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锁的解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10845发布日期:2021-09-22 19:1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锁的解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锁技术改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锁的解锁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物流行业也日益发展壮大,包扎也成为物流业重要内容。目前使用尼龙扎带居多,在中转场同一流向的包裹集中在大蛇皮袋中,由尼龙扎带扎紧运送到指定地方后,人工剪断扎带后分发到各分拣或流转中心。传统的扎带是一次性的,只能单向锁紧,不能松开;使用一次后就要丢掉,造成成本浪费且污染环境;扎带机械化,无电子信息记录功能,易剪断更换,不具备防损功能。目前的尼龙扎带不可重复使用,容易被替换,安全性低,不具备信息记录的功能,如何改进传统扎带,使得改进后的扎带可以得到循环利用。普通一次性扎带结构。采用锯齿结构的扎带。需要开模定制扎带。采用挂锁形态结构。普通一次性扎带结构不适用在电子扎带。锯齿结构扎带需要开模定制扎带,而本专利采用钢丝绳无需开模。存在易磨损和易刮手问题。采用挂锁形态要求被锁物体尺寸或形状标准,场景较为单一。无法锁类似麻带一类的货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锁的解锁系统,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智能锁的解锁系统,所述基于智能锁的解锁系统包括解锁器及智能锁,所述解锁器通信连接所述智能锁。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包括壳体、锁止机构、手锁机构、锁键机构、通讯供电系统及驱动系统,所述锁止机构、手锁机构、锁键机构及驱动系统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手锁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锁键机构,所述手锁机构的另一端接触连接所述锁止机构,所述锁键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系统,所述通讯供电系统设于所述驱动系统上并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面,所述通讯供电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系统的输入端。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进线端头、锁止环扣、锁止芯及出线端头,所述锁止环扣套设于所述锁止芯的一端上,所述进线端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锁止环扣的一端,所述出线端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锁止芯的另一端上。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锁止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的前端顶面至后端底面的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芯体的后端连接所述锁止弹簧的一端,所述芯体的前端顶面设有三个锁止槽,三个所述锁止槽呈u形结构的设置,每个所述锁止槽内设有一个锁止圆珠,每个所述锁止圆珠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芯体的中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加强体及第二加强体,所述第一加强体的顶面设有第一加强槽,所述第二加强体的顶面设有一对平行的第二加强槽及第三加强槽。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锁止环扣的顶面中心设有环扣通孔,所述锁止环扣的底面呈凹陷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底面呈凹凸结构,所述锁止环扣的上端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相邻的扣齿,所述锁止环扣的顶面的周边呈阶梯形。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进线端头的圆周面设有进线凹槽,所述进线端头的前端呈阶梯形,所述进线端头的顶面中心设有进线通孔,所述进线端头底面向内凹陷;所述出线端头的底部圆周面设有出线凹槽,所述出线端头的底端面中心设有出线通孔,所述出线端头的底端呈阶梯形,所述出线端头的上端面呈向内凹陷的凹陷部。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锁键机构包括锁键复位弹簧、锁键扣、锁键扣位座及锁键弹簧,所述锁键扣设于所述锁键扣位座上,所述锁键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锁键扣位座上,所述锁键弹簧的另一端接触连接所述锁键扣,所述锁键复位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壳体上。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手锁机构的上端呈圆柱形,所述手锁机构的下端呈上下平面结构,所述手锁机构的下端下平面设有凹陷的齿槽,所述手锁机构的上端上平面底端设有卡位槽,所述锁键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卡位槽内,所述手锁机构的上端设有一凹面。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及驱动主板,所述驱动主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于解锁偏心轮,所述解锁偏心轮接触连接所述锁键扣的一端,所述解锁偏心轮的前置面设有位置触发轮,所述位置触发轮的圆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触发凸起,所述位置触发轮的上方悬置设有位置触发传感器,所述位置触发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主板上的主控芯片的输入端,所述驱动主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卡合连接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面设有屏镜片。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智能锁还包括锁绳,所述锁绳分为一体锁绳或分体锁绳,所述一体锁绳的一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一体锁绳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分体锁绳的一端连接锁接物。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解锁器为nfc解锁器或有线解锁器或uhfrfid解锁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是通过锁止环扣改变圆珠和钢丝绳接触相对位置,来改变钢珠对钢丝绳摩擦力,从而形成开锁和关锁状态。结构上基于传统一次性钢丝绳扎带的结构和钢丝绳做改进,其可靠性和风险更可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电子锁的扎带系统的结构框图。
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显示屏的无源智能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显示屏的无源智能锁有锁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显示屏的无源智能锁去除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显示屏的无源智能锁锁去除上壳体和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附图标记:10

壳体
ꢀꢀ
30

锁绳
ꢀꢀ
40

手锁机构
ꢀꢀ
101

下壳体
ꢀꢀ
501

显示屏
ꢀꢀ
502

驱动主板
ꢀꢀ
503

驱动电机
ꢀꢀ
504

解锁偏心轮
ꢀꢀ
601

锁止芯
ꢀꢀ
602

出线端头
ꢀꢀ
603

锁止环扣
ꢀꢀ
604

进线端头
ꢀꢀ
701

锁键扣位座
ꢀꢀ
702

锁键扣
ꢀꢀ
703

锁键弹簧
ꢀꢀ
704

锁键复位弹簧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智能锁的解锁系统,所述基于智能锁的解锁系统包括解锁器及智能锁,所述解锁器通信连接所述智能锁。
24.所述解锁器为nfc解锁器或有线解锁器或uhkrfid解锁器。
25.如图2

5所示,所述带显示屏的无源智能锁包括壳体10、锁止机构、手锁机构40、锁键机构、通讯供电系统及驱动系统,所述锁止机构、手锁机构40、锁键机构及驱动系统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手锁机构40接触连接所述锁止机构,所述手锁机构40的一端连接所述锁键机构,所述锁键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系统,所述通讯供电系统设于所述驱动系统上并置于所述壳体10的底面,所述通讯供电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系统的输入端。
26.所述带显示屏的无源智能锁包括壳体10、锁止机构、手锁机构40、锁键机构、通讯供电系统、锁绳30及驱动系统,将所述锁止机构、手锁机构40、锁键机构及驱动系统分别安装在壳体10内的指定位置上,所述手锁机构40上的齿槽接触连接所述锁止机构上的扣齿相互配合,所述手锁机构40的一端连接所述锁键机构的锁键扣,所述锁键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系统,所述锁绳的一端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锁绳30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10,所述通讯供电系统设于所述壳体10的底面,所述通讯供电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系统的输入端。利用手锁机构40的下压带动锁止机构转动锁紧,使得锁绳在锁止机构中无法拉动,当在开锁状态时,能够将锁绳自由的拉出和拉进。
27.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进线端头604、锁止环扣603、锁止芯601及出线端头602,所述锁止环扣603套设于所述锁止芯601的一端上,所述进线端头604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锁止环扣603的一端,所述出线端头602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锁止芯601的另一端上。利用锁止环扣603的旋转来进行锁止动作,使得锁止机构的结构简单,实现了扎带的重复利用,节省了成本。
28.所述锁止芯601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的前端顶面至后端底面的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芯体的前端圆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芯体的后端圆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芯体的后端连接所述锁止弹簧的一端,所述芯体的前端顶面设有三个锁止槽,三个所述锁止槽呈u形结构的设置,每个所述锁止槽内设有一个锁止圆珠,每个所述锁止圆珠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利用凹槽夹住密封圈使得结构更加紧密,密封够的效果更好,通过u形结构槽设置锁止圆珠锁止效果更加完美。
29.所述芯体的中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加强体及第二加强体,所述第一加强体的顶面设有第一加强槽,所述第二加强体的顶面设有一对平行的第二加强槽及第三加强槽。通过加强体来稳固芯体,使芯体在安装时更容易固定。
30.所述锁止环扣603的顶面中心设有环扣通孔,所述锁止环扣的底面呈凹陷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底面呈凹凸结构,所述锁止环扣的上端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相邻的扣齿,所述锁止环扣的顶面的周边呈阶梯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简单。
31.所述进线端头604的圆周面设有进线凹槽,所述进线端头604的前端呈阶梯形,所述进线端头604的顶面中心设有进线通孔,所述进线端头604底面向内凹陷;所述出线端头602的底部圆周面设有出线凹槽,所述出线端头602的底端面中心设有出线通孔,所述出线端头602的底端呈阶梯形,所述出线端头602的上端面呈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利用凹槽更容
易进行固定,不容易损伤锁芯内部结构。
32.所述锁键机构包括锁键复位弹簧704、锁键扣702、锁键扣位座701及锁键弹簧703,所述锁键扣702设于所述锁键扣位座上701,所述锁键弹簧703的一端设于所述锁键扣位座701上,所述锁键弹簧703的另一端接触连接所述锁键扣702,所述锁键复位弹簧704的一端设于所述壳体上。
33.所述手锁机构40的上端呈圆柱形,在圆柱形的侧面设有一个向内的凹面,在手锁机构的下端呈上下的相对面呈平面结构,下端下平面设有向内凹陷的齿槽,该齿槽与扣齿配合设置开锁和闭锁,上端上平面的底端设有卡位槽,锁键复位弹簧704的另一端设于卡位槽内。
34.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503及驱动主板502,驱动主板5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03的输入端,所述驱动电机503的电机轴上设有一个解锁偏心轮504,解锁偏心轮504通过接触连接锁键扣702的一端,所述解锁偏心轮的前置面设有位置触发轮,所述位置触发轮的圆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触发凸起,所述位置触发轮的上方悬置设有位置触发传感器,所述位置触发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主板上的主控芯片的输入端,所述驱动主板5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屏501的输入端。利用偏心轮的原理实现开锁和闭锁的功能自动化。
35.所述壳体10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101,所述上壳体卡合连接所述下壳体101,所述上壳体的顶面设有屏镜片。
36.所述锁绳30分为一体锁绳或分体锁绳,所述一体锁绳的一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一体锁绳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分体锁绳的一端连接锁接物。
37.按压手锁机构将智能锁闭锁,将锁绳穿过智能锁的锁孔后,此时,只能拉动锁绳向闭锁方向,在进行开锁时,nfc/uhf rfid 接收器接收从外部发射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在无线信号中包括有开锁能量和通讯信息,其中,能量部分转换为电能给“储能电容充电”,经过“电源整流”形成稳定的电源给“mcu”和“电机”供电。其中,通讯信号发送给“mcu”收到开锁指令后驱动“电机”并让电机上的“偏心轮”转动去驱动锁键扣推动手锁机构运动带动锁止机构上的锁止环扣运动,锁止环扣驱动锁止圆珠运动进行解锁形成开锁状态。
38.有线通讯及供电接口是通过有线的方式为mcu和电机供电,同时以有线的方式与mcu通讯。其开锁过程与无源开锁过程相同。
39.电机的位置触发传感器检测到“偏心轮”已经驱动锁止机构开锁,通知mcu开锁已完成。此时,mcu指令电机延时一定时间停止工作,让偏心轮离开开锁状态。显示屏用于相关信息。
40.闭锁时,锁止环扣内的凸起形成一个喇叭口形与三个锁止圆珠接触,使得锁绳与锁止环扣之间形成摩擦,从而中间锁绳只能向闭锁方向拉动。
41.开锁时,驱动系统工作带动锁止环扣运动,其锁止环扣内的凹槽形成一个平行槽,与每个锁止圆珠均不接触,使得锁绳与三个锁止圆珠之间自由摩擦,其在三个锁止圆珠之间的锁绳可以双向拉动。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