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柜及柜门应急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3556发布日期:2021-11-25 10:4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保险柜及柜门应急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柜门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险柜及柜门应急锁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保证保险柜的安全性,往往会在保险柜上加装密码锁实现对柜门的开关。密码锁的使用往往需要严格的操作和管理流程。但是,有时由于意外情况或极端情况需要紧急打开时会十分困难或无法打开。因此,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传统的保险柜无法快速解锁。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传统的保险柜无法快速解锁的问题,提供一种保险柜及柜门应急锁装置。
4.一种柜门应急锁装置,所述柜门应急锁装置包括:电子锁、第一钥匙锁、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连杆与转动件,所述电子锁用于装设在柜门上,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钥匙锁的锁舌固定配合,所述第二传动件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柜门上,所述电子锁装设在所述第二传动件,且所述电子锁用于与柜门舌锁相锁合,所述转动件装设在所述柜门上,所述连杆可转动地装设在转轴上,所述连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连。
5.一种保险柜,包括所述的柜门应急锁装置,还包括保险柜箱体、柜门与柜门舌锁,所述柜门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保险柜箱体上,所述柜门应急锁装置装设在所述柜门上,所述柜门舌锁装设在所述保险柜箱体上,所述柜门应急锁装置与所述柜门舌锁相锁合。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块、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均装设在所述柜门上,且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钥匙锁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块套设在所述第一钥匙锁的外部,且所述第一传动块与所述第一钥匙锁的锁舌相连,所述传动块与所述连杆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动块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插入的第一腰型孔及用于所述第二固定轴插入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边方向与所述第二腰型孔的长边方向均与所述第一钥匙锁的锁舌的移动方向相一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传动块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钥匙锁的锁舌螺纹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导向框与第二传动块,所述导向框装设在所述柜门上,所述第二传动块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导向框中,所述第二传动块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子锁装设在所述第二传动块上,且所述导向框上设有用于所述电子锁的锁舌伸出的锁合口,所述导向框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电子锁的锁舌插入或拔出柜门舌锁的方向相一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件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电子锁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固定装设在所述第二传动块上。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块上设有第一连接凸块,所述第一连接凸块与所述连杆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传动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凸块,所述第二连接凸块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相连。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还包括第一适配轴,所述第二传动件还包括第二适配轴,所述第一连接凸块通过所述第一适配轴与所述连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凸块通过所述第二适配轴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门应急锁装置还包括第二钥匙锁,所述第二钥匙锁装设在所述柜门上,所述第一传动件上设有锁合卡槽,当所述第一传动件随第一钥匙锁到达锁合位置后,所述第二钥匙锁的锁舌能够伸入所述锁合卡槽。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
14.上述柜门应急锁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柜门舌锁的位置确定第二传动件在柜门上的安装位置,即保证电子锁装设在传动件上后,电子锁能够与柜门舌锁相锁合。然后,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确定第一传动件与第一钥匙锁在柜门上的安装位置,同时第一传动件与第一钥匙锁的锁舌固定配合,使得第一钥匙锁在进行锁合或开启时,第一传动件能够随第一钥匙锁的锁舌一同移动。当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在柜门上装设完成后,根据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确定转动件在柜门上的安装位置以及确定连杆的长度,以保证连杆能够与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进行有效的连接。当保险柜在正常的开关情况时,第一钥匙锁会处于锁合状态,即第一传动件会在特定位置固定,同时第二传动件会在连杆作用下在与柜门舌锁对应的位置固定,以保证电子锁能够与舌锁相锁合。当保险柜处于紧急状况下时,可以通过钥匙操作第一钥匙锁,使得第一钥匙锁的锁舌进行开锁移动,即锁舌会带动第一传动件脱离之前的特定位置,同时第二传动件会在连杆作用下随第一传动件产生相应的移动,位于第二传动件上的电子锁也会发生同步移动,即在移动过程中实现了电子锁的锁舌与柜门舌锁的分离操作,从而实现了电子锁与柜门舌锁的解锁操作。因此,在紧急情况下上述柜门应急锁装置能够快速解锁。
15.上述保险柜在使用时,将柜门应急锁装置装设在柜门上。当保险柜在正常的开关情况时,第一钥匙锁会处于锁合状态,即第一传动件会在特定位置固定,同时第二传动件会在连杆作用下在与柜门舌锁对应的位置固定,以保证电子锁能够与舌锁相锁合。当保险柜处于紧急状况下时,可以通过钥匙操作第一钥匙锁,使得第一钥匙锁的锁舌进行开锁移动,即锁舌会带动第一传动件脱离之前的特定位置,同时第二传动件会在连杆作用下随第一传动件产生相应的移动,位于第二传动件上的电子锁也会发生同步移动,即在移动过程中实现了电子锁的锁舌与柜门舌锁的分离操作,从而实现了电子锁与柜门舌锁的解锁操作。因此,在紧急情况下上述保险柜能够快速解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柜门应急锁装置正常情况下的锁合状态结构图;
17.图2为柜门应急锁装置正常情况下的开启状态结构图;
18.图3为柜门应急锁装置紧急情况下的开启状态结构图。
19.100、电子锁,110、电子锁的锁舌,200、第一钥匙锁,210、第一钥匙锁的锁舌,300、第一传动件,310、第一传动块,311、第一连接凸块,320、第一固定轴,330、第二固定轴,340、
第一腰型孔,350、第二腰型孔,360、第一适配轴,370、锁合卡槽,400、第二传动件,410、导向框,420、第二传动块,421、第二连接凸块,430、第二适配轴,500、连杆,600、转动件,700、柜门舌锁,800、第二钥匙锁,810、第二钥匙锁的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门应急锁装置包括:电子锁100、第一钥匙锁200、第一传动件300、第二传动件400、连杆500与转动件600,所述电子锁100用于装设在柜门上,所述第一传动件300与所述第一钥匙锁200的锁舌固定配合,所述第二传动件400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柜门上,所述电子锁100装设在所述第二传动件400,且所述电子锁100用于与柜门舌锁700相锁合,所述转动件600装设在所述柜门上,所述连杆500可转动地装设在转轴上,所述连杆500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300相连,所述连杆5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400相连。
22.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锁100可以是电子密码锁或电子指纹锁等。转动件600为转轴或转动座。
23.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300包括第一传动块310、第一固定轴320与第二固定轴330,所述第一固定轴320与所述第二固定轴330均装设在所述柜门上,且所述第一固定轴320与所述第二固定轴33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钥匙锁200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块310套设在所述第一钥匙锁200的外部,且所述第一传动块310与所述第一钥匙锁200的锁舌相连,所述传动块与所述连杆500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动块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320插入的第一腰型孔340及用于所述第二固定轴330插入的第二腰型孔350,所述第一腰型孔340的长边方向与所述第二腰型孔350的长边方向均与所述第一钥匙锁200锁舌的移动方向相一致。具体地,第一传动块310设有开口,第一传动块310利用开口套设在第一钥匙锁200的外部。第一钥匙锁200的整体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钥匙锁200的形状为长方形,当第一传动块310套设在第一钥匙锁200外部后,第一传动块310的侧壁与第一钥匙锁200的长边相贴合,即使得第一传动块310在移动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按照预设方向移动。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固定轴320与第一腰型孔340移动配合以及第二固定轴330与第二腰型孔350移动配合,得第一传动块310在移动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按照预设方向移动。
24.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300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传动块310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钥匙锁200的锁舌螺纹连接。具体地,上述这种实施方式一方面便于第一传动块310与第一钥匙锁200的锁舌连接固定,另一方面也便于后续的拆卸更换。
25.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件400包括导向框410与第二传动块420,所述导向框410装设在所述柜门上,所述第二传动块420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导向
框410中,所述第二传动块420与所述连杆50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子锁100装设在所述第二传动块420上,且所述导向框410上设有用于所述电子锁100锁舌伸出的锁合口,所述导向框410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电子锁100锁舌插入或拔出柜门舌锁700的方向相一致。具体地,导向框41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由导向条拼接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框410能够保证第二传动块420按照预设的方向进行移动。同时,在需要电子锁100与柜门舌锁700锁合时,电子锁100的锁舌直接伸出锁合口便能够实现与柜门舌锁700的锁合。进一步地,导向框410也可以是由胶条拼接形成,即一方面能够保证导向框410与第二传动块420的抵触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导向框410对于第二传动块420的磨损。
26.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件400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电子锁100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固定装设在所述第二传动块420上。具体地,上述这种实施方式一方面便于第一传动块310与第一钥匙锁200的锁舌连接固定,另一方面也便于后续的拆卸更换。
27.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块310上设有第一连接凸块311,所述第一连接凸块311与所述连杆500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传动块420上设有第二连接凸块421,所述第二连接凸块421与所述连杆500的另一端相连。具体地,通过第一连接凸块311使得第一传动块310与连杆500的连接更加方便,以及通过第二连接凸块421使得第二传动块420与连杆500的连接更加方便。
28.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300还包括第一适配轴360,所述第二传动件400还包括第二适配轴430,所述第一连接凸块311通过所述第一适配轴360与所述连杆50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凸块421通过所述第二适配轴430与所述连杆500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凸块311通过第一适配轴360实现了与连杆500的活动连接。即在第一连接凸块311带动连杆500同步移动时,通过第一适配轴360可以改变第一连接凸块311与连杆500端部的连接夹角,从而避免第一连接凸块311与连杆500端部抵触卡死。第二连接凸块421通过第二适配轴430实现了与连杆500的活动连接。即在第二连接凸块421带动连杆500同步移动时,通过第二适配轴430可以改变第二连接凸块421与连杆500端部的连接夹角,从而避免第二连接凸块421与连杆500端部抵触卡死。
29.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门应急锁装置还包括第二钥匙锁800,所述第二钥匙锁800装设在所述柜门上,所述第一传动件300上设有锁合卡槽370,当所述第一传动件300随第一钥匙锁200到达锁合位置后,所述第二钥匙锁800的锁舌能够伸入所述锁合卡槽370。具体地,通过第二钥匙锁800对第一钥匙锁200所处的锁合位置进一步限位固定,避免第一钥匙锁200上的第一传动块310出现移位(第一传动块310的意外移位会导致电子锁100与柜门舌锁700锁合解除)。进一步地,第二钥匙锁800的锁舌移动方向与第一钥匙锁200的锁舌移动方向相垂直。当第一钥匙锁200处于锁合状态后,第二钥匙锁800插入到锁合卡槽370中,即通过第二钥匙锁800的锁舌实现了对于第一钥匙锁200的限位。当保险柜处于紧急状况下时,首先通过钥匙将第二钥匙锁800的锁舌从锁合卡槽370中撤出,然后,通过钥匙再对第一钥匙锁200的锁舌进行开锁移动,即锁舌会带动第一传动件300脱离之前的特定位置,同时第二传动件400会在连杆500作用下随第一传动件300产生相应的移动,位于第二传动件400上的电子锁100也会发生同步移动,即在移动过程中实现了电子锁100锁舌与柜门舌锁700的分离操作,从而实现了电子锁100与柜门舌锁700的解锁操作。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