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翻转的拉丝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7220发布日期:2021-11-25 13:35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翻转的拉丝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绝缘片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自动翻转的拉丝平台。


背景技术:

2.在通信、新能源、电子产品的箱体、盒体、面板等高端产品中有一种拉丝工艺,此工艺应用非常广泛,但外观要求极高不允许有任何印迹,所以也不能在平整状态下进行拉丝,只能在折弯成型或焊接后再进行拉丝处理。但现有加工工作台及加工方式只能单个平面去加工,遇到两个平面或两个以上的平面产品时只能根据产品结构制作多个工作台治具分开多次进行加工,频繁更换工作台治具取放产品非常不方便,产出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工作台及加工方式只能单个平面去加工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翻转的拉丝平台。
4.一种可自动翻转的拉丝平台,包括底架、放置台、旋转组件,所述放置台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端,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端且连接设置在所述放置台一端;设置在所述放置台的工件,通过所述旋转组件的驱动进行翻转拉丝。
5.可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气缸、驱动轴套、驱动轴,所述驱动气缸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端,所述驱动轴套连接设置在所述驱动气缸的推动杆上,所述驱动轴一端与所述放置台连接,所述驱动轴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轴套连接且通过驱动气缸进行转动。
6.可选地,所述驱动轴套内侧设置有定位件,所述驱动轴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件,所述定位件沿所述导向件活动设置,使所述驱动轴进行转动。
7.可选地,所述驱动轴套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件,所述驱动轴外表面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在所述导向件活动设置,使所述驱动轴进行转动。
8.可选地,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所述导向件为导向曲槽。
9.可选地,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驱动轴套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驱动气缸的推动杆上,所述复位弹簧中部套设在所述螺栓或推动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端部插接在设于所述驱动轴套的插槽设置。
10.可选地,所述放置台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驱动轴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
11.可选地,所述驱动轴与还设置与所述底架连接的环形槽,所述底架设置与连接设置在所述环形槽表面的锁定组件。
12.可选地,所述环形槽设置有滑槽、连接在所述滑槽一端的定位孔;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包括转动板、连接所述转动板两端的锁定弹簧、锁定销;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在底架且锁定弹簧抵接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锁定销沿所述滑槽或定位孔设置。
13.可选地,所述驱动气缸设置有双路连接头且通过气管与双路气动脚踏开关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自动翻转拉丝平台,巧妙的将原有多工序、多工作台操作的加工方式融合为一体,便于工作台管理,有效的减少同一产品换
取工作台次数及放置产品取拿次数,随着取拿次数的减少可有效的提高加工效率。而且通过使用成本价格低廉的薄型气缸直行推动转化为旋转动力,相比采用价格高昂的伺服马达及其配套驱动装置,制造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拉丝平台示意图1。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拉丝平台示意图2。
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拉丝平台爆炸图。
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轴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气缸和驱动轴套示意图。
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锁定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22.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3.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如图1

6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翻转的拉丝平台,包括底架1、放置台2、旋转组件,放置台2可旋转设置在底架1上端,旋转组件设置在底架1上端且连接设置在放置台2一端;设置在放置台2的工件,通过旋转组件的驱动进行翻转拉丝。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通过旋转组件驱动放置台2进行转动,实现放置台2多面旋转。其中,放置台2可根据产品的型号进行设置,将产品套设在放置台2或锁定在放置上。本技术的自动翻转拉丝平台,巧妙的将原有多工序、多工作台操作的加工方式融合为一体,便于工作台管理,有效的减少同一产品换取工作台次数及放置产品取拿次数,随着取拿次数的减少可有效的提高加工效率。而且通过使用成本价格低廉的薄型气缸直行推动转化为旋转动力,相比采用价格高昂的伺服马达及其配套驱动装置,制造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包括驱动气缸3、驱动轴套4、驱动轴5,驱动气缸3一端固定在底架1上端,驱动轴套4连接设置在驱动气缸3的推动杆31上,驱动轴5一端与放置台2连接,驱动轴5另一端与驱动轴套4连接且通过驱动气缸3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组件通过驱动气缸3驱动,使驱动轴套4横向移动,从而带动驱动轴5进行旋转。其中,驱动气缸3使用成本价格低廉的薄型气缸直行推动转化为旋转动力,相比采用价格高昂的伺服马达及其配套驱动装置,制造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26.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轴套4内侧设置有定位件,驱动轴5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件,定位件沿导向件活动设置,使驱动轴5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定
位件为定位销41,导向件为导向曲槽51,导向曲槽51的数量为4个。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使驱动轴套4沿推动杆31方向进行横向移动,使定位件在导向曲槽进行活动,从而带动驱动轴5进行旋转。
27.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轴套4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件,驱动轴5外表面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在导向件活动设置,使驱动轴5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为定位销,导向件为导向曲槽,定位件的数量为4个。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使驱动轴套4沿推动杆31方向进行横向移动,使定位销在导向曲槽进行活动,从而带动驱动轴5进行旋转。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7,驱动轴套4通过螺栓设置在驱动气缸3的推动杆31上,复位弹簧7中部套设在螺栓或推动杆31上,复位弹簧7端部插接在设于驱动轴套4的插槽42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套4可以通过复位弹簧7可活动连接在所述推动杆31上,当驱动气缸3推动杆31回退时,由于驱动轴5已被锁定弹簧锁定销插入无法转动,会导致驱动轴套4跟随驱动轴5的曲槽滑动而产生逆转,当驱动轴套4完全回退后,驱动销钉脱离曲槽限制会通过复位弹簧7复位,驱动销钉会自动对准驱动轴5上的下一曲槽,驱动气缸3通过脚踏气动开关控制,重复踏踩气动开关即可使产品置放台重复翻转工作。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放置台2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6、驱动轴5与底架1转动连接。放置台2两端通过旋转轴6和驱动轴5进行固定。
30.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5与还设置与底架1连接的环形槽52,底架1设置与连接设置在环形槽52表面的锁定组件。环形槽52设置有滑槽53、连接在滑槽53一端的定位孔54;锁定组件设置在包括转动板11、连接转动板11两端的锁定弹簧13、锁定销12;转动板11转动连接在底架1且锁定弹簧13抵接设置在底架1上,锁定销12沿滑槽53或定位孔54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气缸3使驱动轴5进行转动后,使驱动轴5进行转动,使滑槽53沿锁定销12进行转动,当放置台2转动到另一个面后,锁定销12恰好卡接在定位孔54上。同时,还可通过按动转向板,锁定销12脱离定位孔54。其中,滑槽53、定位孔54的数量为4个,分别对应放置台2的四个面。
31.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气缸3设置有双路连接头32且通过气管与双路气动脚踏开关连接。通过使用成本价格低廉的薄型气缸直行推动转化为旋转动力,相比采用价格高昂的伺服马达及其配套驱动装置,制造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拉丝平台的工作方式为:第一步:将底架1平放在拉丝机作业台面上,且将驱动气缸3接入双路气动脚踏开关及双路空压气管。第二步:将需要拉丝的产品放于产品置放台上。第三步:启动拉丝机工作,每加工完成一面后脚踏一次气动脚踏开关,驱动气缸3推动驱动轴套4配合驱动轴5工作旋转一次,因驱动轴5和旋转轴6是螺旋锁定于放置台2上,故驱动轴5会带动产品置放台跟随翻转,旋转到位后会被弹簧锁定销12自动弹出锁定,重复第三步动作产品置放台可重复自动翻转工作。
33.其中,驱动轴套4及驱动轴5配合驱动气缸3工作方式及原理:定位销固定在驱动轴套4上,驱动轴套4通过螺栓锁附于驱动气缸3推动杆31上,通过驱动气缸3推动杆31推动驱动轴套4,驱动轴套4上的定位销钉配合驱动轴5上的导向曲槽滑动,而产生转向动力带动产品置放台翻转工作。驱动气缸3推动杆31回退时,由于驱动轴5已被弹簧锁定销12插入无法转动,会导致驱动轴套4跟随驱动轴5的曲槽滑动而产生逆转,当驱动轴套4完全回退后,定
位销脱离曲槽限制会通过复位弹簧7复位,定位销会自动对准驱动轴5上的下一曲槽,薄型气缸通过脚踏气动开关控制,重复踏踩气动开关即可使产品放置台2重复翻转工作。
34.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