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4161发布日期:2022-01-26 18:1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套锁组合主要由锁体及门锁面板组件构成。锁体是安装在门体上,利用门把手控制锁舌伸出和缩回锁壳面板,实现开锁和上锁。门锁面板组件是安装于锁体外部与门体连接并裸露于门体外部。
3.现有的门锁面板组件仅包含有面板及安装于面板上的门把手、外饰盖。具备功能单一,成本高的缺陷;进一步,锁芯主要安装于锁体上,只有在门锁面板组件上设置支架等连接组件才能实现锁芯与门锁面板组件的连接,增加了与之配套的锁体的结构负担,增加锁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为锁体的生产制造带来困难。
4.现有锁体一般分为单活锁体、双活锁体以及双活双快锁体。单活锁体和双活锁体的结构简单,都只能用配套钥匙开锁和上锁。进一步的单活锁体门外把手不能开启斜锁舌,使用不方便;而双活锁体虽然能够用门外把手和门内把手开启斜锁舌,但是上锁和开锁还是需要钥匙。双活双快锁体能够用门外把手和门内把手上提上锁,门外上锁和门内开锁比较方便。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如果需要在门外用配套钥匙上锁和开锁,门内用配套钥匙上锁和开锁,一般采用单活和双活锁体,如果需要在门外用门外把手上提上锁和用配套钥匙上锁两种上锁方式,在门内用门内把手下压开锁和用配套钥匙开锁两种开锁方式,只能采用双活双快锁体,单活和双活锁体则不能实现其要求。
5.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双快单活锁体,例如公开号为“cn 212689760 u”的文件公开了一种双快单活铝合金门的防盗锁体,其主要利用方钢同时带动旋转件与波动件进行传动,而后旋转件与波动件分别与传动组件进行联动,实现“通过门把手带动方舌或挂钩即可把门锁死”,达到防盗效果,斜舌与门框锁定后,有效的避免了锁栓组件与门框的摩擦和碰撞,也免去了用钥匙和其它手动方式才能够闭锁的麻烦。
6.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由于把手下压时,通过旋转件与波动件及分别与二者进行联动的传动组件,即可开锁,故只有在“门内把手可开锁和上锁”的状态时,该锁体才具备防盗功能,而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锁体,其安装方向仅为一种,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内外把手的安装方向;其二,与门内把手联动的方钢、与门外的把手联动的方钢二者长度不一致,不可互换位置进行组装,故针对不同规格的门体时,需要配备不同规格的方钢,导致方钢的储备量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丰富面板功能,减轻锁体结构负担,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方向仅为一种,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内外把手的安装方向”的问题;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小方钢的储备量。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包括门锁面板模块、与门锁面板模块联动的锁体及将门锁面板模块与锁体进行联动的方钢组件,所述门锁面板模块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把手联动孔,所述面板通过把手联动孔联动有把手,所述锁体包括底座及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底座与盖板之间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把手联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联动组件包括三者同轴心并沿轴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把手联动柱体、第二把手联动柱体、第三把手联动柱体;
9.所述第一把手联动柱体联动有第一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端部设有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锁舌推动臂,所述第一锁舌推动臂联动有斜锁舌;所述第三把手联动柱体联动有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二拨动件端部设有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锁舌推动臂,所述第二锁舌推动臂与方锁舌联动;
10.所述第二把手联动柱体联动有第三拨动件,所述第三拨动件联动有杠杆件,所述杠杆件中部铰接于底座上,所述安装腔内位于杠杆件一侧设有方锁舌,所述第三拨动件与方锁舌之间设有限位件。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把手联动座设置呈三段,分别为“第一把手联动柱体、第二把手联动柱体、第三把手联动柱体”,故方钢组的仅需设置两组,一组较长的方钢,一组较短的方钢,较短的方钢在组装时,端部仅插入至第一把手联动柱体(第三把手联动柱体)内即可,较长的方钢组装时,端部同时插入第三把手联动柱体(第一把手联动柱体)与第二把手联动柱体内即可,则较长的方钢可同时驱动第三把手联动柱体(第一把手联动柱体)与第二把手联动柱,实现斜锁舌与方锁舌的同时驱动,也即门内把手可完成开锁与解锁;故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以下优势:一方面,锁体与门体组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门外把手与门内把手的安装方位,位于门外的把手选用较短的方钢即可,位于门内的把手选用较短的方钢即可,促使套锁功能,具备多功能优势,可适应性安装,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方向仅为一种,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内外把手的安装方向”的问题;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小方钢的储备量。
12.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拨动件两侧分别设有同时朝向杠杆件一侧延伸的第一触手与第二触手,所述杠杆件包括可与第三拨动件间歇性联动的杠杆触手、与方锁舌联动的锁舌触手。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拨动件通过第一触手与第二触手,可驱动杠杆触手的往复拨动,从而利用杠杆触手驱动方锁舌的伸出与收回,实现防盗功能。
14.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拨动件两侧分别设有朝向外侧延伸的联动凸块,所述限位件一端设有与联动凸块抵触连接的联动板,所述限位件另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件中部联动有第一复位弹簧。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拨动件通过联动凸块可实现与限位板之间的联动,在第三拨动件驱动方锁舌的过程中,限位件被联动凸块驱动朝向远离方锁舌一侧运动,从而限位板远离方锁舌,解除对方锁舌的限位,方便方锁舌的伸出与缩回。
16.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位于把手联动孔一侧设有锁芯联动柱,所述锁芯联动柱内部设有呈贯穿设置的锁芯安装孔,所述锁芯安装孔内设有锁芯,所述锁芯联动柱与锁芯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上增设锁芯联动柱,促使锁芯可安装于面板上,丰
富门锁的功能,且可减轻锁体的结构负担,为锁体的改进提升空间;进一步的,锁芯联动柱与面板为一体式,无需另开设模具,只需改善面板的生产模具即可;其中锁体可通过在底座上安装解锁拨块实现与锁芯联动。
18.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分布于锁芯与锁芯安装孔之间的插接销,所述锁芯安装孔内壁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分布的第一插槽,所述锁芯外壁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分布的第二插槽,所述插接销一侧与第一插槽间隙配合,所述插接销另一侧与第二插槽间隙配合。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接销及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的配合形式,即可实现锁芯与锁芯安装孔之间的相对固定连接。
20.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防脱环,所述锁芯端部设有与防脱环卡接的卡槽,所述防脱环外周的最大径向值大于锁芯安装孔的内径。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防脱环,防止锁芯沿锁芯联动孔的轴向松脱,确保锁芯与面板连接牢靠。
22.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联动孔处设有方钢联动座,所述方钢联动座一端与把手相对固定连接,所述方钢联动座另一端设有防脱板,所述面板位于把手联动孔侧部设有可与防脱板联动的复位组件。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钢联动座可将把手与面板二者实现联动,且便于安装方钢,实现与锁体的联动;进一步通过设置复位组件,在把手转动后,对把手实行复位,实现把手的自动复位功能;在方钢联动座与面板、把手进行组装连接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三者松脱。
24.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板、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方钢联动座位于防脱板侧部设有菱形复位体,所述复位板分布于把手联动孔侧部且与菱形复位体抵触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分布于复位板远离把手联动孔的一侧,且第二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复位板、面板抵触连接。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带动方钢联动座进行转动时,故菱形复位体发生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复位弹簧被不断压缩,人手放开把手后,第二复位弹簧释放自身压缩力,帮助把手复位。
26.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位于第二复位弹簧一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复位板上设有可与导向板嵌合的引导槽。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与引导槽配合,防止复位板运动过程中发生倾斜,避免复位组件失效。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体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体内第三拨动件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体内杠杆件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体内第一拨动件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体内第二拨动件的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体内把手联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长方钢、短方钢分别插入把手联动组件内的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体内限位件的示意图;
3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锁面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锁面板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4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锁面板模块内锁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通用门锁套锁组合,包括门锁面板模块1、与门锁面板模块1联动的锁体2及将门锁面板模块1与锁体2进行联动的方钢组件3。
43.如图2至9所示的所述锁体2包括底座22及与底座22可拆卸连接的盖板21,所述底座22与盖板21之间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把手联动组件23,所述把手联动组件23包括三者同轴心并沿轴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把手联动柱体231、第二把手联动柱体232、第三把手联动柱体232;所述第一把手联动柱体231联动有第一拨动件24,所述第一拨动件24端部设有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锁舌推动臂241,所述第一锁舌推动臂241联动有斜锁舌26;所述第三把手联动柱体232联动有第二拨动件25,所述第二拨动件25端部设有朝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锁舌推动臂251,所述第二锁舌推动臂251与方锁舌27联动;所述第二把手联动柱体232联动有第三拨动件28,所述第三拨动件28联动有杠杆件29,所述杠杆件29中部铰接于底座22上,所述安装腔内位于杠杆件29一侧设有方锁舌27,所述第三拨动件28与方锁舌27之间设有限位件293。所述第三拨动件28两侧分别设有同时朝向杠杆件29一侧延伸的第一触手281与第二触手282,所述杠杆件29包括可与第三拨动件28间歇性联动的杠杆触手291、与方锁舌27联动的锁舌触手292。所述第三拨动件28两侧分别设有朝向外侧延伸的联动凸块283,所述限位件293一端设有与联动凸块283抵触连接的联动板2931,所述限位件293另一端设有限位板2932,所述限位件293中部联动有第一复位弹簧294。
44.如图10至12所示的所述门锁面板模块1包括面板11,所述面板11上设有把手联动孔111,所述面板11通过把手联动孔111联动有把手12。所述面板11位于把手联动孔111一侧设有锁芯13联动柱112,所述锁芯13联动柱112内部设有呈贯穿设置的锁芯安装孔,所述锁芯安装孔内设有锁芯13,所述锁芯13联动柱112与锁芯13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分布于锁芯13与锁芯安装孔之间的插接销14,所述锁芯安装孔内壁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分布的第一插槽113,所述锁芯13外壁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分布的第二插槽131,所述插接销14一侧与第一插槽113间隙配合,所述插接销14另一侧与第二插槽131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防脱环15,所述锁芯13端部设有与防脱环15卡接的卡槽132,所述防脱环15
外周的最大径向值大于锁芯安装孔的内径。所述把手联动孔111处设有方钢联动座16,所述方钢联动座16一端与把手12相对固定连接,所述方钢联动座16另一端设有防脱板161,所述面板11位于把手联动孔111侧部设有可与防脱板161联动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板17、第二复位弹簧18,所述方钢联动座16位于防脱板161侧部设有菱形复位体162,所述复位板17分布于把手联动孔111侧部且与菱形复位体162抵触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8分布于复位板17远离把手联动孔111的一侧,且第二复位弹簧18两端分别与复位板17、面板11抵触连接。所述面板11位于第二复位弹簧18一侧设有导向板114,所述复位板17上设有可与导向板114嵌合的引导槽171。锁体2可通过在底座22上安装解锁拨块4实现与锁芯13联动。
45.套锁安装时,根据实际情况判定门外与门内,门外把手12选用短方钢,门内的把手12选用长方钢32(有特殊情况的,也可门外把手12选用长方钢32,门内的把手12选用短方钢)。
46.如图8所示,短方钢在组装时,端部仅插入至第一把手联动柱体231(第三把手联动柱体232)内即可;此时,门外把手12仅可下压并控制斜锁舌26的伸出与缩回,通过钥匙控制锁体2的开锁与上锁。长方钢32组装时,端部同时插入第三把手联动柱体232(第一把手联动柱体231)与第二把手联动柱体232内即可;此时,门内把手12向上抬起,则长方钢32可同时驱动第三把手联动柱体232(第一把手联动柱体231)与第二把手联动柱,实现斜锁舌26与方锁舌27的同时驱动,也即门内把手12可完成上锁,而后下压门内把手12,则长方钢32可同时驱动第三把手联动柱体232(第一把手联动柱体231)与第二把手联动柱,实现斜锁舌26与方锁舌27的同时驱动,也即门内把手12可完成开锁。
47.上述套锁具备以下优势:其一,套锁与门体组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门外把手12与门内把手12的安装方位,位于门外的把手12选用短方钢10即可,位于门内的把手12选用长方钢32即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方向仅为一种,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内外把手12的安装方向”的问题;其二,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小方钢的储备量;其三,锁芯13直接安装于门锁面板模块1,丰富门锁面板模块1的功能,减轻锁体2负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