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0939发布日期:2021-06-11 21:4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巴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旅游设备领域中的旅游用大把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乘坐大巴车旅游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出行方式。

在现有的大巴车技术中,为了保护司机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一些特殊乘客影响司机的驾驶过程,通常在司机座椅与乘客区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保护门,保护门安装于门框上,门框上设置有锁舌,锁舌上设置有引导斜面,当司机进入到司机座椅区区域后,关闭保护门,保护门触碰锁舌,锁舌后退,在保护门关闭后,锁舌回弹而将保护门锁止。

这样可以避免乘客区的人员对驾驶行为造成影响,现有的这种保护门存在的问题在于:1、司机进入驾驶区域后,必须反锁保护门,才能避免乘客从外面打开保护门,而这个反锁动作,有的时候司机会忘记,这样会导致保护门失效;

2、为了能让保护门顺利关上,锁舌上必须设置引导斜面,这会降低锁舌的结构强度,在遇到暴力分子时,保护门被反复强制拉拽几次,就有可能造成锁舌断裂,这样的报道经常出现;3、当司机需要从里侧开启车门时,必须旋拧门把手,才能顺利打开保护门,这个旋拧动作必然会增加司机的开门时间,而有的时候事出紧急,开门时间至关重要,必然说遇到车辆自燃,遇到车内有歹徒行凶等状况,这个开门时间就影响着生命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巴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护门的锁舌强度因引导斜面而受到影响,且司机必须旋拧把手打开保护门而影响开门时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巴车,包括设置有行走机构的车体,车体内设置有驾驶区和乘客区,驾驶区与乘客区之间设置有门框和与门框铰接相连的保护门,保护门的铰接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驾驶区位于保护门前侧,保护门与门框之间设置有锁机构,锁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门框上的锁舌和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门框上的曲柄块,曲柄块与锁舌之间通过连杆传动连接,连杆的一端与曲柄块铰接相连,连杆的另外一端与锁舌铰接相连,门框的前端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解锁块,解锁块的左端具有用于伸入到门框内侧的解锁端,解锁块的右端设置有解锁块顶推斜面,解锁块顶推斜面用于与曲柄块顶推配合以在解锁块朝右移动时推动曲柄块朝后移动进而推动锁舌朝右移动,

保护门右端设有用于与锁舌左端挡止配合的锁舌配合槽,保护门前端设置有把手,把手包括与保护门相连的把手座和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把手上的手柄,手柄位于锁舌配合槽的前侧,手柄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手柄前端设置有用于在保护门向前摆动时,与锁舌顶推配合而使手柄转动以避让锁舌的关门引导面。

手柄前端具有用于与解锁块的解锁端后侧面顶推配合以使解锁块朝右移动的手柄第一解锁面;手柄后端具有用于与解锁块的解锁端前侧面顶推配合以使解锁块朝右移动的手柄第二解锁面。

把手座与保护门转动配合,手柄与把手座在前后方向上止转导向配合,把手座与保护门之间设置有保护门复位扭簧。

门框与曲柄块之间设置有用于朝曲柄块施加朝前方向作用力的曲柄块复位弹簧。

把手座与手柄之间设置有用于向手柄施加朝前方向作用力的手柄复位弹簧。

锁舌为实心长方体或圆柱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驾驶人员关门操作时,保护门朝向驾驶区向前摆动,该过程中,首先手柄与锁舌触碰,在关门引导面的作用下,手柄旋转而避让锁舌,随后,手柄前端的手柄第一解锁面与解锁块的解锁端后侧面顶推配合,解锁块朝右移动,曲柄块向后移动,连杆带着锁舌朝右移动,这样锁舌对保护门形成避让,保护门顺利关闭,随后锁舌复位至保护门的锁舌配合槽中,锁舌与锁舌配合槽挡止配合,从而防止保护门向后打开,此时,无论怎么拉拽保护门后侧,保护门都无法打开,从而避免驾驶人员驾驶过程中受到影响;当驾驶人员需要从前侧打开保护门时,驾驶人员只需向朝后推动手柄,手柄后端的手柄第二解锁面与解锁块的解锁端前侧面顶推配合,解锁块朝右移动,曲柄块向后移动,连杆带着锁舌朝右移动,锁舌缩回,保护门可顺利打开,驾驶人员只有一个推的动作,不需要旋拧手柄就可以实现保护门的打开,节省了开门时间,同时在本发明中,通过手柄旋转而避让锁舌,不需要在锁舌上开设引导斜面,可以保证锁舌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保护门与门框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保护门打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手柄向前移动时手柄与锁舌的配合图;

图5是图4中手柄第二解锁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巴车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包括设置有行走机构的车体8,行走机构属于现有技术,其包括车轮、发动机、变速箱及变速箱与车轮之间的传动机构。

车体内设置有驾驶区1和乘客区9,驾驶区1设置有驾驶座椅2,乘客区9设置有乘客座椅10,驾驶区1与乘客区9之间设置有门框5和左端与门框铰接相连的保护门7,保护门的铰接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驾驶区位于保护门的前侧。保护门可以朝前摆动可以实现关门,保护门朝后摆动可以实现开门。

保护门与门框之间设置有锁机构,锁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门框上的锁舌21和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门框上的曲柄块18,锁舌为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结构,曲柄块18与锁舌21之间通过连杆22传动连接,连杆22的一端与曲柄块18铰接相连,连杆22的另外一端与锁舌21铰接相连,门框5与曲柄块18之间设置有用于向曲柄块施加朝前方向作用力的曲柄块复位弹簧19。门框的前端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解锁块3,解锁块3的左端具有用于伸入到门框内侧的解锁端,解锁块的右端设置有解锁块顶推斜面17,解锁块顶推斜面用于与曲柄块18顶推配合以在解锁块3朝右移动时推动曲柄块18朝后移动进而推动锁舌21朝右移动。

保护门7右端设有用于与锁舌左端挡止配合的锁舌配合槽23,保护门前端设置有把手,把手包括与保护门相连的把手座11和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把手上的手柄4,手柄4位于锁舌配合槽23的前侧。在本实施例中,把手座11转动装配于保护门上,把手座11与保护门7之间设置有保护门复位扭簧(图中未示出),把手座、手柄被锁舌顶推转动后,可通过保护门复位扭簧进行复位。手柄4与把手座11之间沿前后方向止转导向配合,把手座11与手柄4之间设置有手柄复位弹簧12,手柄4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通过手柄复位弹簧12,手柄4可相对把手座11在前后方向弹性浮动。

手柄4前端设置有用于在保护门向前摆动时,与锁舌21后端顶推配合而使手柄向上转动以避让锁舌的关门引导面25;手柄后端设置有用于在保护门向后摆动时,与锁舌前端顶推配合而使手柄向上转动以避让锁舌的开门引导面26。关门引导面、开门引导面及关门引导面、开门引导面之间的区域构成上大下小的三角形区域。

手柄前端具有用于与解锁块的解锁端后侧面16顶推配合以使解锁块朝右移动的手柄第一解锁面13;手柄后端具有用于与解锁块的解锁端前侧面15顶推配合以使解锁块朝右移动的手柄第二解锁面14,在本实施例中解锁端后侧面16、解锁端前侧面15均为斜面结构,解锁端前侧面、解锁端后侧面及解锁端前侧面和解锁端后侧面之间的区域构成右大左小的三角形区域。手柄第一解锁面、手柄第二解锁面14为弧形面。

门框后端设置有与锁舌传动配合的钥匙孔20,通过钥匙可以直接带动锁舌朝右移动,钥匙孔与锁舌的配合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图中项6表示保护门后侧的拉手。

当保护门7关闭后,司机需要从后侧打开保护门时,司机可以通过在钥匙孔20内插入钥匙,来实现锁舌向右移动,以打开保护门;司机进入驾驶区后,随手关门,保护门7朝前转动关闭的过程中,手柄4前端的关门引导面25首先与锁舌21左端触碰,在锁舌21的挡止作用下,手柄4向上转动而避让锁舌,手柄越过锁舌后,手柄前端的手柄第一解锁面13与解锁块的解锁端后侧面16顶推配合,解锁块3朝右移动,解锁块3右侧的解锁块顶推斜面17顶推曲柄块18使曲柄块朝后移动,曲柄块18通过连杆22带动锁舌21朝右移动,实现解锁,此时保护门可以顺利关门,随后锁舌复位,锁舌21插入到保护门上的锁舌配合槽23中,锁舌2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锁舌配合槽的前后槽壁挡止配合,实现保护门的关闭,大巴车驾驶过程中,当乘客区有激进人员想要打开保护门时,激进人员只能从保护门后侧施力,无论推保护门还是拉保护门,在锁舌与锁舌配合槽的挡止作用下,保护门都不能被打开,当然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关门过程中,锁舌的回退避让保护门,是通过解锁块来实现的,不需要在锁舌上设置引导斜面,因此锁舌可以采用长方体结构,这就保证了锁舌的强度,保护门不会因为强度不足而被破门而入;当然驾驶人员也不需要进行其他操作,保护门就可以自动关闭,避免驾驶人员因遗忘而忘记关闭保护门的技术问题;在遇到紧急情况,驾驶人员需要快速打开保护门时,驾驶人员只需朝后推手柄4,手柄相对把手座朝后浮动,手柄后端的开门引导面26与解锁卡的解锁端前侧面15顶推配合,解锁块3朝右移动,锁舌21随之朝右移动,保护门可顺利打开,当手柄4越过解锁块3,手柄后端的手柄第二解锁面14与锁舌接触时,手柄自动向上转动而避让锁舌,驾驶人员整个开门的过程中只需向手柄施加朝后方向的推力,不需主动旋拧手柄,保护门可以快速开启。曲柄块、连杆和锁舌的配合,不仅实现了解锁块与锁舌间的传动,而且还可以通过连杆放大锁舌的位移,当解锁块有较小位移时,锁舌可以有更大的位移,这样既能够保证锁门强度,又能够保证保护门可以快速开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