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管加工的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3323发布日期:2021-07-09 12:4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管加工的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切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管加工的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2.塑料管是由注塑设备连续生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按一定的长度进行切断,现有的塑料管切断装置是由气缸带动定位板对塑料管进行夹持,然后再由电动液压杆带动刀架对塑料管进行切断,刀架切割塑料管时由于定位板是对塑料管两侧进行夹持,塑料管在切割时可能会旋转导致切割产生偏移,并且切割塑料管时会产生塑料颗粒,产生的塑料颗粒通过空气流通从而飞散在空气中,对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从而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管加工的切断装置,解决了对塑料管进行切割时可能会转动从而使切割产生偏移,并且切割产生的塑料颗粒会飞散在空气中,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管加工的切断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左侧面与进气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设置在第一通孔内。
7.所述进气管的左端与两个吸盘的右侧面相连通,两个所述吸盘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与塑料管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和内壁的下表面搭接,上侧所述吸盘的下表面与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螺纹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卡接在横板的上表面,所述横板的左侧面与第三电动液压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8.所述第三电动液压杆的左端与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与外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右侧面与三通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三通管设置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放置板的上表面,前侧所述三通管的背面与四个吸尘头的正面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放置板的下表面,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同一横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风机的下表面与废料箱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与四个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气阀。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框内壁的背面与第二电动液压杆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正面的一端与夹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框内壁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电动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的底端均与同一切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该塑料管加工的切断装置,通过设置吸盘、限位板、第一伸缩杆、螺纹柱、螺纹筒、横板、进气管、风机和三通管,当需要对塑料管本体进行切割时,工作人员转动螺纹筒带动螺纹柱竖直移动,螺纹柱带动两个吸盘相互远离移动至与塑料管本体内壁相对应的位置,此时工作人员控制第三电动液压杆伸长带动横板将吸盘推入塑料管本体内,同时吸盘与塑料管本体内壁接触,此时打开气阀,此时控制风机工作通过进气管将吸盘内部的空气排出,此时控制第一电动液压杆伸长带动切刀对塑料管本体进行切割,同时吸尘头对切割时产生的塑料颗粒进行收集,本装置可以通过风机排出吸盘内部空气防止塑料管本体旋转,同时能够对切割时产生的塑料颗粒进行收集,保证本装置可以对切割时产生的塑料颗粒进行收集,保障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17.2、该塑料管加工的切断装置,通过设置第三电动液压杆和连接板,工作人员控制第三电动液压杆向右伸长推动吸盘水平移动至与塑料管本体进行接触,保证本装置对塑料管本体进行切割时,吸盘能够向右进行水平移动并且对不同位置的塑料管本体进行支撑。
18.3、该塑料管加工的切断装置,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液压杆和夹板,工作人员控制第二电动液压杆伸长带动两侧夹板相互靠近移动,此时两侧夹板与塑料管本体进行接触,保证本装置能够对塑料管本体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框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风机、2固定板、3进气管、4三通管、5放置板、6第一通孔、 7吸盘、8限位板、9第一伸缩杆、10螺纹柱、11螺纹筒、12横板、13第三电动液压杆、14连接板、15塑料管本体、16外框、17第一电动液压杆、18 切刀、19吸尘头、20气阀、21第二通孔、22第二电动液压杆、23夹板、24 废料箱、25支撑腿、2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管加工的切断装置,包括风机1,风机1的上表面与固定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2 的上表面与放置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风机1的左侧面与进气管3的右端相连通,通过设置进气管3,进气管3与风机1和吸盘7相连通,保证控制风机1工作时通过进气管3能够将吸盘7内部的空气排出,进气管3设置在第一通孔6内。
25.进气管3的左端与两个吸盘7的右侧面相连通,通过设置吸盘7,吸盘7 与塑料管本
体15的内壁接触,此时风机1将吸盘7内的空气排出,保证吸盘 7能够对塑料管本体15进行限位,防止塑料管本体15旋转,两个吸盘7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与塑料管本体15内壁的上表面和内壁的下表面搭接,上侧吸盘7的下表面与限位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8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螺纹柱10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螺纹柱10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螺纹筒11,通过设置螺纹柱10和螺纹筒11,工作人员转动螺纹筒11带动两侧螺纹柱10相互远离移动,保证转动螺纹筒11能够带动吸盘7竖直移动至与塑料管本体15的内壁接触,并且能够使吸盘7与不同大小的塑料管本体 15的内壁进行接触,螺纹筒11的外表面设置有轴承26,通过设置轴承26,保证螺纹筒11能够进行稳定转动,轴承26卡接在横板12的上表面,通过设置横板12,保证控制第三电动液压杆13工作时能够带动吸盘7进行水平移动,横板12的左侧面与第三电动液压杆13的右端固定连接。
26.第三电动液压杆13的左端与连接板1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电动液压杆13和连接板14,工作人员控制第三电动液压杆13向右伸长推动吸盘7水平移动至与塑料管本体15进行接触,保证本装置对塑料管本体15 进行切割时,吸盘7能够向右进行水平移动并且对不同位置的塑料管本体15 进行支撑,连接板14的下表面与放置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放置板5的上表面与外框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风机1的右侧面与三通管4的左端相连通,三通管4设置在第二通孔21内,第二通孔21开设在放置板5的上表面,前侧三通管4的背面与四个吸尘头19的正面相连通,通过设置三通管4和吸尘头19,保证控制风机1工作时吸尘头19能够对塑料颗粒进行收集。
27.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通孔6开设在放置板5的下表面,两个限位板8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9,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9和限位板8,吸盘7带动两侧限位板8进行竖直移动时,两侧第一伸缩杆9相互远离移动,保证限位板8能够对吸盘7进行限位,使螺纹筒11转动时吸盘7能够进行稳定的竖直移动,两个第一伸缩杆9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同一横板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风机1的下表面与废料箱24的上表面相连通,通过设置废料箱24,保证吸尘头19吸入的塑料颗粒能够被收集,放置板5的下表面与四个支撑腿25的顶端固定连接,进气管3的外表面设置有气阀20。
28.具体的,如图2所示,外框16内壁的背面与第二电动液压杆22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液压杆22正面的一端与夹板23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液压杆22和夹板23,工作人员控制第二电动液压杆22伸长带动两侧夹板23相互靠近移动,此时两侧夹板23与塑料管本体15进行接触,保证本装置能够对塑料管本体15进行限位,外框16内壁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电动液压杆17的底端均与同一切刀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液压杆17和切刀18,工作人员控制第一电动液压杆17伸长带动切刀18向下移动至与塑料管本体15 接触,保证本装置能够通过控制切刀18的竖直移动对塑料管本体15进行切割。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0.s1、需要使用本装置对塑料管本体15进行切割时,首先工作人员控制第三电动液压杆13向左缩短带动横板12向左移动,此时工作人员转动螺纹筒 11带动两个螺纹柱10相互远离移动至与塑料管本体15内壁的位置相对应,同时两侧第一伸缩杆9相互远离移动,此时工作人员控制第三电动液压杆13 向右伸长通过横板12将吸盘7推入塑料管本体15内与塑料管本体15内壁接触;
31.s2、然后工作人员打开气阀20控制风机1工作,此时进气管3将吸盘7 内的空气排出,此时吸盘7对塑料管本体15进行限位,同时控制第二电动液压杆22伸长带动两侧夹板23相互靠近移动,此时两侧夹板23与塑料管本体 15接触,此时夹板23对塑料管本体15进行限位;
32.s3、此时控制第一电动液压杆17伸长带动切刀18向下移动与塑料管本体15接触,此时切刀18对塑料管本体15进行切割,同时吸尘头19通过三通管4将切割时产生的塑料颗粒收集至废料箱24内,切割完成后,此时工作人员控制风机1停止工作即可。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