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归位合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2724发布日期:2022-02-08 09:1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归位合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合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归位合页。


背景技术:

2.合页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通常由销钉连接一对金属折页组成,多用于门板、橱柜等摆动部件以实现开合动作。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合页开始具备自动关闭的功能。但是,现有合页的自动关闭动作是通过扭力弹簧来实现的,扭力弹簧寿命短,装配时需要施加预应力,装配困难,这直接影响了合页的使用寿命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归位合页,旨在解决现有的自动复位合页存在的使用寿命短、装配困难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归位合页,包括上折页、下折页以及轴芯;其中,上折页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套筒以及与第一套筒的外周面连接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用于与门板固定连接;下折页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二套筒以及与第二套筒的外周面连接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用于与门框固定连接;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同轴且转动连接;第二套筒内设有第二抵接面,第二抵接面由下至上倾斜设置;轴芯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内部,随第一套筒转动且能够在第一套筒内上下滑动;轴芯的下端面为第一抵接面,第一抵接面由下至上倾斜设置;轴芯的上端面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弹性伸缩的第一弹性件;其中,第一固定板具有关闭状态以及打开状态;在关闭状态时,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贴合;在打开状态时,第一抵接面的下沿与第二抵接面抵接。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套筒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轴芯的外壁设有滑块,滑块于滑槽内上下滑动。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套筒的内壁顶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立柱;轴芯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套管,第一立柱用于插入套管内;第一弹性件套设于套管外。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轴芯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用于插入第二套筒内并沿第二套筒上下滑动。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套筒内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套筒的内壁底端抵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的端面抵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关闭状态时,第二弹性件提供的弹力小于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力。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的开口处分别螺纹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座与第二轴座,第一轴座用于阻挡滑块沿滑槽向下弹出。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座与第二轴座相对的端面均设有环形的滑轨,滑轨内设有多个滚珠,用于减小第一轴座与第二轴座相对转动的摩擦力。
12.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归位合页,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上折页通过第一固定板与门板固定连接,将下折页通过第二固定板与门框固定连接,在关闭状态时,轴芯的第一抵接面与第二套筒的第二抵接面贴合;在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的过渡过程中,第一套筒带动轴芯转动,第一抵接面随轴芯转动并沿着第二抵接面向上移动,第一抵接面产生沿第二抵接面向下滑动并回转的趋势,同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处于打开状态后,第一弹性件回弹并向下挤压轴芯,第一抵接面随轴芯回转并沿着第二抵接面向下移动,同时轴芯带动第一套筒以及第一固定板回转,最终达到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贴合的状态,实现合页自动归位。
13.上折页关闭过程中需要的扭力由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和第二抵接面对第一抵接面的支持力两者共同提供,将扭力分担,可以延长各零件产生金属疲劳的周期,从而增加合页的使用寿命;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套筒及轴芯之间采用抵接的连接方式,相比于传统合页中扭力弹簧与折页及销钉卡接的连接方式方式,装配方式更加简便,利于生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归位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归位合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图中第一固定板处于打开状态);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归位合页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归位合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图中第一固定板处于关闭状态);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上折页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下折页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轴芯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上折页;11、第一套筒;12、第一固定板;13、滑槽;14、第一立柱;2、下折页;21、第二套筒;22、第二固定板;23、第二抵接面;3、轴芯;31、套管;32、滑块;33、第一抵接面;34、第二立柱;4、第一弹性件;5、第二弹性件;6、第一轴座;7、第二轴座;8、滑轨;9、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归位合页进行说明。所述自动归位合页,包括上折页1、下折页2以及轴芯3;其中,上折页1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套筒11以及与第一套筒11的外周面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用于与门板固定连接;下折页2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二套筒21以及与第二套筒21的外周面连接的第二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22用于与门框固定连接;第二套筒21与第一套筒11同轴且转动连接;第二套筒21内设有第二抵接面23,第二抵接面23由下至上倾斜设置;轴芯3设置在第一套筒11的内部,随第一套筒11转动且能够在第一套筒11内上下滑动;轴芯3的下端面为第一抵接面33,第一抵接面33由下至上倾斜设置;轴芯3的上端面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弹性伸缩的第一弹性件4;
其中,第一固定板12具有关闭状态以及打开状态;在关闭状态时,第一抵接面33与第二抵接面23贴合;在打开状态时,第一抵接面33的下沿与第二抵接面23抵接。
25.门板关闭时,如图4所示,轴芯3上的第一抵接面33与第二套筒21上的第二抵接面23互相贴合,第一弹性件4处于被压缩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门板的具体安装位置,上折页1与下折页2此时可以处于套筒的同侧或者不同侧(本实施例中上折页1与下折页2处于套筒的同侧),保证第一抵接面33与第二抵接面23贴合即可。
26.在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的过渡过程中,如图3所示,与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2带动第一套筒11旋转,轴芯3跟随第一套筒11转动,由于第二抵接面23是斜向上的且位置固定不动,所以第一抵接面33在随轴芯3旋转的同时会沿着第二抵接面23上移,此时,第一抵接面33具有沿第二抵接面23向下滑动并回转的趋势,第二抵接面23对第一抵接面33边缘的支持力的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轴芯3回转的扭力,同时,轴芯3向上移动后会进一步压缩第一弹性件4,第一弹性件4对轴芯3的向下的弹力会增加上述扭力的大小,随着门板打开角度的增大,如图2所示,轴芯3继续上移,第一弹性件4对轴芯3的弹力持续增加,轴芯3下移且回转的趋势也随之增加。
27.处于打开状态后,松开门板,第一弹性件4释放存储的弹性势能,发生回弹并向下挤压轴芯3,第一抵接面33随轴芯3回转并沿着第二抵接面23向下移动,同时轴芯3带动第一套筒11以及第一固定板12回转,最终达到第一抵接面33与第二抵接面23贴合的状态,实现合页自动归位。
28.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抵接面23可以设置为图2所示的单向斜面,也可设置成螺旋向上的斜面,以增加第一套筒11的旋转角度,当第二抵接面23在第二套筒21内螺旋一周时,即可实现第一套筒11在360
°
内均具有自动回转的功能(图2展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套筒11在180
°
内具有自动回转的功能),同时,第二抵接面23的形状也应随第一抵接面33的形状做相应调整。
29.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归位合页,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上折页1通过第一固定板12与门板固定连接,将下折页2通过第二固定板22与门框固定连接,在关闭状态时,轴芯3的第一抵接面33与第二套筒21的第二抵接面23贴合;在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的过渡过程中,第一套筒11带动轴芯3转动,第一抵接面33随轴芯3转动并沿着第二抵接面23向上移动,第一抵接面33产生沿第二抵接面23向下滑动并回转的趋势,同时第一弹性件4被压缩;处于打开状态后,第一弹性件4回弹并向下挤压轴芯3,第一抵接面33随轴芯3回转并沿着第二抵接面23向下移动,同时轴芯3带动第一套筒11以及第一固定板21回转,最终达到第一抵接面33与第二抵接面23贴合的状态,实现合页自动归位。
30.上折页1关闭过程中需要的扭力由第一弹性件4的弹力和第二抵接面23对第一抵接面33的支持力两者共同提供,将扭力分担,可以延长各零件产生金属疲劳的周期,从而增加合页的使用寿命;第一弹性件4与第一套筒11及轴芯3之间采用抵接的连接方式,相比于传统合页中扭力弹簧与折页及销钉卡接的连接方式方式,装配方式更加简便,利于生产。
3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5及图7所示,第一套筒11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13;轴芯3的外壁设有滑块32,滑块32于滑槽13内上下滑动。
32.门板开启过程中,滑槽13对滑块32产生导向作用,使轴芯3在上下移动的同时相对第一套筒11不发生转动;门板自动关闭过程中,轴芯3通过滑块32带动第一套筒11转动,以
实现上折页1自动归位的动作;其中,本实施例中滑槽13与滑块32的个数分别为两个,具体数量不做限定,能够实现轴芯3在第一套筒11内上下运动并且门板关闭时,第一抵接面33与第二抵接面23贴合即可。
3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5及图7所示,第一套筒11的内壁顶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立柱14;轴芯3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套管31,第一立柱14用于插入套管31内;第一弹性件4套设于套管31外。
34.第一立柱14以及套管31主要对第一套筒11以及轴芯3起到加固的作用,保证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套筒11与轴芯3始终处于同轴旋转的状态,避免因为开门或关门力度过大,导致第一套筒11与轴芯3相互脱离,使合页的稳定性大大增加。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弹性件4为压力弹簧且套设于套管31外,第一弹性件4采用压力弹簧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与传统合页中的扭力弹簧相比,压力弹簧的寿命明显更长,相同材质下,后者寿命甚至可达前者的数倍,第一弹性件4采用压力弹簧可以进一步增加合页的使用寿命。将压力弹簧套设在套管31外,可以有效防止压力弹簧在受挤压的过程中向四周偏移,保证压力弹簧始终沿上下方向压缩或舒张,使其弹力变化更加线性,使第一套筒11的回转更加平稳。
3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6及图7所示,轴芯3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立柱34;第二立柱34用于插入第二套筒21内并沿第二套筒21上下滑动。将第二立柱34插入第二套筒21内,可以保证在旋转过程中,轴芯3与第二套筒21始终处于同轴旋转的状态,并且,轴芯3与第二套筒21的位置关系更加稳固,避免因为开门或关门力度过大,导致第二套筒21与轴芯3相互脱离,使合页的稳定性大大增加。
3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套筒21内设有第二弹性件5,第二弹性件5的一端与第二套筒21的内壁底端抵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34的端面抵接。第二弹性件5主要起缓冲作用,为轴芯3提供向上的弹力,避免门板关闭过程中,门板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门板与门框大力撞击产生噪声。
37.具体地,第二弹性件5为压力弹簧且门板关闭时,第二弹性件5提供的弹力小于第一弹性件4提供的弹力。门板关闭时,第一弹性件4与第二弹性件5均处于压缩状态,并且此时第二弹性件5提供的弹力小于第一弹性件4提供的弹力,以此保证轴芯3不会被第二弹性件5向上顶起,使第一抵接面33与第二抵接面23处于贴合状态;门板开启时,轴芯3上移,第一弹性件4进一步被压缩,向下的弹力增加,第二弹性件5开始舒张,向上的弹力开始减小;松开门板后,上折页1开始自动归位,轴芯3开始下移,第一弹性件4压缩量减小,向下的弹力减小,第二弹性件5压缩量增加,向上的弹力也增加,随着轴芯3不断下移,第二弹性件5的产生的向上的弹力持续增加,有效避免轴芯3下移过快,门板与门框发生猛力撞击情况的发生;由于闭合状态下第二弹性件5产生的弹力依旧小于第一弹性件4产生的弹力,所以第二弹性件5只减缓轴芯3下移的过程,但是不阻止轴芯3下移,即起到缓冲作用,使关门动作更加平缓。
38.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弹性件5也可采用液压缓冲件,缓冲效果更好,本实施例采用压力弹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采用压力弹簧避免了液压缓冲件容易漏油的问题。
3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套筒11及第二套筒21的开口处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轴座6与第二轴座7,第一轴座6第一轴座用于阻挡滑块32沿滑槽13向下弹出。第一轴座6与第二轴座7可以有效保护第一套筒11与第二套筒21的端面;并且,第一轴
座6与第一套筒11螺纹连接,也对轴芯3上的滑块32起到了限制作用,因为在将上折页1安装到门板上时,第一弹性件4处于压缩状态,轴芯3具有弹出第一套筒11的趋势,如图3及图7所示,滑块32突出轴芯3的外壁,所以,滑块32在滑到第一轴座6处时,会被第一轴座6阻挡,防止在安装时上折页1时轴芯3从第一套筒11内弹出。
40.需要说明的是,在合页的使用过程,滑槽13的长度应保证即使在门板闭合状态下,第一轴座6也不会对滑块32起到阻碍作用,保证第一抵接面33与第二抵接面23能过够顺利贴合。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4所示,第一轴座6与第二轴座7相对的端面均设有环形的滑轨8,滑轨8内设有多个滚珠9,用于减小第一轴座6与第二轴座7相对转动的摩擦力。在第一轴座6与第二轴座7的滑轨8内设置多个滚珠9,可以将第一轴座6与第二轴座7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摩擦力,使开关门动作更加顺畅,同时减小磨损,有效延长了合页的使用寿命。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