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0600发布日期:2021-07-30 13:0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座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现在虽然还没有一个严格而准确的机器人定义,但是我们希望对机器人的本质做些把握: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现有的机器人在其底部安装有滑台,通过滑台能够对机器人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一定的调节,以使机器人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但是对滑台的高度调节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滑台的高度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包括底座以及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横纵调节架,横纵调节架上连接有用于安装机器人的高度调节柱;

所述高度调节柱包括与横纵调节架相连的支撑筒,支撑筒内滑动卡接有从其顶部穿出的升降螺杆,支撑筒内转动设置有蜗轮,支撑筒外转动设置有自由穿入支撑筒内与蜗轮配合的蜗杆,蜗轮内沿其轴向方向开有螺纹孔,升降螺杆穿过螺纹孔且与螺纹孔螺纹相连。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滑台在进行高度调节时,仅需转动蜗杆,蜗杆从而使蜗轮转动,通过螺纹孔与升降螺杆的螺纹连接方式来使升降螺杆以支撑筒为支撑主体进行升降调节,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横纵调节架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滑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可调锁止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支撑筒2、升降螺杆3、蜗轮4、蜗杆5、环形止退槽6、锁止槽7、止退柱8、限位环9、纵向定位条10、横向定位条11、滑动安装座12、连接条13、调节筒14、锁止柱15、复位弹簧16、调节块17、调节螺杆18、锁止螺杆1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包括底座1以及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横纵调节架,横纵调节架上连接有用于安装机器人的高度调节柱;所述高度调节柱包括与横纵调节架相连的支撑筒2,支撑筒2内滑动卡接有从其顶部穿出的升降螺杆3,支撑筒2内转动设置有蜗轮4,支撑筒2外转动设置有自由穿入支撑筒2内与蜗轮4配合的蜗杆5,蜗轮4内沿其轴向方向开有螺纹孔,升降螺杆3穿过螺纹孔且与螺纹孔螺纹相连。

在进行高度调节时,仅需转动蜗杆5,蜗杆5从而使蜗轮4转动,通过螺纹孔与升降螺杆3的螺纹连接方式来使升降螺杆3以支撑筒2为支撑主体进行升降调节,方便、快捷。

结合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还包括在升降螺杆3与支撑筒2内壁之间设置有止退结构,止退结构包括开设在支撑筒2内壁上的环形止退槽6以及在升降螺杆3的底端侧壁上开设的锁止槽7,环形止退槽6位于蜗轮4下方,锁止槽7内通过弹簧连接有止退柱8。

止退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升降螺杆3与支撑筒2脱离连接,当升降螺杆3的底端在支撑筒2内移动至锁止槽7与环形止退槽6对齐连通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止退柱8的一端部移入环形止退槽6内,通过止退柱8与环形止退槽6的配合来避免升降螺杆3的底端继续在支撑筒2内向上移动,高度调节柱的高度调节至最大。

其中,在环形止退槽6靠近锁止槽7一端的内壁为槽口向锁止槽7方向倾斜布置的导向斜面,止退柱8的一端部呈光滑的半球状;当止退柱8的一端部移入环形止退槽6内后对升降螺杆3进行反向调节时,通过导向斜面与止退柱8的半球状端部进行滑动相抵,使止退柱8移回锁止槽7内,即可通过反向转动蜗杆5来将高度调节柱的高度变短。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还包括使止退柱8的中间段半径小于两端的半径,且锁止槽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止退柱8的中间段外侧的限位环9;且止退柱8在移动中,止退柱8的两端均与限位环9相抵。

通过限位环9的设计来对止退柱8的移动进行定位,使其在对升降螺杆3进行止退以及脱离止退过程中进行精确调节。

结合图1、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还包括在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两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纵向定位条10,横纵调节架包括两横向定位条11以及滑动安装座12,两横向定位条11与两纵向定位条10均滑动卡接且均垂直布置,两横向定位条11平行且间隔布置,滑动安装座12与两横向定位条11均滑动卡接,且滑动安装座12沿任意一个横向定位条11轴向方向移动。

通过两纵向定位条10的布置方式来使两横纵调节架带动滑动安装座12以及高度调节柱在纵向定位条10上能够进行纵向移动,从而使机器人能够进行纵向移动;通过滑动安装座12与两横向定位条11的布置方式来使滑动安装座12在两横向定位条11上沿横向方向进行移动,从而通过高度调节柱来使机器人能够进行横向移动。

结合图1、图4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机器人安装调节滑台,还包括将两横向定位条1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条13固定相连,滑动安装座12上连接有位于两横向定位条11之间的可调锁止结构,可调锁止结构用于调节两横向定位条11与滑动安装座12之间的锁止状态。

通过多个连接条13将两横向定位条11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便于方便、快捷的使两横向定位条11同步的进行移动调节;在滑动安装座12的移动位置调节固定后,通过可调锁止结构来将滑动安装座12与两横向定位条11之间进行锁止固定,便于提高本滑台在横向移动后的稳定性。

具体,采用的可调锁止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安装座12上的调节筒14,调节筒14位于两横向定位条11之间,调节筒14内滑动设置有两相向布置的锁止柱15,两锁止柱15的相向端通过复位弹簧16相连,且两锁止柱15的相向端均开有楔形槽,两楔形槽对称布置,且两楔形槽之间滑动卡接有调节块17,调节块17上转动卡接有穿过调节筒14后置于调节筒14外的调节螺杆18,调节螺杆18与调节筒14侧壁螺纹连接;调节块17用于控制两锁止柱15相向或相离运动来调节两锁止柱15与两横向定位条11的相抵状态。

向调节筒14内转动调节螺杆18,调节螺杆18通过调节块17在两锁止柱15之间移动,通过调节块17与两楔形槽滑动相抵来使两锁止柱15相离运动,两锁止柱15对两横向定位条11进行涨紧固定,从而将滑动安装座12与两横向定位条11之间进行锁止固定;向调节筒14外转动调节螺杆18,调节块17在两锁止柱15之间反向移动,复位弹簧16收缩,两锁止柱15相向运动,则两锁止柱15与两横向定位条11脱离接触,从而将滑动安装座12与两横向定位条11之间脱离锁止固定,即可移动滑动安装座12。调节块17与楔形槽相抵的端部均为与楔形槽滑动相抵的光滑斜面,提高调节块17与锁止柱15的滑动相抵状态,楔形槽还对调节块17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调节块17与锁止柱15脱离滑动相抵状态。

其中,采用的每个纵向定位条10均为与横向定位条11滑动卡接的工型钢,工型钢常见、易得,且使纵向定位条10与横向定位条11之间具有良好的滑动卡接状态;在每个横向定位条1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与底座1相抵的锁止螺杆19;转动锁止螺杆19,使锁止螺杆19与底座1脱离相抵时,即可使横向定位条11在纵向定位条10上移动,反向转动锁止螺杆19,使锁止螺杆19与底座1相抵时,即可提高横向定位条11在纵向定位条10上的固定状态。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