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8000发布日期:2022-01-26 21:5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


背景技术:

2.后悬架装配验证,是整车试制验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整车试制过程中,白车身精度较低,车身安装孔往往会出现偏差,导致车身安装孔与悬架连接孔无法准确对中,因此,通常需要在车身底部对工装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完成装配。
3.现有技术的工装,只能通过底部的滚轮来对整体结构进行调节,一方面,滚轮只能单向滚动,对与滚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调节时非常困难;另一方面,通过移动整体工装来进行对中调节,不仅重量大,移动不便,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而且调节精度不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能够根据车身安装孔对支撑框架的位置进行精确调节,保证车身安装孔和悬架连接孔可以对中,保证装配验证顺利进行,且效率高,省时省力。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包括底座、用于支撑、定位悬架总成的支撑框架,以及调节部件,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所述调节部件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底座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框架同步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调节部件能够沿水平方向调节所述支撑框架相对所述底座的位置,并将所述支撑框架锁止于预定位置。
6.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的工作过程如下:
7.操作人员推动底座将支撑框架移动至车身底部大概接近安装位置,并将支撑框架,以及固定于支撑框架的悬架总成一同举升至接近车身,此时,将底座锁定在当前位置,再通过调节部件对支撑框架的位置进行微量调节,以使悬架总成连接孔与车身安装孔实现对中,完成装配。
8.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只起到运载支撑框架的作用,对中调节是通过调节部件来实现的,调节过程中,只需要移动支撑框架和悬架总成这一部分的结构,重量减轻,移动方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同时,微量调节精度更高,大大节省装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9.可选地,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横滑轨和纵滑轨,所述横滑轨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纵滑轨与所述横滑轨在横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纵滑轨在纵向上滑动连接。
10.可选地,所述调节部件还包括从上到下拧装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下端能够与所述底座相抵。
11.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顶部设置有支撑部和定位部,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三个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不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定位部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用于与所述悬架总成的定位孔相匹配。
12.可选地,所述支撑部、所述定位部均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框架本体顶部。
13.可选地,工装的边缘均覆盖有柔性部件,所述柔性部件为海绵。
14.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和上台面,所述座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上台面,所述座体和所述上台面之间设置有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台面沿竖直方向移动。
15.可选地,所述驱动部件为驱动电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调节所述上台面的移动速度。
16.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座体横向一端的推杆,用于推动所述底座沿水平方向运动。
17.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电源,用于为所述控制器供电。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的俯视图;
20.图3为图1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的侧视图;
21.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2.1-底座;11-座体;12-上台面;13-万向轮;14-推杆;2-支撑框架;21-框架本体;22-定位销;3-横滑轨;4-纵滑轨;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本文中,“纵向”是指支撑框架2的长度方向;“横向”是指支撑框架2的宽度方向。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包括底座1、支撑框架2,以及调节部件,支撑框架2用于支撑、定位待装配的悬架总成,支撑框架2通过调节部件固定于底座1的顶部,底座1能够带动支撑框架2同步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调节部件能够沿水平方向调节支撑框架2相对底座1的位置,并将支撑框架2锁止在预定位置。
26.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的工作过程如下:
27.操作人员推动底座1将支撑框架2移动至车身底部大概接近安装位置,并将支撑框架2,以及固定于支撑框架2的悬架总成一同举升至接近车身,
28.此时,将底座1锁定在当前位置,再通过调节部件对支撑框架2的位置进行微量调节,以使悬架总成连接孔与车身安装孔实现对中,完成装配。
29.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只起到运载支撑框架2的作用,对中调节是通过调节部件来实现的,调节过程中,只需要移动支撑框架2和悬架总成这一部分的结构,重量减轻,移动方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同时,微量调节精度更高,大大节省装配时间,提
高工作效率。
30.将底座1的位置锁定,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可以通过人工施加作用力将底座1控制在原地,或也可以通过锁止结构,将底座1与地面固定。
31.其中,调节部件包括横滑轨3和纵滑轨4,横滑轨3固定于底座1顶部,纵滑轨4与横滑轨3在横向上滑动连接,支撑框架2与纵滑轨4在纵向上滑动连接。具体地,横滑轨3的数量为两个,纵滑轨4的数量为两个,还包括连接板5,纵滑轨4固定于连接板5的顶壁,连接板5可滑动地安装于横滑轨3,连接板5能够沿横滑轨3的延伸方向运动;支撑框架2底部设置滑块,滑块安装于纵滑轨4,并能够沿纵滑轨4的延伸方向运动。
32.如此,当需要调节悬架总成横向上的位置时,可以对连接板5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使支撑框架2与纵滑轨4与连接板5保持相对固定;当需要调节悬架总成纵向上的位置时,可以使连接板5固定在当前位置,并对支撑框架2的位置进行调节,以此实现悬架总成在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
33.纵滑轨4与横滑轨3在横向上滑动连接,除上述实施方式外,也可以不设置连接板5,如两个纵滑轨4两端对应连接于一体,并直接与两个横滑轨3滑动连接,使得纵滑轨4整体可以沿横滑轨3在横向上移动。此外,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纵滑轨4固定于底座1顶部,横滑轨3与纵滑轨4在纵向上滑动连接,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4.同时,纵滑轨4与横滑轨3的数量并不做限制,如二者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此时,可以设置横滑轨3的宽度与连接板5的宽度大致相等,设置纵滑轨4的宽度与支撑框架2的宽度大致相等,保证支撑稳定性;或纵滑轨4与横滑轨3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同样能够保证支撑框架2的支撑稳定性。当然,本实施例的方式更加节约成本,为优选的方案。
35.实际应用中,调节部件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如还可以采用螺旋传动等的结构形式,具体地,将第一丝杠沿横向可转动地固定于底座1,连接板5和套装于第一丝杠的第一螺母固定连接,第二丝杠沿纵向可转动地固定于连接板5,支撑框架2和套装于第二丝杠的第二螺母固定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一端均设置手柄,或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试制装配的过程中,当需要对悬架总成的纵向进行微量调节时,操作人员可以手动带动第二丝杠转动,或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螺母沿第二丝杠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支撑框架2和悬架总成同步沿纵向移动;当需要对悬架总成的横向进行微量调节时,操作人员可以手动带动第一丝杠转动,或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螺母沿第一丝杠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连接板5、支撑框架2和悬架总成同步沿横向移动,实现调节的目的。
36.当悬架总成连接孔与车身安装孔对中完成后,可以将支撑框架2整体锁止在当前位置,再进行装配,防止支撑框架2的位置发生偏移。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调节部件还包括从上到下拧装于支撑框架2的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下端能够与底座1相抵,以固定支撑框架2与底座1的相对位置。实际应用中,锁止机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使支撑框架2和底座1保持相对固定即可。
37.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2包括框架本体21,其形状近似于悬架总成,框架本体21顶部设置有支撑部和定位部,其中,支撑部包括三个支撑座,三个支撑座围成三角形的结构,且位于中部的支撑座为u型块状结构,位于两端的支撑座为柱状结构,三者共同支撑在悬架总成的底部,保证悬架总成的支撑稳定性;定位部包括两个定位销22,用于与悬架总成底部
的定位孔相匹配。
38.本实施例通过支撑部和定位部共同将悬架总成固定在工装的预定位置,更好地实现悬架总成与车身安装孔之间的对中匹配关系。当然,支撑座的数量、位置及具体结构均不做限制,如可以设置四个以上的支撑座,支撑座可以均为块状结构,且支撑座与悬架总成接触的侧壁可以根据悬架总成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设置,保证支撑座可以与悬架总成贴合,进而保证悬架总成的支撑稳定性;定位销22的数量、位置及具体结构也不做限制,定位销22的位置只要与悬架总成底部的定位孔位置对应即可。
39.此外,本实施例中,支撑部和定位部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地固定于框架本体21的顶部,如采用螺纹连接、卡接或螺栓连接等。
40.如此,当待装配的悬架总成结构、尺寸等不同时,可以通过更换与之相匹配的支撑部和定位部,保证悬架总成仍然可以很好地实现定位,扩大本实用新型工装的适用范围。
41.底座1能够带动支撑框架2同步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具体地,底座1包括座体11和上台面12,座体1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3,实现座体11在水平方向的随意移动,支撑框架2设置于上台面12,座体11和上台面12之间设置有驱动部件,用于驱动上台面12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实现支撑框架2在竖直方向的移动。
42.其中,万向轮13的数量为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座体11的四个支脚位置。当然,万向轮13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且三个万向轮1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此外,除设置万向轮13之外,也可以在座体11的底部设置可360
°
转动的滚珠。
43.驱动部件为驱动电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以调节上台面12的移动速度。电动控制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根据需求调节升降速度,节省装配工时,提高试制装配效率。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控制上台面12以快、慢两种不同速度移动。底座1还设置有电源,用于对控制器供电。
44.当然,驱动部件并不限制于驱动电机这一种实现方式,如还可以为液压驱动等,但电动控制方式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为更优选的方案。
45.座体11在支撑框架2的一侧还设置有推杆14,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推杆14将底座1推动至预设位置。当然,也可以在支撑框架2的两侧均设置推杆14,更加方便。
46.此外,本实用新型工装的边缘均用柔性部件进行包裹,如海绵、橡胶、尼龙块等,确保装配过程中不会对车身油漆和钣金造成磕碰、划伤。
4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汽车悬架总成装配的工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