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8027发布日期:2021-08-06 12:3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门锁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日益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手段。正常情况下,应急门作为轨道和站台间的隔离屏障,起到了安全隔离和保护的作用;当发生故障时,要保证导轨侧列车内的乘客能够快捷方便地打开应急门,迅速进行撤离。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应急门中,上锁紧机构存在结构复杂、锁紧效果不好和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在安装时要根据不同应急门的高度应用不同高度的上锁紧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紧机构,包括上锁杆和上锁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杆,所述上锁杆的一端与上锁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上锁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上锁头内设置有触碰机构。

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轴,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轴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上锁杆与调节杆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盲孔。

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调节杆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连接轴与调节杆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通孔。

所述通孔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调节杆外壁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上锁头包括壳体、上锁舌、第一弹性元件和触碰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顶部通道和触碰通槽,顶部通道与触碰通槽连通,壳体的底部设有底部通道,所述顶部通道、壳体内腔和底部通道连通形成锁舌工作通道,触碰机构包括触碰板和第二弹性元件,触碰板安装在触碰通槽内,所述触碰板上设有触碰部、开口和锁紧部,所述触碰部穿过触碰通槽口伸出壳体外,上锁舌穿过开口安装在锁舌工作通道内,上锁舌上设有限位槽,触碰板通过锁紧部嵌入限位槽内与上锁舌配合,上锁舌的一端穿过底部通道伸出壳体外,上锁舌的另一端穿过顶部通道伸出壳体外,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触碰板上,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套装在上锁舌上。

所述触碰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延伸部,第二弹性元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延伸部上,每个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每个延伸部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与触碰板之间设有间隙,每个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套装在一个延伸部的固定柱上,每个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上锁舌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支撑在壳体的底部上,第一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部接触,在第一限位部与壳体的底部之间的上锁舌上设有第二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第一弹性元件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部件工厂内制作装配好,现场安装时只需要连接即可,装配方便,避免现场业余人员错装乱装产生不良后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安装,锁紧方式简单牢靠,设置有触碰机构能够较好地控制应急门的开启或锁紧。

3、本实用新型的触碰部采用伸缩式触碰,不易卡阻,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调节杆,能够根据应急门的高度对整体长度直接进行调整。

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连接轴,便于工作人员将其与其它部件进行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上锁杆与调节杆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锁紧方式简单牢固。

7、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杆与连接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调节杆在连接轴上旋转进行上下移动,对整体的长度进行调整,调整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8、本实用新型的上锁舌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槽,保证触碰机构对上锁舌进行限位时稳固牢靠,可将上锁舌锁定在任意位置,避免上锁舌不到位导致无法锁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紧机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锁头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上锁舌的变化状态参考图。

图7为图4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触碰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上锁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上锁杆、210壳体、211顶部通道、212触碰通槽、213低部通道、220上锁舌、221限位槽、222第一限位部、223第二限位部、230第一弹性元件、300调节杆、400连接轴、410触碰板、411触碰部、412开口、420延伸部、421锁紧部、422固定柱、430第二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是一种轨道交通应急门锁机构的上锁紧机构,包括上锁杆100和上锁头,还包括调节杆300,所述上锁杆100的一端与上锁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上锁杆100的另一端与调节杆30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上锁头内设置有触碰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上锁杆100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圆柱形杆管,用于与上锁头相连接,通过外力带动上锁头实现解锁或锁紧,采用圆柱形杆由于没有棱角,工作人员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时方便对上锁杆100进行把握,调节杆300属于上锁杆100的一部分,与上锁杆100的作用相同,通过设置调节杆300,工作人员能够在实际组装应急门时,根据应急门的高度对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进行调整,不用在安装不同高度的应急门时采用不同高度的上锁紧机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上锁头中还设置有触碰机构,触碰机构控制上锁紧机构进行解锁或锁紧,具体控制方式为通过触碰机构与门楣进行触碰,带动上锁紧机构进行解锁或锁紧,除了采用现有技术中进行机械连接带动上锁紧机构进行解锁或锁紧外,还能够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控制的方式,将触碰机构是否与门楣触碰通过传感器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在下达不同的指令给执行器来控制上锁紧机构进行解锁或锁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触碰机构的控制方式均是对现有技术的直接应用,本实用新型不涉及对其进行改进或创造,因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具体的,所述调节杆300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轴400,调节杆300的另一端与连接轴400的一端相连接,连接轴400为通直管,便于工作人员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应急门上与应急门的其它部件相连接。

实施例2: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过多的赘述,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是实施例1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上锁杆100与调节杆300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盲孔,调节杆300通过插入上锁杆100的盲孔内与上锁杆100相连接,连接关系简单牢固,安装方式方便快捷。

具体的,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调节杆300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具体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连接关系简单牢固,安装方式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量,方便后期在检修维护时对其进行拆卸替换。

实施例3: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过多的赘述,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是实施例2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连接轴400与调节杆300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或拆卸。

具体的,所述通孔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调节杆300外壁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调节杆300与连接轴400的配合方式具体为螺纹连接,配合方式简单牢固,并且工作人员通过调节杆300对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进行调整时方便快捷。

实施例4: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过多的赘述,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是实施例3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上锁头包括壳体210、上锁舌220、第一弹性元件230和触碰机构,所述壳体210的顶部设有顶部通道211和触碰通槽212,顶部通道211与触碰通槽212连通,壳体210的底部设有底部通道213,所述顶部通道211、壳体内腔和底部通道213连通形成锁舌工作通道,触碰机构包括触碰板410和第二弹性元件430,触碰板410安装在触碰通槽212内,所述触碰板410上设有触碰部411、开口412和锁紧部421,所述触碰部411穿过触碰通槽212口伸出壳体210外,上锁舌220穿过开口412安装在锁舌工作通道内,上锁舌220上设有限位槽221,触碰板410通过锁紧部421嵌入限位槽221内与上锁舌220配合,上锁舌220的一端穿过底部通道213伸出壳体210外,上锁舌220的另一端穿过顶部通道211伸出壳体210外,第二弹性元件430的一端固定在触碰板410上,第二弹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210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30套装在上锁舌220上。壳体100作为承载件用于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部件,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将壳体100与应急门的门框固定连接即可,安装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壳体100还能够防灰防尘,避免因为灰尘的堆积导致本实用新型运行不灵敏,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由上封头、主壳体和下封头三个部分构成,便于工作人员将其它部件安装到壳体100内。触碰板410的开口412用于上锁舌200穿过,使触碰机构套装在上锁舌200上,触碰板410的锁紧部421对上锁舌200进行控制,上锁舌200与门楣上预先设置的固定孔相配合,当应急门处于关闭转态时,上锁舌200的一端处于壳体100外,上移到固定孔中与其配合,开启应急门时,上锁舌200的一端离开固定孔,下移到壳体100内,触碰机构的锁紧部421用于对上锁舌200进行限位,防止应急门开启后上锁舌200伸出壳体100导致应急门不能正常锁闭,具体控制方式为通过触碰机构的触碰部411与门楣进行触碰,带动上锁舌200进行上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元件300和第二弹性元件430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在本实施例不再对其做过多的赘述。

实施例5: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过多的赘述,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是实施例4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触碰板41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延伸部420,第二弹性元件430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弹性元件430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延伸部420上,每个第二弹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210的内壁上。延伸部420为触碰板410的一部分,设置延伸部420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二弹性元件430安装在触碰板410上。

实施例6: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过多的赘述,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是实施例5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具体的,每个延伸部420上设置有固定柱422,固定柱422与触碰板410之间设有间隙,每个第二弹性元件430的一端套装在一个延伸部420的固定柱422上,每个第二弹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210的内壁上。在延伸部420上设置于触碰板410具有间隙的固定柱422,保证安装在触碰板410上的第二弹性元件430更加稳定可靠。

实施例7: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过多的赘述,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是实施例6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上锁舌220设有第一限位部22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30的一端支撑在壳体210的底部上,第一弹性元件230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部222接触,在第一限位部222与壳体210的底部之间的上锁舌220上设有第二限位部223,限位部设置在第一弹性元件23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22为对称设置在上锁舌200两侧的固定柱,防止上锁舌200上移距离过多,触碰机构无法对其进行限位;第二限位部223同样为对称设置在上锁舌200两侧的限位柱,防止上锁舌200下移过多,触碰机构无法对其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其它实施例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