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控制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3403发布日期:2022-02-19 13:4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车窗控制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窗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控制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的普及,因为汽车出现的事故(如汽车不小心涉水)也越来越多,汽车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
3.汽车在不小心涉水后,水会迅速从汽车底部及四周缝隙渐渐进入车内,汽车内部水位迅速上升;当汽车在泡入水中后,因外部压力过大,车门无法打开,车窗也无法落下,车内人员只能通过砸开车窗玻璃,但因车内空间狭窄等原因,车内人员逃生几率非常渺茫,从而报到出很多车内溺亡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窗控制系统及汽车,以实现汽车涉水后自动打开车窗,提高车内人员逃生几率。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涉水感应探头、控制器、升降马达、电源切换模块、备用电源及测试按钮;所述涉水感应探头用于在涉水时发出涉水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涉水感应探头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涉水感应探头发出的涉水信号生成电源切换信号;所述电源切换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所述备用电源及所述升降马达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源切换信号将所述备用电源与所述升降马达导通;所述测试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测试按钮用于生成测试信号,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测试信号生成所述电源切换信号。
6.可选地,所述车窗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涉水感应探头;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涉水感应探头均发出涉水信号时生成所述电源切换信号;或者,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涉水感应探头中的任意一个发出涉水信号时生成所述电源切换信号。
7.可选地,所述涉水感应探头包括:水感应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开关或视觉传感器。
8.可选地,每个涉水感应探头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涉水感应探头的第二端通过一阻容网络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阻容网络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电容;所述涉水感应探头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阻容网络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9.可选地,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线圈及第一开关,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备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备用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
端与所述升降马达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用于与主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源切换信号将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导通。
10.可选地,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一放大电路,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放大电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所述电源切换信号。
11.可选地,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包括第二线圈及第二开关,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备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备用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升降马达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用于与主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源切换信号将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导通。
12.可选地,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二放大电路,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所述电源切换信号。
13.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及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设置于电路板上并封装于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盒、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备用电源采用硅胶或环氧树脂胶密封。
14.可选地,所述车窗控制系统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备用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用于与主电源电连接。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及主电源,所述电源切换模块与所述主电源电连接,用于未接收到所述电源切换信号时将所述主电源与所述升降马达导通。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车窗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涉水感应探头、控制器、升降马达、电源切换模块、备用电源及测试按钮;涉水感应探头用于在涉水时发出涉水信号;控制器与涉水感应探头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涉水感应探头发出的涉水信号生成电源切换信号;电源切换模块与控制器、备用电源及升降马达电连接,用于根据电源切换信号将备用电源与升降马达导通;测试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测试按钮用于生成测试信号,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测试信号生成电源切换信号。在汽车涉水时,涉水感应探头发出涉水信号,控制器根据该涉水信号生成电源切换信号,从而控制备用电源与升降马达导通,进而通过升降马达控制车窗降落,保证汽车涉水后车窗能够迅速下落,提高车内人员安全逃生的几率;同时,还可利用测试按钮对车窗控制系统定期进行测试,保证车窗控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窗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切换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源切换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窗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车窗控制系统包括:涉水感应探头101、控制器102、升降马达103、电源切换模块104、备用电源105及测试按钮106;涉水感应探头101用于在涉水时发出涉水信号;控制器102与涉水感应探头101电连接,控制器102用于在涉水感应探头101发出涉水信号时生成电源切换信号;电源切换模块104与控制器102、备用电源105及升降马达103电连接,用于根据电源切换信号将备用电源105与升降马达103导通;测试按钮106与控制器102电连接,测试按钮106用于生成测试信号,控制器102还用于根据测试信号生成电源切换信号。
26.具体地,涉水感应探头101在涉水时会发出涉水信号,涉水感应探头可以是一个,当涉水感应探头涉水时即发出涉水信号;涉水感应探头也可以是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包含两个涉水感应探头,即第一涉水感应探头1011和第二涉水感应探头1012,当第一涉水感应探头1011和第二涉水感应探头1012均涉水时,且优选地只要第一涉水感应探头1011和第二涉水感应探头1012其中一组发出涉水信号时,控制器102就会生成电源切换信号,从而避免其中一个涉水感应探头时由于涉水感应探头失效而导致车窗控制系统不动作的情况发生;或者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至少两个涉水感应探头均发出涉水信号时生成电源切换信号,从而避免一个涉水感应探头误动作时导致车窗控制系统误动作的情况,提高车窗控制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当控制器102发出电源切换信号后,电源切换模块104便将升降马达103与备用电源105电连接,利用备用电源105为升降马达103供电,使得升降马达103控制车窗降落,进而使得车内人员能够迅速逃生。汽车内包含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本实施例的备用电源独立于主电源,避免汽车涉水后主电源无法正常工作而导致车窗控制系统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保证汽车涉水时车窗能够降落。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测试按钮106,当按下测试按钮106时,控制器便能够自动生成电源切换信号,从而对车窗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判断车窗控制系统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同时还能判断备用电源的剩余电量,优选地,可定期一个月对车窗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即定期一个月在汽车未涉水时按下测试按钮,判断车窗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同时测试按钮106可作为手动开窗降落按钮,为紧急逃生提供备用。
27.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车窗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涉水感应探头、控制器、升降马达、电源切换模块、备用电源及测试按钮;涉水感应探头用于在涉水时发出涉水信号;控制器与涉水感应探头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涉水感应探头发出的涉水信号生成电源切换信号;电源切换模块与控制器、备用电源及升降马达电连接,用于根据电源切换信号将备用电源与升降马达导通;测试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测试按钮用于生成测试信号,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测试信号生成电源切换信号。在汽车涉水时,涉水感应探头发出涉水信号,控制器根据该涉水信号生成电源切换信号,从而控制备用电源与升降马达导通,进而通过升降马达控制车窗降落,保证汽车涉水后车窗能够迅速下落,提高车内人员安全逃生的几率;同时,还可利用测试按钮对车窗控制系统定期进行测试,保证车窗控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2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车窗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以及降低失效风险,本实施例的
车窗控制系统不设置车窗下降下限行程停止开关或装置,只有当涉水感应探头离开水或者关掉备用电源后才能停止。
29.示例性地,涉水感应探头包括:水感应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开关或视觉传感器。
30.具体地,水感应传感器也即水浸传感器,能够在浸水时发出涉水信号;液位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液位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根据压力大小判断液位传感器是否涉水,进而在涉水时发出涉水信号;压力开关在未涉水和涉水时承受的压力不同,从而能够在涉水时发出涉水信号;视觉传感器能够根据获取的图像信息判断该视觉传感器是否涉水,进而在涉水时生成涉水信号;水感应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开关及视觉传感器均具有成本低廉,工作稳定性好等优点,将涉水感应探头设置为水感应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开关或视觉传感器,能够降低车窗控制系统的成本,以及提高车窗控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31.可选地,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窗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控制器102为微控制器,每个涉水感应探头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如连接到控制器102的公共电源端drv,每个涉水感应探头的第二端通过一阻容网络107与控制器电连接,阻容网络107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电容c;涉水感应探头的第二端与对应的阻容网络107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102电连接,电容c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r1的第二端电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接地。
32.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第一涉水感应探头1011通过第一阻容网络1071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涉水感应探头1012通过第二阻容网络1072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阻容网络107均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电容c,连接成图2中所示的结构,当涉水感应探头101涉水时,其内部产生微弱电流(也即涉水信号),该涉水信号通过阻容网络107后输送到控制器中,阻容网络107能够对涉水信号进行滤波以及限流,保证涉水信号的纯净性以及保证控制器不被烧坏。
33.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车窗控制系统还可包括发光警示模块108,发光警示模块108与控制器102上对应的端口电连接,其内部包括电阻以及发光二极管,用于在涉水时发出报警信号,可在夜间引起外部人员注意,便于及时营救车内被困人员。
34.示例性地,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降压转换电路能够将24v电压降压为5v电压,从而为控制器102提供工作电压,降压转换电路接入的24v电压可由备用电源提供;降压电路可包括保险丝、单向导通二极管、电容、电阻及降压芯片,连接成图3所示的结构。
35.示例性地,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滤波电路可包括并联的两个电容,能够对降压电路生成的5v电压进行滤波,保证生成的5v电压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控制器工作的稳定性,避免烧坏控制器,提高控制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车窗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
36.可选地,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切换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电源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1041,第一继电器1041包括第一线圈1141及第一开关,第一线圈1141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线圈1041的第二端与备用电源电连接;第
一开关的第一端k1与备用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k2与升降马达电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三端k3用于与主电源电连接,第一继电器1041用于根据电源切换信号将第一开关的第一端k1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k2导通。
37.进一步地,电源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一放大电路109,控制器通过第一放大电路与第一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放大电路用于放大电源切换信号。
38.具体地,第一放大电路109可包括限流电阻以及放大三极管,电源切换信号先经过第一放大电路放大后输入第一线圈的第一端,电源切换信号可以是低电平,也可以是高电平,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当未生成电源切换信号时,第一开关的第二端k2与第三端k3电连接,此时主电源为升降马达供电;当生成电源切换信号时,第一线圈由无电流流过变为有电流流过,或者第一线圈由有电流流过变为无电流流过,此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k1与第二端k2导通,从而将备用电源的正极与升降马达导通,也即完成主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切换。
39.可选地,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源切换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电源切换模块包括:第二继电器1042,第二继电器1042包括第二线圈1142及第二开关,第二线圈1142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线圈1142的第二端与备用电源电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k4与备用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k5与升降马达电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三端k6用于与主电源电连接,第二继电器用于根据电源切换信号将第二开关的第一端k4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端k5导通。
40.进一步地,电源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二放大电路110,控制器通过第二放大电路与第二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放大电路用于放大电源切换信号。
41.具体地,第二放大电路110可包括限流电阻以及放大三极管,电源切换信号先经过第二放大电路放大后输入第二线圈的第一端,电源切换信号可以是低电平,也可以是高电平,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当未生成电源切换信号时,第二开关的第二端k5与第三端k6电连接,此时主电源为升降马达的负极供电;当生成电源切换信号时,第二线圈由无电流流过变为有电流流过,或者第二线圈由有电流流过变为无电流流过,此时第二开关的第一端k4与第二端k5导通,从而将备用电源的正极与升降马达导通,也即完成主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切换。本实施例利用单刀双掷开关完成主电源与独立电源之间的切换,杜绝电源极性转换不正确可能产生的短路的隐患,提高转换的安全性。
42.可选地,控制器及电源切换模块设置于电路板上并封装于控制盒内,控制盒、电路板及备用电源采用硅胶或环氧树脂密封。
43.具体地,备用电源可以是铅酸电池或者锂电池等,为保证涉水时车窗控制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可采用硅胶或者环氧树脂对备用电源、电路板及控制盒进行密封,以防止备用电源、控制盒及电路板浸水而失效。
44.需要说明的是,车窗控制系统在安装时可将汽车窗户玻璃升降马达原有的插头拔掉,插入到控制盒对应的插座中,安装简单,插座和插头设置为公母防插反插头,防止插头插反,由于不需要改变汽车原有电路,车窗控制系统的兼容性更高。
45.进一步地,插头可增加防水密封的硅胶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插头浸水。
4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窗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参考图7,车窗控制系统还包括:二极管111,二极管111的阴极与备用电源105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111的
阳极用于与主电源201电连接。
4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利用主电源201为备用电源105充电,当备用电源的电量不足而欠压时,主电源会自动对备用电源进行充电,而当备用电源充电饱和时,停止充电;当主电源电量不足欠压时,由于二极管111的单向导通作用,阻止备用电源对主电源进行反向输出耗电,从而能够保证备用电源具有充足的电量。
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车窗控制系统及主电源,电源切换模块与主电源电连接,用于未接收到电源切换信号时将主电源与升降马达导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车窗控制系统,因而也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涉水感应探头在车内安装位置可调,优选地可安装于离汽车底盘20厘米至30厘米的位置。
49.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