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内轴承外圈拆卸拉马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56772发布日期:2021-06-29 22:12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孔内轴承外圈拆卸拉马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一种孔内轴承外圈拆卸拉马及其操作方法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孔内轴承外圈拆卸拉马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3.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机械行业中常用的配件,根据需要分别由内缘或外缘配合安装在轮轴或轴套上,由于轴承的安装间隙为紧配合安装,又受到壳体或各种连体部件的遮挡,拆卸时异常困难。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器设备等多领域,常见孔内轴承损坏后,轴承外圈残留在孔内,难以取出,特别是带有传动轴在机械装置上,可供拆卸的空间更为狭小。现有的拉马结构主要为两爪式或者三爪式拉马,用钩脚钩住轴承的外圈进行拆卸的,由于钩脚与轴承外圈接触面较小,因此钩脚很容易滑脱轴承外圈,如果位置不合适,钩爪的夹持部就会与轴承的外圈之间形成线接触,导致轴承变形,影响轴承的正常使用。另外在轴承外圈拆卸方法中,也有使用焊接的方式,以久保田pro988收割机半轴轴承为例,当前的拆卸方式大都采用焊接方式,用铁棒伸入间隙,将铁棒与轴承外圈焊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滑锤将外圈拖出,费时费力,如机器在户外损坏,没有电焊作业条件,则拆卸难以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孔内轴承外圈拆卸拉马。
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孔内轴承外圈拆卸拉马,包括螺纹顶杆、带槽筒体、球头杆支架、第一球头杆、第二球头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槽筒体上端中央设置有与螺纹顶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顶杆与带槽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球头杆支架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球头杆、第二球头杆,所述第一球头杆、第二球头杆的一端分别与球头杆支架螺纹连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头、第二球头,所述第一球头、第二球头形状、大小相同。
6.优选的:所述球头杆支架设置为环形,球头杆支架内径尺寸大于带槽筒体外径尺寸1

2mm。
7.优选的:所述带槽筒体下端设置有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外槽壁沿轴向对称设置有切削口a、切削口b,切削厚度小于环形沟槽的深度2

5mm。
8.优选的:所述第一球头外径尺寸、第二球头外径尺寸均设置为轴承滚球外径尺寸d
±
0.2mm,所述第一球头厚度δ、第二球头厚度δ均设置为轴承滚球外径尺寸d的2/3。
9.优选的:所述第一球头外径尺寸、第二球头外径尺寸均设置为轴承滚柱外径尺寸d
±
0.2mm,所述第一球头厚度δ、第二球头厚度δ均设置为轴承滚柱长度l的2/3。
10.优选的:所述带槽筒体的材质设置为合金钢,所述第一球头、第二球头的材质设置为合金钢。
11.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无需焊接,无需拆卸传动箱体,即可方便快捷拆卸轴承残留在孔内的外圈,有利于提高生产线检修的工作效率,节约维修成本。
12.2.本发明对轴承座内孔尺寸和半轴外部尺寸无损伤,拆卸后更换新的轴承无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带槽筒体主视图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中球头杆及支架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螺纹顶杆,2.带槽筒体,21.环形沟槽,3.轴头,4.球头杆支架,5.半轴,6.第一球头杆,7.第一球头,9.切削口a,10.轴承座,11.切削口b,12.轴承外圈,13.第二球头,14.第二球头杆。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孔内轴承外圈拆卸拉马,包括螺纹顶杆1、带槽筒体2、球头杆支架4、第一球头杆6、第二球头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槽筒体2上端中央设置有与螺纹顶杆1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顶杆1与带槽筒体2螺纹连接;所述球头杆支架4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球头杆6、第二球头杆14,所述第一球头杆6、第二球头杆14的一端分别与球头杆支架4螺纹连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头7、第二球头13,所述第一球头7、第二球头13形状、大小相同。
15.本优选实施例中,球头杆支架4设置为环形,球头杆支架4内径尺寸大于带槽筒体2外径尺寸1mm。
16.本优选实施例中,带槽筒体2下端设置有环形沟槽21,所述环形沟槽21外槽壁沿轴向对称设置有切削口a9、切削口b11,切削厚度小于环形沟槽21的深度3mm。
17.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球头7外径尺寸、第二球头13外径尺寸均设置为轴承滚球外径尺寸d+0.2mm,第一球头7厚度δ、第二球头13厚度δ均设置为轴承滚球外径尺寸d的2/3。
18.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带槽筒体的材质设置为合金钢,所述第一球头、第二球头的材质设置为合金钢。
19.实施例2一种孔内轴承外圈拆卸拉马,包括螺纹顶杆1、带槽筒体2、球头杆支架4、第一球头杆6、第二球头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槽筒体2上端中央设置有与螺纹顶杆1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顶杆1与带槽筒体2螺纹连接;所述球头杆支架4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球头杆6、第二球头杆14,所述第一球头杆6、第二球头杆14的一端分别与球头杆支架4螺纹连接,另一端
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头7、第二球头13,所述第一球头7、第二球头13形状、大小相同。
20.本优选实施例中,球头杆支架4设置为环形,球头杆支架4内径尺寸大于带槽筒体2外径尺寸2mm。
21.本优选实施例中,带槽筒体2下端设置有环形沟槽21,所述环形沟槽21外槽壁沿轴向对称设置有切削口a9、切削口b11,切削厚度小于环形沟槽21的深度4mm。
22.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球头7外径尺寸、第二球头13外径尺寸均设置为轴承滚柱外径尺寸d

0.2mm,第一球头7厚度δ、第二球头13厚度δ均设置为轴承滚柱长度l的2/3。
23.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带槽筒体的材质设置为合金钢,所述第一球头、第二球头的材质设置为合金钢。
24.具体实施时,一种孔内轴承外圈拆卸拉马的操作方法:将带槽筒体2穿过半轴5至轴承外圈12底部;将第一球头杆6、第二球头杆14分别与球头杆支架4螺纹连接,球头杆支架4套在带槽筒体2的外圆表面上;由于带槽筒体2下端头开设环形沟槽21,带槽筒体2下端外槽壁对称设置有切削口a9、切削口b11,削去局部外槽壁形成缺口,方便球头杆的球头能顺利进入轴承外圈12的滚球凹槽;第一球头杆6、第二球头杆14沿带槽筒体2下端外槽壁切削口a9、切削口b11分别插入轴承外圈12的内圈与环形沟槽21形成的槽腔内;由于第一球头7、第二球头13厚度尺寸小于环形沟槽21,可在轴承外圈12的滚球凹槽与环形沟槽21形成的槽腔任意转动,转动球头杆支架4,使第一球头7、第二球头13分别避开切削口a9、切削口b11;逐渐拧入螺纹顶杆1,顶住轴头3,继续旋转螺纹顶杆1,利用螺纹顶杆1对轴头3的挤压作用驱使带槽筒体2沿螺纹顶杆1反向移动,同时带动第一球头杆6、第二球头杆14向上移动,最终带动轴承外圈12脱离轴承座10。
25.对于不同外圈直径的系列轴承拆卸,仅需改变带槽筒体的环形沟槽和球头的尺寸,都可实现。
26.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