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油压式驱动尖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6758发布日期:2021-12-22 23:5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油压式驱动尖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夹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机械油压式驱动尖顶。


背景技术:

2.驱动顶尖是一种装在车床主轴上替代卡盘等夹具,通过尾座油压的顶压力来通过工件端面及中心孔夹紧工件旋转进行车削的一种装置,具有能够不夹持轴类工件加工面、一次性加工完成工件外圆的优势。
3.目前,公告号为cn2031407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端面驱动顶尖,包括夹具体,夹具体内滑移连接有前顶尖,且夹具体内与前顶尖的端面连接设置有弹簧,前顶尖受到挤压力能够挤压弹簧收回夹具体内。夹具体的端面上周向均匀设置有用以抵紧工件端面的拨爪。使用时,工件会在车床的后尖顶的驱动下与夹具体的端面相抵触,前尖顶与后尖顶配合能够保证轴类工件夹持加工时的同心度与加工精度,拨爪能够抵紧于轴类工件的端面并以此来带动工件旋转。不过前尖顶为了加工定位方便加装弹簧采用弹动设置,如此可能会造成前顶尖自身跳动从而影响工件加工跳动,进一步造成工件加工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油压式驱动尖顶,其具有前尖顶不易自身跳动,夹持加工精度高的优势。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油压式驱动尖顶,包括夹具体,所述夹具体包括夹持部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活动连接在所述夹持部的端面处,所述夹持部的端面上同轴开设有用以放置前尖顶的莫氏锥孔,所述驱动部的端面上贯穿设置有供前尖顶伸出的定位孔,且所述驱动部的端面上围绕所述定位孔周向设置有若干用以抵紧工件端面的刃口,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夹持部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以带动所述驱动部转动。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尖顶放置在莫氏锥孔内,莫氏锥孔具有精确定位的使用特性,由于锥度很小,利用摩擦力的原理,可以传递一定的扭矩,如此可对工件传递一定的转动力,使得驱动尖顶的能量转换率得到提高,又因为是锥度配合,所以可以方便的拆卸,如此当前尖顶出现损坏时可较为方便的对前尖顶进行更换。最为重要的是,在驱动尖顶的使用过程中,前尖顶在莫氏锥孔的配合下不易出现自身跳动的情况,工件也不易出现加工跳动的现象,驱动尖顶的夹持加工精度较高。
7.优选的,所述驱动部背离所述刃口的端面上周向开设有若干卡位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夹持部端面上的若干顶销,若干顶销与若干卡位槽一一相对,所述夹持部内设置有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用以将若干所述顶销推离所述夹持部并与所述卡位槽相抵触。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能够将滑移连接在夹持部内的顶销背离夹持部一侧推入驱动部的卡位槽内,如此当车床的主轴驱动夹持部旋转的同时,驱动部在顶销与卡位槽
的配合下能够由夹持部带动一起旋转,并以此带动抵紧在刃口上的工件一起旋转。且驱动部是活动连接在夹持部上的,其具有能够浮动的使用特性,如此在顶销的抵触下驱动部能够自动纠正工件端面的几何误差,使得刃口能够均匀的对工件进行受力,从而驱动工件旋转。
9.优选的,所述夹持部背离所述驱动部的端面上开设有油腔,所述油腔连通于若干所述顶销的滑移腔,所述动力件包括密封滑移连接在所述油腔内的驱动活塞推杆,所述驱动活塞推杆用以将所述油腔内的液压油推入若干所述顶销的滑移腔。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活塞杆能够与车床主轴拉管固定连接,在车床主轴拉管的机械力推动下,驱动活塞杆能够在油腔内进行滑动,当驱动活塞杆向驱动部一侧滑动时,驱动活塞杆能够将油腔内的液压油压入顶销的滑移腔内,液压油可推动顶销背离夹持部一侧伸出并卡入卡位槽内用以驱动工件旋转。通过液压油压入顶销的滑移腔的驱动顶销顶出的方式具有受力均匀的优势,如此使得驱动部能够更为均匀的对工件进行受力,工件的转动状态更为稳定,驱动尖顶的夹持加工精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1.优选的,所述夹持部的端面上具有卡接轴,所述莫氏锥孔开设在所述卡接轴的端面处,所述驱动部背离所述刃口的端面上连通所述定位孔同轴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内壁上周向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卡接轴的侧壁上具有卡接凸缘,所述卡接凸缘卡入所述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的槽宽大于所述卡接凸缘的宽度。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凸缘卡入活动槽的方式实现夹持部与驱动部之间的连接,且活动槽的槽宽大于卡接凸缘的宽度,驱动部在活动槽与卡接凸缘的配合下具有能够轻微浮动的使用特性,上述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优势,且驱动部的浮动范围能够通过加工不同的活动槽的槽宽进行调节,使得驱动尖顶具有可调节使用的优势。
13.优选的,若干所述顶销的侧壁上开设有对称的抵紧面,当所述顶销卡入所述卡位槽时,所述抵紧面与所述卡位槽的侧壁相抵触。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紧面能够更贴合于卡位槽的侧壁,使得顶销能够更稳定的带动驱动部进行旋转,不易出现转动力不足的情况,驱动尖顶的使用可靠性较高。
15.优选的,所述顶销位于所述夹持部内侧壁处设置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与所述顶销的滑移腔的内壁相抵触。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活塞能够填补顶销与其滑移腔之间的间隙,不易出现液压油从顶销的滑移腔中漏出的情况,驱动件对顶销的驱动力得到了保证、具有稳定的推动顶销卡入卡位槽的推力,驱动顶尖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17.优选的,所述卡接凸缘朝向所述驱动部的端部边侧周向设置有导向斜面。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斜面可对卡接凸缘插入卡接孔进行引导,使得卡接轴与驱动部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便捷省力,驱动尖顶的易用性得到提高。
19.优选的,所述卡位槽连通于所述驱动部的侧壁。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位槽连通于驱动部的侧壁,其具有卡位槽加工更便捷的优势,且在卡位槽的加工过程中其产生的毛刺能够更好的从驱动部的侧壁处排出,卡位槽的表面粗糙度能够得到保证,顶销卡入卡位槽时不易出现卡顿的情况,驱动尖顶的使用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21.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3.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夹具体;2、夹持部;3、驱动部;4、莫氏锥孔;5、定位孔;6、刃口;7、驱动组件;8、卡位槽;9、顶销;10、动力件;11、油腔;12、驱动活塞推杆;13、卡接轴;14、卡接孔;15、活动槽;16、卡接凸缘;17、抵紧面;18、密封活塞;19、导向斜面;20、连接部;21、密封环;22、安装环槽;23、弹簧;24、磁块;25、电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油压式驱动尖顶,包括夹具体1。
28.如图1、图2所示,夹具体1包括夹持部2以及驱动部3,夹持部2的端面上同轴设置有卡接轴13,卡接轴13的端面上同轴开设有用以放置前顶尖的莫氏锥孔4,莫氏锥孔4具有能够精确定位的使用特性,由于锥度很小,利用摩擦力的原理,可以传递一定的扭矩,如此对工件传递有一定的转动力,使得驱动尖顶的能量转换率得到提高,又因为是锥度配合,所以可以方便的拆卸,如此当前尖顶出现损坏时可较为方便的对前尖顶进行更换。卡接轴13的侧壁上具有卡接凸缘16,驱动部3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孔14,卡接孔14的侧壁上周向开设有活动槽15,卡接轴13卡入卡接孔14并使得卡接凸缘16卡入活动槽15内,而活动槽15的槽宽略大于卡接凸缘16的宽度,如此在活动槽15与卡接凸缘16的配合下实现驱动部3相对于夹持部2的活动连接,驱动部3相对于夹持部2具有可副浮动的使用特点。卡接凸缘16朝向驱动部3的端部边侧周向设置有导向斜面19,当卡接轴13卡入卡接孔14时,导向斜面19可对卡接轴13进行引导使其更为顺畅的卡入卡接孔14内完成夹持部2与驱动部3的连接。
29.驱动部3的端面上连通卡接孔14开设有定位孔5,前尖顶远离夹持部2的端部可从定位孔5中伸出至外界并与工件的端面相抵触,驱动部3的端面上围绕定位孔5周向设置有若干用以抵紧工件端面的刃口6。在驱动尖顶的使用过程中,工件可在前尖顶与后尖顶的配合下保证工件夹持时的同心度与加工精度,而驱动部3与夹持部2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7,通过驱动组件7夹持部2能够带动驱动部3一起旋转,驱动部3背离刃口6的端面上周向开设有若干连通于驱动部3侧壁的卡位槽8,驱动组件7包括滑移连接在夹持部2端面上的若干顶销9,若干顶销9与若干卡位槽8为一一对应关系,且夹持部2内还设置有动力件10,动力件10能够推动顶销9背离夹持部2一侧顶出并卡入卡位槽8内,当顶销9卡入卡位槽8时,由车床主轴驱动旋转的夹持部2能够通过顶销9与卡位槽8的配合带动驱动部3一起旋转。顶销9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抵紧面17,当顶销9卡入卡位槽8时,抵紧面17能够与卡位槽8的侧壁相抵触,如此顶销9与卡位槽8的配合更为紧密。
30.夹持部2背离驱动部3的端面上开设有油腔11,油腔11连通于每一顶销9的滑移腔,动力件10包括密封滑移连接在油腔11内的驱动活塞推杆12,驱动活塞杆能够与车床主轴拉管固定连接,在车床主轴拉管的机械力推动下,驱动活塞杆能够在油腔11内进行滑动,当驱
动活塞杆向驱动部3一侧滑动时,驱动活塞杆能够将油腔11内的液压油压入顶销9的滑移腔内,液压油可推动顶销9背离夹持部2一侧伸出并卡入卡位槽8内,顶销9可推动刃口6与工件的端面相抵紧,如此使得驱动尖顶能够较为稳定的驱动工件旋转。值得一提的是,顶销9位于其滑移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活塞18,密封活塞18与顶销9的滑移腔的侧壁相抵触,使得液压油不易从顶销9与其滑移腔之间的空隙中漏出。
31.实施例二:
32.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如图3所示,密封活塞18包括连接部20以及设置在连接部20侧壁上的若干密封环21,连接部20的端部与顶销9固定连接,密封环21的侧壁与顶销9的滑移腔的侧壁相抵紧。连接部20的侧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安装环槽22,若干安装环槽22沿连接部20的长度方向均匀等间距分布,密封环21嵌设在安装环槽22内并部分的凸出于安装环槽22与顶销9的滑移腔的侧壁相抵触,安装环槽22内还周向设置有若干弹簧23,弹簧23的端部设置有磁块24,磁块24背离弹簧23的端面与密封环21固定连接,安装环槽22的槽端面上还嵌设有电磁环25,电磁环25通电后会吸引磁块24挤压弹簧23发生相吸,弹簧23应当为陶瓷弹簧23不易受到磁场的影响,且相邻电磁环25以及相邻磁块24之间应当不受相互影响。当工件的端面几何误差较大时,可根据几何误差的倾斜角度调节相应位置的安装环槽22内的电磁环25通电,通电的电磁环25对相应的磁块24产生吸力,磁块24会在吸力的驱动下挤压弹簧23向安装环槽22一侧收回,如此可带动密封环21形变并一起想安装槽内收回,进一步的使得该顶销9与其自身的滑移腔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顶销9顶出的推力更大,驱动尖顶能够根据工件端面的几何误差对工件进行更稳固的夹持。
33.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