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1514发布日期:2021-08-17 13:4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礼品盒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礼品包装要求的不断提高,为防止盒盖在打开或关闭时速度过快而产生的晃动或噪音,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盒盖和本体之间追加能起到缓冲作用的阻尼器;当阻尼器频繁使用出现故障时,需从盒体中将阻尼器拆下进行更换或维修,现有的盒体中,有的阻尼器安装得比较牢固,拆下很困难,甚至会损害盒体,从而不利于阻尼器的更换或维修;有的阻尼器拆下和安装比较方便,但又存在阻尼器安装不牢固的问题。

如中国专利cn209429829u公开了一种阻尼器的安装机构,包括底座和转轴,底座上设有凸块,凸块上开设有阻尼器安装孔、通孔和凹槽,转轴上开设有卡槽和螺丝孔,转轴与通孔转动连接,转轴通过螺丝孔与面板链接,阻尼器安装孔和通孔相互连通,阻尼器顺着阻尼器安装孔装入凸块、并卡在凹槽和卡槽中,从而阻尼器的安装变得十分方便;但由于阻尼器安装孔的装入端没有封止,随着底座和面板绕转轴转动,阻尼器会沿阻尼器安装孔反向移动,并从凹槽和卡槽中脱出,故存在阻尼器安装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该盒体中的阻尼器安装牢固、更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包括本体、盒盖、扭簧、阻尼器和螺纹轴,所述盒盖的一端设有凸块,所述本体的一端开设有与凸块相适应的卡槽,所述凸块位于卡槽内,所述凸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轴和扭簧与本体相连,所述凸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安装孔相通,所述第一安装孔为盲孔,所述卡槽对应第一安装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螺纹孔,所述阻尼器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并通过第一凹槽与凸块卡接,所述螺纹轴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阻尼器卡接,所述螺纹轴的另一端位于第一通孔内、并与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凸块与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安装孔的深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尼器的一侧设有第一花键,所述阻尼器的一端设有第二花键,所述螺纹轴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花键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花键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花键位于第二凹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垂直相通的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用于螺纹轴的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转轴,所述卡槽与扭簧相连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通孔为盲孔,所述凸块与扭簧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凹槽贯穿凸块的两端、并与第三安装孔相通,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通孔内、另一端位于在第三安装孔内,所述钮簧套设在转轴上,所述钮簧的一端卡于第一凹槽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垂直相通的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用于转轴的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盖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位于凸块的相对侧、用于盒盖的闭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的有益效果是:阻尼器安装第一安装孔内后,阻尼器通过第一凹槽与凸块卡接,螺纹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并与阻尼器卡接,螺纹轴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通孔内、并与本体螺纹连接,由于第一安装孔为盲孔,第一安装孔的开口处安装有螺纹轴,且螺纹轴与本体螺纹连接,所以阻尼器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后,不会从第一安装孔内脱出,故实现了阻尼器的牢固安装;由于螺纹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通孔内,当向远离阻尼器的一侧拧螺纹轴时,螺纹轴从第一安装孔内退出,从而解除了螺纹轴与阻尼器的卡接,由于凸块与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安装孔的深度,阻尼器可以完全的退出第一安装孔,并移动到凸块与第一通孔之间的位置,于是解除了凸块与阻尼器的卡接,从而可以取出阻尼器;接下来,将更换后的阻尼器放入在凸块与第一通孔之间的位置后,顺着第一安装孔的方向,将阻尼器安装到第一安装孔内,并通过第一凹槽与凸块卡接,然后向靠近阻尼器的一侧拧螺纹轴,将螺纹轴与阻尼器卡接,所以既不需要将盒盖从本体上取下,也不需要将螺纹轴从第一通孔中取出,即可实现阻尼器的拆装,故方便了阻尼器的更换。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的除出盒盖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的阻尼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的盒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一种带阻尼器的盒体,包括本体10、盒盖20、扭簧30、阻尼器40、螺纹轴50和转轴60。盒盖20的一端设有凸块21,本体10的一端开设有与凸块21相适应的卡槽11,卡槽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2,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第一通孔12为螺纹孔;凸块2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1和与第一安装孔211相通的第一凹槽212,第一安装孔211为盲孔,凸块2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安装孔213,第三安装孔213为盲孔,第一凹槽212贯穿凸块21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安装孔211和第二安装孔213相通;阻尼器40的一侧设有第一花键41,阻尼器40的一端设有第二花键42,螺纹轴50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花键42相配合的第二凹槽51,阻尼器40安装在第一安装孔211内,第一花键41卡入第一凹槽212内,螺纹轴50开设有第二凹槽51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孔211内,第二花键42卡入第二凹槽51内,螺纹轴50的另一端位于第一通孔12内,螺纹轴50通过第一通孔12与本体10螺纹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3,转轴60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通孔13内,另一端插入在第三安装孔213内、并与盒盖20转动连接,扭簧30套设在转轴60上,扭簧30的一端卡于第一凹槽212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孔14内。

盖体20在开启时,盖体20在扭簧30的扭力下,带动凸块21分别绕阻尼器40和转轴60在卡槽11内转动,由于阻尼器40的阻尼,盖体20缓慢向上转动。当盖体20在盖合时,盖体20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凸块21分别绕阻尼器40和转轴60在卡槽11内反向转动,由于阻尼器40的阻尼,盖体20缓慢向下盖合在本体10上。

请参照图1至图5,阻尼器40安装在第一安装孔211内后,通过第一花键41和第二花键42分别与凸块21和螺纹轴50卡接,由于第一安装孔211为盲孔,第一安装孔211的开口侧安装有螺纹轴50,且螺纹轴50通过第一通孔12与本体10螺纹连接,从而阻尼器40无法从第一安装孔211内脱出,故阻尼器40安装牢固。

当拧动螺纹轴50向远离阻尼器40的方向移动时,螺纹轴50从第一安装孔211内退出,第二花键42从第二凹槽51中移出,从而解除了螺纹轴50与阻尼器40的卡接,当设有第二凹槽51的一端移动到第一通孔12中后,由于凸块21与第一通孔1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安装孔211的深度,阻尼器40可以完全的退出第一安装孔211,第一花键41从第一凹槽212中移出,于是解除了凸块21与阻尼器40的卡接,阻尼器40移动到凸块21与第一通孔12之间的位置,从而可以很容易地取出阻尼器40。

将更换后的阻尼器40放入在凸块21与第一通孔12之间的位置后,顺着第一安装孔211的方向,将阻尼器40安装到第一安装孔211内,第一花键41卡入第一凹槽212中,阻尼器40与凸块21卡接,然后向靠近阻尼器40的方向拧螺纹轴50,当螺纹轴50进入第一安装孔211时,第二花键42卡入第二凹槽51中,阻尼器40与螺纹轴50卡接。

所以既不需要将盒盖20从本体10上取下,也不需要将螺纹轴50从第一通孔12中取出,即可实现阻尼器40的拆装,故方便了阻尼器40的更换。

请参照图1,本体10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2垂直相通的第一螺丝孔15,从而可以通过第一螺丝孔12用螺丝对螺纹轴50进行加固,可以有效防止螺纹轴50在第一通孔12内转动。

请参照图1,本体10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13垂直相通的第二螺丝孔16,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3用螺丝对转轴60进行加固,可以有效防止转轴60在第二通孔13内转动。

请参照图1,所述盒盖20设有卡扣22,卡扣22位于凸块21的相对侧、用于盒盖20的闭合。

请参照图1,另外,由于本体10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2垂直相通的第一螺丝孔15,螺纹轴50也可以是没有外螺纹的转轴,第一通孔12也可是没有内螺纹的通孔,可以通过第一螺丝孔12用螺丝将没有外螺纹的转轴固定在本体10上,当需要拆卸阻尼器40时,只需拆下位于第一螺丝孔12内的螺丝后,将没有外螺纹的转轴从第一通孔12中抽出即可,从而使得更换阻尼器40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将阻尼器40安装在第一安装孔211内后,阻尼器40通过第一花键41与凸块21卡接,通过第二花键42与螺纹轴50卡接,由于第一安装孔211为盲孔,第一安装孔211的开口处安装有螺纹轴50,螺纹轴50又与本体10螺纹连接,并通过第一螺丝孔12用螺丝对螺纹轴50进行加固,从而阻尼器40无法在第一安装孔211内移动,故阻尼器40安装牢固。由于由于凸块21与第一通孔1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安装孔211的深度,当螺纹轴50设有第二凹槽51的一端一直移动到第一通孔12中后,阻尼器40可以完全从第一安装孔211中移出,从而阻尼器40与凸块21和螺纹轴50的卡接解除,实现了阻尼器40的拆卸,相反的,可以从凸块21与第一通孔12之间的位置将阻尼器40装入第一安装孔211内,所以不需要将盒盖20从本体10上取下,也不需要将螺纹轴50从第一通孔12中取出,即可实现阻尼器40的拆装,故方便了阻尼器40的更换。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