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阀门维修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2746发布日期:2021-12-22 16:4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阀门维修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阀门维修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在阀门维修过程中需要用到阀门维修用具有固定功能的台架。
3.在现有技术中,当阀门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首先维修人员将阀门搬到桌面上,然后再通过绑带固定在桌面上,最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通过绑带固定在桌面,使得阀门固定在桌面上,然而,将阀门固定在桌面上后,就无法调整阀门的倾斜角度,也就是说,,无法为维修人员提供阀门的不同角度,不利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进而给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带来了不便。
4.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可倾斜的固定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阀门维修的固定装置,不仅能固定住阀门,还可以使阀门倾斜,便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阀门维修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
8.所述左升降装置设在所述固定装置底部的左侧,所述右升降装置设在所述固定装置底部的右侧;
9.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阀门,所述左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的左端上下运动,所述右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的右端上下运动;
10.所述左升降装置包括齿条、第一齿轮、连接杆、连接块、第一螺纹杆、第一套筒、第一电机和壳体;
11.所述齿条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顶部和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
12.所述第一套筒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螺纹;
13.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一套筒螺纹连接;
14.所述第一电机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设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齿轮的转轴固定连接;
15.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壳体转轴连接。
16.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右升降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二套筒、凸轮、升
降杆、弹簧和第二电机;
17.所述第二套筒固设在所述安装板上;
18.所述升降杆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二套筒,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凸轮相抵设置,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
19.所述第二电机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设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凸轮的转轴固定连接。
20.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板、活动板、左夹板、右夹板、第二螺纹杆、第二齿轮、竖板和第三电机;
21.所述支撑板上固设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设有所述左夹板;
22.所述支撑板上活动设有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固设有所述右夹板;
23.所述竖板均固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24.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
25.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电机均固设在所述竖板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穿设所述竖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固定连接;
26.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螺纹杆啮合。
27.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动装置;
28.所述滑动装置设在所述右升降装置的顶部;
29.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轨和凸起块;
30.所述滑轨固设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凸起块和所述升降杆铰接,所述凸起块和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31.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支撑板铰接。
32.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的直径尺寸和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直径尺寸相配合;
33.所述第二套筒的直径尺寸和所述升降杆的直径尺寸相配合。
34.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轴向所成角为锐角。
35.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呈“t”形。
36.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
37.所述控制器分别和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电连接;
38.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的启停。
39.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供电装置;
40.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1.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
4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43.维修人员将需要维修的阀门放置在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启动,第三电机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齿轮和第二螺纹杆啮合,因此,第二齿轮正转时,第二螺纹杆也转动,使得活动板在第二螺纹杆外表面向左滑动,从而带动右夹板向左运动,缩短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固定住阀门,便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
44.当需要调整阀门左端的倾斜角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转动带
动第一齿轮转动,当第一齿轮正转时,第一齿轮和齿条的右侧的齿条啮合,因此,第一齿轮正转,使得齿条向下运动,其中,齿条的底部固设有第一螺纹杆,那么,齿条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螺纹杆也向下运动,具体地,第一螺纹杆插入至第一套筒内,第一套筒在壳体内正转;
45.并且,齿条的顶部和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和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和支撑板铰接,因此,使得阀门左端向下倾斜;
46.具体地,当控制器控制第一齿轮正转180度后,齿条下降至最低,第一螺纹杆插入至第一套筒的最低端,第一套筒在壳体内正转,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电机停止运行;
47.对于调整阀门右端向上倾斜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时,推动升降杆穿设第二套筒向上运动,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此外,当弹簧被压缩至最大程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停止运动;
48.并且,升降杆的顶部铰接有凸起块,因此升降杆向上运动,可以带动凸起块向上运动,具体地,升降杆向上运动,带动凸起块向上运动,凸起块27和滑轨滑动连接,滑轨固设在支撑板的底部,因此,可推动阀门右端向上倾斜;
49.如此,通过固定装置达到固定阀门,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分别调整阀门两端的倾斜角度,为维修人员提供不同的倾斜角度,因此,便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5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用于阀门维修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用于阀门维修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5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供电装置、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53.附图标记:
54.1、固定装置;2、左升降装置;3、右升降装置;4、齿条;5、第一齿轮;6、连接杆;7、连接块;8、第一螺纹杆;9、第一套筒;10、壳体;11、安装板;12、第二套筒;13、凸轮;14、升降杆;15、弹簧;16、支撑板;17、固定板;18、活动板;19、左夹板;20、右夹板;21、第二螺纹杆;23、第二齿轮;24、竖板;25、滑动装置;26、滑轨;27、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55.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5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5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阀门维修的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装置1、左升降装置2和右升降装置3;
58.所述左升降装置2设在所述固定装置1底部的左侧,所述右升降装置3设在所述固定装置1底部的右侧;
59.所述固定装置1用于固定阀门,所述左升降装置2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1的左端
上下运动,所述右升降装置3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1的右端上下运动;
60.所述左升降装置2包括齿条4、第一齿轮5、连接杆6、连接块7、第一螺纹杆8、第一套筒9、第一电机和壳体10;
61.所述齿条4和所述第一齿轮5啮合,所述齿条4的顶部和所述连接杆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和所述连接块7固定连接,所述齿条4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螺纹杆8固定连接;
62.所述第一套筒9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螺纹;
63.所述第一螺纹杆8和所述第一套筒9螺纹连接;
64.所述第一电机设在所述壳体10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设所述壳体10,和所述第一齿轮5的转轴固定连接;
65.所述第一套筒9和所述壳体10转轴连接
66.如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仅能固定住阀门,还可以使阀门倾斜,为维修人员提供不同的倾斜角度,便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
67.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右升降装置3包括安装板11、第二套筒12、凸轮13、升降杆14、弹簧15和第二电机;
68.所述第二套筒12固设在所述安装板11上;
69.所述升降杆14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二套筒12,所述升降杆14的另一端和所述凸轮13相抵设置,所述弹簧15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套筒1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和所述升降杆14固定连接;
70.所述第二电机设在所述安装板11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设所述安装板11,和所述凸轮13的转轴固定连接。
71.如此,通过设置右升降装置3,可以调整阀门右端的倾斜角度,为维修人员补提供不同倾斜角度,便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
72.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支撑板16、固定板17、活动板18、左夹板19、右夹板20、第二螺纹杆21、第二齿轮23、竖板24和第三电机;
73.所述支撑板16上固设有所述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上固设有所述左夹板19;
74.所述支撑板16上活动设有所述活动板18,所述活动板18上固设有所述右夹板20;
75.所述竖板24均固设在所述支撑板16上;
76.所述固定板17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活动板18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螺纹杆21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
77.所述第二齿轮23和所述第三电机均固设在所述竖板24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穿设所述竖板24,和所述第二齿轮23的转轴固定连接;
78.所述第二齿轮23和所述第二螺纹杆21啮合。
79.如此,通过设置固定装置1,可以固定住阀门,便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
80.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动装置25;
81.所述滑动装置25设在所述右升降装置3的顶部;
82.所述滑动装置25包括滑轨26和凸起块27;
83.所述滑轨26固设在所述支撑板16的底部,所述凸起块27和所述升降杆14铰接,所述凸起块27和所述滑轨26滑动连接。
84.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7和所述支撑板16铰接。
85.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9的直径尺寸和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直径尺寸相配合;
86.所述第二套筒12的直径尺寸和所述升降杆14的直径尺寸相配合。
87.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5轴向所成角为锐角。
88.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14呈“t”形。
89.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控制器;
90.所述控制器分别和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电连接;
91.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的启停。
92.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供电装置;
93.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4.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
9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96.维修人员将需要维修的阀门放置在左夹板19和右夹板20之间,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启动,第三电机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3转动,由于第二齿轮23和第二螺纹杆21啮合,因此,第二齿轮正转时,第二螺纹杆21也转动,使得活动板18在第二螺纹杆21外表面向左滑动,从而带动右夹板20向左运动,缩短左夹板19和右夹板20之间的距离,从而固定住阀门,便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
97.其中,取出阀门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内容,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98.当需要调整阀门的倾斜角度时,对于调整阀门左端向下倾斜时,具体如下:
99.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其中,第一齿轮5的初始位置为图1所示的位置,当第一齿轮5正转时,第一齿轮5和齿条4的右侧的齿条啮合,因此,第一齿轮5正转,使得齿条4向下运动,其中,齿条4的底部固设有第一螺纹杆8,那么,齿条4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螺纹杆8也向下运动,具体地,第一螺纹杆8插入至第一套筒9内,第一套筒9在壳体10内正转;
100.并且,齿条4的顶部和连接杆6固定连接,连接杆6和连接块7固定连接,连接块7和支撑板16铰接,因此,使得阀门左端向下倾斜;
101.具体地,当控制器控制第一齿轮5正转180度后,齿条4下降至最低,第一螺纹杆8插入至第一套筒9的最低端,第一套筒9在壳体10内正转,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电机停止运行;
102.说明一点,对于调整阀门左端向上倾斜时,具体过程与如上过程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内容,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103.对于调整阀门右端向上倾斜时,具体如下:
104.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凸轮13转动,其中,凸轮13的初始位置为图1所示的位置,凸轮13转动时,推动升降杆14穿设第二套筒12向上运动,此时弹簧15处于被压缩状态,此外,当弹簧15被压缩至最大程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停止运动;
105.并且,升降杆14的顶部铰接有凸起块27,因此升降杆14向上运动,可以带动凸起块27向上运动,具体地,升降杆14向上运动,带动凸起块27向上运动,凸起块27和滑轨26滑动连接,滑轨26固设在支撑板16的底部,因此,可推动阀门右端向上倾斜;
106.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调整阀门右端向下倾斜时,具体过程与如上过程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内容,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107.如此,通过固定装置1达到固定阀门,左升降装置2和右升降装置3分别调整阀门两端的倾斜角度,因此,便于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
108.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