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性元件测试用三轴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39784发布日期:2022-04-21 18:5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惯性元件测试用三轴转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轴转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惯性元件测试用三轴转台。


背景技术:

2.惯性元件是一种惯性测量装置,可以测量角运动参数,平移运动加速度。它将测得的数据传给计算机进行运算,获得运动物体的速度和位置,再由人员下达控制指令,也可由程序自行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包括待测试元件,加速度计等。用于飞机、船舶、导弹、火箭和航天器等等。
3.待测试元件由于自身机构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测试时往往会使用三轴转台,在测试时会将待测试元件固定于三轴转台的内部,这时就需要一种针对待测试元件的夹具装置,待测试元件在进行固定时对其表面的接触面积要尽量减少,否则会影响其自身运行,导致测试结果准确,同时各种待测试元件的大小规格也不同,所以夹具也需要具备调整规格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惯性元件测试用三轴转台,旨在解决待测试元件在进行固定时对其表面的接触面积要尽量减少,否则会影响其自身运行,导致测试结果准确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惯性元件测试用三轴转台,包括底座、第一装置框、第二装置框、第三装置框和夹具机构;
6.所述第一装置框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装置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以所述转动盘的中轴线为中心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第三装置框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第三装置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其内环面外径大小相适配的夹具盘,所述夹具盘的外表面开设有位于其中线上的定位槽,所述夹具机构设置于所述夹具盘的表面;
7.所述夹具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夹具盘外表面且能够沿所述定位槽长度方向滑动的两个相互对称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位置横向开设有贯通其两侧表面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和所述滑块的外部,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定位槽内部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块,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滑块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两个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丝杆框,两个所述丝杆框内部两端的表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丝杆套,两个丝杆套相对一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连接柱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尖端相对的夹具锥,两个所述丝杆同侧的一端分别贯通两个所述丝杆框的一端并向外部延伸,两个所述丝杆位于所述丝杆框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拨动环。
8.优选的,所述第一装置框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
机的输出轴可转动地贯通所述第一装置框的顶端并与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装置框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装置框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可转动地贯通至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并与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装置框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夹具盘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三装置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环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外表面。
10.优选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和两个所述连接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装置框的中轴线、所述夹具盘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11.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与所述摩擦块的外表面均为粗糙面。
12.优选的,两个所述丝杆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丝杆框的内部,所述丝杆套以所述丝杆框的长度方向在所述丝杆框内部滑动。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惯性元件测试用三轴转台,该惯性元件测试用三轴转台,通过设置夹具机构,在对待测试元件等惯性元件进行测试时,可使用夹具机构对其进行固定,之后再启动三轴转台对惯性元件进行测试,在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一个滑块的位置固定于夹具盘的表面,之后再更具需要测试的待测试元件大小来调整该滑块上丝杆框内夹具锥的位置,之后将待测试元件手动放置于该夹具锥的顶端,再将另一个丝杆框内的夹具锥调整至与当前夹具锥的位置对齐,再拨动另一个滑块使待测试元件固定于两个夹具锥之间,之后将另一个滑块固定于当前的位置,即可完成对待测试元件的固定,固定完成后即可启动转台对待测试元件进行测试,该转台设置有可适配各种待测试元件大小的夹具机构,同时使用锥尖对待测试元件进行固定,不会影响待测试元件的性能,提高了自身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装置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具机构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具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第一装置框、3-第一伺服电机、4-转动轴、5-转动盘、6-支撑板、7-连接轴、8-第二装置框、9-第二伺服电机、10-第三装置框、11-夹具锥、12-第三伺服电机、13-夹具盘、14-支撑环、15-定位槽、16-滑块、17-丝杆框、18-螺纹孔、19-螺纹杆、20-旋钮、21-摩擦块、22-丝杆、23-丝杆套、24-拨动环、25-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底座1、第一装置框2、第二装置框8、第三装置框10和夹具机构。
23.第一装置框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第一装置框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转动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5,转动盘5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以转动盘5的中轴线为中心相互对称的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的内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7,第三装置框10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轴7之间,第三装置框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其内环面外径大小相适配的夹具盘13,夹具盘13的外表面开设有位于其中线上的定位槽15,夹具机构设置于夹具盘13的表面。
24.第一装置框2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可转动地贯通第一装置框2的顶端并与转动轴4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装置框8固定连接于一个支撑板6的外表面,第二装置框8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9,第二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可转动地贯通至支撑板6的内表面并与连接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装置框10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12,第三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与夹具盘1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25.第二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的中轴线和两个连接轴7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三装置框10的中轴线、夹具盘13的中轴线和第三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2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伺服电机3启动时带动转动盘5转动,第二伺服电机9启动时带动连接轴7和第二装置框8转动,第三伺服电机12启动时带动夹具盘13转动。
27.进一步的,夹具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夹具盘13外表面且能够沿定位槽15长度方向滑动的两个相互对称的滑块16,两个滑块16的内部且位于定位槽15的位置横向开设有贯通其两侧表面的螺纹孔18,两个螺纹孔18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定位槽15的内部和滑块16的外部,螺纹杆19位于定位槽15内部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块21,螺纹杆19位于滑块16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0,两个滑块16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丝杆框17,两个丝杆框17内部两端的表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丝杆22,两个丝杆22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丝杆套23,两个丝杆套23相对一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5,两个连接柱25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尖端相对的夹具锥11,两个丝杆22同侧的一端分别贯通两个丝杆框17的一端并向外部延伸,两个丝杆22位于丝杆框17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拨动环24。
28.两个丝杆套23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丝杆框17的内部,丝杆套23以丝杆框17的长度方向在丝杆框17内部滑动。
2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待测试元件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一个滑块16上的旋钮20旋紧,旋紧后摩擦块21与定位槽15的内部紧密接触,此时该滑块16被固定于当前位置,之后转动两个拨动环24,拨动环24转动带动丝杆22转动,以此来带动丝杆套23沿丝杆22长度方向移动,以此调整夹具锥11的位置,根据待测试元件大小调整好两个夹具锥11的位置之后,即可手动将待测试元件的外表面一端放置于夹具锥11的尖端,再手动拨动另一个滑块16,使待测试元件的外环紧密的固定于两个夹具锥11的尖端之间,即可完成对待测试元件的固定。
30.进一步的,第三装置框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14,支撑环14的内环面固定连接于第三伺服电机12的外表面。
31.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环14起到对第三伺服电机12支撑的作用。
32.进一步的,定位槽15的内表面与摩擦块21的外表面均为粗糙面。
33.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摩擦块21贴紧于定位槽15的内部时,粗糙的材质可使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变大,提高滑块16的固定效果。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需要对待测试元件进行固定时,首先需要将一个滑块16的位置进行固定,之后根据需要进行测试的待测试元件的大小调整两个夹具锥11的位置,之后将待测试元件放置于被固定的滑块16上的夹具锥11顶端,再手动推动另一个滑块16,使待测试元件固定于两个夹具锥11尖端之间,即可完成对待测试元件的固定,之后便可启动三轴转台对待测试元件进行测试。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