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汽车车门开启噪声的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5474发布日期:2021-10-24 15:0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抑制汽车车门开启噪声的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汽车车门开启噪声的增强结构。


背景技术:

2.车门是汽车上工作频率最高的部件之一,与日常使用密切相关。其操作质量包括操作力、开启行程、开启关闭声品质等多个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车门操作愉悦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声学的要求越来越敏感,声音品质的高低成为了评价车辆品质的重要因素。
3.汽车乘用车车门与车身是通过门锁和锁扣的啮合紧密连接在一起。其中门锁安装在车门门体内,而锁扣则安装在车身侧围上。当打开车门时,门锁通过卡板的转动与锁扣锁栓脱离连接从而实现解锁。由于开门操作过程施加的作用力和车门系统密封反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解锁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而当该区域结构刚度不足时会引起局部激励振动的增强,导致开启声品质降级,产生明显的嘣嘣声,从而有引起顾客抱怨的风险。这种现象在后车门区域尤为明显,为了弱化和抑制这种噪声。
4.现有结构的后车门锁扣固定在与车身侧围上,而该区域车身由侧围、后侧围里板、后侧围里板前封板等零件封闭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定体积的空腔。在该结构中的后车门锁扣位于空腔的外表面,由于结构限制,以往在该区域内部很少有独立的连接支承结构,该处的结构刚度对于达到良好的开门声品质缺乏足够的支持。即使布置了独立的锁扣加强支架,也由于空腔的结构特点,在一定的开门解锁力的冲击下,开门声音品质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此,提升优化锁扣固定区域的结构刚度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抑制汽车车门开启噪声的增强结构。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抑制汽车车门开启噪声的增强结构,包括布置在后侧围里板、车身侧围、后侧围里板前封板所围成的空腔内的车门锁扣支架总成,所述车门锁扣支架总成包括车门锁扣支架,所述车门锁扣支架包括用于与车身侧围贴合的主贴合面、用于与车身侧围及后侧围里板连接的翻边面、用于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上部连接的上支撑脚、用于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外侧连接的侧支撑脚、用于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下部连接的下支撑脚;所述主贴合面一侧面固定车门锁扣螺母盒;所述侧支撑脚一侧面固定车门锁扣减震胶座,所述车门锁扣减震胶座位于车身侧围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之间。
7.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车门锁扣减震胶座包括车门锁扣减震胶槽和车门锁扣减震胶体;所述车门锁扣减震胶槽为梯形的六面体,其中两个侧面设有贯穿通道,其余四个侧面封闭;所述车门锁扣减震胶槽面向车门锁扣支架的卡接面为梯形结构的短边面,所述短边面设有锥形卡扣和方形卡扣;所述车门锁扣减震胶槽内部设有横向分割肋条和纵向分割
肋条,将所述车门锁扣减震胶槽分成若干个单元格,所述车门锁扣减震胶体固定在单元格内,所述横向分割肋条和纵向分割肋条上开有多个连接通孔。
8.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主贴合面上开设用于固定和定位车门锁扣的锁扣螺栓孔、锁扣主定位销孔和锁扣副定位销孔。
9.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车门锁扣螺母盒固定于主贴合面上与车身侧围贴合的一面的背面,所述车门锁扣螺母盒为车门锁扣的固定基座,所述车门锁扣螺母盒包括车门锁扣螺母板和车门锁扣螺母板卡槽,所述车门锁扣螺母板卡槽上设有翻边卡槽将所述车门锁扣螺母板包裹在翻边卡槽内,所述车门锁扣螺母板卡槽上下各布置用于与车门锁扣支架焊接的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点。
10.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侧支撑脚上开设减震胶座主定卡扣安装孔和减震胶座副定卡扣安装孔;所述上支撑脚、侧支撑脚和下支撑脚上设有加强筋;所述上支撑脚、侧支撑脚和下支撑脚与主贴合面之间设有加强凹槽。
11.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车门锁扣支架总成的上支脚、侧支脚和下支脚分别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形成车身连接区域a、b、c,通过焊装结构胶连接,两者之间预留一定的涂胶间隙。
12.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车门锁扣减震胶座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形成车身连接区域d,通过膨胀减振胶连接。
13.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车门锁扣支架总成的主贴合面与车身侧围上的车门锁扣安装面贴合,在紧固螺栓拧紧后与车身侧围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车身连接区域e。
14.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车门锁扣支架总成的翻边面与车身侧围、后侧围里板通过若干个焊点复合焊接在一起,形成车身连接区域f。
15.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车门锁扣减震胶体的材料为增韧型的环氧树脂。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车门锁扣安装区域的车身空腔内形成了良好的内部连接和支承,并对空腔薄壁区域实现了针对性的加强抑制。其中车门锁扣支架总成通过1个主贴合面,1个翻边贴合面和三个支撑脚将空腔周边的车身侧围、后侧围里板、后侧围里板前封板等零件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多点均布支承,增强了该区域的局部刚度;在车门锁扣支架总成的侧支撑脚上布置了楔形的6面体半封闭发泡减震胶座,该发泡减震胶座一端卡接在该支架支撑脚的立面,一端沿特定的角度延展至覆盖在空腔对应的后侧围里板前封板的大面积薄壁板壳结构上,在两者间进一步形成三角支承结构;同时在该发泡胶座上预留贯穿通道,当车身经过高温电泳时,该减震胶座内的减震胶沿着贯穿通道膨胀固化后,通过外向张力分别抵住车门锁扣支架和后侧围里板前封板,从而使整个局部区域连接为一个整体。这种复合增强结构在操作车门开启时能有效降低该区域在相同激励下的振动水平,从而改善车门开启声品质。
附图说明
17.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

a处剖面图;
19.图3为本发明零件爆炸示意图;
20.图4为车门锁扣减震胶槽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车门锁扣减震胶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车门锁扣减震胶槽后视图;
23.图7为图4中b

b处剖面图;
24.图8为图6中c

c处剖面图;
25.图9为车门锁扣支架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车门锁扣支架后视图;
27.图11为车门锁扣支架与车门锁扣螺母盒连接示意图;
28.图12为图11中d

d处剖面图;
29.图13为车门锁扣支架与车身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30.图14为图13中i处放大示意图;
31.图15为图14中e

e处剖面图;
32.图16为图14中f

f处剖面图;
33.图17为图14中g

g处剖面图;
34.图18为车身空腔周边区域连接示意图;
35.图19为图18中h

h处剖面图;
36.图20为后侧围里板与车身连接示意图;
37.图21为图20中j

j处剖面图;
38.图22为图21中ⅱ处放大示意图;
39.图23为图21中ⅲ处放大示意图。
40.其中,1

车门锁扣支架总成、1.1

车门锁扣减震胶座、1.1.1

车门锁扣减震胶槽、1.1.1.1

锥形卡扣、1.1.1.2

方形卡扣、1.1.1.3

分割肋条、1.1.1.4

纵向分割肋条、1.1.1.5

贯穿通道、1.1.1.6

连接通孔、1.1.2

车门锁扣减震胶体、1.2

车门锁扣支架、1.2.1

主贴合面、1.2.2

翻边面、1.2.3

上支撑脚、1.2.4

侧支撑脚、1.2.5

下支撑脚、1.2.6

锁扣螺栓孔、1.2.7

锁扣主定位销孔、1.2.8

锁扣副定位销孔、1.2.9

减震胶座主定卡扣安装孔、1.2.10

减震胶座副定卡扣安装孔、1.2.11

加强筋、1.2.12

加强凹槽、1.3

车门锁扣螺母盒、1.3.1

车门锁扣螺母板、1.3.2

车门锁扣螺母板卡槽、1.3.2.1

第一焊接点、1.3.2.2

第二焊接点、2

后侧围里板、3

车身侧围、4

车门锁扣、5

后侧围里板前封板、6

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42.如图1、图2所示,根据车门锁扣4在车身上的布置位置及附近区域的结构特征,结合试验验证的结果,在该区域构建连接空腔区域的结构增强件。该结构增强件主要的功能包括:成为车门锁扣4固定的基座、具备可行的工艺方式连接区域内的车身环境件、能够提升局部区域足够的刚性。
43.如图3所示,车门锁扣支架总成1包括车门锁扣减震胶座1.1、车门锁扣支架1.2、车门锁扣螺母盒1.3。
44.结合图12所示,车门锁扣螺母盒1.3是车门锁扣4的固定基座,紧固螺栓穿过车门
锁扣4、后侧围里板2、车门锁扣支架1.2后最终紧固在车门锁扣螺母盒1.3上。车门锁扣螺母盒1.3包括车门锁扣螺母板1.3.1、车门锁扣螺母板卡槽1.3.2。车门锁扣螺母板1.3.1上成形6.5mm高的螺纹孔用于固定车门锁扣紧固螺栓,而在车门锁扣螺母板卡槽1.3.2上有4个翻边卡槽将车门锁扣螺母板1.3.1包裹在翻边卡槽内形成车门锁扣螺母盒1.3。车门锁扣螺母板卡槽1.3.2在上下端部预留焊接空间,在上下各布置第一焊接点1.3.2.1和第二焊点1.3.2.2与车门锁扣支架1.2焊接在一起。
45.如图9—图11所示,车门锁扣支架1.2是总成中的主要连接件,其为一个1.2mm厚的异形金属支架,包含一个主贴合面1.2.1、一个翻边面1.2.2、上支撑脚1.2.3、侧支撑脚1.2.4、下支撑脚1.2.5。该支架的主贴合面1.2.1上开有锁扣螺栓孔1.2.6、锁扣主定位销孔1.2.7、锁扣副定位销孔1.2.8,用于通过车门锁扣4的主副定位销以及两个紧固螺栓,同时该支架的主贴合面1.2.1与车身侧围3上的车门锁扣安装面贴合,在紧固螺栓拧紧后与车身侧围连接为一个整体。该支架同时拥有一个翻边面1.2.2,该翻边面1.2.2用于与车身侧围3及后侧围里板2等车身件的焊接,该例中单边布置了3个普通焊点。该支架还拥有3个支撑脚,这3个支撑脚与对应的后侧围里板前封板5这个车身件保留一定间隙,并在这些支撑脚投影在后侧围里板前封板5的位置涂有焊装结构胶,在经过油漆电泳高温后这些支撑脚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5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在车门锁扣支架1.2每个支脚上均起加强筋1.2.11,并且在加强凹槽1.2.12形成局部加强结构,进一步增强该支架的刚性。同时在该支架的沿车门锁扣4开启力作用方向的侧支撑脚1.2.4上开有1个方孔(减震胶座副定卡扣安装孔1.2.10)和1个圆孔(减震胶座主定卡扣安装孔1.2.9)用于固定车门锁扣减震胶座1.1。
46.如图4—图8所示,车门锁扣减震胶座1.1用于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刚性并抑制空腔薄壁区域的振动。该件由车门锁扣减震胶槽1.1.1、车门锁扣减震胶体1.1.2两个子件组成。其中车门锁扣减震胶槽1.1.1为一种耐高温塑料壳体,材料为聚酰胺66加上30%的玻璃纤维。在该壳体上成形有2个卡扣,1个锥形卡扣1.1.1.1和1个方形卡扣1.1.1.2,锥形卡扣为主定位卡扣,方形卡扣为副定位卡扣。车门锁扣减震胶槽1.1.1通过这2个卡扣卡接在车门锁扣支架1.2为之预留的减震胶座主定卡扣安装孔1.2.9、减震胶座副定卡扣安装孔1.2.10上。车门锁扣减震胶槽1.1.1为一个接近梯形的6面体,在卡接方向的2个面贯通,设有贯穿通道1.1.1.5,其余4个面封闭。面向车门锁扣支架1.2的卡接面为梯形结构的短边面,延伸面则沿着与卡接面呈一定角度的方向α、β延展,直至接近空腔中的环境件后侧围里板前封板5,并预留一定的空间间隙x。该延伸面应尽可能覆盖空腔环境件中的薄弱区域。同时,该减震槽内部成形有横向分割肋条1.1.1.3和纵向分割肋条1.1.1.4,将该减震槽分成若干个单元格,横向分割肋条1.1.1.3和纵向分割肋条1.1.1.4上开有多个连接通孔1.1.1.6以保持内部的贯通,以便于车门锁扣减震胶体1.1.2注塑后能保持为一个整体固定在车门锁扣减震胶槽1.1.1内。
47.车门锁扣减震胶体1.1.2是一种具备一定膨胀率的发泡材料(增韧型的环氧树脂),其注塑嵌合在车门锁扣减震胶槽1.1.1中。两者形成车门锁扣减震胶座1.1,在油漆高温电泳环境下,该减震胶体受热熔融,沿着车门锁扣减震胶槽1.1.1预留的贯穿方向膨胀和固化,最终使车门锁扣支架1.2和后侧围里板前封板5形成更强的连接。
48.如图15—图16所示,车门锁扣减震胶座1.1、车门锁扣支架1.2、车门锁扣螺母盒1.3共同组成了车门锁扣支架总成1,该总成与周边车身环境件行成6处连接,其中:车门锁
扣减震胶座1.1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5形成车身连接区域d,通过膨胀减振胶连接。
49.如图13、图14、图17、图21—23所示,车门锁扣支架总成1.2的上支脚1.2.3、侧支脚1.2.4、下支脚1.2.5分别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5形成车身连接区域a,b,c,通过焊装结构胶连接,两者之间预留一定的涂胶间隙。
50.如图20所示,车门锁扣支架总成1.2的主贴合面1.2.1与车身侧围3上的车门锁扣4安装面贴合,在紧固螺栓拧紧后与车身侧围3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车身连接区域e。
51.如图18—图20所示,车门锁扣支架总成1.2的翻边面1.2.2与车身侧围3、后侧围里板2通过若干个焊点复合焊接在一起,形成车身连接区域f。
52.本发明的安装过程:先将车门锁扣螺母板1.3.1卡接在车门锁扣螺母板卡槽1.3.2形成车门锁扣螺母盒1.3,再将车门锁扣螺母盒1.3焊接在车门锁扣支架1.2上;接着将车门锁扣减震胶体1.1.2注塑嵌合在车门锁扣减震胶槽1.1.1中形成车门锁扣减震胶座1.1,然后将车门锁扣减震胶座1.1卡接在上述焊接了车门锁扣螺母盒1.3的车门锁扣支架1.2上,最终形成复合加强结构的车门锁扣支架总成1。
53.随后将车门锁扣支架总成1布置在车身侧围3、后侧围里板2、后侧围里板前封板5构成的空腔6内,其先与车身侧围3及后侧围里板2通过翻边止口焊接在一起形成侧围半总成,再将侧围半总成与后侧围里板前封板5和后侧围里板2通过涂胶方式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的车身总成通过油漆高温电泳完成固化和强化。
54.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