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自动检查线用稳定性高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5103发布日期:2021-12-22 14:3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品自动检查线用稳定性高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自动检查线用稳定性高机械手。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发展,制造业都在进行工业化以便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在工厂产品出厂之前,需要在产品自动检查线上对所有产品进行检查,机械手因为智能程度高,适应范围广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安装机械手时,需要对机械手的底部进行固定。
3.常规的固定装置使用不便,经常需要用到扳手和螺丝刀才能进行安装和拆卸,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而且常规的固定装置适应性低,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产品自动检查线用稳定性高机械手。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产品自动检查线用稳定性高机械手,包括底座和设备本体,所述底座的内腔设有若干个第二夹块,若干个所述第二夹块远离底座内腔中心的一侧均铰接有第四t形杆和第三t形杆,所述第三t形杆位于第四t形杆的上方,所述底座的外侧边缘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和套管均开设有与第四t形杆和第三t形杆相匹配的圆孔,所述第四t形杆和第三t形杆远离底座内腔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的圆孔,所述第四t形杆的外侧边缘套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第四t形杆螺纹连接,所述第四齿轮的顶部设有第二环形齿条,所述套管开设有与第四齿轮和第二环形齿条相匹配的第三滑槽,所述第四齿轮和第二环形齿条均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的内腔,所述第二环形齿条的顶部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在第三t形杆的外侧边缘,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三t形杆螺纹连接,所述套管开设有与第三齿轮和第一环形齿条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一环形齿条均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腔,所述第一环形齿条的右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底座的外侧边缘靠近顶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座的外侧边缘靠近顶部套设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内腔靠近底部设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二圆环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t形杆,所述第二t形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t形杆的底部通过第二圆杆铰接在第二圆环的内腔,所述第二t形杆靠近圆管内腔中心的一侧设有第一夹块,所述第二t形杆的顶端铰接在第一夹块远离圆管内腔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t形杆的顶部设有第一t形杆,所述第一t形杆的底端铰接在第一夹块远离圆管内腔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t形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圆管的内腔靠近顶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圆管内腔开设有与第一转轴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腔,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t形杆通过第一圆杆铰接在第一圆环的内腔,所述设备本体的底端贯穿底座和圆管,所述底座的外侧边缘靠近底部处套设有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延伸至第二滑槽的
内腔,并与第一环形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板延伸至第三滑槽的内腔,并与第二环形齿条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与设备本体的外侧边缘相互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一环形板的右侧,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块,所述第一齿轮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五t形杆,所述第五t形杆和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t形杆的前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二环形板的右侧,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块,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腔贯穿设有第六t形杆,所述第六t形杆和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t形杆和第六t形杆的外侧边缘靠近底部均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六t形杆和第五t形杆均与第二轴承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分别位于第五t形杆和第六t形杆的底部。
10.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第三t形杆和第四t形杆以第二夹块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现上下对称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圆管的内腔靠近底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管内腔和底座螺纹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齿轮内腔开设有与第三t形杆相互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一环形齿条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开设有与第四t形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四齿轮和第二环形齿条啮合。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圆管和底座的螺纹连接,来驱使第一t形杆和第二t形杆绕其铰接处旋转,第一t形杆和第二t形杆的旋转驱使第一夹块移动以便夹紧设备本体,从而达到使用方便的目的;
15.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第五t形杆驱动第三t形杆移动,第三t形杆控制第二夹块的顶部移动,通过第六t形杆驱动第四t形杆移动,第四t形杆控制第二夹块的底部运动,通过两套传动机构来同时驱动第二夹块,使第二夹块具有可调角度的功能,从而达到适应性高的目的。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部件圆管的正视剖视图;
19.图3为图2中b处放大图;
20.图4为图2中c处放大图;
21.图5为图2中a

a截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施例部件第六t形杆的俯视剖视图;
23.图7为本实施例部件第二滑槽的俯视剖视图;
24.图8为本实施例部件第三滑槽的俯视剖视图。
25.图中:1、底座;2、圆管;3、第一轴承;4、第一圆环;5、第一t形杆;6、第一夹块;7、第二t形杆;8、第一滑槽;9、第一圆杆;10、第二圆杆;11、第二圆环;12、设备本体;13、第二滑槽;14、第三t形杆;15、第二夹块;16、第三滑槽;17、第四t形杆;18、套管;19、第二轴承;20、第四齿轮;21、第三齿轮;22、第二环形齿条;23、第五t形杆;24、第一齿轮;25、第一环形齿条;26、第六t形杆;27、第二齿轮;28、第一环形板;29、第二环形板;30、第一齿块;31、第二齿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请参阅图1至图8,一种产品自动检查线用稳定性高机械手,包括底座1和设备本体12,底座1的内腔设有若干个第二夹块15,若干个第二夹块15远离底座1内腔中心的一侧均铰接有第四t形杆17和第三t形杆14,若干个第三t形杆14和第四t形杆17以第二夹块15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现上下对称设置,第三t形杆14位于第四t形杆17的上方,底座1的外侧边缘套设有套管18,套管18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底座1和套管18均开设有与第四t形杆17和第三t形杆14相匹配的圆孔,第四t形杆17和第三t形杆14远离底座1内腔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的圆孔,第四t形杆17的外侧边缘套设有第四齿轮20,第四齿轮20和第四t形杆17螺纹连接,第四齿轮20的顶部设有第二环形齿条22,套管18开设有与第四齿轮20和第二环形齿条22相匹配的第三滑槽16,第四齿轮20和第二环形齿条22均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16的内腔,第二环形齿条22的顶部设有第三齿轮21,第三齿轮21套设在第三t形杆14的外侧边缘,第三齿轮21和第三t形杆14螺纹连接,套管18开设有与第三齿轮21和第一环形齿条25相匹配的第二滑槽13,第三齿轮21和第一环形齿条25均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3的内腔,第一环形齿条25的右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24,第一齿轮24位于第一环形板28的右侧,第一环形板28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第一齿轮24相互啮合的第一齿块30,第一齿轮24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五t形杆23,第五t形杆23和第一齿轮24固定连接,第五t形杆23的前侧设有第二齿轮27,第二齿轮27位于第二环形板29的右侧,第二环形板29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第二齿轮27相互啮合的第二齿块31,第二齿轮27的内腔贯穿设有第六t形杆26,第六t形杆26和第二齿轮27固定连接,第五t形杆23和第六t形杆26的外侧
边缘靠近底部均套设有第二轴承19,第六t形杆26和第五t形杆23均与第二轴承19的内腔固定连接,第二轴承19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底座1的外侧边缘靠近顶部开设有外螺纹,底座1的外侧边缘靠近顶部套设有圆管2,圆管2的内腔靠近底部设有第二圆环11,第二圆环1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两个第二轴承19分别位于第五t形杆23和第六t形杆26的底部,第二圆环11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t形杆7,第二t形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10,第二t形杆7的底部通过第二圆杆10铰接在第二圆环11的内腔,第二t形杆7靠近圆管2内腔中心的一侧设有第一夹块6,第二t形杆7的顶端铰接在第一夹块6远离圆管2内腔中心的一侧,第二t形杆7的顶部设有第一t形杆5,第一夹块6和第二夹块15均与设备本体12的外侧边缘相互贴合,第一t形杆5的底端铰接在第一夹块6远离圆管2内腔中心的一侧,第一t形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9,圆管2的内腔靠近顶部设有第一轴承3,圆管2内腔开设有与第一转轴相匹配的第一滑槽8,第一轴承3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槽8的内腔,第一轴承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4,第一t形杆5通过第一圆杆9铰接在第一圆环4的内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圆管2和底座1的螺纹连接,来驱使第一t形杆5和第二t形杆7绕其铰接处旋转,第一t形杆5和第二t形杆7的旋转驱使第一夹块6移动以便夹紧设备本体12,从而达到使用方便的目的,设备本体12的底端贯穿底座1和圆管2,底座1的外侧边缘靠近底部处套设有第一环形板28和第二环形板29,第一环形板28延伸至第二滑槽13的内腔,并与第一环形齿条25固定连接,第二环形板29延伸至第三滑槽16的内腔,并与第二环形齿条2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第五t形杆23驱动第三t形杆14移动,第三t形杆14控制第二夹块15的顶部移动,通过第六t形杆26驱动第四t形杆17移动,第四t形杆17控制第二夹块15的底部运动,通过两套传动机构来同时驱动第二夹块15,使第二夹块15具有可调角度的功能,从而达到适应性高的目的。
30.工作原理:先将设备本体12的底部插入底座1的内腔,然后旋转第六t形杆26,第六t形杆26带动第二齿轮27旋转,第二齿轮27通过与第二环形板29上第二齿块31的啮合,带动第二环形齿条22旋转,第二环形齿条22带动第四齿轮20旋转, 第四齿轮20通过螺纹连接带动第四t形杆17往底座1的内腔中心移动,第四t形杆17带动第二夹块15的底部移动,旋转第五t形杆23,第五t形杆23带动第一齿轮24旋转,第一齿轮24通过与第一环形板28上第一齿块30的啮合,带动第一环形齿条25旋转,第一环形齿条25带动第三齿轮21旋转, 第三齿轮21通过螺纹连接带动第三t形杆14往底座1的内腔中心移动,第三t形杆14带动第二夹块15的顶部移动,调节至所需位置就能夹紧设备本体12的外侧边缘靠近底部,然后旋转圆管2,圆管2和底座1螺纹连接,圆管2往下移动带动第一轴承3往下运动,第一轴承3带动第一圆环4往下运动,此时第一t形杆5和第二t形杆7受到挤压,第一t形杆5和第二t形杆7推动第一夹块6往圆管2的内腔中心移动,调节至所需位置就能夹紧设备本体12的外侧边缘靠近顶部。
31.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