙时需要转动两次,且每次的转动方向不一样,即逆时针转动时第三活动部将第二活动部抬起向上移动,第二活动部向上移动后第一活动部才能向第二活动部处转动,再利用顺时针转动将第一活动部向解锁方向转动,从而脱离被锁件。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件与被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挡条与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参照附图:这种开关柜,包括开关柜本体1、柜门2,柜门2与开关柜本体1之间转动连接,开关柜本体1具有被锁件11,柜门2具有锁件21,柜门2在锁定状态下嵌设于开关柜本体1的门框处,锁件21具有外壳体21-a以及置于外壳体21-a内腔的第一活动部21-b、第二活动部21-c、第三活动部21-d,第一活动部21-b位于外壳体21-a的开口处且偏心转动,第三活动部21-d保持在第一活动部21-b、第二活动部21-c的下方且位于两者的居中位置处,并通过自身旋转调节两者的使用位置从而实现解锁,第一活动部21-b与第二活动部21-c之间设有弹性件3,弹性件3在锁定状态下可利用自身弹性分别抵于第一活动部21-b、第二活动部21-c从而实现第一活动部21-b与被锁件11保持锁定配合,弹性件3在解锁状态下可利用自身弹性使得第二活动部21-c通过第三活动部21-d调节后保持在解锁高度,并使得第一活动部21-b向解锁方向转动变化位置从而实现与被锁件11脱离。
21.考虑到第一活动部21-b是转动连接于外壳体21-a内,且为偏心转动,转动的基准点a位于第一活动部21-b的上段部分,故传统的插式配合不适用该第一活动部21-b,第一活动部21-b靠近被锁件11的侧壁处具有多个第一卡齿21-b1,被锁件11具有多个第二卡齿11-a,在锁定状态下第一卡齿21-b1卡于第二卡齿11-a,故采用齿与齿的配合实现第一活动部21-b与被锁件11之间的锁定配合,以两个齿轮的齿啮合的原理实现,而且被锁件11为静态,也根据卡齿的结构设置以及齿数设置,故在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振动使得第一活动部21-b与被锁件11之间不会产生自转动,同时配合模式简单,在第一活动部21-b偏心转动时即可插入。
22.考虑到锁件21与被锁件11之间在锁定状态下需要保持互相抵触,即具有良好的抗振效果,第一活动部21-b的内表面、第二活动部21-c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凸起4,两个第一凸起4在锁定状态保持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凸起4位于第三活动部21-d的上方,且与第三活
动部21-d之间无接触关系,两个第一凸起4在锁定状体下保持在同一高度,且两者相互抵触,从而在锁定状态下使得第一活动部21-b、第二活动部21-c保持静态,同时也能够保证锁定效果。
23.为了避免第一活动部21-b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向外壳体21-a的开口外转动,同时也为了第三活动部21-d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第一活动部21-b,第一活动部21-b位于其自身的第一凸起4下方的固定有挡部41,第一活动部21-b通过挡部41抵于外壳体21-a的开口处,这样可以配合弹性件3将第一活动部21-b保持在指定位置,。
24.为了实现解锁,第二活动部21-c位于其自身的第一凸起4下方的同侧壁具有空槽21-c1,空槽21-c1在第二活动部21-c通过第三活动部21-d被调节高度至解锁位时可供第一活动部21-b的第一凸起4存在于内,在锁定状态下,第一活动部21-b、第二活动部21-c通过各自所属的第一凸起4保持抵触,在解锁时,需要将两个第一凸起4解除抵触,而且第二活动部21-c为竖向移动设置,故利用第三活动部21-d将第二活动部21-c抬起后,两个第一凸起4产生错位,然后再利用第三活动部21-d将第一活动部21-b向第二活动部21-c处转动,使得第一活动部21-b的第一凸起4能够卡于第二活动部21-c的空槽21-c1内,从而实现第一活动部21-b与被锁件11脱离。
25.考虑到第二活动部21-c移动于外壳体21-a内,但是需要在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下保持第二活动部21-c不动,第二活动部21-c位于其自身的第一凸起4的上方的同侧壁具有两个上下分布的插槽21-c2,弹性件3具有插部31,插部31在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插于两个插槽21-c2的其中一个,如此一来在锁定状态下,插部31置于位于下方的插槽21-c2,解锁状态下,插部31置于位于上方的插槽21-c2,而且利用弹性件3的弹性使得插部31可以稳定存在于插槽21-c2内,从而在在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下保持第二活动部21-c不动。
26.进一步完善,第三活动部21-d具有第二凸起21-d1,第二凸起21-d1在第三活动部21-d旋转时可与第一活动部21-b、第二活动部21-c实现联动,第二凸起21-d1用于增加第三活动部21-d的接触面积以及长度,在解锁过程中,第二凸起21-d1通过第三活动部21-d做逆时针转动,第二凸起21-d1与第二活动部21-c的底部接触,随着转动将第二活动部21-c向上推,第二凸起21-d1通过第三活动部21-d做顺时针转动,第二凸起21-d1与第一活动部21-b的底部接触,随着转动将第一活动部21-b向第二活动部21-c处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活动部21-b脱离被锁件11。
27.考虑到柜门2是通过合页结构转动连接于开关柜本体1,在开门后柜门2会出现摆动不定的情况,特别是在维护开关柜时,会对工人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于光线的遮挡,开关柜本体1的右侧壁还具有转动连接的定位挡条12,柜门2还具有供定位挡条12卡入的卡块22,定位挡条12本身不具有如链条那般变形的特性,故在卡入卡块22时可以保证对柜门2的定位,使得柜门2呈完全打开状态,并且不会自行回转。
2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