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排热缩管裁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2846发布日期:2022-08-23 22:02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铜排热缩管裁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缩管裁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铜排热缩管裁切设备。


背景技术:

2.铜排的外部通常套设有热缩管来对铜排起到绝缘防护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铜排外部裹设的热缩管收缩后的统一性无法保证,因此,为了符合制造标准,需要对热缩管进行裁切。
3.现有的大多数热缩管仍旧采用人工进行手动裁切,这样的手动裁切方式一方面效率不高,操作十分麻烦;另一方面,人工操作的标准程度低,会产生裁切误差,导致热缩管的长度仍旧不一致,以及裁切线不齐等裁切问题,这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提高铜排热缩管的快速高效的裁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铜排热缩管裁切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铜排热缩管裁切设备,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固定裁切机构,所述固定裁切机构的顶面水平设有第一刃口,所述固定裁切机构的正上方设有一相对其移动的上裁切机构,所述上裁切机构与所述第一刃口相对的底面具有第二刃口,所述固定裁切机构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相对其移动的左裁切机构和右裁切机构,所述左裁切机构、右裁切机构与所述第一刃口相对的前端面竖直设有第三刃口、第四刃口,所述第二刃口、第三刃口、第四刃口通过同步移动与所述第一刃口形成可360
°
全面切割的封闭式裁切口。
7.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前端面为限位面,所述限位面正对所述裁切口,且与所述裁切口之间存在间隔。
8.优选的,所述固定裁切机构包括第一刀片、第一导热块和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刀片竖直固设于所述第一导热块的前端面,所述第一刃口位于所述第一刀片的顶部,所述第一导热块连通电源加热所述第一刃口,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一导热块均固设于所述第一隔热板上,所述第一隔热板固设于所述机架的底板上。
9.优选的,所述机架的上方具有支撑板,所述上裁切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上裁切机构包括第二刀片、第二导热块、第二隔热板和推动气缸,所述第二刃口位于所述第二刀片的底部,所述第二刀片竖直固设于所述第二导热块的前端面并与所述第一刀片垂直相对,所述第二导热块连通电源加热所述第二刃口,且所述第二刀片、第二导热块均固接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下端面,所述推动气缸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隔热板固接并驱动其上下移动。
10.优选的,所述左裁切机构包括第三刀片、第三导热块、第三隔热板和左滑动机构,所述第三刃口位于所述第三刀片的左侧,所述第三导热块连通电源加热所述第三刃口,所述第三刀片、第三导热块固设于所述第三隔热板上,所述第三隔热板设置于所述左滑动机
构的滑块上来跟随所述滑块同步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右裁切机构包括第四刀片、第四导热块、第四隔热板和右滑动机构,所述第四刃口位于所述第四刀片的右侧,所述第四导热块连通电源加热所述第四刃口,所述第四刀片、第四导热块固设于所述第四隔热板上,所述第四隔热板设置于所述右滑动机构的滑块上来跟随所述滑块同步移动。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块、第二导热块、第三导热块和第四导热块由开关控制同步加热,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4.1、以固定裁切机构为中心,在其上方、左右两侧分别移动设置上裁切机构、左裁切机构、右裁切机构,使得第二刃口、第三刃口和第四刃口同步移动与第一刃口拼合成与铜排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封闭裁切口,使得裁切口可以一次性完成对铜排外部热缩管的整圈裁切,大大提高对热缩管的裁切效率,并且可以有效保证热缩管的裁切面的一致性,消除裁切误差;
15.2、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和第四刀片分别通过导热块进行加热,使得第一刃口、第二刃口、第三刃口和第四刃口裁切时具有较高的温度,来提高对热缩管的裁切流畅性,提高效率;
16.3、限位面与铜排抵接,且限位面与裁切口之间存在的间隔限定铜排的外露长度,保证裁切口裁切距离的一致性;
17.4、第三刃口、第四刃口相对第一刃口对称分布且同步移动,第二刃口和第一刃口相对设置,这样的结构使得裁切口的容错率较高,使得铜排仅需与限位面抵接即可,其边侧无需精准定位即可完成全面切割。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20.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2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22.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4.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铜排热缩管裁切设备,包括设置于机架5上的固定裁切机构1,所述固定裁切机构1的顶面水平设有第一刃口101,所述固定裁切机构1的正上方设有一相对其移动的上裁切机构2,所述上裁切机构2与所述第一刃口101相对的底面具有第二刃口201,所述固定裁切机构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相对其移动的左裁切机构3和右裁切机构4,所述左裁切机构3、右裁切机构4与所述第一刃口101相对的前端面竖直设有第三刃口301、第四刃口401,所述第二刃口201、第三刃口301、第四刃口401同步移动并与所述第一刃口101形成可360
°
全面切割的封闭式裁切口。
26.本实用新型以所述固定裁切机构1为中心,在其上方、左右两侧分别移动设置上裁切机构2、左裁切机构3、右裁切机构4,使得第二刃口201、第三刃口301和第四刃口401同步移动与第一刃口101拼合成与铜排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封闭式裁切口,使得所述裁切口可以一次性完成对铜排外部热缩管的整圈裁切,大大提高对热缩管的裁切效率,并且可以有效保证热缩管的裁切面的一致性,消除裁切误差。
27.如图2、3所示,所述机架5上设置有一定位块501,所述定位块501的前端面为限位面500,所述限位面500正对所述裁切口,且与所述裁切口之间存在间隔。所述限位面500用于与铜排抵接,所述限位面500与裁切口之间的间隔限定所述铜排的外露距离,保证所述裁切口裁切完毕的铜排的外露长度一致。
28.如图1、3所示,所述固定裁切机构1包括第一刀片102、第一导热块103和第一隔热板104,所述第一刀片102竖直固设于所述第一导热块103的前端面,所述第一刃口101位于所述第一刀片102的顶部,所述第一导热块103连通电源加热所述第一刃口101,所述第一刀片102和第一导热块103均固设于所述第一隔热板104上,所述第一隔热板104固设于所述机架5的底板503上。所述第一导热块103连接电源来加热所述第一刀片102,使得所述第一刃口101具有较高温度,使得第一刃口101对热缩管进行裁切时会更加流畅,使得热缩管被裁切部位形成整齐的裁切面。所述第一隔热板104的设置隔开所述第一导热块103与其他部件,避免所述第一导热块103的温度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
29.同理,所述第二刃口201、第三刃口301和第四刃口401也加热后进行裁切,来保证所述裁切口对铜排外的热缩管一次性裁切完毕。
30.具体的,所述机架5的上方具有支撑板502,所述上裁切机构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502上,所述上裁切机构2包括第二刀片202、第二导热块203、第二隔热板204和推动气缸205,所述第二刃口201位于所述第二刀片202的底部,所述第二刀片202竖直固设于所述第二导热块203的前端面并与所述第一刀片102垂直相对,所述第二导热块203连通电源加热所述第二刃口201,且所述第二刀片202、第二导热块203均固接于所述第二隔热板204的下端面,所述推动气缸205的驱动杆206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4固接并驱动其上下移动。
31.所述左裁切机构3包括第三刀片302、第三导热块303、第三隔热板304和左滑动机构305,所述第三刃口301位于所述第三刀片302的左侧,所述第三导热块303连通电源加热所述第三刃口301,所述第三刀片302、第三导热块303固设于所述第三隔热板304上,所述第三隔热板304设置于所述左滑动机构305的滑块上来跟随所述滑块同步移动。
32.所述右裁切机构4包括第四刀片402、第四导热块403、第四隔热板404和右滑动机构405,所述第四刃口401位于所述第四刀片402的右侧,所述第四导热块403连通电源加热所述第四刃口401,所述第四刀片402、第四导热块403固设于所述第四隔热板404上,所述第
四隔热板404设置于所述右滑动机构405的滑块上来跟随所述滑块同步移动。
33.所述第二刃口201与所述第一刃口101相对设置可以对铜排的上下面起到限位作用,第三刃口301、第四刃口401相对第一刃口101对称分布且同步移动,对铜排的左右面起到限位作用,这样的结构使得所述裁切口的容错率较高,使得铜排仅需与限位面500抵接即可,其边侧无需精准定位即可完成全面切割,结构精简,节约成本,还便于实际操作。
34.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35.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