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计算机维修的拆卸平台

文档序号:30026610发布日期:2022-05-16 23:5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计算机维修的拆卸平台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计算机维修的拆卸平台。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以及网络化、信息化应用的日益广泛,使市场对计算机外部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拉动了我国计算机外部设备产业的形成和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都喜欢使用用diy式组装机,能够随意搭配自己想要的电脑配置、外观等,对诸多硬件进行拆装时就需要使用到拆卸的平台。
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对电脑硬件进行拆装时,会频繁的对机箱进行竖放、平放、翻身等操作,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维修的拆卸平台,通过设置拆卸装置,能够实现电机机箱的左右、上下的转动,以及平放、竖放等效果,从而方便了装机人员对电脑硬件的拆装。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用于计算机维修的拆卸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设有拆卸装置,所述拆卸装置内设有机箱,所述拆卸装置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套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架,两个所述u形架顶端均贯穿插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u形架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底端设有抵板,所述抵板均与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抵板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个所述u形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机箱置于两个所述u形架内且顶端与所述抵板相贴合,所述支撑台内开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支撑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支撑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穿过所述支撑台且与所述支撑台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柱且两者螺纹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底板,能够起到放置、承载机箱的效果,通过设置拆卸装置,能够实现电机机箱的左右、上下的转动,以及平放、竖放等效果,从而方便了装机人员对电脑硬件的拆装,其中设置的转动盘,能够实现转动盘与底板的转动,当手动转动转动盘时,可实现机箱跟随其同步转动的效果,从而实现了机箱的左右转动,设置的贯穿槽,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柱可穿过支撑板的同时也能沿着贯穿槽内滑动的效果,贯穿槽能够对第一支撑柱起到导向、限位的效果能够对第一支撑柱上下滑动的极限位置起到限制效
果,设置的第二支撑柱能在第一支撑柱内转动,从而能够实现u形架的同步转动,设置的两个u形架能够实现对机箱的放置、限位效果,当手动转动两个u形架时,就能实现机箱的平放、竖放,从而能够对机箱前侧硬件进行拆装或者后壳体内的线材进行插拔,其中设置的两个第一螺纹杆能够分别在两个u形架内螺旋转动,从而可带动抵板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当抵板竖直向下移动时,会与机箱的顶部相贴合,配合两个u形架能够对机箱进行卡位,防止机箱的脱落,通过设置抵板与左右两个u形架滑动连接,能够起到同步两个u形架的效果,设置的空腔能够对电机、第一齿轮、两个第二齿轮起到放置的效果,当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的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使得第二螺纹杆同步转动,第二螺纹杆又与第一支撑柱螺纹连接,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柱在贯穿槽内沿着竖直方向滑动。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转动帽能够方便装机人员对第一螺纹杆的转动。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帽周侧开设有防滑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防滑纹能够方便装机人员对转动帽的转动,增加手指与转动帽的摩擦力。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板底部与所述u形架底部均为阶梯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抵板、u形架底部为阶梯状,能够防止放置于u形架内的机箱发生前后的位移,从而增加了机箱上下转动时的稳定性。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台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表面与所述支撑台上表面相平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辅助板,能够对平放后的机箱箱起到辅助支撑的效果。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7.1.通过设置的底板,能够起到放置、承载机箱的效果,通过设置拆卸装置,能够实现电机机箱的左右、上下的转动,以及平放、竖放等效果,从而方便了装机人员对电脑硬件的拆装,其中设置的转动盘,能够实现转动盘与底板的转动,当手动转动转动盘时,可实现机箱跟随其同步转动的效果,从而实现了机箱的左右转动,设置的贯穿槽,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柱可穿过支撑板的同时也能沿着贯穿槽内滑动的效果,贯穿槽能够对第一支撑柱起到导向、限位的效果能够对第一支撑柱上下滑动的极限位置起到限制效果,设置的第二支撑柱能在第一支撑柱内转动,从而能够实现u形架的同步转动,设置的两个u形架能够实现对机箱的放置、限位效果,当手动转动两个u形架时,就能实现机箱的平放、竖放,从而能够对机箱前侧硬件进行拆装或者后壳体内的线材进行插拔,其中设置的两个第一螺纹杆能够分别在两个u形架内螺旋转动,从而可带动抵板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当抵板竖直向下移动时,会与机箱的顶部相贴合,配合两个u形架能够对机箱进行卡位,防止机箱的脱落,通过设置抵板与左右两个u形架滑动连接,能够起到同步两个u形架的效果,设置的空腔能够对电机、第一齿轮、两个第二齿轮起到放置的效果,当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的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使得第二螺纹杆同步转动,第二螺纹杆又与第一支撑
柱螺纹连接,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柱在贯穿槽内沿着竖直方向滑动;
18.2.通过设置抵板、u形架底部为阶梯状,能够防止放置于u形架内的机箱发生前后的位移,从而增加了机箱上下转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侧视角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底板;2、拆卸装置;201、转动盘;202、支撑台;2021、辅助板;203、支撑板;204、贯穿槽;205、第一支撑柱;206、第二支撑柱;207、u形架;208、第一螺纹杆;2081、转动帽;20811、防滑纹;209、抵板;210、空腔;211、电机;212、第一齿轮;213、第二齿轮;214、第二螺纹杆;3、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用于计算机维修的拆卸平台,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设有拆卸装置2,拆卸装置2内设有机箱3,通过设置的底板1,能够起到放置、承载机箱3的效果,通过设置拆卸装置2,能够实现电机211机箱3的左右、上下的转动,以及平放、竖放等效果,从而方便了装机人员对电脑硬件的拆装,拆卸装置2包括转动盘201,转动盘201与底板1固定连接,其中设置的转动盘201,能够实现转动盘201与底板1的转动,当手动转动转动盘201时,可实现机箱3跟随其同步转动的效果,从而实现了机箱3的左右转动,转动盘20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02,支撑台202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203,支撑板203开设有贯穿槽204,贯穿槽20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05,设置的贯穿槽204,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柱205可穿过支撑板203的同时也能沿着贯穿槽204内滑动的效果,贯穿槽204能够对第一支撑柱205起到导向、限位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对第一支撑柱205上下滑动的极限位置起到限制效果,两个第一支撑柱20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套设有第二支撑柱206,第一支撑柱205与第二支撑柱206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柱20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架207,设置的第二支撑柱206能在第一支撑柱205内转动,从而能够实现u形架207的同步转动,设置的两个u形架207能够实现对机箱3的放置、限位效果,当手动转动两个u形架207时,就能实现机箱3的平放、竖放,从而能够对机箱3前侧硬件进行拆装或者后壳体内的线材进行插拔,两个u形架207顶端均贯穿插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螺纹杆208,第一螺纹杆208与u形架207螺纹连接,两个螺纹杆底端设有抵板209,抵板209均与两个第一螺纹杆208转动连接,抵板209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个u形架207内壁滑动连接,机箱3置于两个u形架207内且顶端与抵板209相贴合,其中设置的两个第一螺纹杆208能够分别在两个u形架207内螺旋转动,从而可带动抵板209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当抵板209竖直向下移动时,会与机箱3的顶部相贴合,配合两个u形架207能够对机箱3进行卡位,防止机箱3的脱落,通过设置抵板209与左右两个u形架207滑动连接,能够起到同步两个u形架207的效果,支撑台202内开设有若干空腔210,空腔210内设有电机211,电机211的输出端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电机211与支撑台202固定连接,电机211输出端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电机2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2,第一齿轮212与支撑台202转动连接,第一齿轮212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
轮213,第二齿轮213与支撑台202转动连接,第二齿轮213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14,第二螺纹杆214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螺纹杆214顶端穿过支撑台202且与支撑台202之间间隙设置,第二螺纹杆214顶端穿过第一支撑柱205且两者螺纹连接,设置的空腔210能够对电机211、第一齿轮212、两个第二齿轮213起到放置的效果,当电机211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212的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齿轮213的转动方向相同,使得第二螺纹杆214同步转动,第二螺纹杆214又与第一支撑柱205螺纹连接,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柱205在贯穿槽204内沿着竖直方向滑动。
24.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螺纹杆208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帽2081,通过设置的转动帽2081能够方便装机人员对第一螺纹杆208的转动,转动帽2081周侧开设有防滑纹20811,通过设置的防滑纹20811能够方便装机人员对转动帽2081的转动,增加手指与转动帽2081的摩擦力,抵板209底部与u形架207底部均为阶梯状,通过设置抵板209、u形架207底部为阶梯状,能够防止放置于u形架207内的机箱3发生前后的位移,从而增加了机箱3上下转动时的稳定性,支撑台202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板2021,辅助板2021上表面与支撑台202上表面相平齐,通过设置辅助板2021,能够对平放后的机箱3箱起到辅助支撑的效果。
25.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将机箱3放置于两个u形架207的阶梯处,然后同时转动两个第一螺纹杆208,第一螺纹杆208通过与u形架207的螺纹连接,带动了抵板209竖直向下移动,直至抵板209与机箱3顶部贴合且置于抵板209的阶梯内,从而完成了对机箱3的放置,若需要左右转动机箱3时,只需要转动转动盘201即可,若需要将机箱3竖放,用手扶住机箱3,使其保持竖直,然后控制电机211转动,电机211输出端会带动第一齿轮212的转动,第一齿轮212同时会带动左右两个第二齿轮213转动,两个第二齿轮213带动了第二螺纹杆214的同步转动,从而同步带动了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柱205沿着贯穿槽204内竖直向下移动,直至u形架207的底端面与支撑台202的顶端面贴合即可,若需要将机箱3竖放,控制电机211反转,带动两个u形架207的高度先升高,然后将机箱3转动至平放并保持,然后控制电机211正转,从而使得两个u形架207的高度下降,直至机箱3底部面与支撑台202和辅助板2021相贴合即可完成机箱3的平放。
2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