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9992发布日期:2022-07-01 19:2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铰链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铝型材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铰链。


背景技术:

2.铝型材是指铝合金型材,铝有着优良的抗腐蚀性、电导率、热导量率、非铁磁性、可加工性、可成形性及回收性,故铝型材在众多领域中均被采用。
3.相关技术中,两个铝型材在连接后,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一般采用铰链对两个铝型材进行连接,通过铰链连接两个铝型材后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两个铝型材通过铰链进行连接后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但是铰链之间的角度无法锁定,从而使两个铝型材之间的连接不稳定,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铰链之间的角度锁定,从而使两个铝型材之间的连接稳定,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铰链。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铰链,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连接铰链,包括用于连接铝型材的第一连接座与用于连接另一个铝型材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均设置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转动板配合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板;
8.一所述第一转动板上设置用于与一所述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的转动机构,另一所述第一转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锁定另一所述第二转动板的锁定机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上均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在第一连接座上与第二连接座上均设置有第二转动板,通过转动机构使其中一第一转动板与其中一第二转动板进行转动,并通过锁定机构使另一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锁定,使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转动角度进行锁定,从而使两个铝型材之间的连接稳定。
10.可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环及调整螺柄;
11.所述调整螺柄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所述锁定环位于所述调整螺柄与所述第二转动板之间,且所述调整螺柄穿过所述锁定环并与所述第一转动板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柄用于压紧所述锁定环并使所述锁定环向所述第二转动板移动;
12.所述锁定环上开设有供所述调整螺柄穿设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一转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调整螺柄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整螺柄穿过锁定环并与第一转动板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整螺柄对锁定环进行压紧,将锁定环压紧于第二转动板上,从而将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锁定,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不容易进行转动。
14.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锁定环
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块插入配合的卡接环,所述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块转动配合的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穿设孔供所述卡接环转动配合,所述卡接环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块插入的锁定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转动板上设置固定块,通过固定块插入锁定槽内,从而使卡接环与固定块互相卡接,增加卡接环与第一转动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再转动调整螺柄并使调整螺柄与锁定环紧密抵接,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转动角度进行锁定,从而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不容易发生转动。
16.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锁定环放置的第一放环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转动板上开设第一放环槽,通过将锁定环放置于第一放环槽内,从而减少锁定环与第二转动板所占的总体体积;且通过第一放环槽增加锁定环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锁定环不容易从第二转动板上脱落。
18.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环及转动螺栓、抵触环;
19.所述转动螺栓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所述锁定机构的一侧,所述转动环位于所述转动螺栓与所述第二转动板之间,所述转动螺栓穿过所述转动环并与所述第一转动板螺纹连接;
20.所述抵触环设置于所述转动环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所述抵触环用于使所述转动环与所述第二转动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抵触环转动配合的第二穿设孔;
21.所述转动环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螺栓插入并转动的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转动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螺栓穿过转动环并与第一转动板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连接,并通过在转动环上设置抵触环,使转动环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转动。
23.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环放置的第二放环槽。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转动板上开设第二放环槽,通过将转动环放置于第二放环槽内,从而减少转动环与第二转动板所占的总体体积;且通过第二放环槽增加转动环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转动环不容易从第二转动板上脱落。
25.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二转动板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转动螺栓或所述调整螺柄上。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设置有垫片,通过垫片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不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磨损,延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的使用寿命。
27.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垫片放置的放置槽。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转动板上开设放置槽,通过将垫片放置于放置槽内,从而减少垫片、第一转动板及第二转动板所占用的总体体积,且在垫片未套设于转动螺栓上时,垫片不容易从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脱落。
29.可选的,所述垫片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第一转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柱插入并放置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放置槽互相连通。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垫片上设置固定柱,通过将固定柱放置于固定槽内,使
垫片不容易随着第一转动板的转动而转动;且增大垫片与第一转动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垫片未套设于转动螺栓上时,垫片不容易从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脱落。
31.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方便定位于铝型材上的定位片;所述第二连接座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开设有十字槽。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座上设置定位片,在操作者将第一连接座与铝型材进行连接时,通过定位片插入铝型材上的槽中,从而方便操作者对第一连接座进行定位;在第二连接座上设置十字槽,在操作者将第二连接座与铝型材进行连接时,在十字槽安装上十字块,通过十字块插入铝型材上的槽中,从而方便操作者对第一连接座进行定位。
3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4.1.通过转动机构使其中一第一转动板与其中一第二转动板进行转动,并通过锁定机构使另一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锁定,使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转动角度进行锁定,从而使两个铝型材之间的连接稳定;
35.2.将调整螺柄穿过锁定环并与第一转动板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整螺柄对锁定环进行压紧,将锁定环压紧于第二转动板上,从而将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锁定,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不容易进行转动;
36.3.将转动螺栓穿过转动环并与第一转动板螺纹连接,从而对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连接,并通过在转动环上设置抵触环,使转动环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3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铰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座与垫片的爆炸示意图一。
3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座与垫片的爆炸示意图二。
4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座与垫片的爆炸示意图一。
4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座与垫片的爆炸示意图二。
4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锁定机构及转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一。
4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锁定机构及转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二。
44.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座;2、第二连接座;3、转动环;4、第一转动板;5、第二转动板;6、转动螺栓;7、锁定机构;8、固定块;9、锁定环;10、第一穿设孔;11、卡接环;12、第二穿设孔;13、第一放环槽;14、调整螺柄;15、第二放环槽;16、垫片;17、放置槽;18、固定柱;19、固定槽;20、定位片;21、十字槽;22、退让槽;23、螺纹环;24、螺纹孔;25、十字块;26、转动机构;27、转动孔;28、抵触环;29、锁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4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6.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连接铰链,其包括第一连接座1及第二连接座2。第一连接座1的横截面积与第二连接座2的横截面积不相同,从而使第一连接座1及第二连
接座2分别与两个不同规格的铝型材进行固定。第一连接座1及第二连接座2上均一体设置有第一转动板4,且第一连接座1及第二连接座2上均一体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转动板4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板5,第一转动板4与第二转动板5交错设置。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转动板4上安装有转动机构26,转动机构26用于使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转动板4与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进行转动,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一转动板4上安装有锁定机构7,锁定机构7用于固定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2之间的转动角度。通过锁定机构7使两个铝型材之间的连接稳定。
47.参照图1,第一连接座1上开设有供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放置的退让槽22,退让槽22的宽度等于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的宽度,从而对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进行保护,使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不容易受到外界物体的碰撞。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板4与第二转动板5均为u字板,从而方便第一转动板4与第二转动板5的转动。
48.参照图2与图3,第一转动板4靠近第二转动板5的一侧安装有垫片16,垫片16为橡胶材质也可为带有纹路的金属材质,从而通过垫片16增加第一转动板4与第二转动板5之间的摩擦力。垫片16靠近第一转动板4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柱18,第一转动板4上开设有供固定柱18插入并放置的固定槽19,通过将固定柱18插入并放置于固定槽19内,从而使垫片16不容易随着第一转动板4的转动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螺栓6上套设有调整螺柄14的一侧垫片16为带有纹路的金属制成,另一侧垫片16为橡胶制成。固定柱18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柱18关于螺纹孔24的轴心线对称设置。
49.参照图2与图3,第一转动板4靠近垫片16的一侧开设有供垫片16放置的放置槽17,放置槽17的深度小于垫片16的厚度,从而使垫片16远离第一转动板4的一侧与第二转动板5紧密抵接。
50.参照图2与图3,第一连接座1远离第一转动板4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定位片20,定位片20用于与铝型材上的槽进行定位,从而方便操作者将第一连接座1安装于铝型材上。
51.参照图4与图5,第二连接座2远离第一转动板4的一侧开设有十字槽21,十字槽21用于安装十字块25,并通过十字块25与铝型材上的槽进行定位,从而方便操作者将第一连接座1安装于铝型材上。
52.参照图3与图4,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一转动板4靠近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块8,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转动板4靠近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块8,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与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均开设有供固定块8转动配合的第二穿设孔12。
53.参照图6与图7,锁定机构7包括锁定环9及调整螺柄14,锁定环9位于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远离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一转动板4的一侧,调整螺柄14位于锁定环9远离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的一侧,调整螺柄14用于压紧锁定环9并推动锁定环9向靠近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一转动板4上开设有供调整螺柄14螺纹连接的螺纹孔24,锁定环9上开设有供调整螺柄14穿设的第一穿设孔10,调整螺柄14依次穿过第一穿设孔10、第二穿设孔12并与螺纹孔24螺纹连接,从而将锁定环9限位于第二转动板5上。通过对调整螺柄14进行旋转从而压紧锁定环9,并使锁定环9与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紧密抵接,将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与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一转动
板4进行锁定,从而使第二连接座2与第一连接座1之间的转动角度进行固定。
54.参照图6与图7,锁定环9及靠近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卡接环11,卡接环11转动配合于第二穿设孔12内,且卡接环11上开设有供固定块8插入的锁定槽29,通过固定块8插入锁定槽29内,从而使卡接环11与固定块8互相卡接,卡接环11与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一转动板4一同转动,从而方便调整螺柄14对锁定环9进行压紧时,增加锁定效果。
55.参照图6与图7,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远离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一转动板4的一侧开设有供锁定环9放置的第一放环槽13,第一放环槽13的深度小于锁定环9的厚度,从而在减少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与锁定环9所占的总体体积时,还增大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与锁定环9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锁定环9不容易从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转动板5上脱落。
56.参照图6与图7,转动机构26包括转动环3与转动螺栓6,转动螺栓6位于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远离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转动板4的一侧,转动环3位于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与转动螺栓6之间,转动环3上开设有供转动螺栓6穿过并转动的转动孔27,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转动板4上开设有供转动螺栓6螺纹连接的螺纹孔24,通过转动螺栓6穿过转动环3并与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转动板4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转动板4与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进行转动连接。转动环3靠近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抵触环28,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上开设有供抵触环28转动配合的第二穿设孔12,抵触环28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厚度,从而使转动环3与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之间存在间隙,方便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与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转动板4之间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8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块8关于螺纹孔24的轴心线对称设置,卡接环11与抵触环28均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接环11及两个抵触环28关于螺纹孔24的轴心线对称设置,第一转动板4靠近第二转动板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与调整螺柄14或转动螺栓6螺纹配合的螺纹环23,两块固定块8与螺纹环23一体设置,且固定块8的厚度等于螺纹环23的厚度。
57.参照图6与图7,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远离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转动板4的一侧开设有供转动环3放置的第二放环槽15,第二放环槽15的深度小于转动环3的厚度,从而在减少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与转动环3所占的总体体积时,还增大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与转动环3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转动环3不容易从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二转动板5上脱落。
5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连接铰链的使用过程为:
59.1.将定位片20与其中一个铝型材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将十字块25安装于十字槽21上,再通过十字块25与另一个铝型材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60.2.转动调整螺柄14,使调整螺柄14压紧锁定环9,此时固定块8与卡接环11互相卡接,从而将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2的角度进行固定,此时垫片16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座1及第二连接座2紧密抵接。
6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