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焊接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7816发布日期:2021-07-20 16:39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焊接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焊接把手。



背景技术:

执手锁分为分体锁、连体锁、三杆快装锁。产品材质较多,有锌合金,不锈钢,铜,铝合金。室内门锁就款式而言有欧式、中式、现代简约三种,为了与各种风格的家具配套,拉手的形状、色彩更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产品安全性比较好,常用于入户门,房间门。住宅、写字楼、酒店等均可用到。经过电镀和静电喷漆的拉手,具有耐磨和防腐蚀作用,选择时除了与居室装饰风格相吻合外,还应能承受较大的拉力。目前,市面上的面板锁的把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把手松动或脱落的现象,给用户造成困扰。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983921u提供了一种新型门把手,其执手装饰圈通过沉头螺丝固定在前面板的正面,执手垫圈镶嵌在执手装饰圈中,扁簧设置在前面板的背面,转动板与扁簧连接,螺母防滑介子套嵌在螺母上,螺母与执手的端部螺纹连接;锁头镶嵌在前面板上执手的下方。该实用新型通过螺母结构加防滑介子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门把手长期使用后出现松动或脱落的现象。

但是上述新型门把手具有以下缺点:

(1)执手的前端设置外螺纹,执手通过外螺纹与螺母螺纹连接,将执手安装在面板上,增加了执手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成本;螺母和螺母防滑介子的结构强度小,门把手受较大外力时,容易造成面板内结构的损坏,门把手使用寿命短;

(2)执手一般为实心的不锈钢结构,把手重量大,严重影响开锁时的手感。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把手结构进行改进,以防止把手松动或脱落、降低把手重量、提高把手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把手结构强度低、重量大、容易松动或脱落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不锈钢焊接把手,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对称地设置在门板的两侧,所述面板内设有复位组件和伸出所述面板设置的嵌接件,把手本体通过所述嵌接件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所述把手本体包括:

把手壳,是由上把手壳片和下把手壳片焊接而成的壳体,所述把手壳内设有空腔,所述把手壳的连接端设有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固定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包括盒体和螺母柱,所述盒体一端开口,其开口方向与把手壳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螺母柱设置在盒底的外端面上,所述螺母柱上设有与所述盒体内连通的螺纹孔;

定位片,固定在所述开口上;所述定位片上设有通孔,所述嵌接件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并通过螺钉和所述螺母柱固定。

在本方案中,所述盒体由盒底和四个垂直于盒底的侧壁围成,相邻的两个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在本方案中,所述侧壁向外翻折形成连接耳。

在本方案中,所述盒体由不锈钢板经裁剪冲压而成。

在本方案中,所述定位片通过所述连接耳与所述把手壳和所述固定连接件焊接固定。

在本方案中,所述嵌接件包括:

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面板内,其顶面和底面上设有限位平面;

转轴部,设置在所述限位部的外端面上,所述转轴部穿出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与所述盒体相适配;

所述嵌接件的内端面上设有联轴孔,所述联轴孔内设有沉孔,螺钉通过沉孔与所述螺母柱连接。

在本方案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

弹簧支架,设置在所述面板内,其顶面和底面上设有挡片;所述面板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弹簧支架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一轴孔重合;

两个弹簧盒,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孔的上下两侧,所述弹簧盒与所述挡片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弹簧孔;两个所述弹簧盒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平面相适配的转动平面;

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孔内,与所述挡片相抵。

在本方案中,所述螺母柱焊接在所述盒体的盒底上。

在本方案中,所述把手壳的连接端与所述面板的外端面之间设有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焊接,把手壳为由上把手壳片和下壳手壳片焊接而成的中空的壳体,把手壳内设有空腔,大大降低了把手部分的重量,减小了面板上与把手处的力矩,提高把手与面板连接强度;固定连接件包括盒体和螺母柱,螺母柱设置在盒体内,并设有与盒体内连通的螺纹孔,嵌接件设置在盒体内,并通过螺钉与螺母柱固定,提高了固定连接件与螺钉连接的有效螺纹长度,提高了固定连接件与嵌接件的连接强度,避免把手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脱落或松动,延长把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把手,把手壳采用分体结构设计,外观出众,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方便规模生产,大大降低了把手的生产成本,可广泛适用于各类门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不锈钢焊接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嵌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面板1,把手本体2,把手壳21,固定连接件22,定位片23,上把手壳片211,下把手壳片212,空腔213,垫圈215,盒体221,螺母柱222,连接耳223,通孔231,弹簧支架11,弹簧盒12,弹簧13,挡片14,第一轴孔10,第二轴孔15,弹簧孔120,转动平面121,嵌接件16,限位部161,转轴部162,限位平面163,沉孔16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焊接把手,把手壳由上、下把手壳片焊接而成,把手壳内设有空腔,降低了把手壳的重量;固定连接件的外端面上设有螺母柱,延长了螺栓与固定连接件连接的有效长度,提高了固定连接件与嵌接件的连接强度,避免把手发送松动或脱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焊接把手,包括面板1和把手本体2,面板1对称地设置在门板的两侧,面板1内设有嵌接件16和复位组件,把手本体2通过嵌接件1安装在面板1上。

如图4所示,把手本体2包括把手壳21、固定连接件22和定位片23,把手壳21是由上把手壳片211和下把手壳片212焊接而成的中空的壳体。把手壳21内设有空腔213,把手壳21与面板1的连接端上设有开口,开口与空腔213连通。把手壳21的连接端与面板1的外端面之间设有垫圈215。

如图3所示,固定连接件22设置在空腔213内,包括盒体221和螺母柱222。盒体221一端开口,其开口方向与把手壳21的开口方向相同。盒体221由一个盒底和四个垂直与盒底的侧壁围成,相邻的两个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侧壁向外翻折形成连接耳223。螺母柱222设置在盒底的外端面上,并与盒底焊接固定。螺母柱222上设有与盒体内连通的螺纹孔。

定位片23设置在开口上,定位片23通过连接耳223与固定连接件22和把手壳21焊接固定。定位片23上设有通孔231。

如图5所示,复位组件包括弹簧支架11、弹簧盒12和弹簧13,弹簧支架11设置在面板1的内端面上,弹簧支架11的顶面和底面设有挡片14。面板1上设有第一轴孔10,弹簧支架上设有第二轴孔15,第二轴孔15与第一轴孔10重合。两个弹簧盒12分别设置在第二轴孔15的上下两侧,弹簧盒12上与挡片14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弹簧孔120,弹簧13设置在弹簧孔120内,与挡片14相抵。两个弹簧盒12相对的端面上设有转动平面121。

如图2所示,嵌接件16包括限位部161和转轴部162,限位部161设置在面板1内,限位部161的顶面和底面上设有限位平面163,限位平面163与转动平面121相适配。转轴部161设置在限位部162的外端面上,转轴部162穿出第一轴孔10、第二轴孔15和通孔231设置在盒体221内。嵌接件16的内端面上设有联轴孔,联轴孔内还设有沉孔160,螺钉通过沉孔160与螺母柱222上的螺纹孔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上把手壳片211和下把手壳片212焊接成把手壳21,将螺母柱222焊接到盒体221的盒底的外端面上,将定位片23通过连接耳223与固定连接件22焊接固定,再将焊接在一起的固定连接件22和定位片23插装在把手壳21的开口内,并将定位片23与把手壳21焊接固定。

安装把手时,嵌接件16的转轴部162穿出第二轴孔15和第一轴孔10以及通孔231,设置在盒体221内,螺栓通过嵌接件16上的沉孔160与固定连接件22上的螺母柱222固定。由于螺母柱222延长了螺栓与固定连接件连接22的有效螺纹长度,可有效避免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螺栓松动导致把手脱落的问题。

在把手的使用过程中,把手通过设置在联轴孔内的联轴实现门板两侧把手的同轴转动。在把手静止过程中,弹簧盒12抵靠在限位平面163上,当把手转动时,嵌接件16转动,限位部161推动两个弹簧盒12分别向上、向下移动,当把手被松开时,弹簧盒12在弹簧13弹力作用下复位,驱动限位部161反向转动,恢复到把手静止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把手壳是由上、下把手壳片焊接而成的中空的壳体,在保证把手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把手的重量,减低了把手与面板里连接处的扭矩,提高了把手与面板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用户开门时的手感舒适度。固定连接件的外端面上设有螺母柱,延长了螺栓与固定连接件连接时的有效螺纹长度,提高了固定连接件与嵌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采用固定连接件、定位片与嵌接件连接的方式,把手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不易因受较大外力作用导致面板内结构损坏,延长了把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把手,把手壳采用分体结构设计,外观出众,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方便规模生产,大大降低了把手的生产成本,可广泛适用于各类门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在本方案中,固定连接件为一端开口的盒体,盒体上相邻的两个侧面之间设有间隙,降低了对生产工艺精度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方案中,盒体的侧面向外翻转形成连接耳,定位片通过连接耳与把手壳和固定连接件焊接固定,提高了定位片与把手壳和固定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